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

2015-02-13 14:25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360
探求 2015年4期
关键词:乞巧活化文化

□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360)

论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

□梁凤莲(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广东广州510360)

从城市推广新生节庆的经验来看,古代民俗是由下而上产生的,当代节庆是可以由上而下产生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管理者研究民众情感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推动了部分非重要传统节日的转型,使之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广州天河乞巧节的发展正处于这一关键的转型阶段。政府要制定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乞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鼓励年轻一代参与乞巧节庆活动,促使乞巧节良性发展。

乞巧;广州;天河区;活化传承;民俗节庆

广州珠村是广州典型的城中村,耕地的消失使得珠村曾经拥有的农业经济、农村组织荡然无存,便利的交通、大量的外来人口等等城市化要素成为珠村的新特色,村中祠堂、寺庙等历史建筑和乞巧等民俗文化,随着文化土壤的流失,逐渐演变为确证传统的标本,进入被保护的行列。

乞巧节内在的、最根本的困境,在于节日信仰的消亡和文化功能的减退。乞巧节的形成,来源于民众的信仰支撑,古代天地一体、原始崇拜的思想,导致人们寄望于天,这个节日得以发展,是因为它满足了封建社会女性渴求灵巧的需求,是典型的古代男耕女织经济模式的反映。

在耕地面积大量减少的城中村,男耕女织已经不再是现代村民的谋生方式。在科技发达的当代社会,传统文化受到一定的冲击。乞巧节存在的社会根基已经受到动摇,乞巧节内在所蕴含的乞求巧智、乞求姻缘的祈福功能,不再满足现代社会女性的需求,个性意识的增强和个人主义的崛起,使得女性相信自己胜于相信上天,传统的乞巧信仰已经被当今社会所忽略,乞巧节功能转型势在必然。

活化乞巧,推动乞巧节离开政府扶持,重新回到民间、扎根民间、深入民间,作为活态节日存在,用学术语言来表述这一行为,是在特定时代、特定区域,处于不同社会地位、承担不同社会角色的社会成员在特定情境下对节日习俗活动的全部或部分实践,用通俗的话来说,就是必须有一定数量的人把这天当做“节日”来过。

对于普通百姓来说,随着社会变迁,农耕时代寄托在乞巧节中的信仰,已经不复存在,过节的价值何在?大家为什么要过这个节?这是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情感”是每个人希望在节日中找到的东西,乞巧节必须带给大家新的情感体验,这是每个节庆的价值所在,唯有重塑价值、重建情感体验,乞巧节才能真正成为百姓自己的热爱,而不仅仅是政府的文化惠民行动。

对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还需要区分日常文化行为与节庆文化形态的不同。乞巧是一种文化行为,它与乞巧节最大的不同在于时间的固定与否,乞巧可以日常化,但乞巧节不行。乞巧节是一种民俗节日,它的形态构成包括名称的特殊性、在历法中的特殊位置、特殊的活动内容、特殊的活动空间、参与主体特殊的情感寄托等众多特殊的要素。

传承乞巧节与活化乞巧紧密联系在一起,把握两者的区别,有助于我们推广乞巧,没有活化了的乞巧,人们便没有对于节日的期盼;没有乞巧节,人们也就失去了对于乞巧的热爱,二者互为因果、相辅相成,从政府部门的角度来看,工作同样包括了活化乞巧和转型乞巧节两大板块。

一、目前我国传承乞巧节采用的办法

活化乞巧等传统节庆,最重要的两项工作是设立使命和重塑价值,对于主管文化发展的政府部门来说,工作的持续推进必须有远大的目标和使命感,而使命感的获得,来源于节日的定位更新。

从其他城市推广新生节庆的经验来看,古代民俗是由下而上产生的,当代节庆是可以由上而下产生的。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管理者研究民众情感需求,根据市场调研,人为推动了部分非重要传统节日的转型,使之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天河乞巧节的发展正处于这一关键的转型阶段。

(一)文化内涵重构

乞巧节本身具有两种意义的维向,可以是歌颂少女心灵手巧的成人礼,也可以是歌颂坚贞爱情的中国情侣节。尽管很多人对于七夕变成中国情侣节持反对态度,但是,毋庸置疑,爱情文化重构对七夕节的命运逆转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爱情成为七夕节的主题,契合了当代人的生活方式和情感需求,因为这一重构,七夕最大的变化在于吸引了都市年轻人的关注,他们的消费能力带动了众多商家的推波助澜,广告的介入和传播迅速为节庆升温,促使古老节庆进入市场,成为时尚男女的生活习惯。

