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立文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研究
——以费县薛庄为例
林立文
(云南民族大学,云南昆明650500)
农业民俗资源开发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最主要的内容,也是乡村民俗旅游开发的关键所在。费县薛庄镇作为传统的农业大镇,农业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从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来看,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根据目前薛庄镇经济发展水平,客源市场、资源特色以及当地农业民俗资源开发的环境可承受度来看,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原生村落民俗旅游为核心,同时加强与本区红色旅游开发的联动机制探索,以此将会达到最佳的资源开发效果。
农业民俗;民俗旅游资源;联动开发
现代乡村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出现在农村区域的旅游模式,进入21世纪,现代乡村旅游在我国有了长足的发展。以农业民俗为灵魂,以农民经营为主体,以城市居民为消费目标的现代乡村旅游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发挥着日渐显著的作用。发展现代乡村旅游具有巨大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意义,农业民俗作为现代乡村旅游的核心,以其独具乡村气息的文化魅力吸引着城市居民的猎奇求知心理,满足都市人享受田园风光、回归纯朴民俗的愿望。基于此,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问题在现代乡村旅游开发中成为不可规避的重要课题。费县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自古被誉为“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锺毓之地”,农业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而薛庄镇地处费县、蒙阴以及蒙山管委会结合地带,有流传千年之久的板栗种植培育技术、以及丰水梨培植技术等传统农业技术,特别是北部山区,保留了最为质朴的农业民俗原生态,例如饮食民俗——手工煎饼、麻汁米粉,游艺民俗——梆子戏,柳琴戏等等。加之近年来区内对以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开发,形成了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精品专线,使本区极具发展农业民俗旅游的区位优势,尤其是2011年以来本区以家庭为主的农业民俗旅游发展迅速,但是在其发展的背后,缺乏民俗文化内涵的乡村民俗旅游陷入发展的瓶颈。
民俗是世间广泛流传的各种风俗习尚的总称,包括存在于民间的物质文化、社会组织、意识形态等各种社会习惯、风尚事物。民俗文化资源在乡村旅游中居于核心位置,费县薛庄以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自古被誉为“圣人化行之邦,贤人锺毓之地”,农业民俗文化资源非常丰富。综观薛庄镇的农业民俗资源,大致可分为以下几大类:
(一)农耕民俗
薛庄镇是传统的农业大镇,西周初年为鲁国封地,自古以来有重视农业的传统,在农耕的作业方式、农具发明使用、农作物品种培育等方面形成了自己鲜明的特点,并沿袭发展成当地民俗。以薛庄镇北部山区为例,该区至今保留着传统的板栗栽培技术,百年以上的原始板栗古树已经被有关林业部门列入名木古树加以保护。近年来随着本区乡村民俗旅游开发力度的加大,以主打生态有机板栗采摘为主题的旅游活动相继举行。传统农耕民俗在现代经济演义中焕发新的活力。
(二)传统服饰民俗
传统服饰民俗是指人们衣着穿戴的习俗惯制。薛庄镇旧时农村居民多穿自家手纺土染的粗布衣服,穿自制的纳帮纳底的乡土布鞋。现代社会衣着时尚成为年轻一代追逐的生活方向,手纺土染的粗布衣服、纳帮纳底的布鞋逐渐被大众所淡忘。然而近年来随着百姓衣着品质时尚的提升,一部分人开始回归那原汁原味,极富乡野气息的纳底纳帮,有些人回想起儿时慈母的针线,有些人也许会去想象世代祖辈创业的艰辛,也许有些人会把它看作《红高粱》里的道具拿来把玩。总之那些富有农耕风情的服饰民俗开始成为都市人所猎奇的对象。
(三)传统饮食民俗
