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彬
浅谈初中英语新教材Go for it!的情感教育
马彬
情感教育是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初中英语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符合教育的发展规律和现代社会对学生的要求。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进行情感教育,是每个英语教师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本文将结合新教材(人教新目标Go for it!)简要分析如何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英语课堂教学中。
情感教育;兴趣;初中英语
初中英语新课标中对学生情感态度的要求有:有明确的学习目的,能认识到学习英语的目的在于交流;有学习英语的愿望和兴趣,乐于参与各种英语实践活动;有学好英语的信心,敢于用英语进行表达;能在小组活动中积极与他人合作,互相帮助,共同完成学习任务;能体会英语学习中的乐趣,乐于接触英语歌曲、读物等;能在英语交流中注意并理解他人的情感;遇到问题时,能主动向老师或同学请教,取得帮助;对祖国文化能有更深刻的了解并乐于接触并了解异国文化。由此可见,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
情感教育关注教育过程中学生的态度、情绪、情感以及信念,并能促进学生的个体发展和整个社会的健康发展。简而言之,情感教育是使学生身心感到愉快的教育。通过在教育过程中尊重和培养学生的社会性情感品质,发展他们的自我情感调控能力,促使他们对学习、生活和周围的一切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形成独立健全的个性与人格特征,真正成为品德、智力、体质、美感及劳动态度和习惯都得到全面发展的具有一定综合素质的人。
情感教育是素质教育的一个方面。情感因素在学习活动中具有与智力因素同等重要的地位。常言道:“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由此可见,情感教育是现代学校素质教育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促进学生个性主动和谐发展、开发学生身心潜能、深化学校素质教育、优化教育教学过程、培养学生创新素质,以及提高教师教育素养方面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情感也有不合理、消极、不健康的方面,会给学生成长带来负面影响,而初中阶段的学生分辨是非的能力还不够,容易受负面因素的影响。因此,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多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
英语不同于其他学科,它是一门实际课,其语言技能是需要通过学生个人的实践来培养和提高的。因此,课堂教学必须以学生为中心,教师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重视情感因素,及时发现他们的艰难,为他们排忧解难,成为他们学习的引路人。在新教材Go for it!中,很多的文章对学生进行了情感教育,是极好的典范,而作为一名初中英语教师,如何在课堂中对学生进行健康、积极、向上的情感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新课程强调情感不仅指学习兴趣、学习热情、学习动机,更是指内心体验和心灵世界的丰富,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必须进行有意识的渗透,使之贯穿于教学过程始终,成为课堂教学内容的血肉和灵魂。但是,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过多注重情感教育也不妥,那样会偏离英语教学的本质而变得情感泛滥;太少了甚至没有更不行,会脱离教育的本质。那么,如何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如何收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效果呢?
(一)英语课堂中问候语的情感渗透
在每节英语课开始时,我都会和学生们互相问好,通常为“Good morning/afternoon,boys and girls!”,然后就说“Sit down,please!”刚开始的时候,学生还会为你这种礼貌的做法所感动,但时间一久,难免出现了审美疲劳,课堂问候也成了一种习惯的礼仪和模式。因此,教师不妨在问候语中加入个人的情感,如“How are you today,boys and girls?”通常他们都会大声地回答“Fine,thank you.And you,Ms.Ma?”这么一来一往,我发现这不仅加深了师生之间的感情,还让整个英语课堂气氛活跃,大大提高了课堂效果。后来我又根据天气情况加入了一些问候语,如:天气冷了,就问候“Do you feel cold today,boys and girls?You’d better wear more clothes to keep warm.Don’t catch a cold!”天气晴朗,我就会说“It’s a nice day.I hope you are happy today.”这样,在上课开始前就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平等和谐的氛围。每个学生都感受到了老师的关爱,从而带着愉快的心情走进课堂,学习也自然变得轻松自如。