(二)与美食等大众文化嫁接

为了推广乞巧节,国内很多地方都在七夕文化的“物化”方面想办法,主要手段有:一是生产七夕信物、纪念品,二是生产七巧果等食品。

河北省举办过“七巧果”设计、制作、包装大赛。2006年七夕节前,河北省七夕情侣节组委会提出,为让这个传统节日进入寻常百姓家,须有节日期间群众可餐、可用、可赠之物,于是河北七夕情侣节组委会广泛征集节日花卉、节日特定食品。

经过努力,2007年6月河北省评审确定“百合花”为七夕节花,“糯米枣”为七夕食品。2008、2009年又连续进行了相关的推广工作,确定糯米枣的名称为“七巧果”。为进一步推广“七巧果”这一新生事物,河北省文明办、团省委、省妇联、省民俗文化协会等单位于2011年农历七月初五还在石家庄举行了全省“七巧果”制作、包装大赛,许多酒家、饼店、美术工作室、动漫设计机构都参与了食品、包装的竞赛。

(三)复合多种文化内容

综合是大部分地方政府采用的办节方法,使得乞巧节平台化、同质化,百节一面,成为现代文化的集合体。众多乞巧节相似的内容有论坛、表演、展览等等,例如西和乞巧女儿节,一般有10项系列活动,包括乞巧文化高峰论坛、乞巧音乐创作活动、专家学者田野考察、乞巧文化摄影采风活动、制作乞巧电视宣传片、创作乞巧歌舞节目、网上乞巧活动、出版学术著作和论坛文集、民间乞巧活动、乞巧文化推广普及等,类似的活动也会在其他地方的乞巧节甚至是任何文化节中看到,说明这些手段被经常复制而且没有经过创新。

(四)民间自由成长为泛宗教仪式

活化传统祈福文化还有一个常用手段,就是对于民俗文化中祭祀、祈福功能的过分强调,任由迷信部分的内容扩展,导致民俗文化慢慢变为泛宗教仪式,这种转变最大的便利在于容易吸引民众参与,最大的弊端在于改变了民俗文化的快乐本源,成为人们敬天畏地的心理延伸。

至今,现代社会依然存在源于祭神仪式的民俗节庆,科技的发展为这些民俗节庆客观上提供了脱胎换骨的环境,在大多数地方,祭祀民俗已经脱离出宗教信仰的土壤,变为纯粹世俗化的民间节日了,仪式的娱乐性已经替代了功用性。但是,如果文化主体在主观上依旧强化这些节庆的原始崇拜性,必然给它的未来发展带来阴影。

二、活化乞巧等传统应遵循的原则

(一)“日常化”、“年轻化”和“市场化”的原则

文化传承分为两种,一种是静态传承,例如修建博物馆收藏物证,整理录音录像资料,出版图书举办讲座等等,都是外人而非一定要文化主体才可以操作的,对于传统文化而言,来自外部切片式的固化传承,都是静态传承,静态传承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目标。

将过往的静态传承改为活化传承,是一项长久、艰苦而且成效反复的系统工程。活化传承最主要的目标,就是要完成继承者的培育,继承者一要有传统文化的技艺,二要有承继传统文化的热情,只有解决了主体问题,才能真正实现文化的活化。

主体问题的解决无法通过行政命令的方式简单实现,乞巧活化工程是系统化的,只有完成了从内到外的转变之后,乞巧文化才能被新时代的继承者接受,而且,这样的转变不是一次性完成,而是在未来随着时代的变化将多次出现。

乞巧文化在坚持女性文化、传统文化的基础上,以“日常化”、“年轻化”、“市场化”为发展原则,配套不同的文化工程,推动乞巧由官方文化活动,逐步变回民间的民俗节日。

节庆时人潮涌动,节庆后无人搭理,乞巧活动受乞巧节的时间制约呈现出短暂热闹的局面,要突破这一瓶颈,必须使得文化活动“日常化”,长年有人关心乞巧、谈论乞巧、表演乞巧、传播乞巧、学习乞巧。而未来乞巧发展的走向离不开年轻一代的成长,如果不能实现乞巧文化“年轻化”,再过20年的时间,仍将出现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仅仅依赖政府投入,文化自身无法赢得群众喜爱,缺乏市场价值,也是不利于民俗节庆成长的,“市场化”是一个复杂的原则,它包括了乞巧工艺、乞巧活动的市场化,也包括了文化观念的市场化。

