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2015-02-12 11:37倪鑫杰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实践意义人民群众

的思想在在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视野下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

倪鑫杰

(武汉理工大学, 湖北武汉430070)

【摘要】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共产党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石。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中结合我国实际国情,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为指导,密切联系人民群众,走群众路线,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这一学说。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与我国具体情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新实践、新尝试。我们党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群众观点、执行群众路线、维护群众利益,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中国化,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也将对党员干部群众意识的升华、“中国梦”的实现、党风党纪的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健全产生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人民群众;实践意义

【收稿日期】2014-10-16

【作者简介】倪鑫杰(1991—),女,湖北襄阳人,武汉理工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633.2【文献标识码】A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是党的群众路线的理论基础,群众路线是我们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围绕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在全党深入开展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这是新形势下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重大决策,是顺应群众期盼、加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重大部署,是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重大举措。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把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作为其中一项重要教育内容,深入把握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精髓和真谛,认真贯彻和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政策。这对于增强同人民群众的感情,增强党员干部的党性修养和宗旨意识、改进党的工作作风、凝聚民心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具有十分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内涵

群众观点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但何谓群众观?群众观就是对待群众的总的看法和基本观点,而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则是马克思主义对待人民群众的基本看法和基本观点,它是科学的、历史的、唯物的、发展的群众观,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基本政治观点,也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群众工作的理论依据。

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不是一蹴而就的,也是经过长期的摸索与总结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人民群众的价值的实现就是其核心思想。群众是改造社会的物质力量的思想,是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提出的。马克思指出:“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他认为,人民群众才是创造历史的主体,而所谓的“英雄”只是片面的夸大了个人在历史上的价值,忽视了人民群众才是社会物质财富的创造者、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恩格斯也认为,如果要去挖掘隐藏在历史人物背后的动机以及真正推动历史发展的原动力,与其说是个别非常杰出的人物的贡献,不如说是广大群众,他们使整个民族崛起,又使整个阶级行动起来。这一论述充分说明,人民群众是历史进步与发展的强大助推器,他们不仅是历史的创造者,更是实践的主体,这是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本质的概括,也是唯物史观中最基本最重要的理论。

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是历史的客观必然性和人们的自觉选择性的统一,是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人们的历史选择性,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选择性。没有人民群众的革命觉悟,没有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没有人民群众的追求境界,就无法推动历史巨轮的前行,实现社会的不断发展。

马克思主义群众观成为无产阶级解放自己,夺取政权的思想武器,也是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也为我国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指导。

2中国共产党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没有脱离认识的实践,而实践也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理论认识的正确与否都要回到实践中进行检验,随着历史的发展和几代领导人的不懈摸索和总结,中国共产党在实践中继承、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群众观。

2.1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一代伟大思想家、战略家毛泽东,之所以能解决中国革命的道路问题,带领人民建立新中国,建设马克思主义政党,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一个伟大开拓者,其本质力量源于人民群众。他说:“革命战争是群众的战争,只有动员群众才能进行战争,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争。”人民群众是人民战争胜利的源泉,特别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顽强地取得了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最终胜利。只有人民才是坚强的后盾,只有人民才是革命有力的保障。他提出:“只有坚决地广泛地发动全体的民众,方能在战争的一切需要上给以无穷无尽的供给。”凡是发动群众,依靠群众力量,我们就能在革命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克服艰难险阻,战胜强敌,凡是脱离群众,则注定失败,一事无成。伴随着时代的演进,革命的迅速发展,毛泽东更加深切地意识到群众对革命的胜利、国家的未来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党的群众路线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要求在七大中第一次被明确规定,也标志着党的群众路线观点正式形成。毛泽东是对党、军队与群众的关系阐述的最早、最系统的党的领袖,也是党的群众路线的伟大奠基人。

2.2邓小平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新中国成立后,特别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国家的主要精力投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在邓小平的指引下,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构想,为中国开启了一道通往世界的窗口,打开了通往世界的大门。在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旗帜下,人民生活显著提升,国家经济快速发展,极大地凝聚了民族之心,与此同时也调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更升华了对人民群众的理解。他指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极其艰巨复杂的任务摆在我们的面前。很多旧问题需要继续解决,新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党只有紧紧地依靠群众,密切地联系群众,随时听取群众的呼声,了解群众的情绪,代表群众的利益,才能形成强大的力量,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各项任务。”正是由于我们党坚定不移地相信人民群众,热爱人民群众,尊重群众的首创精神,才使得我党在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趋利避害,使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

2.3江泽民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提出的。它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给群众路线注入了新的内涵,最突出的一点就是中国共产党要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就是强调党的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必须把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着力点和落脚点。只有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群众的利益为至高利益,才能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江泽民曾告诫全党,要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永葆党的活力,最重要的就是加强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只有这种关系得以维系,我们的改革和发展才有胜利之本,才能减少和防止失误的产生,制定的政策才能利国惠民。“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是对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的新发展,更是指引中国共产党和国家新世纪伟大进军的行动指南。

2.4胡锦涛对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的继承和发展

为进一步推动中国经济改革与发展,胡锦涛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在党的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写入党章成为党的指导思想之一。其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性,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这预示着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相结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和阶段,同时也彰显了人民的主体地位。在后来,“八荣八耻”的提出,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强调坚持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引导人们正确认识个人、集体、国家三者的关系,正确处理好个人与社会的关系。这些思想无不突显出胡锦涛充分发挥党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民心向背,是决定一个国家繁荣、一个政党盛衰、一个政权稳固的核心要素。我们党所做的每一个决定,制定的每一项政策,只有顺民意、谋民利、得民心,才能使我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3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践行的价值

