□刘茉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推开美丽新世界的大门
——《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评介
□刘茉琳(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广东广州510665)
中国在1980年之前推出的两大政策影响了此后三十年整个社会的大格局,其一是改革开放政策,其二是独生子女政策。两大政策推出20年之后,作为独生子女一代的80后、90后成长起来,他们的成长伴随着改革开放在全国推进的步伐,伴随着整个国家的复兴繁荣,同时在他们正值青春期时迎来了中国的网络时代,新媒体技术在生活中的全面应用,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中国社会特殊的80后群体。随着政治环境、市场元素以及新媒体技术的冲击,文学场也发生重要改变,80后的青春文学正是杂糅了以上诸多元素的产物。
广州地处改革开放前沿,素来领风气之先,对新事物的敏感在学术研究中亦不例外,广东财经大学人文与传播学院江冰教授带领其团队关注80后已逾十年,如今这本《新媒体时代的80后文学》(人民出版社2014年10月出版)可以说是对80后文学的全面观察,同时也是借由文学窗口对80后群体的深刻讨论。毋庸置疑,80后即将成为这个社会最中坚的力量,不管前辈对80后这一代独生子女有多少忧虑,社会重任依然要由他们接棒,对80后文学的研究在本书中呈现出不同层次的价值:对新媒体的重视,对青春期亚文化的尊重,当然也包括对文学的坚守。
新媒体的诞生无疑推开了美丽新世界的大门,可是在人文主义知识分子笔下,未来的图景实在使人担忧:赫胥黎担心“人们会渐渐爱上压迫、崇拜那些使他们丧失思考能力的工业技术”——手机已经成为我们的外在器官;“担心人们在汪洋如海的信息中日益变得被动和自私”——网络暴力时间时有发生;“担心我们的文化成为充满感官刺激、欲望和无规则游戏的庸俗文化”——网络时代人们娱乐至死;“我们最终将毁于我们热爱的东西。”另一方面,新技术当然不乏欢欣鼓舞的拥护者。对于80后,尤其是85后的孩子而言,这已经不是一个预言式的未来,而是他们身处其中的世界,不管我们欢欣鼓舞还是警惕抵制,首先要明确的是我们已经都被卷入其中无可逃脱,这才是要面对这一问题的第一要义。
随着互联网技术全面铺开,新媒体从电脑到手机全面使用,我们已经走在新媒体世界的路上,所要做的是赶紧调整自己以适应这一新世界,当然也包括我们用来研究探讨的工具,世界在改变了,标准也在改变。本书正是建立在这种“该如何与新媒体世界接轨”的概念基础上,从一开始就试图从传统文学观念,文学标准中跳脱出来,寻找合适新媒体与80后一代的全新的视角以及研究方法。基于此,读者在书中将读到大量的社会学研究、田野调查、大城市统计数据,所呈现的是希望能直接从生活以及第一手资料中获取对80后的感性认识,进而实现研究方法的突破。布尔迪厄曾说:“文学场在社会场域中的特殊位置,决定了研究文学场除了要考虑文学作品、作者,读者因素,还需关注赞助商、出版人、监察机构等行动者和社会制度的影响力。”这其实正是把80后文学放置在社会进程以及新媒体环境下的重要原因——还原一种文学场,进而还原80后文学的生成渠道。
“可以断言,没有互联网,没有网络等新媒体,就没有这一代人,因为,80后乃至90后正是网络的一代,新媒体的一代。”在80后文学生成环境里,除了一般研究中关注到的作家、作品、读者、出版、制度等等,对所有以上诸点都产生深刻影响的就是当下的新媒体环境。因此书中“80后文学与网络的双向互动”、“网络文学与传统出版的互动”、“纸介与网络媒体的互动”等内容都是对于80后生存环境的新媒体性质的关注与讨论,这正是出于对新媒体的重视,“新媒体是一代人成长的核心关键词”。
伯明翰学派认为亚文化有三个关键词:抵抗、风格、收编。实际上在每个社会每个阶段都有亚文化作为重要的文化补充部分存在,其中青春期文化群体是每个社会毫无疑义的亚文化群体,所以对80后的关注,本质上是对社会青春期群体的文化关注。
