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般灵动的课堂

2015-02-13 15:36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卓立子
语文知识 2015年6期
关键词:周游世界面朝海子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 卓立子

诗般灵动的课堂

☉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三河口高级中学 卓立子

特级教师李仁甫的课例《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以其独特的“生成课堂”理念,呈现着变幻莫测的特殊的课堂运动状态。观摩他的课堂,教学过程通透,展露真正的课堂生成;学习方式独特,演绎真正的深度学习;教学方式新颖,切合真正的诗歌教学。可以说,他的整个课堂就像诗本身一样灵动。

一、行走中:摇曳多姿的风景

上课开始,李老师不忙于直奔主题,而是先关注课堂新的生态,让学生观察听课的老师,让他们闭眼想象“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景色。这看似无意义的做法,既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也拉近了师生的心理距离,同时还以海子自己的诗句,不经意地把学生带入即将开始的海子诗歌的学习情境之中,委实有大雪无痕之妙。真正的课堂学习尚未开始,学生的诗歌意识便被唤醒,学习视野之窗便被打开。一堂课的通透于此可见端倪。

沿着时间,师生继续行走,一路上移步换景。李老师先让学生举手发言,来谈谈他们对上一堂课最后十分钟四位小老师讲《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的看法。这种不事雕饰、蕴藏无限可能性的开头,一下子把学生的思维激活了。男1从一些诗句解读出“海子是孤独的”,这犹如一石激起千层浪,先是女2对文本如此解读:“‘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平常人做的事情,但是‘周游世界’,我觉得不是普通的人能做得了的。”而面对这个理解诗歌的关键点,李老师并未就此打住,而是巧妙一推:“既然她提到了旅行,不妨学海子,也来写周游世界的画面,好不好?”此时的巧妙在于抓住了生成时机,顺势而为。这不仅是思维的前进,更是思维的引爆——女3:野外。女4:生火做饭。男3:暮舟,云影,周游世界。女5:汲泉,踩水,周游世界。女6:北斗,年轮,周游世界。男4:竹杖,蓑衣,周游世界。女7:晨曦,暮霞,周游世界……课堂就这样如行云般流动,如流水般荡漾。

行走中,师生留下步步莲花。当李老师问“面朝大海之外,还可面朝哪里?”课堂更加精彩,学生浮想联翩:“面朝山林,竹叶翩飞”“面朝沙漠,金色如火”……当李老师问“这样一个地方,你想邀请什么人居住?”把课堂推向高潮,在不断讨论中生成了许多跟海子性情相同、志趣相近的名字——李白、苏东坡、老子、庄子、陶渊明……

这堂课的整个过程是灵动的:串点成线,串起了一粒粒彩色的珠子;连线成面,构成了一幅幅动人的画面。基于此,课堂中师生的知识状态、能力状态、情感状态高度集中。课堂有着一波又一波的冲击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二、学与教:丰富多彩的方式

诗歌形象含蓄,是蕴藏着丰富内景的文字,是需要阅读者潜心其中、反复涵泳的文本。如何让学生在对文字的细读中,洞见内容、含意、形式,从而完成审美赏析、审美创造、审美感召以及审美升华?大多数教师在无法消除与学生沟通隔膜的情况下,干脆退守讲台,把自己课前的精心预设和盘托出,不管学生能否接受、能接受多少。然而,在此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阅读并非“真阅读”,所完成的学习并非“真学习”,因为那种阅读感受和学习体验多半不是来自学生自身的。一个优秀的语文教师自然会对学生高度负责,但绝不越俎代庖,而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体,严格遵守“先学后教”的教学规律,让学生在一系列生成性的活动中体味诗情画意。

1.让学生由“独学”到“汇学”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李老师在课堂的每一个环节启动后,都先让学生个体“独学”,而当学生处于“愤悱”状态时,又让他们互相激发、碰撞,逐渐形成“汇学”的生动场面。试看其中一个片段:

男1:我觉得还有对“陌生人”的描写。

师:对“陌生人”?

男1:“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海子他是以一个旁观者的心态在为别人祝福,而把自己排除在幸福之外,这里表现出了他的孤独。

师:(语调上扬)他是一个旁观者!站在一边,祝福“陌生人”。三个祝福,“愿”“愿”“愿”,是不是?他是一个旁观者,你刚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他?

男1:孤独。

师:你的意思就是,“陌生人”是幸福人,至少在海子的祝愿当中是幸福的,而他自己是孤独的,没有享受,没有幸福的感觉,是不是?

