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研课,读出三味

2015-02-13 15:36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沈庆九特级教师
语文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菲利普孔乙己夫妇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沈庆九(特级教师)

深度研课,读出三味

☉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太平中学沈庆九(特级教师)

深度阅读,通常指多角度、有创意的阅读。要实现语文教学的深度阅读,教师需要在课前深度研课。这里的“课”,既指文本内容,也指教学内容。教师经历深度研课,走进文本深处,才有可能引领学生深度阅读。特别是文学作品的教学,只有深入研课,我们才能切实体验那“特殊生活”,感知那“八分之七”,漫溯那“青草更青处”,真正读出作品的新滋味。这里不妨以小说的教学为例,具体论述其深度阅读的三味。

一、深度研课,体验那“特殊生活”

小说人物是解读文本的焦点。人物的言行举止、神态表现等主文本资源很容易进入学生的阅读视野;而那些与人物相关的或隐或现的次文本资源,往往不大可能进入学生的视野,容易被忽略甚至被抛弃。深度研课就是要把那些被忽略、被抛弃的次文本资源融合在主文本资源中,成为主文本资源的铺垫、补充、注解,使小说所构建的世界以立体的形式呈现在学生视野中,学生仿佛置身于小说营造的“那个生活里”,真正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那些生活、那些人物。

教学《我的叔叔于勒》时,我们习惯于评鉴菲利普夫妇在“盼于勒——赞于勒——骂于勒——躲于勒”的情节发展中的言行神态,得出“自私、冷酷、精明、刻薄、唯利是图”等人物性格和“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主题,这样的教学也基本深入到文本精神的层面了,但我以为还须深度研课,还要多追问、多反思一个问题: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是他们的本性使然吗?如果是本性,那他们的行为只能代表他们自己,不能说是“整个社会人与人之间”是“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小说批判的矛头就只指向菲利普夫妇这个个体,小说反映社会生活的功能也就弱化了。如果不是,那菲利普夫妇这个“点”和整个社会这个“面”的连接点在哪里?这个疑问的解决显然要从菲利普夫妇的生活现状、社会环境这些次文本资源的解读入手,否则对菲利普夫妇认识太单一,对小说主旨的解读流于肤浅。

菲利普夫妇的思想行为自有其生长的土壤——他们的生活现状和社会氛围。一是拮据的家庭经济,靠每天的精打细算才勉强维持一家人的最低生活;两个大龄女儿的婚姻成为全家最发愁的事——表明菲利普家的生活是经不起任何冲击的。二是社会舆论的导向:“在生活困难的人家,一个人要是逼得父母动老本,那就是坏蛋,就是流氓,就是无赖了。”“人们按照当时的惯例,把他送上从哈佛尔到纽约的商船,打发他到美洲去。”这表明菲利普夫妇对于勒的态度并不另类,而是代表着当时社会的主流价值观。

据此,我引导学生讨论:“菲利普夫妇真的不讲亲情吗?”答案显然是否定的。克拉丽丝对拮据的生活感到很痛苦,但仍把全部精力放在维持一个完整的家上,考虑的是女儿的婚姻幸福,能说她不讲亲情吗?对家庭的付出是亲情,关爱于勒是亲情,现实很残酷,让她在两者间只能选择一个,她亲情的天平该如何倾斜?不辨自明。克拉丽丝的精明、冷酷、唯利是图多多少少是对生活的无奈选择。在这样的生活困境下,别人会有怎样更好的选择?于勒如何看待菲利普夫妇的做法呢?于勒到美洲发达后写信回来表明心迹,落魄潦倒回到祖国后不愿回家,这表明于勒对菲利普夫妇心存歉疚并无怨恨。

是现实社会绑架了菲利普夫妇的思想行为。理解这一点,一个小市民窘迫的精神世界就完整地呈现在面前了;“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也就有了更扎实的落脚点,小说也就有了更强烈的现实批判意义。

阅读教学要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积极主动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深度研课,用好课文资源,让各个层面的资源互相融合、支撑,构建完整的生活现实,引导学生进入文本的“那个生活”中,感同身受,品味小说的韵味,如此才会在学生心中留下袅袅余音。

