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幼儿表演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2015-02-13 07:42福清市市直幼儿园程陈莉
幼儿教育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锄头小兔小班

福清市市直幼儿园 程陈莉 陈 宁

小班幼儿表演游戏中存在的问题及教师的支持策略

福清市市直幼儿园 程陈莉 陈 宁

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文艺作品中的情节、内容和角色,通过语言、表情和动作进行表现的一种游戏。表演游戏的教育价值已由过去单纯发展幼儿语言为主转变为支持幼儿全面发展;表演游戏的活动方式也由在教师导演下的被动模仿转变为在教师帮助与支持下的自主活动。小班幼儿在进行表演游戏时容易产生一些问题,因此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有效的支持策略,以提高小班幼儿的表演游戏水平。

一、问题一:角色意识不强,进出场需要提示,表演情节的衔接不连贯

(一)案例

表演游戏“拔萝卜”时,幼儿被分成四组进行表演。突然,宇轩大声地喊了起来:“小姑娘,小姑娘在哪里?该你了!”游戏中断了,小演员们下意识地互相看了看,戴着“小姑娘”头饰的莎莎在别人的提醒下,才意识到该自己上场了,匆匆忙忙地跑上前,拽住“老奶奶”的衣服说:“哎哟,拔不动……”可没过多久,又有幼儿喊起来:“小黄狗,小黄狗在哪里?”游戏再一次中断了……

(二)教师的支持策略

1.让幼儿根据所扮演的角色,自主选择表演道具装扮自己,增强角色意识

通过上网购买、教师自制或利用家长资源等多种方式,教师可以不断丰富幼儿的表演道具。如为“老爷爷”准备胡子、锄头、喷水壶等道具,为“老奶奶”准备头巾、围裙和拐杖,为“小姑娘”准备花环和花裙子,为“小黄狗”准备头饰和毛茸茸的大尾巴,为“萝卜”准备绿色的大帽子、红色披风和红手套……表演开始了,幼儿可以根据自己喜欢的角色,选择道具自主地装扮自己。在自主装扮的过程中,幼儿能更好地融入游戏的情境,进一步增强角色意识。

2.根据角色出场顺序和表演连贯性的需要,在表演中加入适合的音乐和音效

教师可以先根据表演游戏的不同情节和角色分别选择适合的音乐并进行剪辑,截取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来烘托表演情节,之后根据表演游戏中各角色的出场顺序,将截取好的音乐插入其中,制成完整的课件,投放到表演游戏中。如在表演游戏“拔萝卜”中:故事的开场时教师以《清晨》为背景音乐,丰富故事的情节;老爷爷、老奶奶的出场时用节奏比较缓慢的《老爷爷》为背景音乐;在小黄狗、小花猫和小老鼠出场时,加入了各种动物的声效;拔萝卜时,播放歌曲《拔萝卜》;在游戏的最后,大家和萝卜一起回家时,用音乐《欢迎来我家》为背景音乐,将游戏推向高潮。整个表演过程中,幼儿不需要教师和同伴的提醒,只要听到音乐就知道该谁出场了,不但减少了相互等待的时间,也使幼儿的表演更加有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二、问题二:游戏的目的性差,容易受道具、材料的干扰

(一)案例

表演游戏“小兔乖乖”开展之前,教师精心创设了小兔子的家、大树和菜地等游戏场景,准备了充足的游戏道具:三个兔宝宝的胸饰以及代表角色特征的红眼镜、短尾巴和长耳朵,大灰狼的头饰和毛茸茸的大尾巴,兔妈妈的头巾、围裙、喷水壶、篮子以及自制的不同大小的耙子和锄头等。这些形象逼真、颜色鲜艳的道具,一开始就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在教师说完表演要求后,大家争先恐后地围在道具面前:“我要当兔妈妈,我要这个镰刀和篮子。”“我也要当兔妈妈,我要这个锄头和喷水壶”……幼儿争抢道具,全然顾不上所谓的表演了,情景一度混乱。教师只好设法让幼儿安静下来,再次讲解表演的要求。表演重新开始,在表现兔妈妈在菜地干活的情节中,有的幼儿用镰刀挖土,有的用喷水壶装萝卜,还有的把锄头当成枪来玩耍……好不容易等到游戏结束,小兔家、菜地里到处是横七竖八的道具,一些自制的道具甚至被损坏了。

