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丽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我国社会转型公共理性的构建——基于公共哲学的视角
徐丽丹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河南洛阳471003)
[摘要]转型社会的中国经济高素质增长,但是面临着各个主体利益分化、社会失序、世俗化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因此建立以整合多元社会为价值追求的的公共理性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的重大课题。本文试着从我国转型社会中存在的问题,阐述构建公共理性的必要性,从公共哲学的视角来寻找如何构建我国社会转型公共理性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社会转型;公共理性;公共哲学
当前中国处于一个迅速发展和快速转型的阶段,中国社会中存在着社会分化严重、追名逐利、贪污腐败等问题日益凸显,那么当前的中国社会需要什么样的公共理性来引导整个社会的发展?公共理性的具体内涵又是什么呢?构建一个合适的公共理性是转型中的中国所不能回避的问题,因此本文主要通过写当前转型中的中国为什么要构建公共理性以及如何从公共哲学的视角出发来建构中国转型社会的公共理性,以避免中国陷入类似西方的现代性困境,能够更好地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推进中国的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人是社会的存在,而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公共性。在全球化的背景下,西方国家和中国社会的发展都在转型中面临着更多复杂的问题,这是因为民族所具有的自身传统被外来因素都冲击,国家所具有的“公共性”逐渐崩塌,因此需要重建公共理性就要面临很大的压力。而在中国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社会成员相互之间交往的深度和广度也在不断扩展,现代社会打破了传统交往的封闭性和孤立性,培育了自由平等的理性精神,更需要去建立一个合理的公共理性来引导发展。
1.当前中国对公共理性的误读
公共理性起源于西方社会,罗尔斯对公共理性进行了阐释。罗尔斯在自己的书《政治自由主义》中系统地提出了公共理性的概念,在他看来,公共理性是民主国家所必备的特征,其目标是达到公共的善、公平正义,其核心就在于公共性。在这里,他认为民主国家中公民的理性是公共理性的首要表现,即要使享有平等公民身份的人都享受理性。后来他又在《公共理性概念再探》中进一步解释了公共理性的概念,把公共理性扩展为各种政治主体均可以以一种自由平等的身份,存在于一个需要持久存在的政治社会中,对社会公共事务的合作,以便于产生公共的、可预期的共治效果。因此可以看出,罗尔斯的公共理性主要是一种普遍主义的理性,但是却遭到了西方自由主义等学者的批判。其一是指公共理性对公民政治的约束过多,所以压制了公共领域的民主活力,其二是他的公共理性使得公共政治和正义原则丧失了认识的作用,回避真理是不能实现的。罗尔斯的概念和其他学者的追求,使得西方公共理性的发展更加多元化,这给中国的社会转型公共理性的重建造成了不同的影响,使其成为可能,也很容易造成在形成公共理性时造成混乱和盲目。那么,中国到底是怎么看待公共理性的,存在哪些误读呢?
