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云芳
摘 要:近年来,结合《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要求,我国加快了国民的精神文明建设的脚步,为构建和谐社会共同努力。与此同时,基础教育的发展备受关注,不断地革新教学理念和模式,培养良好的公民形象,彰显新时期人民的新变化。为了满足小学高年级的课程要求,以生活实践为目的开设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不仅充分利用了课程资源,还能为学生培养优秀的道德品质提供无限的可能性。结合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学科特点,从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角度入手,实现新时期教育的新目标。
关键词:品德与社会;实践性社会发展;教学要点
针对我国现有的教育能力,授课教师的专业技能已然成为课程资源探索的前进动力。大量的实践教学经验是新课程开展的前提,作为教学最有力的支撑,新课程不光需要专业技能,更多的需求是来自各方面的精神要求,例如:价值观、技巧方法选择、态度和情感的表现等。面对教学课本传统的定义,学生无法从书本中体会到生活中的真正意思,因此,教师如果只传授书本内容,很可能无法达到新课程的要求。新课程的推广重在教学实践,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不断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改正,对于教学内容的设定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因教学课程的要求、老师的教学安排和学生的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选取教学。在新时期的教育环境下,教学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断深入课程改革对教学的影响力,提高老师和学生对新方法的适应性和理解能力。针对教育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老师和学生对教育的看法也发生着明显的变化,从对教育的要求和教育的理念入手,呼唤教育界高度重视起基础教育,用新型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促使更多的学生成人成才,加大对课程资源的建设力度,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人民教师投身于新时期
的教育一线,对教育开发和利用提出可行性的研究指导方针。
一、充分开发和利用教育资源
作为课程资源的中坚力量——教师,教师不论是在课程的开发和利用方面,还是积累知识贮备实践教学经验方面都充分证明了这一点。课程资源的基础是教师本身的授课水平,因此,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至关重要。
1.教育基础的准备
革新教育理念,明确自身的任务,实现学生学习能力提高的要求,建立良好的学习氛围,意识到开放式的教育环境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反对提高升学率而忽视对学生自身的兴趣发现和鼓励。
2.联系教育实际,开展创新式教学
定位教学内容,联系实际充分利用一切的学习时间,根据教材内容选取教授内容。教材仅仅是一个参考范本,不是必须要按照教材内容全部讲述,灵活大胆地对教学内容进行变动,依据不同省份,不同的生活习惯,将具有当地特色的一些事物进行有机地结合,真正地实现创新式的教学,使每一个学生尽可能地明确课本想要传授我们的知识,只有真正了解了教学的要点才可以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取得最有效的学习成果,鼓励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大胆提出自己的见解,形成开放式言论的自由课堂,建立起师生一起探讨发现的新型课堂。结合教学实例,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课下布置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或者最近的热点问题进行资料的收集,开展研讨会,集中解决学生的问题,在生活实践中不断扩大自己的知识贮备量。老师作为教学内容的引导者,必须关注学生的兴趣培养,促进学生的团结协作能力的培养。例如,针对四年级的课程,曾开展过有关《家乡人的生活变化》课题讨论,教师要求课下学生可以分组合理分配任务,搜集人们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有关信息,随后在上课时派小组代表进行内容的展示,该课题的开展加深了学生对家乡建设的了解,体现出相互的合作精神,最重要的是体现出学生结合教材和生活实际的能力,展现出社会发展的前
进动力。
3.体现学生在教育中的地位
课程资源的实践是由学生自己实现的,但同时必须有老师协同教学,主要是因为老师本身具有多年的教学实践经验可以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答疑解惑,为了实现课程资源的综合利用,必须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品德与社会课程资源具有形象化和具体化的特征,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其中,表现出自己的性格特色,学生兴趣的不断激发,对于该课程的开展非常有利,为建立一个培养学生兴趣的摇篮而不断努力,在课程教学中,老师应关注每个学生的潜在能力,尽可能地发现他们身上的可能性,并进行鼓励发展,形成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模式,体现出学生在教育体系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地位。
二、建立学校和家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之路
1.学校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学校课程资源主要由两部分组成:室内和室外的课程资源,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主要表现在图书馆、实验室、阅读室和一些校内建筑和与科技产品陈列等。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在学校主要表现为:校内图书馆的更新书籍和资料文献;革新教育设施;建立完善的服务体系;科学化地利用教学用地;开展校园德智发展的活动和调动学生学习教学内容的积极性。例如,可以参照上述实例改变研究课题题目,可以转变为《学校变化真大》的课题讨论,使教师和学生们切实感受到校园的变化,为更好地建设校园共同努力。
2.家庭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家庭课程资源是一种特殊的教育资源,依据不同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背景他们的家庭课程资源也不同。同时家庭课程资源的利用程度取决于家里的书籍量和家庭成员的学历和阅历等。针对家庭课程资源开发利用的特点,它的表现形式有:可以在家里建立属于孩子的小型图书馆;加强家长和孩子培育植物接触自然的科学探究活动;让家长作为引导者带领孩子多参与社会实践,不断拓展孩子的视野还可以在家庭内部举办小型演唱会或者具有教育意义的活动。充分利用家庭成员的才华,为给孩子建立一个健康的成长环境而不懈努力。
三、社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实例
1.社区活动体现课程资源
例如,生活中常见的少年宫、文化馆、体育馆和书法协会等都来自于大众视线中,所谓的社区课程资源就是由它们集中体现的。对于从事社区性服务或者艺术机构、举办小区内的文化活动等,身为教师应该积极利用校园周围的可利用资源,让学生融入社区中,感受具有特色的文化活动的熏陶,与周边环境建立起紧密的联系。像校园周边的工厂、果园、养殖园均可以作为课外活动的场所,使学生在校外能够更加积极地参与进课程资源的开展活动中去。
2.建立课程资源实践基地
例如,为了使教学内容和课外活动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可以在社区内举办艺术展览,增长学生的见闻,开展有关育人育才的课题讨论会,使每一位学生参与其中。还可以依据小区的特色建筑为教学内容提供可参照实例,最后对一些少数民族聚集地可开展宗教信仰的学习。因为新课程本身具有的社会性,在开展活动时需要确保学生的安全非常重要,同时需要协调好相关部门的关系,积极地配合课程资源的开展,对教师来说,也是一种严峻的考验。
近年来,新时期背景下的课程资源不断深入教育领域中,它涉及范围之广,存在于教育的每个角落里,教师作为课程资源的中坚力量,必须发挥自身的专业技能,不断地学习结合实践,提高学生的理解水平,促使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能够最大化,积极思考投身于学科建设中,为更好地引导学生时刻准备着,在教学的实践中,细心观察每个学生的表现,使用周围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建设出实
用性强的课程资源。不论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任何困难,都要及时上报和相关人员一起解决,积极地和社区、家长、学生做好沟通。新时期的课程资源为教育界和老师提供了发展的平台,严格要求自己是每位老师的责任,为更好地投身于教育事业而不懈地努力。
参考文献:
[1]余珍萍.整体视角下《品德与生活》主题单元设计的个案研究[D].东北师范大学,2008.
[2]张仕梅.品德与社会科教学改革方向探索[D].华东师范大学,2008.
[3]王鲁宁,张金保,陈文玲.关于青少年学校道德教育衔接问题的方法论探讨[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04).
编辑 薛直艳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