(二)教师的支持策略

1.道具的投放应适宜有效,避免多余道具对幼儿游戏的负面作用

为了激发幼儿的表演兴趣,教师往往会提供各种各样的表演道具,虽然幼儿对道具、材料的兴趣很浓厚,但经常会导致争抢道具、表演杂乱无章、表演常规不易建立等现象。因此,在表演游戏开始阶段,教师不宜投放过多的表演道具,应该根据幼儿表演中的实际需要逐步投放。如针对案例中出现的问题,在平行班开展表演游戏“小兔乖乖”的时候,教师改变了投放道具的策略,将兔妈妈的锄头、镰刀、喷水壶等道具收起,鼓励幼儿自由想象兔妈妈在菜地里的活动,引导幼儿用动作和语言大胆表现。教师发现,没有了这些道具,幼儿的表演反而更加投入、更具想象力。

2.道具的投放应适量实用,保证幼儿的规范性操作

表演游戏中道具的提供既不能过于简单,也不能过于繁杂,而是要适当。道具数量以满足幼儿需要为度。特别是小班的幼儿,他们的游戏能力较弱,整理摆放意识较差,如果一下子投放过多的表演道具,幼儿会产生错用或乱用的现象。如案例中出现的“有的幼儿用镰刀挖土,有的用喷水壶装萝卜,还有的把锄头当成枪来玩耍”等,正是幼儿不熟悉这些新道具的作用所导致的。于是,教师吸取教训,遵从“适量投放”的原则,把一些不实用的、可有可无的甚至使用率低的表演道具收起来,通过减少游戏材料,使幼儿对道具的使用更规范、对游戏的常规更熟悉。

三、问题三:小班幼儿年龄小,表演过程中的等待容易使幼儿对活动失去兴趣

(一)案例

小二班正在进行表演游戏“小兔乖乖”,教师将幼儿分成了表演组和观众组,然后提出要求:第一,观众组的小朋友要认真观看表演组小朋友的表演;第二,表演组的小演员在没有轮到自己表演时应安静等待。表演开始了……在表现小兔子们在家里等妈妈回来的情节中,“小兔子”做了几个简单的动作如穿衣服、刷牙、洗脸等之后,“妈妈”还没有回来,于是有的就坐在地上等,有的在聊天,还有的竟然玩起了追赶的游戏。观众组的幼儿马上站起来大喊:“老师,他们没有安静等待……”

(二)教师的支持策略

作为教师,要读懂幼儿眼中的渴望,了解他们需要什么。幼儿的表演,可以按自己的理解来表现故事,按自己的“脚本”游戏。幼儿对故事的表现是相对自由的,没有对错、好坏之分,表现的标准是由幼儿自己规定的。因此,教师及时调整了表演游戏的活动方案,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平行小组,同时开始表演游戏,根据幼儿的表演情况,一步一步地提出新的要求,投放新的道具,增加游戏的场景,丰富新的游戏情节,逐步完成预设的总目标。如案例中,为避免小兔在等妈妈回家的情节中出现等待时间过长的现象,教师创设了小兔家的游戏场景。活动前,教师围绕“兔妈妈不在家的时候,小兔们会在家里做什么呢?”进行了讨论,幼儿纷纷发表意见:“长耳朵可以在家里玩玩具!”“短尾巴可以在家里画画呀!”“红眼睛可以在家里睡觉!”……这七嘴八舌的讨论使每个角色瞬间变得有事可做了。教师及时肯定了幼儿的想法,并在小兔家投放了相应的玩具、书籍、小床等道具。大家一致认为,虽然“各忙各的”,但是当听到“兔妈妈”和“大灰狼”的敲门声时,应该马上做出回应。在后来的表演游戏中,便看到了这样的场景:不需要交流时,幼儿在自己设计的情境中各玩各的;需要对话时,幼儿马上回应并投入集体游戏。以前那种因等待而无所事事、来回穿梭的现象不见了。

随着幼儿游戏水平的不断提高,总会有新的问题不断出现,教师应及时发现并思考相应的支持策略,才能引导幼儿更好地开展游戏。

[1]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的特点、指导原则与教学潜能[J].学前教育研究,2003,(6).

[2]宋晓悦.幼儿园开展表演游戏活动的对策[J].课程教材教学研究(教育研究).2009,(3).

[3]刘焱,李霞,朱丽梅.幼儿园表演游戏现状的调查与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10,(8).

[4]朱宝霞.幼儿园表演游戏特点与指导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10,(36).

[5]连胜.幼儿表演游戏与音乐整合的实践探索[J].福建教学研究,2013,(12).

(责任编辑:王玮)

猜你喜欢
锄头小兔小班
小班教学 有效交流
小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如何在幼儿园小班开展区域活动
小猪
绕转小舌头
帮小兔逃跑
骄傲的小兔
小班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培养
两代人的锄头
两代人的锄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