男1:嗯。(点头)

师:好,他通过排比,解读了海子是孤独的。刚才这位同学讲,海子是忧郁的,面对大海;而你讲的是,不是面对大海,而是面对大众,面对的是“陌生人”——社会上的陌生人。嗯,还有同学吗?大胆地说一说,谈谈自己的见解。

(等待了一会儿,一女生举手)

师:有请!

女2:前面的同学都说“喂马,劈柴,周游世界”是平常人做的事情,但是“周游世界”,我觉得不是普通的人能做得了的。

师:哦,她提出了新的见解!她说,昨天的几位小老师在讲课的时候说“喂马,劈柴,周游世界”,这是平常人的事,是世俗的生活。而你(面向女1)看法相反,你说这不是的,不像普通人能做到的事,对不对?你这个话题很好,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在此片段中,男1先是汇报独学之后的成果,不料引起了女2的新见解。这里,学习具有了交互性,大家互相交流,互相讨论,互相证明,互相补充。特别是其中的合作,它绝不是表面上的合作表演,而是生成性的突然性交流,是大胆假设,是不断求证,甚至是互相辩难。这种立足于学习、指向于学习、成就于学习的学习方式,乃是课堂教学产生动力、张力的基本前提,是一堂课通灵剔透的有力保证。

2.让学生表达原初感受

在对“陌生人”的评析中,李老师如此生成启动——师:对“陌生人”?师:他是一个旁观者,你刚刚用一个什么样的词来形容他?师:嗯,还有同学吗?大胆地说一说,谈谈自己的见解。

在对三个“愿”的理解中,李老师这样处理——师:哦,你是这样理解的。师:你刚刚用了个什么样的词?师:我们把这个词语“超凡脱俗”转换一下,海子的心情怎么样?师:好,请坐。(面向男1)你有话反驳吗?

在“喂马,劈柴,周游世界”的赏析时,李老师如此引导——师:你这个话题很好,我们一起来思考一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师:(等待了一会儿)这个在我们都市里面有没有啊?没有,那在什么地方有啊?师:啊?(走向一个女生)你说了一个什么词?

李老师的教学是基于文本本身,出发于学生原初感受,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过程。教师只发挥建模、启动作用,植根于学生原初生成,着力于学生互联建构,从而让学生学有所得。读诗、品诗、悟诗,学生围绕文本反复分析,于是诗意在咀嚼中不断深入心间。

3.让学生进行二度创作

海子的诗不长,如果仅仅在字面本身上做文章,是难以洞察海子真实的内心世界的。李老师很高明,他采用仿写手段让学生对诗歌进行二度创作,然后反观海子原词原句,渐次加深对诗作的理解。先是仿写“喂马,劈柴,周游世界”,学生的答案精彩纷呈:汲泉,踩水,周游世界;汲泉,越岭,周游世界;暮舟,云影,周游世界……后是仿写“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结果学生飞翔自己的想象力: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山林,竹叶翩飞;我有一所房子,面朝沙漠,金色如火;我有一所房子,面朝麦田,春耕秋收……什么是诗,什么是诗的意象,诗的意象如何体现诗的意境,不去灌输式讲解,而在思考、仿写中由学生生成式体悟。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创设了一个富有想象力的话题:“你的房子已经建好了,面朝你满意的地方。现在你很惬意,于是你突发奇想,想邀请一些人到你家里来,搞一个小型聚会。你想邀请哪些人?”这个话题引爆了课堂,把课堂推向新的高潮,使学生深度理解了海子的生活哲学和人生态度。

这些二度创作体现了李老师“生成”的秘诀和匠心,依势而为,顺势而为,善于抓势,借势打势,使课堂立体饱满,浑然天成。这说明,“生成”是自然而然的,而非惨淡经营的。

4.让学生拥有多元视角

在课堂上,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生成了对诗歌意蕴的理解:从海子是孤独的到海子是豁达脱俗的,再到海子淡泊、宁静,接着到海子在云霄、世外、高于一切……到海子追求自由、逍遥,最后到他因无法融入世俗的一切,决绝地离去。而其中,针对海子对世人的包容、对世人的祝福,李老师引导道:海子是一位善良、真诚的诗人。愚以为,这何尝不是一种兼容并包思想,何尝不是一种平等存在意识,何尝不是海子不被世俗所理解,以致最终以自杀求超脱的原因呢?

李老师这种多方向、多角度的“生成”式开掘,形成了碰撞、交流、融合的课堂风景。这样的风景,是实在的,又是灵动的;是常态的,也是创新的。

猜你喜欢
周游世界面朝海子
德令哈,没了“海子”你还剩下什么
面朝大海
海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九寨沟观海子(外四首)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蒲公英的梦
周游世界
解析海子之《死亡之诗(之采摘葵花)》
假如你有一百万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