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丽华,袁志刚,贾进辉,梁建忠,范会娜,付华华
(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3.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200)
脑梗死早期特定针刺方法对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
封丽华1,袁志刚1,贾进辉2,梁建忠3,范会娜1,付华华1
(1. 河北省石家庄市第三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11;2.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中医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3. 河北省石家庄市鹿泉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管理中心,河北 石家庄 050200)
[摘要]目的 观察脑梗死早期特定针刺方法对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共选取脑梗死软瘫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内科及康复、传统针灸治疗,治疗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增加对三阴交、太溪、委中穴的特定针刺手法,观察2组患者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肌张力及运动功能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脑梗死早期对三阴交、太溪、委中穴的特定针刺手法能更好地促进脑卒中患者运动功能康复。
脑梗死;运动功能;软瘫期;肌张力;三阴交;太溪;委中
脑梗死早期由于锥体束的断连休克,使肌肉牵张反射被抑制而出现患侧肢体肌张力消失或低下,临床称为软瘫期,即Brunnstrom Ⅰ期。软瘫期肌张力的恢复是关键,一定的肌张力是神经功能康复的基础,软瘫期时间长短对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障碍的重建有重要意义,如何能在卒中早期尽快使肌张力恢复,并减少过高肌张力引起的肢体痉挛、僵硬,是临床同道一直研究的课题。许多临床研究提示越早恢复肌张力,越有利于患者肢体功能的良性早期恢复。笔者在脑梗死早期,在常规内科治疗、康复及传统针灸治疗的基础上,用特定针刺手法对一些穴位进行刺激,可以促进脑卒中早期患者肌张力和肢体运动功能康复,现报道如下。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3月—2012年12月在石家庄市第三医院神经内科、康复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早期患者60例,均经CT或MRI确诊,符合中华医学会脑血管病诊断标准[1],初次发生脑梗死并且病程在1个月之内,Brunnstrom分期[2]Ⅰ期,肌张力临床分级[2]<2级。排除合并重要脏器严重疾病者,有明显认知功能障碍、痴呆、精神症状,不能配合评定与治疗者,合并锥体外系疾病、小脑疾病、周围神经损伤等疾病患者,2次以上发生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男21例,女9例;年龄(60.38±5.67)岁;肌张力均为0级。对照组30例,男19例,女11例;年龄(61.23±6.21)岁;肌张力均为0级。2组年龄、性别、肌张力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度(P均>0.05)。
1.2 治疗方法 2组均进行常规的药物、康复、针灸治疗。神经内外科的常规治疗主要包括脱水、营养神经、改善脑循环等药物治疗。康复治疗:①床上良肢位摆放;②患侧关节的主被动功能训练;③站电动起立床。常规针灸治疗:均取患侧常规用穴。下肢取足三里、梁丘、血海、伏兔、丰隆、太冲、昆仑;上肢取肩髃、肩髎、臂臑、手五里、曲池、肘髎、手三里、外关、合谷等。采用平补平泻手法,10次为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2 d。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特定针刺治疗方法,穴位:太溪、委中、三阴交。手法:太溪用1.5寸毫针直刺进入0.5~1寸,提插探寻手法,直到下肢向心性抽动3次为度,此方法参照醒脑开窍针刺法。委中及三阴交穴参照石学敏醒脑开窍针法的取穴及针刺方法。委中穴:下肢抬高呈直线,做提插手法,患肢出现不自主的向心性抬举,针会带出,再次进针,重复,出现3次抽动为度;三阴交:内踝上3寸,胫骨的后缘,成45°角进针,用提插法,针感到足趾,手法强烈并且快,肢体不自主的抽动,以达到3次为度。
1.3 观察指标 由同一康复师于治疗前及治疗后1周、2周、4周、8周对患侧下肢肌张力及运动功能分别进行1次量表的评定。运动功能评定采用简式Fugl-Meyer量表(FMA)[2];肌张力采用肌张力临床分级评定法[2](0级:软瘫,被动活动肢体无反应;1级:低张力,被动活动肢体反应减弱;2级:正常,被动活动肢体反应正常;3级:轻、中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阻力反应;4级:重度增高,被动活动肢体有持续性阻力反应)。
2.12组治疗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定 治疗后2组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分均明显提高(P均<0.05),且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均<0.05)。见表1。
2.2 2组治疗各阶段患侧下肢肌张力比较 治疗组肌张力恢复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且恢复效果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1 2组治疗各阶段运动功能评定,分)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2组治疗各阶段患侧下肢肌张力状况 例
