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十乘观法的和合特质及其对天台山和合文化的意义

2015-02-13 08:11:20郝金广
台州学院学报 2015年2期
关键词:摩诃大正藏天台山

郝金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论十乘观法的和合特质及其对天台山和合文化的意义

郝金广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宗教学系,山东济南250100)

十乘观法作为天台止观的核心思想,其思想来源与法华经的白牛车喻直接相关,其十法成乘体现的是众缘和合成就的思想,认识十乘观法之间的内在关系和旨归有助于我们了解该止观体系所具备的和合特质。十乘观法的和合特质乃是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发展、弘扬重要的理论资源。

白牛车喻;十乘观法;和合特质;天台山;和合文化;意义

天台宗是中国佛教出现的第一个宗派,因智者大师入天台山修证、传道而立名。智者大师乃陈隋之际一代宗匠,师承慧思,遥尊龙树,大苏山妙悟法华,天台山华顶降魔。辩才无碍,畅圆顿之教;止观精深,说己心中法门。天台宗教观双美,《摩诃止观》是止观修行之根本,其中的十乘观法却又是天台止观体系之核心法要。此十乘观法如同法华经中的大白牛车,故而又称为十法成乘,体现了佛法众缘和合的思想;又以引导众生入法界大和合海为旨归,从而由因到果皆体现了和合的思想内涵,可为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建设与弘扬提供重要的思想资源。

一、白牛车喻——十乘观法的思想来源

十乘观法即十法成乘,是《摩诃止观》在正修止观部分配合十境提出的一套系统观法。其思想内容既散见于诸多经论,又与智者大师自身的修证实践密切相关。如“观不思议境”在《维摩诘经》、《文殊说般若经》等大乘经典中皆有申明,“发菩提心”、“道品调试”、“对治助开”等内容亦是三乘通途之说,“无法爱”可见于《摩诃般若波罗蜜经》中的离顶堕之语。能安忍以防止内外障来扰,与智者大师及当时诸多禅师自身修行经历相关。十乘观法的理论来源应该说缘起多端,然而,把这些修行要点熔炼整合于一炉,其直接灵感当来自于《法华经》的白牛车喻。

在《法华经·譬喻品》中,为令弟子领悟诸佛方便而汇入真实,佛以火宅喻说明之,三界犹如火宅,佛若长者,是宅子的主人,众生如长者的诸多孩子,在宅中玩耍,忽然火起而不自知,纵然长者告知也不信不觉,贪恋不舍,为救诸子故,施以羊、鹿、牛三车之方便,引诱童子走出火宅,安全之后长者欢喜,各等赐一大白牛车。三车象征声闻、缘觉、菩萨乘,乃是方便权说,大白牛车象征一佛乘,乃是究竟实说。权实教法不同,相应的止观行法也有差异,而直入佛乘的大白牛车就寓意了圆顿止观法门的开展。智者大师从《法华经》得悟,对法华奥旨领悟颇深,受此大白牛车的灵感激发,体会大白牛车喻中的丰富内涵,综合诸多禅观经论及自身践履,建立起系统而完备的十乘观法。如《摩诃止观》中言道:

“是十种法名大乘观。学是乘者名摩诃衍。云何大乘。如法华云。各赐诸子等一大车。其车高广众宝庄校。周匝栏四面悬铃。又于其上张设盖。亦以珍奇杂宝而严饰之。宝绳交络垂诸华缨。重敷安置丹枕。驾以白牛肥庄多力。肤色充洁形体姝好。有大筋力行步平正其疾如风。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止观大乘亦如是。观念念心无非法性实相。是名等一大车。于一一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名各赐大车。彻三谛之源名为高。收十法界名为广。无量道品名众宝庄校。四勤遮恶持善。又愿来持行。钉镊牢固名周匝栏。法义辞辩宣畅开觉名四面悬铃。慈悲普覆无有遗限名张设盖。道品所摄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之法不与他共。名珍奇严饰。四弘誓愿要心不退。名宝绳交络。四摄摄物物无不悦。名垂诸华缨诸禅三昧起六神通。名重敷。四门归宗休息诸行。名安置丹枕。四念处慧破除八倒之黑。名驾以白牛。四正勤增长二善。名肥壮多力。遮断二恶二恶尽净。故言肤色充洁。四如意足四辩自在。名形体姝好。五根盘固不可移动。名为筋。五力增长遮诸恶法。名为力。七觉简择名为行步。八道安隐名为平正。对治助道广摄诸法。名又多仆从而侍卫之。破法爱无明入萨婆若海发真速疾。名其疾如风。运载诸子嬉戏快乐。此大乘观法门具度与彼经合。故名大乘观也。复次一切法悉一乘故。夫有心者无不具足。如此妙法是名理乘。如来不说则不能知。以闻教欢喜顶受。即名字乘。因闻名故依教修行入五品位。名观行乘。得六根清净。名相似乘。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是亦不住。若入初住乃至十住得真实乘游于东方。十行游南方。十向游西方。十地游北方。轮环无际得空而止。止于中央即妙觉。直至道场。是此意也。”①《摩诃止观》卷七下,《大正藏》第46册,第100页。本文所引《大正藏》皆为中华电子佛典协会(CBETA)2007版,以下不再注明。

