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尔干集体情感视角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

2015-02-13 04:27夏莹范聪聪陈欣
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涂尔干挑水分工

夏莹 范聪聪 陈欣

(1.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涂尔干集体情感视角下的“三个和尚没水喝”

夏莹1范聪聪1陈欣2

(1.安徽大学,安徽合肥230601;2.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现象在现代生活中比比皆是。通过涂尔干的集体情感理论对此现象进行分析阐述,由此得出一些对现代企业运营的启示。企业在运营过程中应该做到以下三点来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竞争力:注重培养企业文化,营造良好的氛围;拥有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建立健全有效的分工和监督制度。

集体情感;团结;分工;监督

一、故事简述

“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最早记载于明代嘉靖的《淳安县志》,此后通过口耳相传、文本、动画片等多种媒介方式一代代传承下来,从而使得大家都耳熟能详。故事的梗概是这样的:和尚A一个人在庙中时,他每天勤劳地去山下小河里挑水来灌溉柳树、给净瓶添水。后来和尚B也来到庙中,他们相互推诿都不愿自己一个人挑水,于是相约两个人抬水喝。接着,和尚C也来到庙中,三个人都想偷懒不愿挑水。最后风干物燥,老鼠横行,引起了一场大火。他们认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奋力扑灭了大火,此后通力合作,小庙又恢复生机。

二、集体情感的理论分析

集体情感指的是一般社会成员共同的信仰和情感的总和[1]。这一总和具有自己的产生和发展规律,有着特定的生命体系。涂尔干是典型的实证主义,他把情感当成主观上的社会事实,一步步将其“集体化”“社会化”,从而确证了集体感情存在的客观性及其功能发生的机制[2]。集体情感虽是源自个人意识,但是并不是简单的机械堆积,它遵循着一定的客观发展规律。“三个和尚没水喝”中,对于和尚A而言,当他一个人在破庙时,还不能形成集体,自然不存在集体意识。当两个和尚A和B都在破庙时,个人意识就有别于集体意识了,他们商量后得到的意见才是集体意识,而不再是一个人的随心所欲,肆意妄为。然而,当和尚C同时在破庙的时候,他们三个商量的最终结果才是集体意识,而非一个人或两个人的简单看法。在这个故事中,和尚们从开始的每一个都不愿意挑水到最后的分工合作,都自愿挑水,集体情感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集体情感的客观性和确定性

涂尔干是实证主义的代表人物,他崇尚社会唯实论。根据19世纪集团心理、社会心理的研究成果,他得出了个人的行为在其独处和聚合时是不一样的。独处时,个人的情感往往是不确定的。而在集体中,个人往往服从于社会,有了相对确定的集体情感。这是因为集体高于个人,不管在物质还是精神、意志上,集体都有着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独处时的和尚A,尚未构成集体,他一个人挑水喝,自己付出劳动去挑水,完全自由地依照自己的方式过活。而当和尚B来到寺庙的时候,情况就发生了变化,和尚A的情感也在变化,他认为自己是先来到这里,资历深,可以不挑水。和尚B则心生不满,认为双方都应该劳动,不愿意一个人挑水两个人用,故而罢工。最终妥协的结果便是两个人合作抬水喝。和尚A在独处时的他有选择挑水或不挑水的权利,这完全是他一个人的事。但是,在两个人一起的情况下,原先的个人情感的不确定性让他开始产生偷懒的想法,不愿意去挑水,当然这完全是他们自己内心最本质的想法和初衷。然而,最后选择一起去挑水则是集体情感在发生作用,它是客观的和确定的。如果两个人都不挑水,那么除了净瓶里的水会干外,他们的生活起居也会发生问题。这种思想使得集体情感是两个人要互助挑水。这时候感情具有了集体性,它比个人情感稳定得多,蒙上了权威的外衣,有着内在的紧张性,那么它就会发挥着不容小觑的威慑力。同理可得,三个和尚在一起的情况下,从一开始都不愿挑水到最后三个人都愿意挑水也是因为集体情感的存在,不过三个人的情况比两个人的情况要更加复杂。在集体人数增多时,个人表现的可观察性就相对降低,行为会变得懒散。同时,人多时,彼此的心理距离也会远一点,影响工作积极性。正因如此,在始末过程中,个人的行为在独处和聚合时会不一样。

