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王爱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现状调查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王艳,王爱红
(南京中医药大学,江苏南京 210029)
目的在于调查高职院校护理专业学生的职业认同现状,分析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护理专业学生一般资料调查表和职业认同感问卷对210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结果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得分为21~46(34.35±4.83)分,处于中等水平。职业认同感的影响因素为性别、年级、第一志愿、独生子女和在班级/学生会的任职。结论不同特征的护生职业认同感不同,护理教育者应对高职护生进行正确的职业教育和引导。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影响因素
职业是人们为了获得规律性的收入而参与的一种连续性的特别活动,在社会分工体系中是人们的一种劳动角色,是最具体、最细的专业分工劳动。Moore和Hofman(1998)认为职业认同是个人在一定程度上认为自己的专业性作用,是重要的和有吸引力的,而与其他角色又是和谐的[1]。近年来,为解决全国护理人力资源的短缺,高职院校护生数在短期内激增。然而,在较为落后的高等护理教育体系下,对其进行职业认同感的最细的专业分工劳动,素质培养常常被忽视。护生的职业认同是一种积极的态度,是护理专业学生对自己护士职业的认识,是一种综合包括了护生积极认知、体验和行为倾向在他们专业角色里。护生本人对护理职业积极的态度不仅能促进其对护理专业的认知,还有利于护理实践行为的实施,有助于实现其自我价值。所以,此研究关于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感和其相关影响因素的目的,在于提醒护理教育者应重视对护生职业认同感的培养,以及采取有效的教育策略和方法来提高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感,这对稳固护生专业思想和整个护理队伍的稳定和发展都极其重要。本研究在借鉴国内外对职业认同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江苏省内三家护理高职院校护生职业认同感现状进行调查,探究其影响因素。
1.1 调查对象
随机选取江苏省三所高职学校的护生作为调查对象。将3所学校的在校护生进行编号,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1)愿意参与本研究者;(2)在校正常连续学习半年以上不中断者;排除标准:因各种原因不在校学习者。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1)职业认同感问卷:由Brown 等[2]编制,其中包括10个项目,正向反向题各5个,从“从来没有”到“几乎总是”依次记为1~5分,总分10~50分,得分越高说明其职业认同感越强。原始量表的Cronbach’s α系数0.71。中文版是由路红等修订,Cronbach’s α系数0.82,该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本文对25名实习护生预调查后,Cronbach’s α系数为0.84。(2)个人一般资料调查表,包括:生源地、文理科生、性别、是否为独生子女、在班级或学生会是否任职、第一志愿、性格、父亲文化程度和母亲文化程度、年级等。
1.2.2 调查方法三所学校的护生均处于在校学习阶段,调查人员经过统一培训,并征得研究对象同意后,以无记名方式填写并于当场回收。各学校发放80份,共240份问卷,有效问卷210份,有效回收率87.50%。
1.2.3 数据处理先应用EpiData3.1数据库双人录入数据,并运用SPSS19.0软件对计量资料进行统计,用百分比、均数、标准差进行描述,分组间的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方差分析(ANOVA)的F检验。
2.1 护生一般资料
本次调查护生的一般人口学特征包括生源地等变量(见表1),共计210人参加本次调查研究,其中男生有22人(10.48%),女生有188人(89.52%);大一130人(61.90%),大二80人(38.10%);文科生101人(48.10%),理科生109人(51.90%);生源地是城市33人(15.71%),城镇64人(30.48%),农村113人(53.81%);是独生子女103人(49.05%),不是独生子女107人(50.95%);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的64人(30.48%),没有任职的146人(69.52%);性格内向的25人(11.90%),外向的38人(18.10%),兼而有之的有147人(70.00%);父亲文化程度是研究生的2人(0.95%),本科的10人(4.76%),大专的19人(9.05%),中专或高中的72人(34.29%),初中及以下的107人(50.95%);母亲文化程度是本科的7人(3.33%),大专的13人(6.19%),中专或高中的61人(29.05%),初中及以下的129人(61.43%)。
2.2 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