注:①与对照组比较,P<0.05。
脑梗死属于中医的“中风”“偏枯”等疾病,无意识障碍,仅有肢体不遂者归为中风病的中经络,临床病机多属于肝风内动,痰浊瘀血阻滞经络所致。《灵枢·刺节真邪》篇曰:“虚邪客于身半,其入深,内居营卫,营卫稍衰则真气去,邪气独留,发为偏枯。”指出偏枯的病机特点在于瘫侧经络正气衰、邪滞于内。对于急性脑卒中软瘫期的病机,应以气阴亏虚、气血不足、肝肾阴虚、瘀阻经脉等为主。阳明经为多气多血之经,《内经》有“治痿独取阳明”的理论,故笔者选穴以手足阳明经穴为主,早期针灸能改善人身两侧气血阴阳的失衡,益气养血、活血通络。选三阴交、太溪、委中三个穴位进行特殊针刺手法,有较强的刺激量,能更有效地激发偏瘫侧经气。三阴交为足三阴经的交会穴,故三阴交穴具有调理肝脾肾三脏功能的作用,又因肝藏血、脾统血、肾藏精,精血同源,故三阴交可归于补血类穴位,能够通补下肢气血,是治疗下肢瘫痪的主穴。太溪穴是肾经的原穴,原穴是脏腑原气经过和留止的地方,原气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通过三焦运行于脏腑,是十二经的根本,故《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五脏有疾也,当取之十二原”,在穴性上太溪穴属于补肾类穴位。“所入为合”,委中穴为足太阳膀胱经五输穴中的合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经气深入合于脏腑的部位,膀胱与肾相表里,膀胱经循行经过腰背部,联系各脏腑的背俞穴,也能通督脉。故三个穴位既属于下肢的局部循经取穴,又属于脏腑辨证、经络辨证取穴,均是治疗偏瘫的要穴。
脑梗死后如何尽快促使缺失神经功能恢复,降低致残率,提高生活质量,是临床医师及康复师的终极目标。许多临床研究显示[3-5],在脑卒中早期,患者仍处于低肌张力的软瘫期,通过早期康复、针灸、中药等治疗或通过对皮肤的轻浅刺激、对关节肌腱的牵拉等治疗,能明显缩短软瘫期,促进肌张力早期恢复。其结果也提示越早恢复肌张力,越有利于患者肢体神经功能的良性恢复,减少肌张力的恢复不平衡及恢复后期关节僵硬、挛缩、疼痛等并发症,软瘫期的治疗是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康复的关键阶段。胡国强等[6]研究表明,醒脑开窍针法可使红细胞变形性提高,对脑细胞的梗死后损伤及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能改善脑神经细胞代谢而促进脑神经细胞功能恢复,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细胞功能的改善具有多向性且疗效肯定。欧阳颀等[7]研究认为软瘫期属于脑卒中的“静”期,治疗应“以动促进”,在软瘫期采用石学敏的醒脑开窍针法之动刺法,选取三阴交、委中等穴位,用提插泻法,量化以下肢抽动3次为佳,通过刺激穴区有关的运动神经出现“闪动效应”,改善下肢肌张力,诱发联合反应及共同运动的早期出现,改善肌张力恢复过程中的不协调与不平衡,从而促进肢体功能早期康复。经观察,治疗组临床疗效、FMA、B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
本研究在常规药物治疗、早期康复、针灸治疗的基础上,在患者低肌张力期对三阴交、太溪、委中应用类似醒脑开窍针刺法的刺激方法,能明显加快患者肌张力上升,更好地促使运动功能康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而且肌张力较早期恢复的患者,后期出现过高肌张力,进入严重痉挛期者较少。朱吕杰[8]在软瘫期按照神经解剖学理论采用分期针刺神经干的取穴法,观察结果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认为针刺神经干能激发神经兴奋性,重建条件反射,促进肌张力恢复。从三阴交、太溪、委中穴的立体解剖学看,均紧邻胫神经、腓总神经,通过特定的刺激手法对外周神经肌肉刺激引发较强的肌肉收缩信号,诱发下肢被动收缩,将刺激信号反馈给大脑皮质,引起大脑皮质运动细胞兴奋,通过给中枢神经一个功能性信号刺激,逐渐激发诱导患者中枢系统潜在神经代偿功能的早期出现,从神经康复角度讲,类似于康复手法中的促通疗法,故通过对3个穴位特定的治疗手法达到了较早地促进肌张力恢复的目的。
[1] 缪鸿石,朱镛连. 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 北京:华厦出版社,1996:1-6
[2] 周维金,孙启良. 瘫痪康复评定手册[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6-50
[3] 路峰,李伟,杜远生. 早期康复对重症脑卒中患者肌张力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7,7(7):1475-1476
[4] 许红霞,王慧,宋永枝. 急性脑梗死偏瘫肢体出现肌张力的时间对功能恢复的影响[J]. 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7,10(4):73-74
[5] 胡佳元,李向新.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血管病患者肌张力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13(18):2415
[6] 胡国强,田菲,李平,等. 醒脑开窍针法对脑缺血及缺血后再灌注家兔红细胞变形性影响的实验研究[J]. 天津中医,1995,12(4):31-33
[7] 欧阳颀,魏智钧,张春梅,等. 分期动静针刺对脑卒中早期康复的增强作用[J]. 针灸临床杂志,2009,25(10):3-5
[8] 朱吕杰. 分期解惑针刺法治疗中风偏瘫80例[J]. 浙江中医学院学报,1998,22(2):38-39
河北省中医药管理局科技研究计划(2008101)
10.3969/j.issn.1008-8849.2015.25.011
R743.33
B
1008-8849(2015)25-2771-03
2014-08-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