(二)运用趣味游戏教学,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态度
趣味游戏除了具有娱乐功能外,还具有学习功能,教师可以使用趣味游戏法把枯燥无味的语言知识变成活灵活现的学习内容,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知识,从而激发学习动机,增强学习动力;加强交往,培养合作精神。我经常在课堂中运用游戏法。比如让学生对新学的单词当堂进行拼读比赛或看图猜单词等各种有趣的游戏,学生参与积极,学习效果也很好。
(三)注重培养师生情感,用爱感染学生
学校教育活动的主要参与者是教师和学生,教师和学生之间必须建立一种和谐的情感型师生关系。教师应创造机会和学生交流、沟通,关心爱护学生,耐心帮助学生。“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我非常赞同这个观点,情感教育必须以爱为核心,教师的爱不仅要体现在优秀学生身上,更要倾注在学习有困难的“学困生”身上。在平时的教学中,要区别对待不同的学生,对“学困生”要倾注更多的关心,及时予以表扬和鼓励,以树立他们的信心。教师课后应多和学生们交流,真正了解他们的需要。这样学生就会对老师产生信任感和亲切感,并自觉地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身的需要,调动起英语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从而提高学习成绩。
(四)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教师在教学中把教学内容和实际相联系,模拟真实生活情境,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力求课堂教学生动、活泼。例如,在学习如何在饭店点餐的内容时,我就选出了两位学生,一位扮演侍者,问“Can I help you?/What can I do for you?”另一位学生就扮演顾客来进行点餐:“I’d like some noodles.”两人合作编自己的对话。这样把书本的知识实际化,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因此,学生能放松心情,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课堂效率得到很大的提升。
(五)正确全面地评价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评价学生不仅要涉及学生对学科知识的掌握情况,而且更要突出学生的多种能力、态度、兴趣等的发展。因此,评价目标应该是全面的、多层次的。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作为在评价主体多元化原则下的重要的评价者之一,应十分重视被评价者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评价不再是评价者对被评价者的单向刺激反应,而是评价者与被评价者之间的理智、情感与行为相统一的互动过程。此外,教师也要主动接受学生的评价,勇于承认并改正自己的错误,这样才能建立起教师的威信与师生之间的深厚感情。
教材Go for it!中的情感教育是多元化的,它包含方方面面,下面结合我的教育实践,谈谈我怎样将情感教育渗透于课堂教学中。
(一)对学生进行性格品质方面的情感教育
性格品质方面的培养包括:能在日常生活中关爱家人;能在人际交往中学会尊重和理解别人并能与他人友好相处;学会热情好客,礼貌待客,培养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能积极与他人交流,相互学习,互相帮助,培养团队精神;做一个守时讲诚信的人等等。教材中很多单元都进行了这方面的情感教育。
在讲授八年级下册Unit 2 I’ll help to clean up the city parks.Section A第一课时时,我先播放了一段视频,视频中的孩子们缺衣少食,甚至没有钱接受教育;老人们衣衫褴褛,在田间山谷辛勤劳作着;患病及身体有残疾的人卧床不起,眼里闪着泪花流露出一副渴求帮助的眼神。在看完视频的时候,学生们受到了强烈的震撼,我认为这时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时机。我问他们看完视频之后的感受,很多学生都积极发言,他们说在这段视频中学到了要多关心并积极帮助身边像这样境遇的人们,多去做一些对他人、对社会有意义的事情。如:去敬老院看望孤寡老人,并帮忙打扫卫生,使他们开心起来;去医院做义工;去社区进行义务打扫;在课外辅导中心帮助留守儿童做作业、读书等。在大家热烈发言的氛围中,我恰当地进行了点评,鼓励他们多去做这些有意义的事情,这样本节课的情感教育进行得很自然、很到位,也自然地展开了“help”的话题。
(二)对学生进行培养良好生活习惯方面的情感教育
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重要保证,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使学生学习轻松、高效。所以在课堂中,我也注重强调培养健康良好的生活习惯的重要性,能结合课文内容进行这方面的情感教育。
