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基层群众路线中群众问题及解决

2015-02-12 11:37胡颖
延边党校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解决群众路线基层

谈基层群众路线中群众问题及解决

胡颖

(延安大学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 陕西延安716000)

【摘要】基层群众是坚持群众路线的关键环节,只有在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问题基础上才可以进一步解决群众问题,实现为人民服务。本文主要分析了基层群众路线中的群众问题以及具体的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提供参考。

【关键词】基层;群众路线;群众问题;解决

【收稿日期】2014-12-15

【作者简介】胡颖(1989-),女,内蒙古呼伦贝尔人,延安大学研究生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研究生。

【中图分类号】D252【文献标识码】A

党员干部和领导应该坚持群众路线,了解群众的需要,并且善于发现群众问题,了解实际情况,走到群众中去,实际解决群众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为人民群众的利益作出努力。走进基层,了解实际问题,最终解决群众问题,这是坚持群众路线应该做到的。

1基层群众路线中的群众问题

1.1基层社会阶层问题显现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分配方式的改变,基层社会的阶层逐渐明显。首先,阶层分化明显。社会结构的变化以及资源分配方式的变化导致利益格局的变化,市场经济条件下,差异越来越明显,财富越来越集中到少数人手中,阶层收入差距越来越大。其次,基层的诉求变得多元化。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与收入分配的不平衡导致不同的利益群体的出现,这就导致其不同的利益需求的出现,资源的有限性导致各个阶层之间的博弈加剧,基层社会的诉求越来越多元化、复杂化。举例来讲,诸如私营企业主、管理者等强势群体的诉求相对于弱势群体的诉求在政治文化以及精神方面相对于弱势群体来讲都会比较多。这样一种情况就导致弱势群体的利益诉求长期难以得到满足,社会诉求难以得到重视,所以就会通过越级上访以及攻击执法人员等方式进行对自己利益的维护,这种方式会给政府的工作带来秩序上的混乱以及工作上的不便。只有重视不同阶层的诉求,缩小差距,最大限度上实现公平才会真正满足人民的需要,实现社会的公平与正义。

1.2可持续发展情况的恶化

目前,基层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性的变化,一些问题的恶化正逐渐影响着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污染的加剧。化肥以及农药的浸渗以及生活垃圾的排放,工业废水废气的排放都成为污染环境的主要来源。这些污染物的排放导致水域、大气环境的逐步恶化,人们的生存环境堪忧。第二,农业的增收缓慢。仅仅依靠农业生产已经不能够实现农民收入的实质性增长,农药、化肥以及种子等的价格上涨,导致农民负担加重,而粮食、禽畜等农产品价格的下跌则进一步加剧了这种情况,这些问题严重打击了农民的积极性以及对农业的投入力度。第三,教育资源的不公现象越来越明显。农村家庭中子女的教育支出占家庭收入的绝大部分,加上教育费用的不断增长,许多农村的孩子上不起学。而在教育的质量上,由于素质高的优质教师大多流向城市,所以农村的教师水平一般,师资力量的薄弱导致农村的孩子升入名牌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少,这对于农村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不公平。

1.3精神生活滞后问题存在

随着近年来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提升,但是基层社会精神文化生活的匮乏问题仍旧存在。第一,基层群众的民主意识不强,法制观念薄弱。在自己的利益诉求上处于被动的地位,因而自身的利益难于保障,即使自己的利益受损也不会采取必要的手段进行维护。国家的法制教育在这里并没有得到快速的进展,强势阶层对于既得利益的维护所面临的不确定性以及弱势群体的利益长期得不到维护,社会的关注度不够,基层社会的群众难免存在焦虑不安的情绪,所以很容易导致个人极端主义行为以及社会群体事件的爆发,这也是一种潜在的安全隐患。第二,文化建设滞后。大量农民工离开家乡在外工作,留在家里的是年老的村民以及儿童群体,所以文化建设的主要载体缺乏,农村的文教设施和文化活动场所的缺乏以及一些地方的腐败文化正逐渐出现,青少年沉迷网络的现象也逐渐出现,这都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只有解决了这些问题才可以从根本上促进基层群众精神文化的丰富与发展。