二、深度研课,感知那“八分之七”

1932年,海明威在他的纪实性作品《午后之死》中,提出了著名的文学创作“冰山原则”。他把文学作品比作“冰山”。他说:“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文学作品中文字和形象是所谓的“八分之一”,情感和思想是所谓的“八分之七”。前两者是具体可见的,后两者是寓于前两者之中的。一般读者阅读文学作品只是看到了“冰山”露出水面的部分,而没能想象补充水下的部分,以致于感受不到“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深度研课就是要通过水面上的“八分之一”想象补充水面下的“八分之七”。

《最后一课》中小弗朗士的顽皮、不懂事,韩麦尔先生动人的最后一节法语课,小弗朗士最终变得懂事、爱国——这是这篇小说的“八分之一”。一般课堂按照“(小弗朗士的)缺点——(韩麦尔先生的)教育——(小弗朗士的)转变”的流程展开教学,但同时“这样的转变真实吗?”的疑问在学生心中潜滋暗长。要解决这个疑惑,唯有探求那个“八分之七”,还原一个本真的小弗朗士。

小弗朗士的缺点一目了然,但细细品读就会发现小弗朗士的缺点之下潜藏着优点。面对好天气、鸟鸣声、普鲁士士兵的操练不留恋;面对镇公所前挤满了人,贪玩的小弗朗士并没有去凑热闹;面对铁匠华西来的劝告,并没有当真——这些表明小弗朗士有自我约束力;已经迟到了,仍然“上气不接下气地赶路”,尽可能缩短迟到的时间;众目睽睽之下,“我想偷偷溜进去……可以想象我当时脸是多么红”——显示小弗朗士有羞恶之心;经过镇公所布告牌时小弗朗士想“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来的”,“我们”和“坏”两词表明小弗朗士知道战争带给小镇居民(包括自己)的并不是好处,可见小弗朗士具有爱憎立场。

小弗朗士的内在优点就是那“水下的八分之七”,是小弗朗士转变的源泉,也是《最后一课》“雄伟壮观”的原因。通过深度研课,透过文字表象,摒弃先入为主的错觉,那“八分之七”已经呼之欲出了。

我在教学时按照“(小弗朗士的)缺点/优点——(最后一课的)激发——(小弗朗士美好品质的)升华”的思路展开教学,引导学生进入小弗朗士的精神世界。设计三个思考题:①小弗朗士对上学迟到这件事的真实想法怎样?引导学生抓住文中一些关键的语句:可是我还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我也不停步——我想他在拿我开玩笑,就上气不接下气地赶到韩麦尔先生的小院子里——我本来打算趁那一阵喧闹偷偷地溜到我的座位上去——我那时脸多么红,心多么慌。从中感知小弗朗士有自律、自省的内在品质。②小弗朗士对侵略者的基本态度怎样?引导学生辨析“最近两年来,我们的一切坏消息都是从那里来的”一句中,“我们”和“坏”所包含的情感,感知小弗朗士的爱憎立场。③“最后一课”是如何影响小弗朗士的?小弗朗士毕竟只是个孩子,普鲁士的入侵在此前并没有直接影响到他的日常生活,顽皮、不懂事也在情理中;如今将不允许学法语,从此将彻底改变他的生活,生活的骤变激发了他内在的美好品质,韩麦尔先生的教育升华了这种品质。小弗朗士从心底骂侵略者为“坏东西”,由衷感到韩麦尔先生的高大,爱国情愫油然而生。

通过三个问题三个层次的深度阅读,学生感知到了那“水面下的八分之七”,认识一个真实的小弗朗士,领悟“最后一课”并不是改变了小弗朗士的性格,而是激发、升华了潜藏在小弗朗士内心深处的优秀品质,也就真正感受到了“最后一课”震撼灵魂的魅力。

三、深度研课,漫溯那“青草更青处”

阅读经典作品,不仅要读出文字表层已有的东西,更要读出文字深层的甚至是文字层面没有涉及的东西。深度研课倡导师生在文本理解上深入一步,再深入一步,漫溯那“青草更青处”。

