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明涛
(山东省烟台山医院 设备科,山东烟台264001)
东丽TR-8000血透机电导度报警故障二例
于明涛
(山东省烟台山医院 设备科,山东烟台264001)
介绍东丽TR-8000血透机的电导度故障报警和分析,总结出一套判断故障报警的维修步骤,以便给此类设备的维修人员提供解决思路,尽快解决报警故障。
血液透析机;电导率故障;电导度报警;平衡腔
东丽TR-8000血透机是一种典型用于血液透析的人工肾机,其生产年代较晚,技术比较先进,它采用3CPU控制系统设计,来提供可靠的控制、监视平台和安全的处理系统,它采用一种大容量的双平衡室(505mL)设计来实现透析液的配置和超滤。东丽TR-8000血透机电导度报警分为电导度低和电导度高报警,当出现报警时红色报警灯亮,透析机有透析状态转为旁路,脱水泵自动关闭。
病人透析过程中,血透机电导度低报警,血透机转入旁路状态。电导度低常规检查步骤具体如下:
(1)检查A/B液吸管处有无漏气:东丽TR-8000机器老款A/B液接头与吸管连接处会随着使用时间逐渐松动(密封不严导致漏气),当机器吸液时会因为漏气而吸入大量空气导致电导度低,经检查未发现A/B液吸管有空气,排除此现象引起电导度低故障。
(2)与其它机器同时对调A/B液:现在医院普遍使用搅拌桶配制A/B液,当放液结束后会用反渗水冲洗搅拌桶,而在冲洗搅拌桶时,搅拌桶过滤芯至放液口处必定有残留的反渗水,如将这些反渗水直接放至A/B液桶中,将会影响A/B液之浓度,从而导致电导度报警!以上所述仅为影响A/B液浓度众多因素中的一项,例如A/B液本身质量问题、B液放置时间过长、配制A/B液时加入过量的反渗水等,经更换A/B液故障现象依旧。
(3)冲洗A/B液过滤器:机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在A/B液过滤器中残留一些机器自身无法消化的杂质(A/B粉脏等因素导致),导致A/B液吸入不顺畅,需要医院工程师定期清洗,经检查未发现堵塞现象。
(4)测量A/B液吸入量:根据透析粉配方不同,可算出一个平衡腔切换周期内A/B液的吸入量,例:1∶1.225∶32.775配方时,A液吸入量为14.43mL[505÷(1+1.225+32.775)],B液吸入量为17.68mL(14.43×1.225),如发现A/B液吸入异常时,需检查机器内部管路有无打折、A/B液阀工作是否正常、浓缩液泵转动是否正常等,经检查未发现异常。
(5)检查电导度探头:使用电导度表测量电导度和血透机电导度数值比对发现血透机电导度数值偏低0.3us/cm,因电导度探头测量数值偏低,引起血透机低电导度报警。
故障分析:因电导度探头测量数值低,校正修改电导度探头后显示数值正常,排除电导度探头损坏的可能,对血透机进行脱钙处理,发现柠檬酸吸量很少,经清理柠檬酸过滤网后吸酸正常,脱钙后校正电导度探头,血透机电导度正常,故障排除。
如果血透机脱钙出现异常或医院水质较差导致的电导度低,电导度数值偏离较大,(参考电导度表误差超过±1),应进行除铁处理。
病人透析过程中,血透机电导度高报警,血透机转入旁路状态。
电导度高常规检查步骤具体如下:
(1)检查机器进水及排水:进水压力低(水机出水压力低、进水管打折或被轧等)及排水不畅(排水管打折或被轧、排水管被异物堵塞等)均会触发此报警。(注:排水不畅时会反映至机器透析液压力始终为正值!排查未发现异常。)
(2)检查A/B液:如A/B液有无放反(误将A液接头放入B液桶内,将B液接通放入A液桶内)、与其它机器同时对调A/B液(A/B液本身质量问题、配制A/B液时未加入足量的反渗水等);排除检查平衡腔切换及充满时间:如平衡腔系统出现问题将会直接影响到电导度及病患的治疗,正常机器A腔、B腔的平衡腔切换及充满时间差值均在1S以内且很一致,如差值超过1S且不一致,需检查平衡腔阀模组有无生锈、工作是否正常或平衡腔膜片有无破损!进入监控程序发现平衡腔切换时间异常,打开血透机边盖发现平衡腔电磁阀有锈迹,逐个检查平衡腔6个电磁阀发现有有一个电磁阀阀芯锈蚀,电磁阀工作异常,更换阀芯后电导度正常,平衡腔切换时间正常,故障排除。
故障分析:因透析液泄露导致电磁阀锈蚀,逐渐影响阀芯正常的运动,导致平衡腔工作异常,电导度升高。为避免透析液泄露腐蚀元件,使用过程中应尽量避免漏液,出现泄露应及时清理干净,以免腐蚀元件。
[1]东丽TR-8000(YUGA)维修手册[G].日本东丽公司内部资料,2004.
[2]李召勇,孙春堂.TR-8000型透析机故障特殊处置办法一例[J].医疗装备,2013,26(3):69.
[3]东丽TR-8000(YUGA)维修手册[G].日本东丽公司内部资料,2004.
[4]华飞.东丽TR-8000血液透析机常见故障与维修[J].医疗装备,2010,(10):69-70.
[5]高军.浅谈血透机的维修和保养[J].医疗装备,2008,13(7):50.
TH789
C
1002-2376(2015)02-0114-02
2014-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