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以康巴文献馆建设为例

2015-02-09 14:04泽罗磋
云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5年1期
关键词:康巴区域性文献

泽罗磋

(四川民族学院 图书馆,四川 康定626001)

2010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提出了“提升能力与效益,促进学习与创造”的主题。在图书馆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应该成为全国民族地区图书馆关注的一个重点。本文结合康巴文献馆在建设“康巴民族文献中心”工作中遇到的实际情况,就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定位进行了分析,并就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进行了探讨。

一、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的定位分析

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应该定位于图书馆所在区域内以少数民族文献为主体的文献信息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中心。

(一)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职责

民族地区图书馆是指我国少数民族三级自治地方政府(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所辖的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专业图书馆、少儿图书馆、科研院所图书馆以及民委等党政机关图书馆。民族地区图书馆均有着建设本区域民族文献中心的任务。所以,民族地区图书馆都应该成为本地区的民族文献中心。

如:康巴文献馆自2006年开馆以来即秉承“康巴民族文献中心”,重点致力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以及周边藏区多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同时,甘孜藏族自治州内相关的民族地区图书馆也都依据本区域内少数民族的实际情况致力于本区域的民族文献中心建设。

(二)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突破了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概念

从总体上看,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早已经突破民族地区图书馆的概念和行政区划的限制。随着民族文化研究的深入和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许多非民族地区图书馆和非民族专业图书馆也参与到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上来。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在民族性、区域性上的特点日渐突出。

如:湖南吉首大学图书馆提出了建设湘、鄂、渝、黔四省市边区最大的民族地方文献信息中心的目标,同时明确了以土家族、苗族、瑶族、白族、侗族五个少数民族文献为主的建设方向。再如:康巴文献馆在打造康巴民族文献中心的思路上,首先在多个世居少数民族的基础上确定了藏族、羌族、彝族、回族、蒙古族5个人数占优民族的重点方向,然后再确定了优先倾斜于藏族、羌族这两个康巴主要民族的文献中心建设。同时,在文献范围上也不再局限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而是面向这两个民族所在的所有地区。希望通过不断的努力,逐步打造全国范围内的康巴文献中心。

(三)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三个职能均衡发展

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必须是本区域内相关民族文献的征集保护中心、展示流通中心、研究开发中心。这三个中心建设尽管各有侧重,但却是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在兼顾三个职能的基础上,文献中心才能真正意义上的有效运作、长期运行。但从现实来看,不少图书馆只注重文献的征集保护,不重视文献展示、研究与开发的情况比较普遍,导致文献信息没能发挥应有的作用,图书馆也就无法发挥民族文献中心信息中枢的功能。久而久之,文献中心建设就失去了动力。

以康巴文献馆为例,由于是新建馆,馆藏建设任务艰巨、经费有限,可以说是一穷二白。所以从一开始,康巴文献馆就充分考虑到了文献中心征集保护、展示流通、研究开发这三个职能。在最大限度确保文献征集的基础上,通过建立独立门户网站康巴文化特色数据库(在四川民族学院校园网的图书馆内),拉动文献展示中心的建设,以此逐步建立了与甘孜藏族自治州内各地的联系,极大的促进了文献的征集。同时,康巴文献馆开馆以后,就迅速启动了馆藏民族古籍“格萨尔王”的数字化保护和电子典藏数据库管理系统开发项目。经过近几年的努力,取得了明显的成果和一定的反响。康巴文献馆到今天已经从许多地方收集了有关政治、经济、文化、历史、宗教等各类与康巴文化有关的文献资料一万余册,我们熟知的有《甘珠尔》、《丹珠尔》、《十三部论著》等三十多种珍贵文献收入馆中外,还收集了包括《西藏唐卡绘画大全》和藏民族绘画精品图集等重点文献资料,其中《格萨尔》、《康巴情歌》、《巴塘弦子》以及《热巴舞》已经得到了国内外许多人的喜爱。[1]另外,康巴文献馆对馆藏文献的数字化也一直紧锣密鼓的进行着。正是通过不断的加强文献中心研究开发的工作力度,康巴文献馆作为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的知名度、信任度得以提高。不少人慕名而来捐书或联系征集,大幅提升了文献中心的文献征集保护工作。

二、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总体思路

(一)以立足于区域性为前提

文献中心首先应该立足于本区域,服务于本区域。因为本区域的文献才是图书馆所特有的资源,因此,在文献征集必须以本区域的文献为主,特别是非正式出版物。只有在大量拥有本区域文献的基础上,才能为本区域的读者服务,才能建立在本区域读者心目中的“文献中心”的形象。