由于这段话充分阐述了十乘观法的内容与大白牛车喻之间的对应关系,因此将该段全文引用在此,以方便窥其全貌。文中以“观念念心无非法性实相,是名等一大车。于一一心即空即假即中,是名各赐大车。彻三谛之源名为高,收十法界名为广”作为第一乘观不思议境的譬喻,车体乃是大白牛车的主体部分,而不思议实相境界乃是诸法本来实际,赅括因果始终,总摄一切诸法,因此对大车的描述实际影射了甚深的实相境界。以不思议境界具足众法,殊胜庄严,所以又以“无量道品名众宝庄校,四勤遮恶持善。又愿来持行,钉镊牢固,名周匝栏。法义辞辩,宣畅开觉,名四面悬铃。慈悲普覆,无有遗限,名张设盖。道品所摄十力无畏,十八不共之法不与他共,名珍奇严饰”等详细的内容加以修饰,宣畅诸佛境界的不可思议。同样根据它的主体地位,观不思议境也位居十乘观法之首。

此后分述九乘之譬喻。“四弘誓愿要心不退,名宝绳交络”表第二乘发菩提心,以深识不思议境故,自悯悯他,从而以誓愿要心。“四摄摄物,物无不悦,名垂诸华缨。诸禅三昧起六神通,名重敷。”乃是自行教他信法回转,对应于第三乘善巧安心。“四门归宗休息诸行。名安置丹枕”相应于破法遍、识通塞,于生无生等四门,四句拣择,破诸颠倒、令塞得通,入一切智,即是归宗休息。“四念处慧破除八倒之黑,名驾以白牛。四正勤增长二善,名肥壮多力。遮断二恶二恶尽净,故言肤色充洁。四如意足四辩自在,名形体姝好。五根盘固不可移动,名为筋。五力增长遮诸恶法,名为力。七觉简择名为行步,八道安隐名为平正”是将对大白牛的描述对应于三十七道品,属于第六乘道品调适,由于有漏道品是证达无漏的方便,是涅远因,如果调适得当则能快速与真法相应。“对治助道广摄诸法,名又多仆从而侍卫之。”明第七乘对治助开,以六度助道助破六蔽,正是仆从侍卫之意。“破法爱无明,入萨婆若海,发真速疾,名其疾如风,运载诸子,嬉戏快乐”明第八、九乘能安忍、无法爱,以无明能生内外障,故须安忍;法爱生顶堕,因此当离法爱。另外智者大师又明六即位,“复次一切法悉一乘故。夫有心者无不具足。如此妙法是名理乘”言理即位,“如来不说则不能知,以闻教欢喜顶受,即名字乘”即名字位,“因闻名故依教修行入五品位,名观行乘”即观行位。“得六根清净,名相似乘”即相似位,“从三界出到萨婆若中住,是亦不住。若入初住乃至十住得真实乘游于东方。十行游南方。十向游西方。十地游北方。”是分证即佛位,“轮环无际得空而止,止于中央即妙觉,直至道场。是此意也”明究竟即佛位。这些正是第七乘识位次,以防止学者未得谓得,叨滥圣位。