(二)社会团结形式与集体情感

集体情感的外延或力量大小视社会的不同而大小各异[3]。因而,两个和尚在场的情况下与三个和尚在场的情况下,和尚们的集体情感是绝对不一样的。另外,集体团结的具体状况会影响到集体情感的产生和发展,团结性越强越容易形成和稳固集体情感。不同团结形式中的集体感情所产生的作用是不同的。消极团结是通过物权形式所确立的人际关系系统,而积极团结是一种人们共同协作、内在和谐的系统[4]。即使都是积极团结,它们之间也会细分为机械团结和有机团结。传统社会中“机械关联”的分量较重,自然经济决定了成员的同质性较强,集体的威慑力比较大,个人人格消失在集体人格之中。集体感情处于一个被仰望的高度,每个人都必须绝对服从,高于一切。而在有机团结分量重的现代社会,市场经济使得人们之间专业性较强,成员之间异质性大,每个人都能自臻其境,相对独立[5]。在“三个和尚没水喝”的故事中,最初团结方式应该属于消极团结,三个和尚一开始都不愿意挑水,后来通过协议,他们才各自分工,确立了人际关系。但是团结的方式并不是一成不变的,精神的风尚会持续地变化其影响和强度,并且凝结为社会的理念和集体的观念。以致后来,团结方式会逐渐转变为有机团结。三个和尚有了明确的分工,通力合作,在自己的岗位上完成自己的任务。所以,经过契约形式,几个和尚首先消极团结,勉强愿意挑水。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后,大家都能积极完成自己的任务,各得其乐,能够自觉自愿地挑水。

(三)社会分工与集体情感

以作为社会事实的集体感情为法律的基础,强调现代分工社会中情感纽带的道德作用,力创“社会团结感”,是涂尔干集体感情主义追寻的理论和实践重点[6]。他把个人情感的发出归结于集体情感,换句话说个人情感的磨合与汇聚形成了集体情感,集体情感又代代相传,形成了社会的标准从而不断反作用于个人情感。认为即使是因契约形式建立的集体也需要有集体情感。分工不仅有情感功能,而且更需要感情融合。一方面,分工是社会团结的本质条件,正是分工促使人与人之间建立了一种“内在团结”以及“团结感”[7]。另一方面,它能够展现出我们所确定的道德特征。分工的有机团结——各部分都相互依赖,形成的是功能性的结合。他们每时每刻都应该感受到共同团结感情的存在。人与人在合作过程中掺杂着集体情感的作用,体现了团队的凝聚力和精神,这体现了人们分工合作的友谊与关爱,形成了和谐的人文氛围。在“三个和尚没水喝”中,他们之间的分工与合作便体现了这一点,正是由于契约分工,他们才能相互团结,能够通力合作一起挑水,否则他们仍然会都不愿意。也正是由于分工,他们的团结不容置疑地存在着。在分工合作后,他们能够互相帮助建立友谊。

(四)惩罚性措施与集体情感

根据契约进行分工后,那和尚们能够了解到自己和他人都需要付出相对公平的劳动并且劳动的计量是可见的,那他们便会有更一致的感情,进而转化为一种集体感情。三个和尚如果能够自觉完成自己的任务,那无疑是最好的结果。但是,人都有惰性,和尚也不例外。那么,能够让他们一直遵守契约而不偷懒不耍赖的只有涉及到规章制度的限制和惩罚性措施。惩罚,是因为某种行为与人们的集体情感相悖,在本故事中,需要惩罚的行为就是不挑水的举动。人们大多数的意念和倾向都不是他们自己造就的,而来自社会。人们必须使自己的行为方式、思维方式和感觉方式适应团体、社会认可的标准。社会的规范作为一种维护社会秩序的共识被认可之后,人们就会潜意识去接受并且服从。如果不这样做,试图抵抗它,马上就会感到社会的强制力。涂尔干认为,惩罚的目的不是对越轨者的还击,而是为了补偿受害者的情感,是为了对共同契约的弥补,从而依旧稳固团结性。当三个和尚中的某人面临越轨意念的时候,试图反抗不遵守规范的时候,其他和尚势必会对其形成压力,这种越轨意念越强烈,反击的压力也会越巨大。这样就有了制裁过错者的惩罚性措施,大至法律的惩罚,小至道德舆论压力。如果其中某个和尚不满于挑水,那其他和尚势必会用语言攻击他,甚至对他予以处罚。这促使着三个和尚相互监督和制约,从而达到最好的结果。当然如果三个和尚互相不满,契约解散,互不合作,那就得另当别论了,因为这已经构成不了集体。