2基层群众路线中的群众问题的解决

2.1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先进性教育

党员干部和领导应该坚持群众路线。首先,要站稳群众立场,解决好“我是谁,为了谁”的问题,只有将立场化为行动,人民群众才会感受得到,其意义才会得到展现。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在根本上来说就是努力解决站稳群众立场的问题。一旦群众立场出现偏差,党员就不可能自觉地履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从而会产生党员脱离群众,不能够代表群众的利益的现象,所以,坚持立场是首先应该做到的一点。其次,要确立群众观点,解决“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历史实践证明,一切党的组织,若能够真正做到相信群众,依靠人民群众,就一定可以克服困难,披荆斩棘,战胜一切敌人,取得最终的胜利。党员干部若不能够弄清楚“相信谁、依靠谁”的问题,就难以承担起一个党员应有的义务和职责,严重的甚至会犯下严重的错误,这是需要格外注意的。再次,加深群众感情是基本的保证,要解决好“热爱谁,服务谁”的问题。党群关系应当是鱼水关系,只有代表好、维护好群众的利益才会得到群众的拥护与支持。密切联系群众,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党员是人民的公仆不仅仅是一种理念,更应该是一种习惯与实践,走进人民群众中间是加深群众感情的一条重要途径。一个长期脱离群众的党员,不会真正了解群众的需要,更不会获得群众的支持,更不能够真正代表群众的利益,这是需要避免的情况。其四,坚持群众工作方法是重要的途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所有党员以及领导干部应该坚持的理念和方法,群众是基础,没有群众的支持,党的任何一项工作都难以做到,党的政策主张从群众中来,自然意味着这是群众支持的、需要的,坚实的群众基础就此打下,经过党的策划与完善,这样的政策再回到群众中去,就必定是符合民意的得到拥护的真正为人民服务的政策了。召开听证会,征求群众的看法和建议,这是一个有效的制定政策的方法和过程,值得推行。

2.2拓宽沟通渠道,增强互动与支持

调查研究是做出正确决策的基础,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各级政府和领导干部只有经过实际的调查和对问题的深入分析之后才可能做出正确的决策。这就需要党员干部具备吃苦耐劳的精神以及深入基层,与群众打成一片的态度,只有形成融洽的党群关系才能够做到实事求是,化解矛盾。因此,拓宽沟通渠道,实现与人民群众的沟通互动是很有必要的。首先,应该建立驻村工作机制。重视沟通的意义,鼓励干部走进群众之中,真正体会群众的想法,了解群众的需要,要做到驻村制度的常态化与制度化,通过制度的完善保证群众利益的实现。其次,进一步完善民主协商制度,主动倾听弱势群体的诉求,保障弱势群体的诉求。要保证党的政策和方针可以顺畅地下达到群众中去,同时还要保证群众的诉求可以真正的上传,只有上传和下达的渠道顺畅了,才能够做好党群双方的信息沟通无障碍。再次,建立与时俱进的信息交流机制,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政务公开,加强互动交流,实现支持与互动,化解社会矛盾。信息技术的进步要求在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中党员干部善于运用信息化的手段,要运用网络平台向群众展示工作,寻求群众的意见,了解群众的要求,强化沟通的有效性。还要增强政府工作和信息的透明度,便于群众的监督和提议,这样群众就可以随时就政府的工作进行了解与提议,这对于群众路线的实施以及群众问题的解决是很有必要的一个途径和方法。

2.3注重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

政府的职能包括经济职能、政治职能、文化职能以及社会职能,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以及对人民负责的态度要求当代政府进一步强化公共服务的职能,重视资源的整合与配置,加快职能的转变,运用现代化的手段建立起高效、廉洁、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实现“五位一体”的发展。要注重经济可持续发展,贯彻土地流转制度的改革,合理分配农村的剩余劳动力,重视农业资源的分配公平和使用的效率提高,运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促进农民的增产与丰收;还要因地制宜,制定经济发展的长期规划。由于生产力之间的差异以及各地不同的特点造成了经济发展的不均衡,基层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区的地域特点以及实际发展情况制定最适合的经济发展规划,发展优势产业,扩大竞争优势,形成自己的特色;坚持共同富裕的方针,应该在经济发展中兼顾各个阶层的利益,先富带动后富,实现基层经济的和谐发展与进步。要丰富发展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建设,完善基础设施,进行精神文化宣传,丰富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内涵,大力打击腐败文化,避免青少年沉迷网络等现象的出现,将不良的文化现象堵截在根源上,最终让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既丰富又健康。政府职能的转变是践行基层群众路线的一个重要环节,经济的发展和政治的稳定固然重要,但更为重要的是基层群众的诉求,要真正解决基层群众的需要,了解基层群众的实际情况,聚焦三农问题,加大对农业的扶持与投入,同时关心基层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的开展与丰富,只有这样才算是真正解决了基层群众真正关心的、亟待解决的问题,才能够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2.4关注民生问题,真正为人民服务