在教授七年级下册Unit 2 What time do you go to school?及八年级上册Unit 2 How often do you exercise?两个单元的内容时,我也很用心地给学生进行了这方面的情感教育。在学习七年级下册Unit 2课文中Tony和Mary的生活习惯时,我们对课文中两个人的生活习惯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对比,同学们一致认为Mary有良好的生活习惯。我问他们原因,他们说出了课文中很多的理由,如:Mary能早睡早起,吃大量的水果和蔬菜,并且课后能进行锻炼等。这时我就让学生用英语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有哪些,然后让学生们讨论自己的生活习惯,谈谈如何在今后的生活中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学生们积极讨论并得出了结论。在学习八年级下册Unit 2的课文时,有了七年级下册的铺垫,学生们当堂能总结出良好的生活习惯,包括健康的饮食、充足的睡眠和适当的锻炼等;同时我也告诉学生们良好的生活习惯能促进他们学习成绩的提高及身心的全面发展,他们都理解了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三)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情感教育及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教育
爱国主义是千百年来巩固起来的对自己祖国的一种最深厚的感情,是对祖国的忠诚和热爱。爱国主义也是我们祖国的优良传统美德,一是对祖国悠久、辉煌、灿烂的文化传统进行学习,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二是教育学生要维护祖国的尊严和利益。周恩来总理读书时期的一句名言“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传颂至今,它饱含了周总理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而作为21世纪的中学生更不能缺乏应有的爱国主义情操。所以作为教师,我们有责任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情感,提高他们的思想道德素质。
在讲授八下Unit 6 An old man tried to move the mountains.这个单元时,课文中出示了愚公移山、夸父逐日、女娲补天和西游记等神话故事的图片,极大地激发了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此时我趁热打铁,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中国名著及中国传统节日等,并告诉他们,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明传统古国,我们应该为自己是一名中国人而感到骄傲,同时我们应该宣传并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学生们纷纷表示要通过努力学习来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并表示今后应努力传承和发扬民族文化,扩大中华文化在世界上的影响。
(四)教学生学会关爱动物、保护自然环境
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和提高,但是与此同时,自然环境却遭受到了越来越严重的破坏。全球气候变暖、臭氧层空洞、酸雨、有毒废弃物、野生生物灭绝,以及大气、水污染等,这些都是我们当前面临的一连串的全球环境问题。面对这些问题,我们该做些什么呢?在英语课堂中,我们便可以在这方面对孩子们进行重点教育,让他们学会关爱动物,保护环境,从自己做起。
如七年级下册Unit 5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的文章就是一篇很好的教育题材。文章中的一个泰国学生提到泰国大象正面临着巨大危险,由于人类大量砍伐树木,大象正在失去它们的家园,人类也为了象牙而猎杀大象。首先,我给学生看了一些我在网络上搜集的关于常见濒危动物的图片,如:大熊猫、亚洲象、中华白海豚、野牦牛、老虎等。看着这些图片,我告诉学生它们都是因为环境恶化、人类屠杀而面临灭绝的危险。我问他们人类要不要保护他们?应该怎样去保护它们?
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热烈的讨论。他们说保护环境,人人有责,作为一名学生,可以从身边的环境做起,从保护学校及周边的环境做起。例如:禁止乱扔各种废弃物,避免使用一次性的饮料杯、饭盒、塑料袋,这样可以大大减少垃圾,减轻垃圾处理工作的压力,爱护花草树木,保持校园清洁;出行时骑自行车或走路等。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知识的交流应寓于情感交流中。中学生有个典型的心理特点,就是独立意识较强,有一定的自己独特的见解。因此,如果我们的教学只限于单纯从知识到知识,势必会在师生之间产生一种距离感。这样,不仅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相反,很有可能会使学生产生厌学情绪与逆反心理。所以,应将知识的传授与情感的教育结合起来,做到情景交融,才能以情引导人、以情感动人、以情启发人、以情鼓舞人,达到提高教学质量的目的。
引用文献
黄振存.2010.浅谈情感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运用[J].现代交际,(5):153-153.
陆冰霞.浅谈初中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EB/OL]. http://www.lunwentianxia.com/product.free.10047 640.1/.
王成玉.2010.探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情感教育的方法[J].试题与研究:新课程论坛,(15):19.
作者信息:411228,湖南省湘潭凤凰实验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