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2015-02-13 04:27:48丁云霞宋茜严群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护患输液纠纷

丁云霞 宋茜 严群

(铜陵市中医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及防范措施

丁云霞 宋茜 严群

(铜陵市中医医院,安徽铜陵244000)

目的:对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发生的原因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方法:通过对护患纠纷发生原因的分析,总结并实施一系列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结果:护理人员转变了服务意识,护患纠纷发生率降低。结论:门诊输液室护理人员注重护患沟通及工作细节,增加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减少或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

门诊输液室;护患纠纷;防范措施

1.常见护患纠纷原因分析

1.1 护理人员因素

1.1.1 护理人员责任心不强、护理服务不到位

个别护理人员在操作中注意力不集中,谈论一些无关于工作的话题,为患者输液时没有认真执行“三查七对一注意”原则,造成将药配错、打错、换错等差错发生,静脉穿刺后没有根据患者的病情及药物的性质为患者调节输注速度,还有在输液过程中,护士主动服务意识不足,不能按时巡视病房,导致患者液体输注完不能及时为患者更换液体瓶,患者出现药物反应,液体外渗等病情变化未能及时发现,导致在治疗和护理过程中产生差错,甚至酿成医疗事故,引起纠纷。由医疗事故引发的医疗纠纷,性质最为严重[1]。

1.1.2 护患沟通不及时

护士由于工作量大、工作繁琐,负荷过重,缺乏有效及时的护患沟通,解释问题缺乏耐心,服务态度生硬,引起病人及家属的不满,从而引起不和谐的护患关系。门诊患者输液时间集中,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琐碎及操作重复性,使护理差错发生机率增多,特别是在季节性疾病高峰期,输液患者剧增,护理人员数量不足,患者等待时间长,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沟通及治疗,从而造成患者的不理解或误解,进而诱发纠纷的发生。

1.1.3 专业技术、能力不能满足需求

有些年轻护士专业技术差,理论知识不扎实,操作不熟练,导致静脉穿刺失败;病情观察不到位,遇病情变化、突发事件处理不到位或不熟练;病人咨询相关疾病方面的知识不能作出正确的指导,造成患者不满,引发纠纷的发生。

1.2 患者因素

1.2.1 病人对医学知识缺乏了解,对医疗机构期望值过高

患者及其家属存在对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高强度、高技术等特点认识不足,对医疗结果期望过高的现象。由于患者维权意识增强,对医药知识及医疗工作的特殊性不够了解,认为只要进了医院、花了钱,就要得到等值的回报和达到期望的结果,未达到病人的期望值,易引起患者不满。

1.2.2 患者对医生的诊治、疗效、医药费用等方面不满意

一旦疗效不满意或出现其他问题时、一般不会直接与医生发生冲突而迁怒于护士,转而对护士的工作产生不满,较易发生护患冲突,特别是患儿,本身穿刺难度就大加上患儿高热和腹泻等疾病的影响,加大穿刺的难度,如果一次穿刺失败,容易引发患者及家属的强烈不满,引发纠纷,此外,高新技术的不断引进,各类新药、特药的应用,对患者和家庭造成沉重的经济及心理负担,医疗费用成为患者与医院之间最敏感的问题,而在临床工作中,解释费用明细问题多由护士承担,特别是患者的治疗疗效不明显时,护士语言稍有不慎,即会成为护患纠纷的导火索。

1.2.3 患者和家属无理取闹

输液高峰时,少数患者等候时间稍长,而变得情绪激动,易因某些细节问题,造成患者对护理人员不满,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

1.3 社会环境因素

1.3.1 全民法律意识提高快,自我保护意识上升

随着《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人们自我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不断增强,在医疗护理过程中,一旦病人以为损害自身利益时,立即表示为不满而发生冲突引起纠纷,病人及家属把对医院及医疗上的不满容易发泄到护士身上,从而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

1.3.2 新闻媒体炒作,制造轰动效应,误导病人和家属

有些新闻媒体经常发表一些没有依据或夸大的医疗事件,如某某医院发生发错药、打错针等护理差错事件,致患者死亡或伤害,患者在输液过程中有任何的不适,就会想到是不是吃错药,打错针了,要求医院赔偿,一旦患者的要求得不到满足,极易导致纠纷的发生。

