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玉霞
当前,作文教学与生活本身相脱节,忽略了作文要像生活那样多姿多彩、赏心悦目。为了让学生亲近写作,写出有真情实感的作文,笔者在多年的教学中进行了认真思考和探索,对初中低年级作文尝试了从日记到作文的训练模式。
一、现身说法,谈日记
开学后的第一次作文教学,笔者捧来了高高的一大摞新旧不一的笔记本,学生个个睁大眼睛,疑惑不解。
师:同学们,这些都是我的亲笔日记,里面记载着我的读书生活,我的教学生涯,我的成长经历……每次翻开他们,总能带给我无尽的回忆,无尽的思考,无尽的享受。今天,我想让你们也来跟我一起分享这“日记大餐”。
顿时教室里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学生个个精神焕发。
笔者先每组发下1本日记本,让学生轮流翻看,亲眼目睹老师的日记,使学生相信这是真的而不是假的,5分钟后收回。
每个学生都迫不急待地想看一看,一到手时并小心翼翼地翻阅着。
师:同学们,也许你们很想一饱眼福,可是时间不允许。这里我就给你们念几篇吧,好不好!
生:好!(教室开始异常安静)
当笔者读到有趣的几篇日记时,学生不时地发出爽朗的笑声,如《尝辣椒》。当笔者读到受感动的内容时,学生也因之而动容,如《难忘的一幕》。读了一篇又一篇,大家仍意犹未尽。
师:同学们,你们看了我的日记,也听了我的日记,关于写日记,你们现在有没有很想问的问题啊?
教室里掀起了新的高潮,学生们开始议论纷纷,一只手,两只手,三只手,他们正争先恐后地把手举得高高的。
生:很多人认为日记是属于个人的隐私,你为什么还愿意给我们看呢?
师:日记像文章一样不应该永远成为隐私,只要是健康的、积极的都可以大胆地拿出来与大家一起分享、交流、共同进步!有的日记还可以通过发表来发挥它的价值。如《雷锋日记》。所以,希望今后你们的作文、日记不要再遮遮隐隐,思想只有交流才有进步,才有意义。
学生的问题越来越多,有的问:“老师,写日记有没有偷懒的时候啊?”有的问:“是什么让你喜欢上了记日记?”等等,笔者都心平气和地作了回答。此时感受到学生越来越亲近日记,越来越崇敬写作。于是,笔者向学生提出了要求,说:“同学们,心动不如行动,从今天开始我们大家一起来写日记,在每天的语文课前3分钟,各组长检查完成情况,并每组推荐一人上台演讲。这样的‘日记大餐我们每天分享。”
二、课前“演讲”,交流日记
第二天的语文课,教室内气氛活跃,“演讲”已经开始了。内容有的是昨天的“日记大餐”,有的是同学间争吵、逗乐的事……也许学生的脑海里时时浮现同学间那些熟悉的画面,每个人显得非常有趣而专注。当有人听到自己也被写进了别人的日记里时,还有不好意思的。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对日记进行评论,评论方式尽量遵循先表扬优点,后指出缺点,再给予鼓励的方式。例如,笔者很欣赏某某同学日记中的某句话(某个词、某些内容、某种写法等等),理由是……。如果某处作些改动会更出色。
这种交流效果真的很不错,避免了一味的批评和打击,保护了学生的写作热情,越来越多的学生乐于展示自己的日记。对学生的大胆展示笔者也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谁说你们不会写作呢?这不,你们不是把自己的欢乐、苦脑、希望都写出来了吗?而且还写得如此酣畅淋漓!”此时学生的脸上露出会心的微笑。
这样的课前“演讲”,每天照常进行。为了使评论形式更加丰富,有时读一篇就评一篇,有时读两篇后进行比较评论。在“演讲”内容上也时常进行调整。有时要求学生看新闻写日记,有时根据校内外文体活动写日记。这样做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全方位地接触社会和生活,在同学的交流中,学会观察,学会写作。
每一篇日记,每一次交流,每一项活动都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快乐。
三、精选日记,修改成文
两周之内,笔者组织一堂与日记有关的作文课。
首先,各组长向全班同学汇报学生的日记完成情况,并每组评选出坚持写日记、内容整洁、充实的两名学生,给予奖励。
其次,让获奖励的同学,向全班同学谈写日记的感言。
再次,组织学生进行4人一组的交流,精选日记本中的素材,要求学生修改整理成一篇600字左右的作文。
此环节,学生积极性很高,他们说比起写作文来有趣得多、容易得多。为什么呢?原来,有的一则日记本身就是一篇比较优秀完整的作文,只需取个好题目或对其中的语言稍作修改即可;有的只需对日记的开头和结尾作补充修改;有的则把主题相似或关联的几篇日记合在一起,再加上题记;当然也有的材料不够,内容太短,需做大量的充实工作;等等。学生一起讨论着、推敲着、欣赏着,笔者也不时地参与其中“出谋划策”。
当各小组修改的文章基本出炉后,笔者邀请全班学生来分享这一成果。小组内先派1人读原文,后派1人读新作。有的小组完成得非常好,赢来了一片掌声。有的小组修改得不到位,大家当场出点子,想办法。当然,学生的水平是有限的,我们不能过于严格地要求学生运用多么优美的语言进行多么巧妙的构思。根据每个人的水平和各小组的情况,只要有闪光点,教师都应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保护好学生的写作与修改热情。
最后,笔者要求每一小组把修改成的作文抄写在作文纸上,并贴到教室的“作文栏”中,供大家交流学习。
四、教学反思
从日记到作文的教学尝试,使笔者对作文教学有了新的认识。
第一,作文教学必须首先拓展学生的生活视野,丰富其人生经历及体验。写作是学生丰富多彩的学习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文教学要进入色彩斑斓、自然活泼、血肉饱满、情韵隽永的生活图景,要引导学生参与社会集体的有益活动,从而为作文提供丰富的题材。
第二,作文教学要正确处理情感和生活的关系。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观察生活时懂得所选择的事物必须和自己的心灵有沟通之处。外物与内情碰撞,才可能闪现火花,否则,物与情隔离,思路就阻塞,难以产生新鲜的思想,难以引导学生写出真情实感。
第三,教师要充分认识到作文是最富于浪漫和创造的,要有开放的、宽容的心态,用自己的心去关爱、肯定学生的个性化写作。笔者认为,指导学生记日记、每次课前交流日记,也是在指导他们“采撷生活浪花”,并点点滴滴地融化到学生的作文实践中。经过这样反复的训练,笔者真切地感受到学生对写作的亲近,写作确实成了他们生活的一部分,思想成长的一部分。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当写作变成了学生的自觉习惯,变成了他们心灵深处的必需倾诉时,作文将会何难呢?
作者单位:江西省赣州市第一中学(34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