三、对现代企业的启示

(一)培养企业文化,营造良好氛围

涂尔干称必须从儿童时期就抓紧道德启蒙,从小克制利己主义的情欲。运用到企业运作上,我们可以看出要营造良好的企业氛围,注重培养企业文化。“团结就是力量”告诉我们集体的作用远大于个人,优秀的集体中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凝聚力、向心力,它催动着里面的每一个人,使得大家奋发向上,朝气蓬勃,化解私心杂念。三个和尚所在的集体,如果人文关怀气息浓厚,无疑会将“合作、团结、共赢”的集体感情深植于内心,从而潜意识地指导他们的行动,将不会出现没水喝的后果。“团体意识”是很重要的文化,如果员工在一个相互扯皮、勾心斗角的企业中,员工自然会产生消极心理,不愿意积极工作,互相推卸任务。团体或组织对其成员的个人感情有一定改变作用。然而集体情感的产生并不是轻易的,它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直至达到一种固定的平均强度。个人一旦生出了集体情感,便会深植于内心,认可它,而不是在脑海里飘忽不定。集体情感能够薪火相传,老成员一点点传播给新加入的成员,能够“其人已去,其实焉在”。对于企业而言,企业精神便是一种集体情感。所以企业必须要注重企业文化,提高员工的精神战斗力和职业道德素质,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潜移默化的用集体情感影响员工,使他们意识到自我价值的实现是最高精神需求。同样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上司关心员工,员工之间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使得员工拥有有归属感和责任感,对内能形成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的综合竞争力,增加企业的效益。

(二)拥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

感情的集体性,不等于感情必须通过大多人来进行表达,有时候处于人数微薄的精英阶层往往更能让这种集体性发挥得淋漓尽致。因为他们的优势地位或者高超的才能能让人们信赖,他们的解释更有说服力,从而感情因为这些少数的精英而没有受到局限,升华到了集体性质,集体感情通过这种中介作用而扩散到了人群之中。在“三个和尚没水喝”中,缺乏了统一的领导者,故而不能形成统一的意志和行动,寺庙内只能是一盘散沙,难以为继。这就告诫我们在集体中,尤其是现代企业中,必须要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者。他的地位是选举出来的,通过契约方式正式确立。在集体中,每个人的地位不能是绝对平等的。领导者的作用总是不可替代的,有人用“一头狮子带领的绵群一定能战胜一只绵羊带领的狮群”来强调领导者的作用。在科层制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出,领导者有指挥、激励、协调、沟通的作用。在决策时要做到少数服从多数即可,不可能符合每个人的想法,否则各抒己见便很难达成共识,而这个决定最终则是由领导者去敲定。在任务面前,他能够统筹大局,起着指挥棒的作用。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尤其是面临困境时,他需要关心、激励员工,鼓舞斗志,增强信心,体现人文关怀。工作展开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或者各子目标出现矛盾时,领导者要起着有效协调的作用,及时做出形势分析,保证各项工作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最后,领导者也要做到有效沟通。领导沟通是由领导者发出的建立于一个组织的价值观念与文化基础之上的信息所构成。如果信息丢失或被曲解,那便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领导者需做好上情下达、下情上达的工作,以保证目标的决策、实施和反馈能够顺利进行。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分工、监督制度