本研究显示,高职护生总体职业认同平均分为21~46(34.35±4.83)分,处于中等水平。得分最高的前五项都是反项题,分别是找借口解释自己成为护士的理由(4.17±0.68)、批评护理专业(4.11±0.70)、试图掩饰自己从事护理专业的事实(3.75±0.51)、觉得护理专业阻碍自身的发展(3.60±0.98)和不愿意说自己是护理专业的一员(3.31±1.00)。
2.3 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显示(见表1),在性别、年级、第一志愿、文理科生、生源地、独生子女、班级任职、性格、父亲文化程度、母亲文化程度这10项变量中,护生职业认同在性别这一变量上,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年级、是否是第一志愿、是否是独生子女、是否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这几个变量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其余5项中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男护生的职业认同得分普遍低于女护生。专科一年级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低于专科二年级护生。不是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低于是第一志愿报考护理专业的护生。不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的护生职业认同得分低于在班级或学生会任职的成绩优秀护生。
3.1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现状分析
此次调查显示,江苏地区高职护生职业认同得分处于一般水平,还需要提高,前五项反项题得分最高,其中找借口解释自己成为护士的理由、批评护理专业、试图掩饰自己从事护理专业的事实和觉得护理专业阻碍自身的发展这三项超过了平均得分。这就需要高职院校不断做好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提高学生的职业成熟度。还可以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认知性见习教育等相关类课程,加强护理专业学生对护理专业的认知程度;在学生下点实习就业前,开设实习、就业等动员大会,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让学生做好充分准备面对实习和就业,不打无准备之仗。找医院相关专家来校开设讲座,讲授护士职业生涯规划,提供就业辅导;还可以进行相关的个别辅导,比如找已经走上工作岗位的师姐师兄以座谈会的形式介绍经验,以解决一些在集体课程中不好解决的常见问题,从而进一步完善就业指导的模式。在对高职护生进行专业技能教育的同时,还应注意培养护生形成稳定、强大的专业身份,稳定的护理团队帮助护理学生完成实习护生角色护士角色的转变。
3.2 高职护生职业认同的影响因素分析
近些年随着护理专业的发展和临床需求的不断增加,男护生的数量也在逐渐增加。在护理行业女性一直以来占据主体地位,而男护士在社会上很少被认同,影响了男护士自身对护理专业的认同的判断。余晓芸等[3]认为,男护生与女护生相比,对专业的兴趣适应性较差,影响了护生的职业认同。传统观念是护理即照顾人的工作,女性的温柔细腻,细致护理病人和一丝不苟的本性适合这一工作,护士的形象往往以母亲等温柔的女性形象存在。而男性具有独立、粗糙的特点,应该是“不屈不挠的精神,完成伟大的东西”,男护生人格特征不适合护理专业。可见应加强护生、特别是男护生的职业态度教育。因此,提醒护理教育者,在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认知性、专业价值等方面的教育,特别是针对男护生。要强调体现男生在临床护理工作中的优势,提升自我价值感。职业成熟度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高职护生在校两年进行专业和素质教育,第三年进行临床一年的实践教育,在此期间护生自身应不断追求完善和进行自我教育。在高职院校教育中应加强校内、校外联系无缝对接,及时处理护生面对的一系列问题比如关于社会、学校、自身对职业所造成的困惑与干扰,建立良好的职业生涯规划。理想和目标可以是具体的,并且通过不懈的努力来实现理想的目标,更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满足,而且更自信。第一志愿选择护理专业并且录取的护生,已经将目标和理想具体化,其学习的积极性也更加容易提高,为家庭带来荣誉的机会也更多。自主选择表明,兴趣可以让人产生很大的热情,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也将更多。毕业后将对专业的兴趣转化成与专业相关职业的兴趣。关于职业兴趣的研究表明,当年轻人选择与自己的专业兴趣一致的工作,更容易对这些职业产生长期依恋[4]。这可能是由于护理专业和自身的专业利益,专业的理想不符合导致。提示对于被动就读护理专业的学生应该更加加强护理教育,稳定学生的专业思想。
护生在学生会或班级上担任班干或者获得奖学金,是比较优秀的学生,经常组织协调各种活动在学校或班级,有一个比较广泛的社交圈。人具有社会属性,所以,人要生存,就离不开人与人之间的互动,只有在这种相互作用的过程中,才能逐步获得自我价值。作为一名班级干部或学生干部的护生,一方面,在学校和教师中,学生交流沟通的机会,获得更多的关注。另一方面,在就业方面也有一些优势,使护生一般都比较积极和自信,并且具有相对较高的自我价值感。
3.3 教育建议
3.3.1 营造尊重护士,创造良好医疗环境的和谐社会氛围提高社会对护士工作的认同感,提升护理工作者的地位,让学生体会到荣誉感,社会价值感,从而对护理职业产生高度认同。