(二)以“变”保护“不变”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除了与自身强大与否有关外,还与它适应外界时代变化的灵活性密切相关,有些非遗文化娱乐性强例如端午赛龙舟,有些非遗文化功益性强例如武术,它们扎根民间数百年,通过父子师徒家族社群等方式代代衍传、绵绵不绝,基本不需要通过改变来适应变化。

而有的非遗文化一旦脱离原有社会环境,就难以维持生存,例如龙舟说唱、宫灯制作,它们的传承与发展,关键在于如何在不断变化的现实中“活下去”,以“变化”的手段、“变化”的形式来维持“不变”的本质。源于旧时代生活的非遗文化,要想在新时代环境中适应新生活,如果没有改变和创新,固守原有的形式和内容,一味依赖政府供养,非遗将渐渐失去活力,也难以融入到现代生活中去。

因此,在实事求是考量非遗文化时,第一要素是生命力,第二要素是应变力。活化乞巧节等非遗文化,实际上就是增强文化的生命力和应变力,传承人的创新性传承,是非遗保持活力、保持生命力的重要动力。

“变”也是时代对于文化的决定作用所要求的,乞巧节在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之前,传承主体是各地民众,作为一种生活方式,它体现了当地民众的信仰和价值观,乞巧节在成为非遗后,其传统的形式和内容都会因为有政府的强制性保护而存在下来。但是在民间,传统乞巧节不可能被原汁原味地传承下去,肯定要有适当的调整或自我更新,以适应年轻一代的需要。

创造性传承体现了文化对辩证规律的遵守。如年轻女孩在乞巧节期间不愿跳过去奶奶们教的舞蹈,她们用的是流行歌曲,跳的是现代舞,有些年轻姑娘就是为跳现代舞才参加乞巧节活动的。我们不会因为姑娘们喜欢跳现代舞,就认为这不再是乞巧节,用以人为本的原则来衡量,本真性不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追求的终极目标,生命力才是非遗文化的灵魂。

三、以重塑价值为手段,推动广州乞巧民俗文化的活化传承

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社会管理者研究民众的情感需求,根据市场调研,推动了部分非重要传统节日的转型,使之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受到了市民的欢迎。广州天河乞巧节的发展正处于关键的转型阶段。政府要因时因地制宜,做好规划,采取有效措施,引导乞巧节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鼓励年轻一代参与乞巧节庆活动,促使乞巧节良性发展。

(一)重塑节日的核心价值

从功能定位而言,心灵手巧无法涵盖当代女性对于自身美德的追求,未来的乞巧应该反映女性对于真善美的永恒追求,歌颂美,体验美,成为“中国最美的女性节日”,将是未来乞巧节的定位。从地方政府而言,扩大珠村乞巧节在国内、国际的影响,将天河区打造成“中国乞巧文化体验中心”,吸引世界各地游客的兴趣。从情感体验而言,改变乞巧陈旧的祈福主题,演变为大众参与度高、愉悦感强的“乞巧嘉年华”。

之前我们提到中国传统节日的构成要素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点:一是节日名称,二是在历法中的位置,三是特殊的活动内容,四是特殊的活动空间,五是参与主体体验和情感的特殊性,最后一点是最重要的。

为什么要过乞巧节?是当代和未来年轻人必然不断探寻的一个核心问题,仅仅为了继承传统、承担社会责任,是无法推动乞巧深入民心成为自觉行为的,在娱乐至上、自我中心的年代,节庆必然要有个体值得投入的价值,才可以为年轻一代接受。总是追溯乞巧节的历史来源,过分强调传统的牢不可破,实际上,对于乞巧的活化并不有利。

乞巧节从几年前被发掘到今天再利用的过程,也是一个乞巧节面临挑战、寻求生机的过程,需要以新的姿态呈现,而不能只注重传统的、古老的民俗事项,要将刻板的意识形态,转变为适合现代社会的生活乐趣。

设置乞巧节的情感主题是重塑乞巧节核心价值的关键。

老市长朱光将乞巧划归姻缘范畴,他在《广州好》里写道:“广州好,乞巧乞姻缘。巧艺年年祈夙愿,钟情红粉总堪怜。今日得团圆。”这首诗一语道破乞巧节妇女内在的心理动机——乞求姻缘,乞求美好的婚姻。