青春期会成为每代人最重要的文化基石,也将成为他们日后不管是日常生活还是艺术创造中最重要的灵感来源。从今日文坛上活跃的60后作家、70后作家笔下的文本中,可以毫不费力地辨析出属于他们的青春期话语,一直占据重要位置的知青文本更是对特殊时代青春期文化的别样关注,实际上,我们可以轻松地从文本中分析出作家的成长背景,比如40年代的老右派,50年代的知青生涯,60年代的挨饿童年,70年代的混乱青春,这些其实都是构成当下文化的重要部分,而80后,作为与改革开放几乎同时出生成长的一代,贡献的正是独属于80后的文化经验。
20年后,80后一代人到中年,必然成为社会方方面面当然也包括文坛的主力军,00后又将成为新的青春期亚文学的一代,每一代的代际特征都是时代所决定的,在这一点上时间是公平的,对知青一代、对70后新生代莫不如此。一代有一代之文学,80后的文学创作仍在路上,但是作为代际文学的现象、特征、意义的探讨,书中提取的“市场化趋向”、“亚文化特征”、“偶像消费”等关键词显然都是80后文学的重要标签。
因前文所述原因,本书对80后研究涉及多种学科,包括有媒体学、传播学、文化学、社会学、文艺学等多种理论视角,但是归根结底,这是一本文学研究书,即使对80后以及新媒体等研究对象作出相关讨论,也是经由文学这扇窗口生发的。所以,书中最基本最坚实的内容还是进入文学本体,讨论80后文学的状况,包括80后文学的生成原因、作者现状、前瞻分析以及对相关重要文本的分析批评。
作为一种典型的青春期文化现象,80后文学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内容依然是以青春文本为主的“类型化文学”。二是技术上与网络技术相结合的“新媒体文学”影响,前者青春期经验几乎覆盖所有作者的创作,郭敬明的小时代系列更是紧抓这一点不放;后者受网络技术影响,不管是否走向了传统文学道路,或者变身为意见领袖,新媒体的影响都未能回避,当然也是重要的题中之义。
对80后文学的讨论离不开对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生态环境的对比研究,但从本书的研究可以看出,不管是《步步惊心》这种穿越文本,还是盗墓类的《鬼吹灯》,《何以笙箫默》的青春期文本;又或者来自天涯论坛颇接地气的《失恋三十三天》,文学的外在形式或许在改变,人们的基本审美趋向却变化不大,简而言之,猎奇、情感等依然是文学关键词,消遣功能与娱乐功能依然是文学的主要功能,这些就是文学本质性的东西,载体在变,平台在变,有些文学的基本取向并未改变,文本的本质依然是讨论的重点。但书中亦强调我们也要看到80后文学的文学史意义,即在这些基本取向不变的原则下,80后文学承担了其所在时代的责任:“他是全球化、网络化、民主化、市场化背景下的文化,是成长中的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80后文学继‘先锋小说’与‘七十年代人写作’之后,彻底完成了去意识形态化的文学过程。”
江冰教授2004年起带领自己的团队关注80后文学,迄今超过十个年头。当年网络文学研究方兴未艾,而80后文学也仅暂露头角,互相促进互相生发的两个小荷尖尖角,在江冰教授的眼里即将成为新世纪重要的文化荷塘。果然,在此后的十年时间里,网络文学渐渐发展为整个文学乃至文化市场最重要的基础部分,80后作家群体有的走向传统作协,有的成为社会意见领袖,作品改编成电视电影博得大名进而赚得盆满钵满更是市场与文学结合的典范,所有这些现象在发生的时候,江冰团队的研究也正在路上,可以说其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前瞻性,同时80后文学的发展也在某种程度上与这种研究形成了互证关系。十年后,当80后文学已经面貌丰满时,迎来了这本研究专著。江冰无疑是以极大的热情拥抱这群年轻人的,但是对80后作者的关爱并不没有降低研究团队对文学的标准,作为一种文化现象,80后文学提供了太多应该加以研究而未能得到学界重视的话题,但是从文本本身来分析,80后文学确实也有让人失望之处,江冰团队的研究并没有回避这一点,相反,直面这种失望之初,也许才是文学研究最应该选择的路径。
□责任编辑:温朝霞
2015—8—21
刘茉琳(1982—),女,文学博士,广东技术师范学院文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国现当代文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