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庄文勤 文/图(云南)
千姿翠绿胜花时
□ 庄文勤 文/图(云南)
不到凤庆,不知绿色之奇幻;不到凤庆,不知茶海之浩淼,那梦幻般的境界,所有语言的表达,是那样的苍白,那种绿的气质,那种绿的媚态,那种绿的境界,总让人心旌摇曳。
人间最美三月天。凤庆的绿是踏着春天的脚步来的,一山一景,一溪一春,信手拈来一处,都是彩色的诗篇。桃花开过,这儿一丛,那儿一簇,挂着树梢,泛着春波的媚眼,瞄得人魂不守舍;梨树树枝上簇拥着一团一团的白,一丝丝花蕊从花瓣里调皮的伸出头来,花粉随风,香飘十里。沧江碧水悠悠,抒情出无尽缠绵。三十万亩茶园,一个新芽,就是一个梦,一个新芽,就是一颗闪光的珍珠。春在这里任意驰骋,带着绿意的嘱托和根的叮咛,随着春天的节奏重复着一种千姿翠绿的舞姿。 世界滇红之乡,染绿眼球自然是连绵不绝的茶山,那绿,沿着茶垄,蜿蜒着,起伏着,一波接着一波,层层叠叠,染绿了天,染绿了地,染绿了水,染绿了心,像一个绿色精灵,飞舞在山川之间,飞舞在空气之间,是那么的飘逸,那么的空灵,不是鲜花胜似鲜花,不是妩媚胜似妩媚。
春绿茶山,茶绿凤庆。清明时节,站在茶山顶,绿色在眼前满溢,铺展,茶园如绿染,茶山接云天。粉墙黛瓦,茶舍飘香。层层叠叠的茶树苍翠欲滴,远眺那一座座比肩的茶山,墨绿色披满上岗,与天相接,连天空仿佛都染上了绿意,弥漫出淡绿色的云雾。茶树整齐划一,披着鲜绿,吞吐着清新气息。置身这茶的世界,闭上眼,深呼吸,茶香气沁人心脾。散落在茶山间的采茶姑娘,那是跳跃在茶垄上的音符,伴着欢声笑语,姑娘们手指上下翻动,似汲水如挤奶,一滴一滴从凝绿的波纹撷取,使一波绿去,一波绿来,姑娘们采下一芽二叶,采下一筐嫩绿,采下一年沉甸甸的希望。
山岭总是随波逐流,一旦与茶结缘,不论眼中的茶山,还是心中的茶山,总是绿意葱茏、薄雾缠绕、山泉流淌、幽香弥漫,更有阵阵茶歌在天地间飘荡,在心灵间回旋。而人,就在这耳濡目染的诗情画意中酥了筋骨,沉醉不知归路。放眼茶园中的村庄,挥一挥朦胧的细雨,凤庆茶的历史随着细雨纷飞而至。
凤庆茶是中外有名的,是全国十大产茶县之一,早在商周时期,凤庆人的祖先濮人就种茶以作贡,并将其运用到医药、祭祀、食用之中。《滇海虞衡志》载:"顺宁(凤庆县)太平茶,细润似碧螺春,能经三瀹,尤有味也。"县内至今还生长着一株高9米、树围达5米的栽培型大茶树,虽然它经历了3200年的风雨洗礼,但依然年年新绿,青翠欲滴,成为当今地球上存活的最粗大的人工栽培型茶树。凤庆茶最早只是先民用来入药和祭祀之用,随着时间的推移,茶才发展成商品,由少到多,逐步发展壮大,目前已经拥有茶园30万亩。据《滇南新语》记载,在明代,凤庆就能用手工制造出太平茶、玉皇阁茶,色、香、味可与龙井茶媲美。《徐霞客游记》记载:"又下二里,而宿于高枧槽。店主老人梅姓,颇能慰客,特煎太华茶饮予。"有了这样的好茶,青龙桥连通的茶马古道上茶事不断,凤庆茶源源不断进入内地、上贡朝廷、远销东南亚,茶叶也成为凤庆人的"绿色银行"。
三千两百年前,茶树就在凤庆生根,找到了理想的归宿,茶与凤庆,仿佛一对爱得地老天荒的情侣,"执子之手,与子偕老。"茶香飘逸,茶韵悠悠,绵延至今。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常被浓酽的茶香所陶醉,不仅自己沉浸其中,更为世人带来茶韵幽香。茶在他们眼里,早已不仅是一种谋生的手段,而是生命中的一部分;不是纯物质的叶片,而是一种虔敬的崇拜与神圣的信仰。茶支撑着凤庆人一代代的脊梁,一头挑着油盐酱醋与孩子的书包,一头挑着走出大山走向远方的梦想。
是啊,茶树是幸福的,因为它把绿荫、阳光、雨水、果实和沧桑都献给了凤庆人,凤庆人亦是幸福的,他们心甘情愿地做茶树的守护人,并把未来的日子、希望和理想寄托在茶树的身上,他们只是劳作,不问回报,因为他们知道,多种下一棵茶树,就是多了一份绿荫,就多了一份希望,他们和茶树结下的不解之缘,正是人类幸福的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