母亲节、父亲节、情人节、感恩节等等西方节日获得当代年轻人认可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强烈的、独特的抒情性,或是表达爱意,或是表达感激,节庆的客体与主体的关系都非常明确,儿女对母亲,儿女对父亲,或是情侣之间。

目前,国内的七夕节,部分地方以爱情为情感诉求,倡导高尚文明的爱情生活,推崇忠贞不渝、始终不变的感情,这种健康的爱情理想与现代情爱观是相通的,可以正确引导现代婚姻家庭的健康成长,对提高民族素质,净化社会风气能起到很好的促进作用。

对于广州市天河来说,转向爱情主题与传统不符,不过,也没有必要完全排斥爱情文化,爱情与乞巧有着天然的联系,活化乞巧节要善于发扬岭南文化务实、兼容的特点,在文化的根源上树立情感的归依,因势利导、顺势而为,根据群众的选择和认可来做决定。

随着时代的变化,乞巧节以女性心灵手巧为情感归依,显然无法为当代女性尤其是年轻女性所接受,放弃狭隘的“乞巧”,而把祈福的主题扩大至与女性相关,基本主题为祈愿“女人一生美丽”,而分主题则可以是对健康、样貌、心灵、家庭、事业等等不同幸福的祈祷。

除了功用之外,节庆的情绪体验也是其重要的组成内容。情感是节日的核心价值,现代节日必须是快乐生活的升华,它的活动内容不是沉重的、刻板的,而是愉悦的、幸福的体验。女性的嘉年华尤其是青年女性的嘉年华,是未来乞巧节承载快乐的方式,例如在乞巧节组织“最美巡游”,世界各地与女性有关的美丽文化,都可以在这个巡游节目中展示,巴西的桑巴、中国的花旦、COSPLAY、比基尼女郎等等。或者组织专属女性的“彩色跑”,只允许女性参加,全长10公里。

节日还是一种社交活动,内容必然是便于大众参与的,举办乞巧女儿选美活动,能够参与的人数不多,活动的门槛较高,不妨尝试举办“广州巧女儿”系列技能大赛,例如缝纫比赛、裁剪服装比赛、十字绣大赛、快乐厨房大赛、广场舞大赛等,提高活动的参与性,降低公众关注的门槛。

(二)保留乞巧节祈愿文化的本质,简化程序

未来生活,同样需要祈祷美好的愿望能够实现,只是人们不再迷信祈祷的作用,与过去人的力量渺小相比,现在人们的自信心十足,祈愿不会改变个人的命运,只是心灵安慰的一种方式,这是传统文化在古今功能方面的巨大差异。

因此,在乞巧文化的价值建设上,继续以祈愿为核心,就需要进化祈愿的载体,传统实体祈愿手法是互联网等虚拟科技无法取代的,这是值得保留的。佛山正月“行通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现代祈愿的成功例证,现代生活广受欢迎的祈愿方式要求越简单越好,一是有一个独特的场所,通济桥“九出十三归”;二是有一个独特的时间,传统是正月十六行通济;三是有一句独特的口号,“行通济,冇闭翳”。

类似的案例还有黄大仙、车公庙、三元宫上头柱香或者南海观音寺的“借库”,都非常简单,过多的仪式和繁复的环节只会阻碍普通百姓参与。乞巧祈愿也需要与之相适应的场所,乞巧博物馆用于收藏文化发展的物证,无法推进为祈愿的场所。让传说成为现实的场景,让美好的感情有寄托的载体,无论是爱情含义的七夕文化,还是成长含义的乞巧文化,都需要用实际的方式来表达,桥梁、街道,都可以成为祈愿的场所,建议天河区在珠吉街正式获得“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后,选择一个地方,新建一处文化地标,使之成为人们的祈愿胜地。

对于信众来说,还需要一种动作来表达感情,例如在七夕桥上挂连心锁,或者抽“乞巧签”,将与女性有关的所有好事,一事一签,无需解签,供人抽取,一人只能抽一签,寓意心想好事得到暗合,日本乞巧节的祈愿方式值得借鉴,它没有庙宇之类的场所,在街道通过商家就能实现祈愿,非常简单易行。

乞巧祈愿需要改进的第三件事情是设立口号,口号只是表象,它传递的是祈愿活动的核心竞争力或者说独特诉求,口号的征集有多种方式,征集口号的过程也是宣传乞巧文化的过程,更重要的是,是讨论乞巧核心价值的过程,经过研讨,将群众特别是青年人认可的乞巧核心诉求过滤出来、确定下来。