1.建立有效的分工机制

现代社会具有更大的包容性,伴随着多元化因素的增加,个人不再一味依赖集体的意志。他与群体的纽带逐渐松弛,个人思维越来越发散,个人视野越来越开阔,个人的独立性使他确立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一个企业中,成员的异质性逐渐增强,企业中每个成员的工作都具有专业性,都很难被其他岗位的人所取代,但是之间更是需要合作,缺一不可。因此,要明确的进行分工,让每位员工在自己的岗位上各司其职,明确自身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使他们相互协调,互相合作,避免人力资源的浪费和缺位。“如果劳动分工没有得到发展,人类博爱的理想就不可能得到实现”。同理,通过分工,不仅让员工有了生产、经济方面的合作,也能让他们在道德上合作,为了共同的目标一起努力付出,形成共同的集体情感,促进了公司和谐的文化氛围的形成。

2.要建立监督机制

三个和尚中如果某一个偷懒,而其他两个不知道,则无法对其做出惩罚,他将会继续偷懒,会降低集体效益。在企业中,为了保证各项分工得到有效地落实,我们要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对内,加强企业领导班子建设,上行下效,在各部门之间及其内部进行权利的制约和平衡。另外,依靠职工群众,开展民主监督。对外,接受纪律监督。党政领导机构和经济管理部门要齐抓共管,加强对企业领导干部的监督。最后,还要不断加强规章制度建设,着重强调奖惩制度。通过绩效考核方面的监督,我们可以知道员工的进步和倒退。为了激发他们的积极性,我们要对取得进步的员工进行褒奖,可从物质和精神方面予以奖励。当然,对待那些在工作上倒退的人,我们要适当给予惩罚,使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有所约束,不致于偷懒、散漫。惩罚和鼓励并存,做好监督工作,才能保障企业的运行。

四、总结

相对于其他社会学家的竞争观点,涂尔干更强调了团结。他认为,人与人之间必须要有一定程度的团结性,只有共同的情感才会使得彼此信赖,具有向心力,从而订立契约。这种契约的建立和维持是靠“同等的社会价值”和“普遍共意要素”,因而能够起到维持社会秩序的作用。在笔者看来,这符合当今形势下建立和谐社会的观点。我们要认识集体感情不是游移不定和浮于表面的,它能够在人们心中代代相继,因而,我们每个人都要有团结的个人情感,从而凝聚成强有力的集体感情。这种观点给予我们很多启示,不论是在企业中,政府中,还是在国家这个大环境里,集体情感都能发挥着他的作用。我们都要注重情感的力量,采取合理方法维持群体内的秩序。

[1]涂尔干.社会分工论[M].渠东,译.北京:三联书店,2000:42.

[2][4][7]郭景萍.涂尔干:整合社会的集体感情研究[J].学术论坛,2006,(3):129-132.

[3]雷蒙·阿德.社会学主要思潮[M].葛志超,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13:301.

[5][6]葛修文.不可不知的社会学的100个故事[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163.的监督、制约和指挥作用,及时而有效地制止行政裁量权的逾越或者滥用”。[14]

(责任编辑:吕进)

四、结语

在现代福利国家的背景下,政府的行政范围十分宽广。因此行政裁量的完善涉及社会的方方面面,是事关人民切身利益的大事。完善行政裁量,一方面限制政府权力,免除公民对政府权力膨胀带来的隐患而担忧;另一方面政府可以更好的行政,履行自身的职责,为人民服务,便增加了人民对于政府的信任,形成良性循环。因此完善行政裁量的意义十分重大,但是“规则之治”本身也存在着“阿基里斯之踵”——致命的弱点。”[15]完善行政裁量是一方面的努力,另外更要开辟新的方法以达到福利国家的建设,达到促进人民幸福生活的目的。

C912.6

A

1671-752X(2015)03-0022-04

2015-04-10

夏莹(1990-),女,安徽合肥人,安徽大学社会与政治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研究方向:农村社会学和女性学。

猜你喜欢
涂尔干挑水分工
“分工明确”等十四则
从分工层次来理解消灭“分工”
——基于《德意志意识形态》的分析
涂尔干的道德教育理论留给我们什么?——社会学家马塞尔·福尼耶访谈录
“家庭的幸福需要彼此分工共同努力”
帮妈妈挑水
挑水
涂尔干思想中的发展社会学观点
涂尔干社会团结理论及其启示
涂尔干道德教育理论视角下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研究
周而复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