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提问,语文课堂可以预约精彩
——以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为例

2015-02-13 15:36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庞培刚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西山游记学情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庞培刚(特级教师)

有效提问,语文课堂可以预约精彩
——以柳宗元《始得西山宴游记》教学为例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高级中学庞培刚(特级教师)

高中新课改实施了近十年。为了体现所谓的课堂教学改革,课堂问答、小组讨论充斥了课堂,课堂似乎很热闹,似乎只要有了课堂问答,只要有了分组讨论,也就是进行了课改。但仔细想想,一堂课一定要提那么多问题吗?一定要进行那么多次讨论吗?那些提问和讨论是否达到了应有的教学效果呢?其实,要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课堂有效提问不可少。有人说,当堂生成的课堂有不可预约的精彩,那么,有效提问能吹皱语文课堂的“一池春水”,从而呈现语文课堂可以预约的精彩。

一、提问找准切入点,了解学情激兴趣,突出一个“实”字

上好一堂课就像写一篇文章,四平八稳,面面俱到,文章写不好;平铺直叙,照本宣科,课也不可能上生动。找准切入点是上好一堂课的关键。

切入点是理解教材的入手处,它应当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全文内容的关键,也往往是学生的疑难之处,更能引起学生兴趣,促使学生思索,从而把握课文的精髓。我们在备课时往往会苦思冥想,追求教学设计的精巧细致,但结果又往往是按照教师自己对课文的理解、顺着教师预想的教学思路进行设计,常常忽略了学生的基础、理解力、课堂表达的随意变化等可变因素,如此设计的课堂提问,不少会因为课堂具体情况的变化而使得课堂表面热闹却缺少当堂生成,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如何避免此类情况的发生?这就要从学情出发。学情是学生的认知情况、思维水平和心理状态,简单来说就是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学习达到的程度。即使是自己教了很长时间的班级,也别以为就了解学情了,不同的课文会引发不同的学情。更何况一个班级的学生存在着不可避免的学习差异。所以,一堂课应该实实在在地从学情切入,通过有效提问来了解学情,从学情出发找准语文课堂的切入点,从而更高效地开展课堂教学。

教《始得西山宴游记》一课时,教学开始,设置一个提问:《始得西山宴游记》选自《永州八记》,《永州八记》包含《始得西山宴游记》《钴潭记》《钴潭西小丘记》《至小丘西小石潭记》《袁家渴记》《石渠记》《石涧记》和《小石城山记》八篇,比较《永州八记》八篇文章的题目,我们学的这篇文章应该拟“西山记”这样的题目才显得和其他七篇题目相一致,为什么本文题目拟得如此不一样?为什么要拟成《始得西山宴游记》这样的题目呢?我们说“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作者拟成这样一个题目,有什么特别的意思吗?如此提问后,让学生比较《永州八记》其他七个题目与本文题目的区别,然后抓住题目中的“始得”和“宴”字来分析为何不能把《始得西山宴游记》换成《西山记》。课堂情况是学生对“始得”二字不难理解,他们从字面上就可以理解“始得”是“第一次能够”的意思。但什么是“宴”呢?学生基本上认为是“聚会”之意。这就是学情,课堂就要从这个学情切入。继续提问:为什么这里的“游”前要加上这个“宴”字“?宴”到底是什么意思?作者是如何表现“宴”的?从这个学情切入点展开教学,学生的学习兴趣自然就会被激发出来。

著名心理学家皮亚杰曾经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作为教师,一定要在课堂上抓住“满足需要”这个心理契机来有效提问。《始得西山宴游记》的教学课堂就从题目入手来提问,抓住题目做文章,在了解学情的同时,找准了课堂的切入点,课堂接下来的重点就是借“宴”字来展开教学,通过进一步梳理文本和了解作者经历,明白作者写作本文的意图,这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迈开了课堂阅读之旅的脚步。