3.3.2 提高专业准入门槛,增强生源素质,调节性别失衡状态护理工作的对象是人,这就造成护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护理工作人员有良好的专业技能和素质。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特别是第一志愿选择护理的学生大多数有志于从事护理职业。职业认同度高,学习倦怠的情况就比较少。现在护理行业占绝大多数的是女性,学校专业班级人数上也是以女生为主。但在临床工作上,男护是有其一定优势的。学校可以在招生宣传上多多加强介绍男护的就业优势,提高男生的招生比例。
3.3.3 加强学前专业认知教育,增强社会实践
教育者要注重加强学生专业思想教育,将专业思想教育贯穿于整个教学环节。特别要重视大一学生的学前认知教育,在开始专业课之前,让学生了解护理专业,可以去医院进行认识性见习,了解将来工作的场所和工作的对象,对护理工作有一个初步认识。加强专业信念。加强教育实践环节,可以利用寒暑假去医院见习或者去社区服务,体会专业知识技能与临床社会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
3.3.4 做好学生的就业辅导工作通过开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相关类课程,在学生下点实习、就业前,开设实习、就业等动员大会,解答学生的问题和疑惑。
综上,多种因素会影响到高职护生的职业认同,建议护理教育者能从多方面、多角度采取有效措施研究和教育干预提升高职护生职业认同,提升他们的专业身份,为未来护理学生真正进入临床奠定坚实的基础。此外,上述研究结果的分析有许多不一致的结果,这可能与该地区的差异、受试者、研究工具和研究方法有关。
[1]Moore M,Hofman J.E.Professional identity in institutions of higher learning in Israel[J].Higher Education, 1998,17(1):69-79.
[2]Brown R,Condor S,Matthews A,et al.Explaining inter-group differentiation in an industrial organization[ J].JOccup Psychol,1986,59(4):273-286.
[3]余晓芸,韩乐,许燕.男护生入学初期学校适应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理管理杂志,2010,10(3):181-183.
[4]刘泽文,刘华山,张建新.青少年早期职业不确定性及其影响因素[J].心理科学,2006,29(1):198-200.
(责任编辑 刘红)
Status and Influence Factors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WANG Yan,WANG Ai-hong
(Nanjing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jing Jiangsu 210023,China)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status of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and to analyze the factors of affecting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Methods 210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 were investigated with the general information questionnaire and the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 total score of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was 21~46(34.35±4.83).Nurs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ty level was secondary.The influence factors concluded nursing students’gender、grade、first aspiration、the only child and a position in class/student union.Conclusion The 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 of nursing students differs according to the personal characters,nursing educators should provide correct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guidance for nursing students.
vocational nursing students;professional identification;influence factor
G640,R471
B
1671-0142(2015)04-0018-04
王艳(1987-),女,江苏泰州人,助教.
王爱红(1971-),女,江苏姜堰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