人们解读《孔乙己》主要有两种观点:一是批判封建教育,控诉科举害人;二是表现世态炎凉,揭露人心麻木。从孔乙己的言行表现、“看客”的反映,很容易获得这样的理解。但这样的阅读教学关注的还仅是文字的表层意义,没能探求到文字的深层意义和文字以外的意义。鲁迅写作本文的时代,科举制早已废除,但封建复古的思潮仍蠢蠢欲动,《孔乙己》问世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批判封建教育、揭露人心麻木,更大的意义恐怕还隐藏在文字的褶皱里。

鲁迅对孔乙己的态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许多课堂只理解孔乙己的“不幸”、认识科举制的罪恶、人心的麻木;而没有深入理解作者在文中隐含的“怒”意。

在短衣帮的戏弄中,在长衫帮的毒打下,孔乙己走向了生命的终点。孔乙己的遭遇令人同情,但“站着喝酒而穿长衫”已经注定了他是社会的“多余人”,注定了他的命运是悲剧。没人能帮他,能帮他的只有他自己。很可惜孔乙己的一生一直生活在自欺欺人的自我迷醉中而无所觉,这就是他的“不争”,这就是作者“怒”之所在。

文中作者以平静的笔调写孔乙己有“高大的身材”,能够“写得一手好字”,这些表明如果孔乙己痛定思痛,反思一下自己走过的人生之路,也许可以摆脱被人嘲笑、被人毒打的命运。可为什么孔乙己会一条道走到黑?是封建社会对他的戕害,这是客观原因。主要的原因还在于他自身,无法正确地评估自己,摆脱不了科举的诱惑。于是有了我上课时和学生的一段对话——

师: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原因是什么?

生:科举制的毒害、社会的冷漠。

师:这是造成孔乙己悲剧的客观原因,孔乙己生在这个时代是他的不幸。还有其他原因吗?

生:孔乙己自身的原因,他的自命清高、自欺欺人、好喝懒做的恶习。

师:这是孔乙己不争气的表现。你们认为哪个原因更主要?

生:自身原因更主要。考不上学还可以做其他事啊。

师:孔乙己有做其他事的本钱吗?

生:有啊。他身材高大,可以脱下长衫穿上短衣去打工。

生:可以凭自己一手好字帮人写字,也不至于去偷东西;还可以做私塾老师。

师:孔乙己去打工、帮人写字可以的;做私塾老师估计不够格,因为孔乙己连半个秀才都没捞到,没人请他的。

师:孔乙己最终用手走完生命的最后一程。他明知科举之路不通,但仍不肯改变自己。我们在同情孔乙己痛恨科举制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关注孔乙己自身的不争呢?有时候,有形的枷锁似乎打破了,但心灵的枷锁打破了没有?这就是我们读《孔乙己》要问的。

观照作品发表的时代,作者是在向人们昭示封建制度是应该打破的,也是能够打破的,而清除封建制度对人们思想的影响,却不是那么容易的。

时过境迁,科举时代早已灰飞烟灭,封建复古思潮也已不再,当今的学生再读《孔乙己》还应该汲取什么呢?

王富仁教授曾说:“我觉得,我们中国人到现在都还是鲁迅小说中的人。它们很小,但地盘却很大。容纳了我们全部的中国人,当然也包括鲁迅自己。我活的年岁越多,越觉得自己就是一个孔乙己,到忘乎所以的时候,则像阿Q。”王富仁教授的话道出了阅读经典的时代意义。孔乙己是一面镜子,读孔乙己就是在灵魂深处寻找真实的自我。

深度阅读小说,读出文字深层的东西,读出文字以外的东西,才能抵达那“青草更青处”,教学才能够生成别样的精彩。

猜你喜欢
菲利普孔乙己夫妇
工地上的一对夫妇
《孔乙己》“读写结合”教学设计
两地分居夫妇春节备孕、避孕有讲究
先来后到
活跳板
孔乙己(下)
孔乙己
贵州遵义新蒲杨价夫妇墓
大笨熊巴纳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