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任仲平”文章看如何以正确历史观增加评论的历史感

2015-02-06 08:34李天伦
中国记者 2015年10期
关键词:历史感历史观史实

□ 文/李天伦

从“任仲平”文章看如何以正确历史观增加评论的历史感

□ 文/李天伦

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要坚持正确历史观,表达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感,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特种兵”作用。但首先,必须有正确的历史观。本文作者是一位老评论新闻工作者,对此有一些自己的体会和思考。

历史观 历史感 新闻评论

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回顾和思考进行集体学习时强调,必须坚持正确历史观、加强规划和力量整合、加强史料搜集和整理、加强舆论宣传工作,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这对加强舆论宣传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媒体的旗帜和灵魂,新闻评论要坚持正确历史观,表达丰富而深厚的历史感,充分发挥舆论引导的“特种兵”作用。

历史感是新闻评论的制胜法宝

新闻是历史的初稿。20世纪50年代,政论大家胡乔木同志强调,要突出思想言论,哪怕写消息都要写出思想性、理论性,写出历史感。胡乔木同志的这番话,道出了历史感的非凡作用。在我看来,历史感是新闻评论的制胜法宝。主要原因是:

历史感彰显思想性。我们知道,评论是思想的产品,是思想的结晶,思想性是评论最核心、最根本的要素,启迪思想、凝聚共识、壮大主流舆论是评论最重要的功能。而历史具有“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的作用,历史感则是对历史的感知和领悟,同时蕴含着对现象的认识和对本质的把握。这个从现象到本质的过程,实际上就是思想的过程,闪耀着思想的光芒。由此产生的新闻评论,因为富有历史感、充满思想性,而发人深省、给人启迪,让人产生强烈的历史责任感、使命感和广泛的共鸣。

历史感增强说服力。评论有三大要素:论点、论据和论证。这三大要素有机结合在一起,目的是形成强有力的说服和引导。而历史本身具有其客观性、必然性和规律性,具有深刻的历史逻辑。有历史感的新闻评论,就是从历史的角度,以翔实准确的史料作为论据支撑,经过深入细致的研究分析,做出明确、准确的判断。比如,通过分析世界历史得出结论:依靠武力对外侵略扩张最终都是要失败的。这样的判断,无疑是可信的,是经得起历史检验的。

历史感提高附加值。好的评论,应该在把道理讲清楚的同时,讲出别人想不到的道理,提供别人不知道的信息,这就是新闻评论的附加值。历史是一门大学问,既是一种经验,也是一种情感,既有宏大叙事,也有鲜活细节。在评论中,对历史史料的灵活运用,可以提高附加值,给人新鲜、深厚、悠长、丰富、饶有兴味之感。

如何让新闻评论充满历史感?

在这里,以《人民日报》“任仲平”文章为例,谈谈感受。

“任仲平”文章十分重视认识历史、解析历史、思考历史。自问世以来,诞生了近百篇名篇佳作,许多堪称史诗般的政论,展现了舆论引领的独特作用。“任仲平”主要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呈现历史感:

在历史节点中选题。“任仲平”关注国际国内大事,选题毫无例外都是社会思潮、改革进程、发展战略等时代课题,业界有“每逢大事,必读任仲平”的说法。其中,周期性选题占相当大的比例,主要是结合重要节点、重要节日、重要纪念日,推出“任仲平”文章。比如,《让和平永驻人间——写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百年之际》《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改变中国命运的历史抉择——写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20周年之际》《选择,凝聚在信仰的旗帜下——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上)》《选择,奋斗在复兴的征程上——写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下)》等。“开展纪念日活动,如同点燃一支火炬”,“任仲平”文章不止一次引用法国作家维克多·雨果这句话,表明了从历史中汲取力量的一贯态度。