以康巴文献馆为例,为有效增强康巴文献馆的特点,康巴文献馆在文献征集工作中以区域内的非正式出版物为重点。以区域内多个县的县志、县刊、县报、非物质文化遗产、家谱等为本馆重点突击和持续进行的文献内容。虽然这项工作工作量大,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但按照这个目标,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康巴民族文献中心有望打造康巴地区最齐全的县志、县刊、县报中心、家谱中心等等,而这将成为康巴民族文献中心在甘孜藏族自治州内乃至国内不可替代的一大特色。据调查,到目前为止,甘孜藏族自治州内还没有另一家图书馆是按照这样的思路进行文献建设。

(二)以着力于特有民族为基础

由于我国民族呈大杂居、小聚居的分布状态。因此,图书馆必须首先对所在区域内的民族文献进行划分,在确保覆盖所有民族文献的基础上,优先考虑特有民族的文献征集建设。一方面,只有特有民族才能突出馆藏文献的“特、精”的特点;另一方面,民族地区发展滞后,保护任务繁重,许多特有民族的文献往往是最需要保护的文献。随着民族文献中心建设的深入和扩展,图书馆将容易从各个区域的文献中心中提炼出具有一定特色的民族文献中心。因此,优先进行特有民族的文献保护征集、展示流通、研究开发对于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来说有着丰富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就康巴文献馆为例,前文所述中优先进行藏族、羌族的文献建设就是从这一点出发的。

(三)以多媒体和信息化文献为捷径

数字化、信息化已经成为当今世界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图书馆而言,虽然传统的纸质文献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消失,但应该看到,多媒体时代的到来已经确定无疑。尽管民族地区图书馆相对落后,但许多先进的现代化技术也应该在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1.文献的征集保护范围应该从纸质文献扩展到图片、音频、视频、电子数据等多媒体领域,必须用“信息”的概念来取代传统“书”的概念。如,康巴文献馆在文献中心建设中,已经明确将图片、音频、视频、电子数据等纳入了文献征集的范畴。

2.文献信息的征集方式也应该考虑数字化的方式。在文献征集中,尽可能的征集原件,不能征集到原件的,可以考虑复印件或数字版副本;不能征集到副本的可以征集编目信息、建立数据链接方式等。如在康巴文献馆一次藏书征集中,曾经发现一本清代的藏书典籍,非常珍贵。但该书为一名“活佛”(相当于法师)所有,且是其日常喇嘛祈福消灾等法事时的必需之物,该“活佛”不愿征集。针对这一情况,征集组向“活佛”尝试了数字版本征集的方式,并介绍了优点:一方面原书还在他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数字化后相当于图书馆为他的书保留了永久的副本,他可以不再担心自己的书丢失或损毁。“活佛”欣然同意。最终,此书以数字版的形式进行征集,并和该“活佛”建立了联系,也为后序的臧书征集打下了基础。可见,数字化的运用对于征集文献方式的多样化、有效化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3.多媒体和信息化文献为展示流通、研究开发提供了捷径。多媒体和信息化的文献在形式上的生动性、操作上的灵活性已经介入许多文献的传播和研究。

“数字图书”应该成为文献中心建设的一个重点。“数字图书”拥有的节省建设空间、节省建设和维护费用、便于查阅、便于共享信息资源、更新入库及时方便等特点已是众所周知。结合民族地区图书馆大多经费紧张的实际,“数字图书”征集也确实是一个快速提高馆藏的有效捷径。以康巴文献馆为例,尽管建馆时间短,经费有限,数字图书已经突破了4万册[2]。

总之,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建设不仅是民族地区图书馆的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大家树立图书馆品牌的必由之路。区域性民族文献中心的不断发展也必将为促进民族地区文化繁荣、经济发展贡献出不竭的动力。

[1]杨俊.谈康巴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A].凌立,林俊华.康巴研究[C].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

[2]黄惠烽.康巴文献的数字化建设研究[J].长春大学学报,2013,(8).

猜你喜欢
康巴区域性文献
Palabras claves de China
康巴学人
——林俊华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康巴》:时代大裂变中的人性思考
立足康巴,面向世界——康巴文学“走出去”的翻译话语再释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康巴雄鹰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的通知 国办发〔2017〕11号
正确认识区域性股权交易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