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

2015-02-05 12:16
中国林业教育 2015年5期
关键词:农林农村基层本科生

颜 华

(东北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哈尔滨 150030)

由于历史、体制、观念等多方面的原因,“三农”问题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制约。随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提出,农村建设更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点和难点。2004年以来,中央“一号文件”持续关注“三农”,而“三农”问题的解决关键在人才。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作为为农业、农村、农民发展输送科技、管理和经营人才的专业,其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培养服务于新农村建设、服务于现代农业发展、服务于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专门人才。然而,目前我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方向与专业人才培养的服务方向出现了背离,学生期望的就业地区大多在城市,就业意愿出现了“悖农”倾向。为了对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真实就业意愿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全面了解和深入分析,笔者以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30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开展了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意愿的问卷调查,以期为改变“悖农”就业状况提供具有针对性的建议措施。

一、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意愿的调查与分析

(一)调查对象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意愿问卷调查,以东北农业大学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300名本科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300 份,回收有效问卷258份,问卷有效回收率为86%。调查对象的年龄在17~21 岁之间,其中,男生71 人,占27.52%,女生187人,占72.48%;来自农村的学生占43.41%,来自城市的学生占56.59%;大学一年级学生占34.88%,大学二年级学生占36.05%,大学三年级学生占29.07%。

(二)调查结果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意愿问卷调查的结果显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意愿明显出现“悖农”倾向,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理想就业地区远离农村

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1),在接受调查的258名学生中,21.32%的学生认为理想的就业地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50.39%的学生认为省会城市是理想的就业地区,20.93%的学生认为中小城市是理想的就业地区,2.32%的学生认为乡镇是理想的就业地区,仅有5.04%的学生表示理想的就业地区是农村基层。可见,只有不到10%的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把乡镇和农村基层作为可选择的就业地区,而超过90%的学生则选择远离农村就业。

表1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理想就业地区的分布

2.期望就业单位远离农业

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2),在接受调查的258名学生中,有33.33%的学生希望在政府机关工作,27.91%的学生希望在国有企业(银行、电信等行业)工作,16.28%的学生希望在事业单位(学校等)工作,12.02%的学生希望在外资企业工作,只有6.2%的学生愿意到私营企业工作,6.5%的学生愿意自己创业。可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在选择就业单位时,更多考虑的是获得一份稳定的工作以及获得优厚的薪金和待遇,而不是专业对口、学以致用。

表2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期望就业单位的分布

3.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较低

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3),在接受调查的258名学生中,表示愿意从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只占34.1%,其中只有5.81%的学生表示“非常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4.26%的学生表示“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24.03%的学生则表示“一般”;而明确表示不愿意从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占到65.9%,其中有22.09%的学生表示“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43.81%的学生表示“非常不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可见,尽管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所学专业与农业相关,但大多数不愿意到农村去就业;即便在那些愿意从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相关工作的学生中,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的学生比例也很低。

表3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的情况

4.择业过程中考虑的因素“悖农”

学生在择业时会考虑诸多因素,只有工作岗位能够满足其考虑的就业条件,学生才愿意选择。调查结果显示(详见表4),在接受调查的258名学生中,择业时将“薪酬与福利”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学生所占比例最高,为29%;将“个人发展空间”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学生所占比例次之,为22.5%;将“工作地点”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学生所占比例位列第三,为17%;此外,分别将“个人兴趣爱好”“单位性质”“公司规模和名气”“专业对口”“岗位级别”作为首要考虑因素的学生,所占比例依次为14%、12%、3.1%、1.2%、1.2%。可见,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择业过程中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个人事业发展条件和物质生活条件,而只有极少数学生会考虑专业是否对口。由于农村与城市相比在满足大学生择业时所考虑条件方面处于劣势,所以在吸引人才方面没有优势,从而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择业过程中出现“悖农”意愿。

表4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择业时首要考虑的因素

二、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的影响因素

(一)学生个人的因素

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是市场经济环境下决策人理性选择的结果。亚当·斯密在提出“经济人”概念的同时,指出人都是以利益最大化为目标而做出行动决策的,即人是理性的。基于“经济人”假设,每个人的工作目的都是为了获取经济报酬,而这正是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意愿“悖农”的主要原因[1]。当然,在实际的择业过程中,决策人通常是介于完全理性与非完全理性之间的,即是有限理性的。因此,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择业过程中除了要考虑上述经济因素外,还会综合考虑自身条件、个人发展预期等因素。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多数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认为城市的发展空间更广阔,有利于自我价值的实现,所以更愿意选择在城市生活和工作。

(二)专业因素

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理论与实践脱节等问题,也是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的原因之一。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于为社会培养服务“三农”的应用型人才,要求本科生能够熟练掌握农林经济管理、农林政策与法规等方面的知识,更要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2]。但是,在实际的人才培养过程中,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更强调理论教学,而实践教学环节较为薄弱,存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的问题。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8名学生中,只有8.91%的学生认为所学的专业理论知识是实用的且能够指导实践,其余的学生都认为所学的专业知识不实用或一般;同时,有48%的学生表示不清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方向,特别是有96.12%的学生不看好农林经济管理专业的就业前景。由此可见,专业理论知识的实用性低以及对学生专业意识的培养不到位等,都导致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对专业的就业前景缺乏信心,在择业时没有把专业对口作为考虑的主要因素。这最终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在就业时出现“悖农”倾向。