在历史坐标上立意。“任仲平”文章因为立意高远备受推崇。它善于把重大新闻、重要事件、重大战略放到整个国家、社会和人类的历史进程中考察,标示出其在历史坐标上的方位,揭示出历史的发展规律以及历史对于今天、对于未来的昭示意义。比如,《文化“为人民”的历史跨越——从延安文艺座谈会到十七届六中全会》一文,“任仲平”跨越时空,把时隔70周年、遥相呼应的两次重要会议紧密联系在一起,从历史的视角、现实的方位回答了文化发展“为人民”这个“关键的问题”和“怎样为人民”这个“问题的关键”。而回答“怎样为人民”,恰恰是十七届六中全会最大的历史贡献。除了周期性选题,对于其他选题,“任仲平”也是如此。比如,《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一文,“任仲平”对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的伟大实践进行理论总结,在历史、现实和未来的坐标中,准确标定文化改革的历史方位,唤醒人们的文化觉醒和文化自觉,进一步坚定文化强国之路的战略选择。

在历史逻辑里论证。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有其必然的、客观的、深刻的历史逻辑。富有历史感的评论,应当把至精至简的历史道理,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件中抽离出来,使之焕发出迷人的真理之光。比如,《开启民族复兴的百年征程——写在辛亥革命一百周年》一文,“任仲平”把辛亥革命放在中国几千年封建专制历史、近代百年现代化征途中考量,通过扎实丰富的历史事实充分说明,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征程,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这些推动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历史大事件,一切都始于辛亥革命。同时,通过论述中国共产党人接过历史的接力棒,从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中寻找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启示,在对辛亥革命精神的继承中实现超越和升华,将“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这一历史逻辑剖析得淋漓尽致。

在历史鲜活处表达。历史既源远流长、波澜壮阔,又丰富多彩、有血有肉。“任仲平”文章,既善于发掘呈现鲜活的历史史料、丰富的历史细节,也善于用鲜活生动的文字,表达历史发展的大开大合、风云变幻。比如,在细节的呈现上,今年9月2日的“任仲平”文章《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写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之际》,通过一位父亲、一位母亲、一位妻子的感人故事,证明了中国人民的勇敢与坚韧,宣示着中华民族的血性与尊严。比如,在历史的表达上,在《历史的契机等待我们把握——写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下)》一文中,“任仲平”用“我们从短缺经济来,到充裕经济去;我们从温饱不足来,到全民小康去;我们从计划经济来,到市场经济去;我们从封闭经济来,到开放经济去;我们从‘斗争’年代来,到和谐社会去”五个“一来一去”形象地表达了30年惊人巨变。

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

历史感与历史观密切相关,有什么样的历史观,就有什么样的历史感。在新闻评论中,我们要树立正确历史观,让历史说话,用史实发言,从而最大程度地凝聚社会共识,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让历史说话,是从本体论上讲,核心是从历史中发现规律,汲取把握今天、走向未来智慧和力量。比如,去年9月至今,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为主题,“任仲平”先后推出了《让历史照亮人类的明天》《让我们挽紧和平的臂膀》《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等多篇文章。这些文章明确地回答了我们需要怎么样的“抗战史观”问题。特别是《守望历史 为了和平》一文,启示我们要树立“全球抗战史观”,看到中国抗战的“东方主战场”地位,看到世界和平的“命运共同体”作用,助推世界和平发展。

用史实发言,是从方法论上讲,核心是用铁一般的史实说话,用事实说话,得出更可信、更有说服力的判断和结论。在新闻评论中,作为论据的史实,必须真实,没有任何争议,否则,论点难以成立。同时,又必须鲜活,有吸引力和感染力。要树立唯物史观,坚持“论从史出”,从整体上、从联系中去掌握史实,确保论点无懈可击。

(作者单位:甘肃日报社)

编 辑 陈国权 24687113@sina.com

猜你喜欢
历史感历史观史实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科学历史观
“大历史观”与历史思维培养——以《洋务运动》为例
早期《三国》插图:熊清波本《三国全传》的插图问题
高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养学生的历史感
习近平的历史观
高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历史感的培养探究
颠覆与重构——当代新历史小说的历史观
对八路军留守兵团几则史实的考证
中国工农红军第17军史实考
关于朝鲜战争的若干史实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