从《摩诃止观》的这段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十乘观法与《法华经》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法华经》乃是十乘观法的重要思想来源。将语意浅显的经文赋予佛法的抽象理论内涵,是智者大师解经过程中经常运用的诠释方法,虽然看起来略显经院哲学式的繁琐,但往往也发掘其中的精微之处,且紧扣经文主旨思想,这种六经注我的自在辩才实际是以通达经意、真修实证为基础的。因此,十乘观法的思想形成可以说及来源于《法华经》的思想,又离不开智者大师对其他经论及止观的精湛修习。而智者大师对白牛车喻的巧妙解读直指止观,同时也借此喻直观呈现了十乘观法的和合特质,即十法成乘乃是乃是众缘和合成就的妙法,为一切初心行人所设。

二、十乘观法的和合特质

大白牛车喻直观地体现了十法成乘的和合思想,要理解其十法和合的思想特点,就必须对十乘观法的内在关系和旨归有较为清晰地认识。首先,我们来看十乘观法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它们是步步增进、组织严密的修行次第?抑或是相互关联、不可或缺的整体?还是组织松散可增可减的一套修行原则?甚至是各自独立,可供自由选择一门深入的十种方法?就十法成乘的名字由来和思想渊源来看,指的是十种观法原则所组成的一套渡到彼岸的工具,就如同大白牛车,由不同的部件组合而成。就这一点来看,十法成乘显然不是简单的层层递进的次第关系,也并非相互完全独立以备选择的十种法门。可以确定,十种法则之间应该有着一定的关联,那么这种关联究竟是松散还是紧密?是部分的还是全部的?是彼此支撑、辅助还是摄受、包含?这是需要我们进一步仔细探讨的,为回答这些问题,我们有必要依据《摩诃止观》对十乘观法的之间的内在关系做一番梳理。

十乘观法的所观境有十种,包括阴界入、烦恼、病患、业相、魔事、禅定、诸见、增上慢、二乘、菩萨等。而《摩诃止观》实际所述只是阴界入到见境这七种,其中详细阐述十乘观法的运用和抉择方法的在阴界入一境。因此,在这里我们主要根据观阴界入中对十乘观法的运用来分析他们的关系和抉择原理。

首先观不思议境是圆顿止观根本所依,此境主张一念心即具三千性相,不前不后,不纵不横,即空即假即中,只三千法是心,心是三千法,玄妙深绝,乃是不可思议的实相境界,圆教行人应深解此不思议境,并依此修习止观,安忍于此不思议圆妙境界,证得此不思议圆妙境界。观不思议境乃是统摄其他九法的根本,不但统摄九法,也是遍摄一切法的实相理体。“此不思议境何法不收,此境发智何智不发,依此境发誓,乃至无法爱,何誓不具何行不满足耶?说时如上次第,行时一心中具一切心。”①《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5页。因此,可以看出,观不思议境与其他九法乃是总别、本末的关系。初心行人若能安心观此境可直入圆教初住,证无生忍,其他九法任运而成。如果不能了知此不思议境,或虽初识此境,遮障深重不能安忍,行力羸弱,则须再寻以下九法善巧安心乃至离法爱。湛然大师说上根利器只需此一观即可入初住无生忍,正是基于不思议境总摄诸法的实相根本而言的。

第二发真正菩提心,是在深识不思议境的基础上,自悲悲他而发四弘誓愿以救度之,且“此慈悲誓愿与不可思议境智,非前非后同时俱起。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无缘无念普覆一切,任运拔苦自然与乐。不同毒害,不同但空,不同爱见,是名真正发心菩提义”②《摩诃止观》卷五上,《大正藏》第46册,第56页。。可见,此法与观不思议境之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乃是对不思议之实相境界有了深切认识时自然就会产生同体之大悲,这也说明了“慈悲即智慧,智慧即慈悲”的不二关系。因此,我们可以说,前两项法则是密切相关甚至是相生的关系。

第三善巧安心,即善以止观安于法性。文中以前两乘深达不思议境而发慈悲誓愿,因此要以行填愿,行即是止观。若按照因境发智,因智发愿,以行填愿的逻辑,似乎观不思议境本身不具有行的涵义,只是停留在知的层面,那么观不思议境的根本地位是否要大打折扣呢?实际上观不思议境作为九法的根本依止,恰在于因深解它为其他九法提供智行法则,并最终以亲证它为旨归目标,九法皆接受不思议境实相法则指导,这一点也体现在善巧安心上,如文中在阐述善巧安心时实际包含了两种安心理念,一是止观不二的法性安心,二是四悉檀信法回转的方便安心。前者实际就是观不思议境的具体实践,因无明颠倒故心念起灭,不能于不思议境安住,故须止观令心安住于法性,若观无明颠倒只是法性,则流转即息,归于寂灭法性,即是不思议境,无二无别。因此,可知此圆顿安心即依观不思议境而发。第二种乃是方便安心,若心神冥昧,妄想强盛,不能够正观法性,则需要随其信法根性,依四悉檀方便,善巧回转,助之令安。因此,可知,善巧安心与观不思议境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同时,善巧安心与发菩提心之间乃是愿与行之间相辅相成的关系。