(三)社会经济因素

我国城乡的二元结构使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过大,是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意愿的根本原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借鉴原苏联的发展经验,走的是优先发展工业、农业为工业提供剩余积累的社会经济发展道路。长期以来,城乡分割的发展战略导致城乡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差距过大,具体表现在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环境等各个方面。于是,在“马太效应”的作用下,人才、资金等资源纷纷流向城市,进而更加大了城乡发展水平的差距。在这种情况下,相对于城市而言,农村的经济发展落后、医疗卫生条件差、基础设施和休闲场所不完善,再加上国有企业、外资企业等大学生比较向往的工作单位很少设在农村,所以农村基层对大学生的吸引力很小,大学生对城市会更加向往。同时,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对工资水平、生活环境和就业单位的工作条件等要求较高。而农林行业尤其是农村基层单位的工资水平和生活待遇通常都不高,这就势必会导致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出现“悖农”倾向[3]。

三、改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悖农”就业状况的政策建议

(一)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和就业观

大学的本科教育阶段正是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在这一阶段,高校的引导作用是不可或缺的。因此,高校应结合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和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逐步改变大学生希望“跳出农门”的传统观念,纠正大学生认为到基层就业低人一等的错误看法,积极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并处理好追求个人理想与为国家和社会贡献聪明才智的关系;同时,通过加强对往届毕业生中奉献农村、服务“三农”典型事例和先进模范的宣传,使在校大学生树立到农村基层就业的信心和荣誉感[3]。此外,高校还应与各级政府部门一起,在奖助学金分配、保研考研等方面制定优惠政策,加大对到农村基层和农林行业工作的大学毕业生的支持力度,尤其是要积极制定和出台一些鼓励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就业或创业的后续配套政策。

高校还应结合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就业的实际情况,加强就业指导,积极引导大学生形成正确的就业观。首先,高校应在大学新生刚入校时就对其进行职业生涯教育,并将职业生涯教育贯穿于本科教育全过程,从而使学生尽早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并对就业方向做出正确的选择。其次,高校应注重校企合作机制的建设,通过搭建实习、实训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习机会,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从而为学生顺利就业奠定扎实的基础。再次,高校应建立专门的就业指导网站,为学生提供全面的大学生就业政策信息和及时的招聘信息。最后,高校应通过委派专业的就业指导教师对大学生社团设立的模拟企业招聘流程的竞技项目进行指导等途径,加强大学生应聘技能和技巧的培养与训练。

(二)加强专业建设,增强学生的专业认同感

对本科生来说,在学习专业知识的同时,还需要了解专业的发展方向和就业定位。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大学生的专业认同感,进而才能改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悖农”就业状况。

一方面,高校要加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建设。首先,要优化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以增强专业所培养人才的就业竞争力。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设置的课程涉及农学、林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领域,课程教学内容的覆盖范围比较广,所以如果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体系的构建缺乏科学论证和优化,就很容易使学生陷入虽然学到大量知识却学而不精的困境,同时会造成专业特点不突出,从而使所培养的专业人才因缺乏独有的专业优势而在就业过程中常常处于不利地位。因此,在构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体系时,要更多地设置专业性强的课程,而减少混杂性的课程,以避免教而不精、学而不精。其次,在确定农林经济管理本科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体系时,要强调专业性和实用性。尤其是对一些重要的专业课程,不必要强调“一学期结课”,应适当增加教学学时,在讲授基础理论的基础上,对课程内容进行拓展和深化;同时,要加强与理论教学相配套的实践教学,促进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际应用相结合,强化学生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以增强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就业竞争力。

另一方面,高校的专业课教师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注重加强农林经济管理本科生专业意识的培养。笔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发现,通常实践教学结束后,学生对专业的认识会更为清晰,对专业的学习兴趣会更高。因此,专业课教师在课程教学过程中,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要有意识地鼓励学生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并将所学的理论知识运用到实际问题的解决中去,从而通过亲身体验和亲自动手培养专业兴趣、强化专业意识。

(三)改善农村基层的就业环境,制定优惠政策支持大学毕业生到农村基层工作

调查结果显示,在接受调查的258名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中,只有5.04%的学生愿意到农村基层工作。这不仅是根深蒂固的传统就业观念所致,而且也与农村基层就业的内外部环境较差有很大的关系。目前,我国城乡收入差距在3倍左右,加之农村的生活环境、医疗卫生条件、社会保障机制等都远落后于城市,所以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在择业时首先选择在城市就业也在情理之中。因此,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农林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生的“悖农”就业状况,必须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加大对“三农”的扶持力度;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村城镇化,逐步缩小城乡间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差距;要不断完善农村基层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障制度,尤其是要针对到农村基层就业的大学毕业生出台一些优惠政策,切实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工作条件,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从而增强农村对高级专业人才的吸引力。此外,要组织落实好“三支一扶计划”“村村大学生计划”等农村基层服务项目,通过项目建设把优秀的专业人才输送到农村和农林行业。

[1]龚晓琦.大学生到农村就业意愿调查研究——以扬州大学学生为例[J].中国电力教育,2011(4):183-185.

[2]楼栋,郭红东.影响大学生农村就业意愿的实证分析——以浙江省大学生为例[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11):127-131.

[3]王辰,李敏义.大学生农村基层就业意愿调查与分析——以黑龙江省普通高校为例[J].理论观察,2012(2):158-159.

猜你喜欢
农林农村基层本科生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天津农林科技》征稿启事
One Heath视角下昆明市高年级本科生抗生素认知与行为
云南省农村基层治理能力法治化路径探析
《天津农林科技》稿约
如何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Without Contraries is No Progression”: Contraries in William Blake’s “The Sick Rose”
An Analysis of the Absence of Maternal Care in The Bluest Eye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AC311A加装农林喷洒设备首飞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