民心是杆秤,要以人民最终获得的切身利益来检验、评判党的工作是否取得实质的成效以及党与人民群众关系的紧密与否,这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本质要求,是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发展的重要保证。因此,以习近平为核心的领导集体决定于2013年6月18日启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以为民、务实、清廉为主要内容,按照“照镜子、正衣冠、洗洗澡、治治病”的总要求,在党内深入开展。这一重大举措,具有十分重大和深远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升华党员干部群众意识的具体体现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党员端正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引导党员、干部牢固宗旨意识,升华群众意识,同样也是贯彻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生动体现。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群众观中国化的具体体现,是我们的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也是我们党不断焕发生机与活力、永葆先进性的力量源泉。其实质就是为人民群众说话,为人民谋幸福,就是要执政为民。只有坚持群众路线,才能保证党员干部时刻与群众面对面、心连心,关心百姓疾苦,洞察百姓问题,使得百姓有困难能第一时间得到妥善处理,保证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地进行。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的理念,这就要求我们党员干部在思想上必须坚定群众观念,即“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要清清楚楚“为了谁”明确服务对象,把握前进方向;明明白白“依靠谁”掌握工作方法,激发力量源泉;最终解决好“我是谁”感恩群众,认清自身定位。我们党来自群众,情系群众,始终以人民为靠山,党员干部只有真正走入基层,融入百姓,真切了解他们最真实的内心世界,将群众意识真正地内化于心,外化于惠民行动,这样我们党才能赢得人民群众的拥护支持,凝聚起巨大的前进力量。

3.2实现“中国梦”强力的实践基础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贴近群众,倾听民声,更好地实现“中国梦”强力的实践基础。“中国梦”是顺应人民期望而形成的理想追求,倡导空谈误国、实干兴邦的追梦理念,它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实践的过程,但其最终的落脚点是“人民幸福”。“人民幸福”就是强调全中国各族人民利益的协调性、一致性,致力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造福全体人民,而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则是人民幸福的重要依托和保障。如何实现“中国梦”?不仅要坚定不移地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更要时刻团结群众,虚心向群众学习,汇集群众智慧,正确领导群众。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促使广大党员干部在现实生活中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一切以党和人民的利益为出发点,“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做好人民的公仆,把群众当家人,怀着赤诚之心为人民服务。只有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伟大的理想信念不动摇,革命意志不涣散,奋斗精神不懈怠,满怀激情地投身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中,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才有思想保证。

3.3完善加强党风党纪的重要保障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有利于改善党的工作作风,对于加强党风党纪,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之后,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党员干部作风建设提出《八项规定》纪律约束,就是要求党员干部以八项规定精神为切入点,严于律己,务实清廉,牢固群众基础,增强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重点就是突出作风建设,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着力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尽管从大体上看,党员干部执行党的群众路线情况良好,党与群众关系也比较稳定,但是个别党员作风不正,个人享乐、贪污腐败、好大喜功、弄虚作假、追名逐利、以权谋私、腐化堕落等现象在党内越来越严重,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正是对这些作风方面存在问题的党员干部进行教育与批评,对造成严重不良影响的行为进行严惩,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党风党纪关系到党和国家的生死存亡,党风、政风的好坏,事关人心向背,直接影响到群众对党的认识、评价和信任。我们党员干部要勇于正视自身的缺点和不足,修身正己,严明党的纪律,提高党的群众工作能力,在党内营造一个清正廉洁的氛围。

3.4健全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根本要求

践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重要途径。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党执政后的一项根本建设,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必须正确处理党与国家政权的关系,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必须重视党与群众关系,做到民主执政、科学执政,高度重视执政能力建设问题。可以说,党执政后的全部实践活动,都是围绕着提高执政水平而展开的。无论是邓小平的改革开放政策,江泽民创立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的科学发展观,最终都要回归到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上来。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是我们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集中体现,是检验我们党一切执政活动的最高标准。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目的也是使党有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条件,时刻保持忧患意识,有更强地抵御风险和拒腐防变的能力,将党内脱离群众的思想扼杀在摇篮中,巩固党的执政基础,使党和国家长治久安,人民生活幸福安定。

总之,要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做的好,做的深,党员就要在思想上自觉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切实落实党的群众路线,加强与群众感情,体会群众心理,了解群众愿望,关心群众疾苦,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在行为上杜绝不良思想,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端正自身行为,摆正自身位置,积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维护群众的各项权益,努力为群众办实事,切忌空喊口号,纸上谈兵,走形式,只有将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理论真正地运用到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中,才能赋予其强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9.

[2]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136.

[3] 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492.

[4]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42.

(责任编辑金东春)

猜你喜欢
实践意义人民群众
形体礼仪课对大学生自我素质提升的实践意义
“行政不作为”现象探析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启示
从天长市人民群众看军队改革所作出的思考
毛泽东群众路线与当代价值研究
网络党建工作研究
解读“四个全面”与执政为民
团体心理健康辅导的理论、方法与实践
品管圈降低肿瘤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实践意义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