第四破法遍,文中自问“法性清净不合不散,言语道断,心行处灭,非破非不破,何故言破?”③《摩诃止观》卷五下,《大正藏》第46册,第59页。说明法性清净本是不思议境界,安心法性即足,何来破不破之说?原因在于,“众生多颠倒少不颠倒,破颠倒令不颠倒,故言破法遍耳”④同上。,可见破法遍即是破众生心中之颠倒妄想,由此颠倒故成见思、尘沙、无明等惑业。进一步,文中说明了破法遍和前面善巧安心的关系,“上善巧安心则定慧开发,不俟更破。若未相应,应用有定之慧而尽净之,故言破耳”①同上。。这说明了破法遍并非一切行人必然经历的步骤,而是在定慧尚未开发或开发不足,不能恒与不思议境界相应的情况下再进一步考虑使用的观法原则。这说明了十乘观法中的一种抉择原理,即先巧后拙,先胜后劣,先理想后实际。若是利根器者一法即满足诸行,不需要一一拣择修习,这当然是一种理想的状况;若稍差者则或二或三,犹如治病,加药加量以补根器羸劣之不足,这也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而非一味好高骛远。以下的几种观法的安排也体现了这种原则。

第五识通塞,“亦名知得失,亦名知字非字。如上破法遍,应通入无生。若不入者,当寻得失,必滞是非,不得一向作解”。②《摩诃止观》卷七上,《大正藏》第46册,第86页。可见识通塞也是破法遍的后续备用观法原则,即如果行人破法遍肯綮卖力,当入无生忍,然而却未见证入,则需要回过头来检查一下自己修行上的得失了,必然是由于破法遍的过程中产生了较强的是非分别之心,也就是因药成病,执通而成塞才导致不能证入无生的。此时当审视自己是否爱著观空智慧,若生爱著则同外道,当以四句拣择,能破如所破,令塞得通,若不爱著观空智慧,则能破不如所破,破塞存通即可。观空如此,观假观中也是如此。总之,见思、尘沙、无明是塞是病,破而不留;空假中智慧为通为药,用而不执。观察此法的用意,是为了辅助破法遍以查缺补漏,救偏补弊也。

第六道品调适,乃是调停三十七道品助道法门,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上来虽破法遍识通塞,若不调停道品,何能疾与真法相应。真法名无漏,道品是有漏,有漏能作无漏方便,方便失所真理难会……大论云:‘三十七品是行道法,涅城有三门,三门是近因,道品是远因。’为是义故应须道品调停也。”③《摩诃止观》卷七上,《大正藏》第46册,第87页。因此,道品调适的目的乃是令学人在破法遍识通塞的基础上迅速与真法相应,证得无漏。

第七对治助开,对治遮障,助开三解脱门。“释论云:‘三三昧为一切三昧作本也’。若入三三昧能成四种三昧,根利无遮易入清凉池,不须对治。根利有遮但专三脱门,遮不能障亦不须助道。根钝无遮但用道品调适,即能转钝为利亦不须助道。根钝遮重者,以根钝故不能即开三解脱门,以遮重故牵破观心,为是义故应须治道对破遮障。”④《摩诃止观》卷七上,《大正藏》第46册,第91页。可见,对治助开主要是针对根钝遮重的学人设立的观法,主要是以六度法对治六蔽,以帮助打开三解脱门。这里体现了十乘观法是无论根器利钝、遮障轻重都可以修学的观法体系,其引导一切初心行人可谓苦心孤诣。

第八明位次,是为未入圆教真似二位者说,以防学者未得谓得,未证言证,叨滥圣位。包括理即位、名字位、五品观行位、六根清净相似位、圆教初住以上分证位,乃至妙觉究竟即佛位。