近年以来,随着西方文明的不断冲击,西方的政治思想逐渐进入中国,这种遭受到西方现代性的冲击,也成为中国现代公共理性的内源性萌芽。中国的市场经济逐步建立,价值和利益的种类日益多元化,公民逐渐被个人主义所侵蚀。西方公共理性精神的逐渐传入,是中国学者对其也产生了很多的讨论,但事实上,中国的学者对公共理性的认识上存在着很大的偏差。主要是以下几方面:
一是教条主义及教条主义的片面化。持有这种教条主义思想的人对罗尔斯的理论有崇拜心理,认为可以用来代替马克思主义理论去创建中国更好的社会。教条主义的片面化是指注重其主要思想,并且忽视了公共理性的多元化,只是盲目地遵循着其中的一方面,进一步阐释。二是历史虚无主义。认为西方的公共理性就是中国的,忽视了中国自身的历史发展趋势,对过去的历史全部否定,不认为中国的落后不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民主政治的落后和自由主义的主张,因此主张否定中国历史将西方的全部搬过来。三是保守主义。这种思想主张中庸、仁爱的思想来作为治理现代性危机的良方,因此不主张学习西方的公共理性知识,而是注重发扬国学,强调以道德来要求中国社会。四是僵化片面的马克思主义,片面学习马克思主义的知识,而不注意发扬传统思想和吸收西方的思想成果,因此漠视西方公共理性的存在。因此现阶段要改变中国对公共理性的误读。
2.我国社会转型公共理性构建的主题和特征
(1)中国转型社会的主题:现代化
中国转型的社会中,公共理性构建的主题是什么呢?现代化是指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过渡,包括了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以及分工的精细化、社会运行的法制化、社会功能的多样化等。那么,现代化主要是讲怎么去开放人的意识,鼓励公民参与到公共事务中来,培养自身的独立精神和自主精神。中国的现代化是指要改变精神层面的世俗化,实现物质和社会层面的理性化,创建具有民主精神的国家去替代全权主义,促进国家和社会职能的分离,为公民自由发展提供足够的空间。因此,当代转型中的中国的主题是要实现现代化,转变现代人的思想和价值追求。
(2)中国转型社会的特征
转型中的社会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整体性。主要是指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各个方面进行变革,关系到政治、经济、思想等各个方面,是一种系统性和整体性的过程。二是由国家作为动员的主导力量。国家在社会转型中有主导的作用,能够改善社会能力组织性差的缺点。三是转型社会是一种复杂的过程。传统力量的强大、西方力量的威慑、思想文化的冲击等,全面性的社会变革要实现社会的多重跨越,因此比较复杂。四是深刻性。社会转型不仅涉及到表面社会现象,也涉及到深刻的社会结构等因素。社会转型任务的艰巨性都使得社会转型成为一项重大课题,也是关键所在。
(3)我国社会转型的现代困惑
中国经历了一百多年的转型,面临着各方面的问题,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入,社会转型进入了一个关键时刻,问题日益出现。中国社会存在着社会不公、社会冲突加剧的问题,如何面对着西方现代性思想的传入,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西方的公共理性自身就存在着悖论,传入中国以来缺乏身份认同,并与中国的传统文化存在内在分化和冲突,容易造成“自我中心主义”误导现代人的行为方式,使得现代社会出现了更多的社会公平、文化冲突等问题。同时中国在转型中缺乏现代性,因此中国的最大困惑是指怎么样将西方的公共理性思想使用到中国转型中的社会语境中,减少其排异性。因此,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现代社会的整合机制就是建立什么样的公共理性。
在中国转型的过程中,要建立适合中国发展的公共理性是一个漫长而困难的过程,我们要在不断地探索中努力去建构。公共哲学是关于人类社会生活“公共性”的理性反思,即公共理性是公共哲学的主要问题,是一门与公共生活各个方面密切相关的学科。笔者从公共哲学的角度出发,公共理性的建立就是要实现国家、社会、个人的有机互动,使得在公共生活中实现协商民主和公共治理,达到社会上“善治”。“善治”是公共理性建构和运用的最佳状态,“善治”就是指社会上各种利益实现最大化的社会治理过程,立足于公民社会,将“善治”作为现代公共管理的新型模式,来创建服务型政党和政府。
1.制度环境:宪政民主的推进
中国转型时期的公共理性是宪政民主的内容之一,最理想的宪政民主制度能够保障公共理性的构建和发展。宪政是实现民主政治建设的关键内容,指按照宪法来治理国家,合理安排国家权力的行使,用以保障公民的权利,来规范权力运作,规范当前的政治权力运行。现代社会的秩序基于自由市场秩序之上的法治秩序,宪政也是法治的基本制度框架。当代中国政治现代的题中之义就是民主政治,也是保障现代社会秩序的有效方式。要努力把握政治民主的实质。这其中包括三个内涵:一是承载着公共精神的共和,也充分体现着公共理性。在这个整体中,公民可以共同实行权力,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并且合作完成共治的公共理性,这都需要公共精神的支持。二是民主的概念就有“公共性”,民主的实现程度要看怎么能够实现社会事务的公共性。三是作为政治理念和治国方略的法治,与公共理性有着相通之处,因此要用法治来实现公共理性。从制定法律动机来看,法律要体现正义,避免形式化,蕴藏基本道德价值和政治理念,还要实现在执行法律的过程公正公平,实现民主、平等、自由的结合。所以,宪政、民主政治、法治的实现是构建转型社会公共理性的制度环境。