传统饮食民俗是指人们在维持生命和礼仪往来中形成的习俗惯制,包括饮食习惯,饮食构成、饮食器和饮食烹调等。薛庄镇传统家常食品是煎饼,传统地方名吃有沂蒙山全羊汤。以传统家常食品煎饼为例,煎饼具有制作简易,贮存方便且耐储存的特点深受鲁南地区尤其是农村地区民众的欢迎。煎饼作为一种极富地方特色的家常食品,与鲁南地区的农事生产息息相关,这也体现了这一地区劳动人民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精神面貌,作为沿袭了千年农耕生产的费县薛庄人来说煎饼是其不可缺少的物质动力,乃至精神之源。薛庄煎饼,为首当指寻常农家大熬子烙制的大号煎饼,“边酥、里嫩”再辅以可口的农家菜肴,可谓“只羡农夫不羡仙”。
(四)居住民俗
居住民俗是指人们在栖身环境和家居活动中形成的习俗惯制。受当地自然环境的影响,薛庄镇在村落、房屋等方面也独具地方特色。“典型的沂蒙山区村落,多处于大山深处、水源丰富之所,背山面水,树木葱茏,几十、上百户聚居,自成体系;房屋皆为石头垒砌,随形就势而建,错落有致;独门独院,院墙由石块垒成;街道由石板铺成,弯曲狭窄,自然起伏;更有石碾、石磨、石桌、石凳、石槽等用具。以石头为主要特色,构成了沂蒙山区特有的民居景观”。现今随着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旧时民居已被改造所剩无几,当地政府开始意识到在提升当地百姓生活质量的同时保护现有的旧时民居。其中白石屋村,火红裕村仍保留着旧有民居形态,展现着本地特有的山乡土民居风俗。
(五)岁时节令民俗
岁时节令民俗目前薛庄镇现存的传统岁时节令民俗主要有农事、祭祀、历史纪念、庆贺、商贸、社交节日等等,而每一类节日都形成了特定的民俗活动。以费县薛庄镇马头崖集为例,马头崖集市位于薛庄北部地区与蒙阴交汇,地处彩蒙景区,得名于集市西边的马头悬崖,在这里保留了最为原始的集市风貌。在集市上各种生产工具的买卖,农产品的交易,甚至个别仍保留着以物易物的形态,如主要粮食的交换,无不体现着乡土民俗气息。此外一年一度的雨王庙祭祀,一时八方民众云集,蔚为一民俗大观。
薛庄镇以其独具地方特色的文化资源优势在民俗乡村旅游开发中区位优势明显,目前薛庄镇以家庭经营方式为主的农业民俗旅游业发展迅速,当地政府及百姓已经开始把视野转移到民俗旅游的发展潜力上来。同时在快速发展的同时同质化、低端定位、盲目一窝蜂、管理服务水平低的文化产业发展病症开始显现。
(一)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
1.相关部门逐渐重视
随着现代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乡村旅游成为推动乡村经济发展的新动力。作为有着丰富农业民俗资源的薛庄镇来说,抓住民俗文化旅游核心,促进农民增收作为新思路逐渐被重视起来,如放宽对乡村旅游开发项目的信贷政策,鼓励本区农民参与乡村旅游项目,积极借助红色旅游开发项目建设,拓展本区乡村旅游知名度,形成白石屋美食村、燕窝岛度假村、九寨山庄、乡野墅村等初具规模的乡村旅游度假地。
2.农业民俗主题文化活动相继举办
随着近年来当地乡村旅游事业的发展,政府、民间开始举办农业民俗主题活动,如二零零七年与央视合作举办的沂蒙乡村行活动,通过该活动的成功举办有力的推动了沂蒙乡村民俗文化走向全国,提高了当地农业民俗旅游的知名度。此外每年秋季在谭家庄举行的板栗采摘节,阳田村的丰水梨采摘节,吸引着八方游客前来。
3.民俗商品的开发
所谓民俗商品的开发,即把有形的、物化的民俗事象,如手工艺品、食品、沿袭成俗的生活用品等,开发成为民俗旅游商品,不仅能丰富旅游商品种类,而且能把民俗文化推介到各地。费县薛庄镇在民俗产品开发上形成了两大类民俗产品:农副产品食品类,包括白石屋煎饼、沂蒙板栗、薛庄丰水梨;服饰民俗商品类,包括沂蒙千层底布鞋等。
(二)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存在的问题
从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现状来看,虽然有了较大的进步和成绩,但仍存在着很多问题,综合分析,表现为以下几点:
1.开发力度与深度有限
费县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程度处于初级阶段,开发力度不足,深度有限。首先,停留在现有简单原始的开发模式,少有创新突破之举,仅限于现有资源的重复利用,无法满足旅游者需求。以“白石屋村农家乐项目”为例,该乡村民俗旅游项目现在仍然处于以满足旅游者吃的问题上,一般来说,“农家乐是指以城市人为主要接待对象,以农民家庭为基本接待单位,以农业、农村、农事活动为主要载体,以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干农家活、享受农家乐趣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新兴的休闲旅游项目。”然而在这里绝大多数只是解决了一个吃的问题,不能走出旧有模式的藩篱。其次,开发力度不足。目前薛庄镇乡村民俗旅游项目成果主要以白石屋美食村,燕窝岛度假村、九寨山庄、乡野村墅为主,目前配备有会议室和中档住宿条件的只有燕窝岛度假村,凸显乡村旅游配套设施建设的明显不足。最后,开发深度有限,民俗文化含量明显不足,民俗商品经营程度低,文化含量低,同时存在着旅游商品开发滞后的问题。总体来说,目前薛庄镇在民俗旅游项目上文化含量普遍较低,在民俗商品经营模块上仍以当地群众自发经营模式为主,缺乏引导和规范,主要集中在白石屋村一带,旅游商品极为单一,多以手工工艺品、当地农副产品为主,各自为战的模式难以形成规模效应。