总而言之,祈愿的核心是心灵安慰,程序起到的作用是强化暗示力量,到了当代,程序难以发挥心理暗示作用,祈愿需要简化手续,程序不是越复杂越好,而是越简单越好。如果乞巧需要很多复杂的跪拜程序、禁忌仪式,在年轻一代的传承必然遭遇强大的阻力,因此,乞巧祈愿必然是一个人就能完成的事情,大规模、步骤化、社团式的集体仪式,只能由政府组织,不可能实现个人化,也必然不可能全民化。

(三)机制设计:搭建“四有”框架

乞巧等非遗文化实现活化传承需要建立“四有”机制,“四有”是指:有人教;有人学;有自我组织系统;有传承阵地和成果。

“四有”机制涉及传统文化存在的真实状态、主体传承的自觉性、文化设施、社会组织的参与等软硬件条件,诸多要素联动形成“四有”,这是一个行政区划内的本土文化实现自我传承的最基础保障。

对于珠村来说,“有人教”指本村存在着乞巧传承人,除了省市文广新局认定的非遗传承人之外,传承人也可以是被公认为该地区该类型文化的代表人物,传承人由民间推举官方认定,其主要职责便是传授或组织传授本村年轻弟子学习乞巧技艺,保留传统的基本根基。

“有人学”是指本村或本市的适龄青年,通过自然传承或组织化行为,向乞巧的传承人或家中长辈学习此项技能、知识,意愿是“有人学”的关键核心,“有人学”的意思是“有人愿意学”,而不是“有人被迫学”。

“有阵地和成果”在经济条件优越的情况下,是较为容易实现的,珠村有乞巧博物馆、广场等集体活动场所作为文化阵地,政府的介入保障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阵地和成果问题,乞巧成品陈列在博物馆中,发挥着持续激励和凝聚作用。

“有组织系统”是“四有”机制的关键,当自然传承出现阻滞的时候,人为建立一套新的组织系统,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变得非常重要。系统中的“组织”最好是指村民的自发组织,不需要政府介入便可开展有效的传承活动,在古代,宗族势力往往是这样的组织形式,它通过民俗礼法、村规乡约等载体,刺激或承载着上述文化传承。今天,人口组成的复杂、社会的开放性,都很难再采用家族式管理来推进文化的延续,组织的延续机制只能是通过服务型非政府组织、协会等民间团体来完成。

四、结语

在恢复传统节庆的过程中,各地的地方政府发挥了极其重要的推动作用,可以说,没有地方政府的参与,很多传统节庆都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静静地消亡。不过,“官办”的走向与民俗的发展存在一定的差异,在20世纪80年代末,地方政府借用节庆的目的是“搭台唱戏”,借文化招商引资,到了21世纪,经济发展趋于稳定,文化落后与经济不协调的矛盾更为突出,才使得政府回过头来,着力在文化上投入资源。

“官办”节庆的优势在于启动速度快、活动规模大、社会影响面广,但是,弊端在于地方政府过度在规模和投入上下力气,导致民俗节庆的本真特色逐渐淡化,植根于民间草根的节日变为参与度较低的文化活动,客观上使得原本乃民众自发的自娱自乐,演变为政府主导的传统文化秀。

对于政府来说,在做大乞巧影响力之后功成身退,逐渐移交主导权,淡出直接管理者角色,交由民间自然培育,是一方面的工作。另一方面,为保障尚处于恢复初期的乞巧,能够健康成长,政府要制定规划,引导乞巧向正确的方向发展;提供资金援助,鼓励年轻一代参与乞巧活动;设置间接管理手段,通过非官方组织进行调控;只有多管齐下、多种手段并举,乞巧才能真正在民间土壤上扎根发芽、开花结果,长成参天大树。

□责任编辑:温朝霞

G112

A

1003—8744(2015)04—0010—06

2015—5—21

梁凤莲(1963—),女,博士后,广州市社会科学院岭南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研究方向为岭南文化与城市文化。

猜你喜欢
乞巧活化文化
无Sn-Pd活化法制备PANI/Cu导电织物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潭山乞巧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化”传承
乞巧文化在中学教学中的意义
小学生活化写作教学思考
如何积累小学生活化作文素材
乞巧七夕
谁远谁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