在中国的政治改革发展中,要实现以人民民主为核心的社会主义民主,让人民掌握国家权力,能够实现当家做主,通过直接或者间接的方式来管理国家事务,与基层民众的自治结合起来,保证公民自治、协商、参与民主的实现。因此要不断地转变政府的职能,促进经济更好更稳地发展,提供更好的公共服务来推进民主。但是民主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在保证制度环境的过程中,逐步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2.以公共治理来发挥公共权力机构对公共理性的示范引导作用
在现代的社会发展中,呈现出国家、社会、市场三元结构,有着明显的私人领域和公共领域,而公共领域就是公共理性成长和运行的空间,公共权力机构是公共理性的实行者和践行者,对社会的发展有着规范引导作用。
要将公共权力机构看做公共理性的体现和践行。公共理性是公共领域事务和公共权力运行的规范和指南,公共理性在整个社会的运行效果和实现程度表现出公共权力机构的践行情况。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是一切公共权力的来源,因此按照公共理性的精神,中国的公共权力机关在进行有关公共事务的决策时,要按照普遍性原则将公民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结合起来,禁止谋求私利,积极履行公共责任,完善公民的利益表达机制。其次要推进执政党的理性化,努力构建服务型政党。(1)要强化共产党的执政理念,使其具有科学性,树立公民本位;(2)要完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执政要科学民主依法;(3)要科学处理好各个公共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如国家、人大、政府、司法的关系;(4)要发展党内民主生活组织人事制度,实现党内严格民主。
3.以培育公民社会,建构公共理性沟通协商机制
公民社会主要是指构建一个各种民间组织可以充分发展,获得合法性的支持,能够与政府机关通过多种形式来进行沟通、协商,使公民能够参与到公共事务的决策中。但是,公民社会的建立要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遵循保障人权、正义原则,促进政治发展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公平原则,实现国家权力和公民社会的良性互动。首先要鼓励发展民间组织,因为民间组织是建立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防止民间组织的异化,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通过改善管理,实现民间组织的低风险发展;制定相关的发展规划,使得民间组织可以有序健康地成长;创建合理的沟通渠道,使政府和民间组织可以有效进行协商对话和合作;建立以传统文化为基础的责任与诚信价值体系,鼓励民间组织的创立,以带动公民社会的培育。
4.以改进公民教育来夯实公共理性的微观主体基础
作为公共理性的载体是公民,要通过改善公民的道德素质和能力素质来改善公共理性的主体基础。首先要将公民教育作为提高公民素质的方式。民主制度的建立和公民的素养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良好的公民素养的支持才能使得民主制得以良性地运作和巩固。当前公民素养主要是指公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公民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得到训练,而通过公共教育可以有助于培养公共理性。当前中国的公民教育与发达国家存在着很大的差距,因此要改变教育方式、效果和手段,需要学校、社会、家庭于一体,来培育公民的价值意识,突出道德、自由平等等。另外国家要加强教育投入,尤其是基础教育的投入,来提高公民的文化素质,提高公共理性的修养,还要改变公民教育的内容设置和方式,使之更具有时效性。培养政治参与的意识,鼓励公民关心公共事务,在进行政治参与时可以更加理性,这样才可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养的公民,以夯实公共理性构建的主体基础。
在我国社会转型的过程中,要积极建立社会公共理性,不断地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完善经济基础;要通过推进宪政民主来完善公共理性的制度环境;也要通过公共治理来加强公共权力及机构的示范作用;公民社会的培育创建更畅通的协商机制;完善公民教育来培养公民的政治参与意识等手段来从公共哲学的视角构建我国转型社会中的公共理性,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服务型政府。
参考文献:
[1]俞可平.民主是个好东西:俞可平访谈录[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2]郑杭生.转型中的中国社会和中国社会的转型——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社会学研究[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3]刘鑫淼.当代中国公共精神的培育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
[中图分类号]D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046(2015)6-013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