2.现有农业民俗资源开发形式缺乏参与性
3.农业民俗文化内涵挖掘不够
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水平仍处于较低级阶段,文化内涵挖掘不够,民俗文化核心在乡村旅游中体现不足。农业民俗资源开发关键在于对于孕育在农业生产、生活中的民俗文化的展现,因此农业生产、生活本身就是这一开发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但在现实的农业民俗资源开发中却往往忽略这一点,缺乏农业日常生活的内容,只剩空洞的形式,显然没有太多的意义。而对于那些带着乡土情结,驱车来到山里的现代都市人来说,他们不仅仅是品尝山乡野味,更多的是寻觅那沉淀在民俗文化中孕育自由的精神与灵魂。
4.从业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旅游业作为服务行业,从业人员素质的高低关乎整个行业的发展成败,乡村民俗旅游的实质是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文化产品服务,从业人员缺乏对农业民俗文化的理解,甚至缺乏应有的文化知识,乡村民俗和传统知之甚少,就很难把握乡村民俗旅游的实质内涵。就目前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从业人员整体素质来看存在着:学历层次普遍偏低,从业经验匮乏,培训环节缺失等问题。
5.传统农耕民俗艺术传承艰难,濒临失传
农耕民俗艺术是农业文明的鲜活体现,是农耕民俗文化的瑰丽结晶,是民族文化竞精神的载体。薛庄镇从事乡村民俗旅游的从业人员构成来看多为外地应聘人员既缺乏对本地民俗文化的感情又缺乏传承的热情,而对于本地的年轻人来说由于目光的短视大多不愿留在家乡。以谭家庄梆子戏为例,十年前在庙会集市上仍能见其火爆场面,而今笔者过年回家在马头崖集市上再也找不到梆子戏团的任何片影,究其原因由于经济效益不好,缺乏创新剧目,加之新老传承困难,最终导致梆子戏淡出当地百姓视线。当地传统民俗艺术亟待保护。
在语文教学中引进比较文学的方法不仅使学生能从世界文学的总体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成就,也能增进和加强对文学作品的理解。经过对不同民族的文学作品的比较,认识其异中之同,辨别其同中之异,以把握文学创作的共同规律和不同民族作家的创作个性,从而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和学习品质。[9]
民众是民俗文化的创造者,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立足乡村,依靠广大民众,在传承与发展中发挥民众的创造力量。山东省的农业民俗旅游起步比较早,早在上世纪末就开展了民俗文化旅游项目,发展初步形成有影响力的地域特色文化品牌,如潍坊“千里民俗旅游线”、曲阜“古典婚俗旅游”。相比之下,费县薛庄镇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已经远远滞后,虽有一些探索和初步尝试,但就目前的开发现状来看尚处于“破题”阶段。如何充分利用费县薛庄镇丰富的农业民俗文化资源,积极开发民俗旅游,形成一批知名度和美誉度都比较高的民俗旅游品牌,成为摆在当地民俗旅游开发面前的一道难题。笔者认为根据目前薛庄镇经济发展水平,客源消费市场、民俗文化资源特色以及当地农业民俗资源开发的环境可承受度来看,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以原生村落民俗旅游为核心,同时注重向成功案例学习,因地制宜,坚持特色,突出地域,重文化、重传承,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一)原生村落民俗旅游模式
“所谓原生村落民俗旅游是指在一个民俗文化相对丰富的地域中,选择一个最为典型、交通也比较便利的村落,作为民俗旅游项目,展示给旅游者。”该民俗文化旅游项目,以村民的自然农事生产、日常生活和村落的自然创生形态为旅游内容,除了少量的基础设施建设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的加工改造。旅游消费者可以自然地与当地村民交流,甚至与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具有灵活的自由选择度。就目前薛庄镇经济发展水平来看,采取原生村落民俗旅游模式,一是能够减少民俗旅游项目投资成本;二是能够有效的保护当地现有的农耕民俗村落环境;三是能增添旅游者的参与度,调动游客的参与热情。