2.护患纠纷的防范措施

2.1 加强责任心,强化优质服务

工作中严格执行护理操作规程[2.3],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及交接班制度,护士在工作中做到腿勤、眼勤、手勤、嘴勤,在患者输液时主动巡视,严密观察患者输液及病情变化,同时认真做好输液患者的健康教育工作,向患者讲解一些疾病的预防、治疗、用药、输液过程的配合等相关事项,以增加患者对我们护理工作的信任、理解和配合。

2.2 提高护士业务素质和专业技术操作能力

护患纠纷的发生往往与护士的业务能力有着直接的联系,加强护理人员业务技术培训,积极学习新理论、新技术,提高护士业务能力,使护士达到护理理论知识扎实,操作过硬,高质量地完成护理工作,确保患者安全,护士业务技能掌握程度的好坏,是防范护患纠纷的基础条件。

2.3 加强护患沟通,注重工作细节

为了适应市场经济服务的需要,护理人员必须更新观念,转变服务理念,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做到文明礼貌、语言亲切,思想上、观念上和行动上处处为病人着想,满足病人需求。并且护士应该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通过沟通了解患者的想法,准确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的问题。如果是医护方面存在不足,应主动向患者道歉,以取得患者的理解和谅解,消除纠纷隐患,同时在输液高峰时实行弹性排班,加大护士人力,减少患者等待时间,提高病人的满意度,从而化解护患纠纷。

2.4 抓好医疗法制宣传教育工作

开展医疗卫生法制宣传教育,就是要求广大医护人员增强法律意识,懂得在实施医护行为的过程中如何依照操作规程、运用法律来保护自己,减少不必要的差错和纠纷。护理记录书写做到“客观、真实、准确、及时、完整”。要围绕质量抓整改,要建立一整套的护理质量管理体系,并围绕质量管理要求,不断改进各个环节中存在或潜在的问题,并予以整改,从根本上不断提高护理质量,从而有效地减少或杜绝护理纠纷的发生。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做到有章可循是医护人员的基本守则。护理管理者应通过检查和督促,确保各项规章制度落实到位,使护士认识到遵守规章制度也是一种自我保护。此外,也要注意对病人开展法制教育,提倡就医道德,有些患者应有的就医道德,动辄提出不合理要求,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同时扰乱了医疗机构的正常工作秩序,因此,依法治医,依法治护,要强化医护人员和病人的法律意识,确保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在法的共同约束之中。

2.5 保护病人的利益,为患者创造和谐的就医环境

医院做到用药、检查、收费合理化,从而降低病人及其家属的经济负担。还有医务人员应有团结协作精神,在病人面前不要互相指责和贬低对方,要创造和谐的医护、护护、护患关系[4]。

3.讨论

为了控制和减少纠纷的发生,护理人员应严格遵守各种医疗护理规章制度,明确护理职责,规范自己的行为,不断学习,从而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和文化修养,在护理工作中,每位护士做到沟通到位、技术到位、服务到位,注重工作细节,将有效避免护患纠纷的发生,确保了护患双方的利益。还有,护士不但在医疗工作中起着重要的作参考文献:

[1]张晓华.新形势下护理记录中的问题及管理思考[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68-69.

[2]霍秀丽,章客细.规范护理行为防范护患纠纷[J].内蒙古医学杂志,2009,41(S7):170-171.

[3]崔亚萍.规范护理行为在防止护患纠纷发生的作用[J].护理研究,2008(21):1950-1951.

[4]周琦,慕北娜.急诊科护患纠纷发生原因及干预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S1):177-178.

(责任编辑:夏万夫)

R197.32

A

1671-752X(2014)01-0078-03

2015-05-30

丁云霞(1981-),女,安徽铜陵人,铜陵市中医医院妇科护士长,主管护师。

猜你喜欢
护患输液纠纷
邻居装修侵权引纠纷
署名先后引纠纷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用“情”化解离婚纠纷
人民调解(2019年1期)2019-03-15 09:27:26
纠纷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中成药(2018年6期)2018-07-11 03:01:08
护患情境会话
护患情境会话
在为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时应用留置针改良固定法进行输液的效果
护患情境会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