第九能安忍,是为经历前几乘观法砥砺修习之后,障转慧开或未入品,或入初品,内痒外动,仓促领众,看似利他,实则名利眷属从外来破,智者大师教以安忍之法,让哉,隐哉,去哉,以免损道退转;若烦恼、业、定、见、慢等境从内来破,则以空假中三法安之,令心不动。

第十无法爱,学者住相似位而未发真,此位无内外障唯有法爱,法爱住著而不得进无生忍,也不会退转为二乘,因此称为顶堕。智者大师称当时行人至此位者很少,若到此位则需离法爱,善自防护。

前七种法则属于理观,第八至第十种法则属于事法,而且基本是为修行到较高阶段、接近似真位时的行人设立的,与前面的七法的关系相对松散,但却是七法理观的重要补充和警醒。

以上是对十乘观法每一种观法内容及和其他观法之间关系的简要介绍。从其中我们可以总结出十乘观法之间的关系及十法成乘的抉择逻辑,它包含了四种维度。第一,先总后别。先总即以观不思议境为第一位,此法乃是其他九法所依止的根本。后别即是其他九法依此境信解发愿,依此境行止观乃至方便修习,最终入初住证无生忍,证得此不思议境。不思议境之所以圆括始终,就在于圆教因果皆不离实相,实相总摄一切法。第二,先巧后拙,巧拙之分约法约人而论,约法而言,则观不思议境为巧,乃至以法性安心亦为巧;若不得相应则辅之以悉檀方便、破法遍、识通塞、道品调适、对治助开等,此为拙。约人而言,则十法第相拣择,因病予药为巧,实事求是故;固执用药为拙,一味颟顸故。如智者大师以根遮不同则于十乘观法中择法有异,可知巧拙不定,因人因法而异。第三,先正后助,先理后事。观不思议境为正,摄一切法故,安忍此境,其他九法任运而成。九法为助,为颠倒病重者迤逦救治故,助一切利钝行人入不思议解脱。又前七种观法为正修理观,后三种观法为辅助事缘。第四,先凡后圣,前七种观法行在初心,后三种观法位在观行,邻近真似。此四种运用逻辑不合不散,互助互通,相辅相成,从而集十法成一佛乘。

十乘观法深浅迤逦,利钝同摄,它的目的是什么?换言之,它的旨归在何处呢?《摩诃止观》可总括为五略十广,皆提及旨归,十广中有旨归章,虽然未及详说,但开篇中曾提到“自他安,同归常寂”①《摩诃止观》卷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3页。,即是以诸佛常寂光土为究竟旨归。五略是在十广之第一大意章对十广内容的进一步总结,其第五归大处以法界为旨归,“法界无始无终,法无通塞,若知法界,法界无始终、无通塞,豁然大朗,无碍自在”②《摩诃止观》卷一上,《大正藏》第46册,第4页。。常寂光土与法界言语虽然不同,所指实际相同,即诸佛所证之究竟实相。究竟成佛乃是一切菩萨行的最终目标,十乘观法自然不外乎此,但这是远期目标,实际上十乘观法有其此生可获可证的目标,那就是规矩初心行人入圆教初住位,圆教行人“于是身即破两惑,即入中道一生可办”③《摩诃止观》卷六下,《大正藏》第46册,第80页。,“始自初品终至初住,一生可修一生可证。不待位登七地,尔乃修习,何暇欢喜始入双流?”④《摩诃止观》卷六下,《大正藏》第46册,第83页。若入得此位即分破无明见佛性,分证常寂光土,即是入法界和合海,众缘和合即是性空实际,因此也是法界寂灭海,而后自然随顺佛智乃至究竟。因此,证入法界大和合海乃是十乘观法一生可办的理想目标。

十法成乘揭示了《摩诃止观》中止观修习的众法和合的特征,它们不仅仅是一种单一的修习法门,如念佛、参话头、观呼吸等,而是以止观为中心,呈现给初心行者的一套完备的修行指南,其中包括实相道理、止观修习、破障方便、自我定位、心态调整等各个方面。它们之间相互关联却也相对独立,体现了十乘观法之间的和合特质。并且十乘观法本身的旨归也是以不思议的法界大和合海为旨归,从而使得十乘观法无论自身观法体系的设计,还是实践过程中的菜单选择,乃至最终的修证旨归,自始至终都是众缘和合的成就。可以说,和合就是十乘观法发挥效用的根本特质。