如此“实”的提问找到了上课的切入点,带来了课堂一开始就呈现出的预约的精彩,这就是有效提问的魔力。

二、提问找到落脚点,活跃思维有实效,体现一个“活”字

一个问题是否有效,还要看这个问题有没有抓住学生的思维,有没有让学生跟着问题积极参与教学活动,有没有在问题的探讨中学会知识,学到东西,这就要找到提问的落脚点。

教学《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我抓住文章题目中的“宴”字展开教学,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片段如下:

师:这个“宴”字是题目的亮点,“宴”的意思在本文中是“快乐、开心”,作者通过哪段文字来表现快乐、开心?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宴”之情的呢?

生(齐):第二段。

师:第二段写了什么?

生:写了登山经过。

师:如果扣住文章的题目,这个“登”字换成哪个字更好?

生(齐):游。

师:对,“登”和“游”还是有区别的。那么,游山过程中何以体现“宴”之情呢?

生:游山过程的先后体现出了作者的“宴”之情。像一开始发现西山时,“望西山,始指异之”,体现了作者“惊喜”之情;然后开始攀登,“过湘江,缘染溪。斫榛莽,焚茅茷”,表达了作者“急切”之情;最后终于到达山顶,“箕踞而遨”,在西山顶上欣赏“一览众山小”的美景,体现了作者的“满足”之情。

师:说得很好!那作者在西山之巅“引觞满酌”,有没有体现“宴”之情呢?

生:应该能体现作者“陶醉”之情。

师:作者在西山还有什么动作?

生:“至无所见而犹不欲归。”

师:对呀,这是写作者在山上盘桓,久久不想归去。这体现了“宴”之情吗?

生:如此写出了作者对西山的依恋之情。

师:读到这里,我们明白:作者通过记游西山的经过来表现“宴”之情,可谓“游”“情”结合,情景交融。那么,文章哪句话把这种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生(齐读):“然后知吾向之未始游,游于是乎始。”

这段教学处理,以“作者又是如何表现‘宴’之情的呢?”这个问题,牵起了课文第二段,理清了文章第二段的主要内容和情感脉络。特别是可以通过和第一段的对比阅读,学生能真正理解作者为什么会发出“游于是乎始”的感叹,这也算是理解本文的一个关键。如此一个牵一发而动全篇的提问,找准了一个解决问题的“落脚点”,其实也就是对文章难点或者说关键点的理解。这个问题一解决,其他问题也就迎刃而解,课堂也就“活”起来了,这就是有效提问的魅力。

三、提问找个支撑点,引导思考有台阶,解决一个“导”字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事实上,课堂教学中提的问题不可能全都被学生解决,对那些学生一时解决不了的问题怎么办?

叶圣陶先生说过:“知识不能凭空得到,习惯不能凭空养成,必须有所凭借。那凭借就是国文教本。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让学生试着去理解,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予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由此可知,在强调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的同时,教师的主导地位也不能忽视。那么,有效提问当然要给学生一个支撑点。这个支撑点是引导学生思考的台阶,有了这个支撑点,就能确保学生个体自主思考,能够真实地、直接地、有深度地与文本对话。

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我们提问:对于作者来说,西山的魔力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确实有难度。刚提出的时候,学生也许是在思考,但也许是不知从何下手,课堂几乎毫无反应。这个时候,教师可以提示学生:同学们可以将西山和作者进行对比。学生开始议论纷纷,思维被激活,但学生思路还显得比较乱。此时,教师再给一个支撑点:阅读要知人论世,同学们可以从条件、境遇、态度三个方面将西山和作者进行对比。这个支撑点给出后,学生的思维进一步被激活。于是,学生在比较中得到下表:

学生在比较中明白:作者在西山看到了自己,在西山读懂了生命。此时,给学生最后一点启示:观物悟道。要走进自然,在自然中阅读生命。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加强对学生阅读的指导、引领和点拨,但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不应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要善于通过合作学习解决阅读中的问题,但也要防止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课标在此提醒我们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课堂教学中,面对课堂疑难问题,在教学处理上要防止三个“代替”:第一是“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第二是“以模式化的解读来代替学生的体验和思考”;第三是“用集体讨论来代替个人阅读”。这三个“代替”正是从反面阐述了在课堂教学中面对学生的疑难问题,教师应该放手让学生自主阅读、体验、思考。面对学生的一片沉默,教师没有用三个“代替“来解决难题,而是通过一个提示、一个支撑点的引导,本来很困难的似乎毫无头绪的问题,因为有了老师的“导”,不仅给学生一个解决难题的台阶,而且给学生指明了解决的方向,让学生朝着老师预定的目标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问题有点难,解决很精彩。这样的提问,就是引导学生思考的有效提问;这样的提问,也带来了语文课堂预约的精彩。

四、提问要瞄准远点,深层阅读有魅力,落实一个“深”字

江苏省语文特级教师、教授级高级教师曹国庆在《文本教学:质点的寻找与超越》一文中说:在2001年颁行《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这样的背景下,我们应该努力从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纠结中找到一个突破点,在教学中寻找文本的质点并力求超越,向着远点进发,以期达到语文教学人文价值与工具价值的和谐共存,以实现语文教学的突围。这里的“质点”,从语文教学角度看,它是文本语文价值的核心,也是语文活动的重心;这里的“远点”,是不满足于文本本身,走向文本的背后或与之关联的高点,也就是在教学中再往前走一步,看一看“质点”背后还有什么。但在实际教学中,很多优秀老师往往在“质点”后就停住了脚步,很多优质课到“质点”后也戛然而止。遗憾之余,我们应该思考一下,一堂课如何再往前走一步,用有效提问来让学生瞄准远点,引发学生深度阅读,读出文本的深刻性,进一步体会文本的独特魅力。

教《始得西山宴游记》时,抓住题目中的“始得”和“宴”字展开教学,重点分析为什么题目中要加上“宴”字。抓住“宴”字,分析课文中表现的快乐在哪里,理解“游于是乎始”,再将一、二段作对比,理解“向之未始游”。课文分析到此处,一般也就可以结束了,但还可以再往前走一步,提问:苏轼在《记承天寺夜游》中说: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读完《始得西山宴游记》,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何处无“西山”?但问题是我们如何才能发现我们的“西山”?对于作者来说,西山的魔力到底是什么?要求学生知人论世,从条件、境遇、态度三个方面将西山和作者进行对比,明白柳宗元从西山中看到了自己,从自然山水中感悟了人生真谛,还以《永州八记》中的一些篇章为例,让学生在深层阅读中体会柳宗元的自然领悟:在自然山水中寻求心灵解脱,最终领悟生命,寻找到精神的自由。

课堂中的这最后一个提问,涉及文本给读者的人生启示,这就是瞄准了文本的远点,往前走了一步,如此提问,可谓“深”矣!不仅拓展了文本,更巩固了学生对《始得西山宴游记》一文深层意思的理解,提问引发学生深层阅读,体现了对文本阅读的深度,展现了深层阅读的魅力,更带来了语文课堂预约的精彩。

英国诗人叶芝说:“教育不是灌满一桶水,而是点燃一团火。”诚然,实、活、导、深四字还不能归结为有效提问的全部策略,但如果我们在进行语文教学设计时,能从学生角度考虑,多从实、活、导、深四字出发,那么,我们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提问一定犹如平静的水面吹来微风,能吹起圈圈涟漪,吹皱语文课堂的“一池春水”,也就能呈现预约的精彩,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效率也一定会真正高起来。

猜你喜欢
西山游记学情
针对学情,实干巧干
安奇奇与小cool龙(本季最终回)
安奇奇与小cool龙(第五回)
作业批改中如何了解学情
立足学情以点带面
地心游记(十)只剩我一个人
观西山
寻梦环游记
寻梦环游记
西山闲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