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云红山东省昌乐县人民医院,山东潍坊 262400
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继发于颅脑损伤、颅内肿瘤等神经外科疾病,其死亡率高达50%~70%[1-2]。由于HNDC的早期症状主要为幻觉、烦躁、嗜睡、定向障碍等神经外科症状,易和原发病相混淆,因而其临床常被忽视。若对患者病情无确切的早期诊断,则会延误治疗,导致护理不当,使患者在短期内死亡。因此,为探讨神经外科并发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HNDC)患者的护理经验,该研究选取该院2010—2014年收治的神经外科HNDC患者47例作为对象进行分析,现报道如下。
选取该院收治的神经外科HNDC患者47例,其中男26例,女21例,年龄28~67岁,平均(42.1±12.3)岁。原发病类型:颅脑损伤24例,颅内肿瘤15例,脑血管疾病8例。合并糖尿病者29例。
确诊后,所有患者立即停用脱水剂、激素、利尿剂以及含糖溶液,计算补液量后通过3条通道进行补液:①静脉滴注生理盐水;②胃管注入温开水;③静脉滴注小剂量胰岛素。开始治疗后,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尿糖、尿酮及血电解质,及时调整补液方案。
1.3.1 早期诊断 该组47例患者均曾大量使用脱水剂,之后1周内诊断出34例HNDC患者,说明大剂量脱水剂是HNDC的诱因之一。该组合并糖尿病者29例,25例在1周内确诊为HNDC,提示糖尿病也是HNDC的早期诱因之一。因此,对于伴有糖尿病及应用了大剂量脱水剂的患者,应进行重点观察。应准确记录患者每日的出入量,出入量相差较大者,说明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脱水症状,应及时报告医生,纠正脱水,防止脱水加重、血钠、血糖升高而诱发HNDC。
1.3.2 补液 HNDC的早期症状为幻觉、烦躁、嗜睡、定向障碍等,继而昏迷。患者常伴有重度脱水,脱水量可达体重的10%以上,因此,体内补液是挽救HNDC的关键措施。可通过静脉滴注生理盐水或胃肠道输入温开水进行补液。补液时,准确控制液量和速度,防止补液过快而引发脑水肿:先在2h内补充1000~2000mL,第2~6h补充1000~2000mL,第1天内补液总量控制在4000~5000mL(严重脱水者可适当提升)。余下液量在第2~3天内均匀输入。对于补液量大者,可适当输注白蛋白,防止脑水肿。对于出现呕吐者,可肌注胃复安等,并适当减缓补液速度。对于合并消化道出血者,不适宜进行胃肠道补液[3]。
1.3.3 降低血糖 针对HNDC患者血糖升高的症状,可于静脉持续滴注小剂量胰岛素,滴注速度控制在0.1U/(kg·h),血糖下降速度控制在3.9~6.1mmol/L,使血糖稳定下降,防止滴注过快而产生低血糖或低血钾,进而诱发脑水肿。同时,静脉滴注胰岛素后,严密监测患者血糖、尿糖、尿酮及血电解质,及时调整滴注速度及胰岛素用量。
1.3.4 酸碱平衡 患者大量补液及持续滴注胰岛素后,血钾可能迅速下降,因此,补液时应同时输入钾,以维持酸碱平衡。但钾的输入速度不应超过20mmol/(L·h),与葡萄糖或生理盐水混合输入的速度不可超过 40mmol/(L·h),且应在 2~3d内输注完成。病情稳定后,改为口服。此外,当血钾含量高于5.5mmol/L或尿量低于30mL/h,应暂停补钾。
经积极补液后,若患者血糖控制在13.9mmol/L以下,可用胃内注水法进一步降低血钠,必要时,可给予速尿剂。在补液过程中,严格检测血钠含量,将其降低速度控制在12mmol/(L·d)以内,防止血钠下降过快造成神经细胞脱髓鞘。
经积极补液护理后,该组47例患者中,2~3d苏醒24例,7d内苏醒19例;3例因颅脑损伤病情过重,于7~14d内苏醒;另一例患18d苏醒。
神经外科HNDC患者的常见诱发因素为:手术刺激、脱水、应激反应等,研究表明,应用大剂量脱水剂是其HNDC的主要诱因。在上述因素的诱发下,机体高血糖、高钠、高渗、血容量低,细胞被迫丢失水分以维持渗透平衡,导致细胞脱水,使患者出现昏迷症状[1-3]。因此,对于应用大剂量脱水剂及合并糖尿病者,应加强病情判断,严格记录早期出入量和尿量,及时补充液体改善高渗,纠正脱水,持续滴注小剂量胰岛素以稳定降低血糖。
[1]刘春桃.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观察及护理[J].右江医学,2002(3):266-267.
[2]刘玉娣.高渗性非酮症糖尿病昏迷的抢救与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1(22):43-44.
[3]谢芳.高渗性昏迷的治疗与护理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09(19):1700-17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