关注民生问题,既是中国共产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取得合法性资源的一个宝贵的经验,民生问题即百姓的基本生计问题,也是百姓切身相关的利益问题。民生是政治的中心,是经济的中心,也是种种历史活动的中心,是社会一切活力的来源。一个执政党能否长期执政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合法性,也就是人民的认可度,而认可度的高低又取决于民生问题的解决程度,所以民生问题的解决可以获得执政党与人民群众的双赢。要想解决复杂的民生问题,就应该依靠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切身相关的问题,力量源泉来自于人民群众,政策的效果也要体现在群众身上。要认识到人民群众之中蕴含着无穷的智慧,要尊重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只有接受人民的监督和建议才会取得最终的胜利。在现代社会的变迁中,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社会利益多元化,社会思想多样化,不同利益群体之间的矛盾呈现出扩大化的趋势,因而社会整合的难度也日益加大。此外,社会生态环境的变化也向执政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执政党要想继续保持其合法性,避免丧失执政地位就应该深入坚持群众路线,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同时,要解决民生问题还应该有重点地进行,要切实解决人民群众真正关心的问题,解决与人民群众的实际利益切实相关的问题,保证人民群众的利益诉求的实现以及维护。只有有重点地进行民生问题的解决,才可以真正获得人民的认可和满意。

2.5关注现实情况,处理好几对关系

党员干部应该关注实际情况,处理好与群众的关系,为此应该着重处理好以下几对关系。第一,奉献与索取的关系。为人民谋福利应该先奉献后索取,领导干部第一个方面的工作就是给人民东西,而不是向人民要东西。只有做好第一个方面的工作之后,再去做第二个方面的工作才会真正得到人民的拥护与支持。第二,学生与老师的关系。应该尊重群众,向群众学习,先做群众的学生后做群众的老师,从人民群众中汲取智慧,并且将之运用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之中。不仅要保持谦虚谨慎的工作作风,还应该注重凝聚人民群众的智慧。第三,教育与引导的关系。党要支持先进群众,团结中间群众,鼓励后进群众,处理好教育和引导之间的关系。当群众尚未觉悟时应该耐心引导和教育,不能够强迫;当群众觉悟时要因势利导,使得群众向健康的方向发展,不能够打击群众的积极性。第四,眼前利益与长远利益的关系。要善于调节利益之间的关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的矛盾,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处理各种利益之间的相互关系。眼前利益要服从长远利益,把握好改革、发展以及稳定三者间的辩证关系,正确处理党群关系中的矛盾问题,其实就是要坚持群众路线的方法,从本质上来说就是领导的艺术。要始终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当党群关系出现矛盾时,要首先从自身寻找原因,理清思路,而对于群众出现的一些问题和错误,应该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帮助其改正错误,获得进步。党员干部只有处理好这几对关系,才可以真正解决群众问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

基层群众路线中仍旧存在一些阶层问题以及可持续发展和精神文化匮乏的问题,这就需要广大党员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加强先进性教育,进一步拓宽沟通渠道,增强互动与支持,着重关注民生问题,真正为人民服务。同时,关注现实情况,处理好党群关系,只有这样问题才会真正得到解决。

【参考文献】

[1] 孙稳利.浅析新形势下基层干部践行群众路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科学时代,2014(10):10-11.

[2] 钱宗树.将作风改到实处--全市第二批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述览[J].前线,2014(6):71-72.

[3] 邓少波.基层如何抓好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落实[J].企业科技与发展,2014(18):65-66.

(责任编辑王慧倩)

猜你喜欢
解决群众路线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当代网络音乐的困境与突破
怎样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国银行业风险简述及对策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
走基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