三、十乘观法对天台和合文化的意义

那么作为天台宗发源地的天台山,在构建、弘扬和合文化的过程中,能够从十乘观法得到什么样的启示呢?首先,我们要对天台山“和合”文化的内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找到与佛教乃至天台宗十乘观法相契合之处,依此才能在天台山和合文化中找到天台观法的位置,再予以阐释、弘扬,丰富天台山和合文化的思想体系。天台山和合文化发展至今天实际是一种杂糅了诸多思想成分的文化形态,其中最主要的当然就是儒释道三家学说。由于天台山在历史上乃是三教学者都非常重视并纷纷造访的文化圣地,从而使该山在不同程度上的熏染了三教之气分。如果天台山以“和合”为文化特色,那么这种“和合”首先便体现在三教文化的融通并存上,而且三教或多或少都对“和合”思想有自己的理论彰显和贡献。由于儒释道三教旨趣不同,他们反映出的“和合”理念也必然有所差别,儒家讲究和而不同、天人合一,反映的是人与社会的相处原则;佛教主张众缘和合,自性本空,强调的是对心灵束缚的解脱;道教讲究和光同尘、合于自然,追求抱朴归真、逍遥世间的生命自由。三家阐述不同的和、合,却共同逐鹿于天台,从而互相影响、互相吸收,最终演化为今天天台山兼容并蓄、和合共存的文化生态,可谓多元文化交流融合之典范。

天台宗作为天台山佛教文化的代表,以佛法众缘和合,本性空寂为思想本位,其对天台和合文化的贡献颇多,如智者大师的著作多和会佛儒、拣择老庄,开三教文化对话之先声,天台后学如孤山智圆、藕益智旭等也多效之;寒山、拾得显迹于国清,后世推为和、合二圣,这些都是在事缘层面的彰显。而在佛学理论层面可供和合文化发掘、汲取的思想资源实际也很多,十乘观法其实就是天台宗在止观学说层面对和合思想的运用和表达。十法成乘乃是十法和合成就的一套完备系统、巧妙笃实的止观法门,其针对学人则规矩初心、利钝全收,自身又开放灵活,观机择法,既不拘于十数,也不以一目而成网,最终送彼学人入和合海,自然流入诸佛究竟实相。犹如众缘和合之药箱,备治诸病,观病因缘而和合诸药,令病人四大调顺,寂静恬适。因此,十乘观法,以因地众缘和合之实相法门,趋果地法界和合之实相境界,可谓和合始终,恰是天台山和合文化不可忽视的文化资源,也是天台山所应珍视、宏传的文化宝瑰!

Study on Harmoniousness Peculiarity of“Ten Disciplines”and Significance of Tiantai Harmonious Culture

Hao Jinguang
(Department of Religions,School of Philosophy and Social Development,Shandong University,Jinan,Shandong 250100)

“Ten Disciplines”,the core thought of Tiantai Sect,originates from“Fa Hua Jing”and shows harmoniousness in the universe.It helps us to understand the harmoniousness peculiarity of Tiantai Sect by recognizing its internal relationship and tenets.Furthermore,the harmoniousness peculiarity of“Ten Disciplines”provides significant theoretical resources for Tiantai’s harmonious culture development and expansion.

driving“white cattle”;“ten disciplines”;harmoniousness peculiarity;Tiantan Mt.;harmonious culture;significance

10.13853/j.cnki.issn.1672-3708.2015.02.002

2015-03-16

郝金广(1985-),男,河北邯郸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宗教学—佛教哲学。

猜你喜欢
摩诃大正藏天台山
早期刻经、写经的文本流变及其语言文字学价值
以北齐响堂山石刻佛经看《大正藏》文本变化
北齐响堂山石窟刻经与《大正藏》用字比较研究
天台山晨读(组诗)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50
天台山诗页(组诗)
鸭绿江(2021年17期)2021-10-13 07:05:44
《大智度论》与《摩诃止观》慈悲观的比较研究
哲学评论(2021年2期)2021-08-22 01:54:24
天台山
鸭绿江(2021年35期)2021-04-19 12:24:34
雨中寻访天台山
中学语文(2018年14期)2018-05-23 06:08:24
西夏文大宝积经卷八十八“摩诃迦葉会”解读
《摩诃般若菠萝蜜多心经》(玄奘译本)
中华诗词(2017年3期)2017-11-27 03:4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