(二)联动开发机制
近年来区内随着对以沂蒙山小调诞生地、大青山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建设开发,形成了红色文化旅游开发精品专线,沂蒙山游客逐年增多。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应该以此为契机,在加强本区民俗旅游项目开发的同时,加强与本区红色旅游开发的联动开发机制探索,形成两者的优缺互补:以红色旅游开发作为主,依托沂蒙红色旅游知名度吸引八方来客,以区内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为辅,提升服务质量,加大创新投入,发展与沂蒙红色旅游联动的特色民俗旅游,共同促进薛庄镇旅游业发展,给当地百姓带来更多的旅游福利。
(三)举办节庆活动与民俗商品开发并行
首先,利用传统节庆、黄金周等特定时段,兴办民俗文化表演活动,集中展示当地的民俗民风,也能够在短时间内吸引大批的旅游者。其次,加强区域特色民俗旅游商品开发,形成有形的、物化的民俗事象,如手工煎饼,剪纸,纳底布鞋等,通过开发民俗旅游商品,不仅能丰富旅游商品市场,而且能把民俗文化介绍到各地。同时民俗商品的开发应突出沂蒙特色为灵魂,避免简单模仿和雷同。要重视民俗商品的包装,加强民俗商品的知识产权保护,如“白石屋煎饼”“沂蒙山板栗”等等。
(四)坚持民俗文化核心地位
“民俗旅游本身就是一种文化旅游,它的魅力就在于民俗旅游景观所承载和体现的文化内涵。”农业民俗文化是草根文化,作为基层的民众文化,是广大农村民众生活的瑰丽结晶,是农村民众纯净精神思想的载体。这就要求开发和项目经营者必须具有较强的民俗文化意识,对薛庄镇农业民俗文化有较全面的科学理解,民俗旅游项目必须努力营造农业民俗文化氛围,使旅游者得到深刻的农业民俗文化体验和感受。
(五)突出个性化与地域性
“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费孝通先生的互美思想是对和而不同的多元文化体系最好阐释。“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不同地域农业民俗文化存在着个性化与地域性,因此薛庄镇农业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必须以当地农业民俗文化为根基,突出原汁原味,突出区域特色,避免不切实际的模仿,避免过度商业化运作,避免庸俗化开发,防止对农业民俗文化的歪曲。文化个性是文化产业开发项目的亮点,没有文化个性的文化项目生命往往是短暂的,昙花一现式的绚烂最终势必归于平淡,沂南红色文化影视基地与临沂国际影视城的如何反差?便是鲜明的佐证。
(六)注重传承,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文化具有民族性、时代性,民族性要求我们要始终保持本民族的特色,所谓时代性就是应赶上时代的潮流。民族性是血脉是根基,时代性就是使我们不至于落后。因此我们的民俗旅游资源开发,既要积极开发农业民俗旅游,又要注重对民俗旅游资源的挖掘、抢救和保护,防止过度开发和破参考文献:
[1]山东费县志编纂委员.费县志[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2.
[2]陈向群.山东旅游文化[M].济南:济南出版社,2005.
[3]沈祖祥.旅游与中国文化[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2.
[4]钱春弦.国家旅游局:挖掘文化内涵是乡村旅游的灵魂[EB/OL].新华网,2007-08-28.
[5]陈鹰.朱志德,傅德荣,等.中国乡村旅游发展的现状与分析[N].中国旅游报,2006-01-11(7).
[6]杨建龙.警惕乡村文化的不良倾向[EB/0L].人民网,2007-1-07.
[7]程遂营.中国乡村旅游:现状,热点与薄弱环节[J].旅游学刊,2006,21(4).
[8]谭伟.旧村改造与乡村民俗旅游的契合[J].小城镇建设, 2005,(8).
[9]胡新添.民俗旅游开发的误区与对策[J].商场现代化,2006,(6X).
(责任编辑:刘忠义)
F592.7
A
1671-752X(2015)03-0026-04
2015-04-10
林立文(1989-),男,山东临沂人,云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民族文化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