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授课有效性的策略

2015-02-02 17:58沈艳芬
语文天地·初中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白杨树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

沈艳芬

语文阅读授课对提高学生语文阅读能力有着积极作用,它是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基本方式和根本前提,对学生以后的生活、工作和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语文阅读授课的效果还影响着初中学生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在贯彻国家制定的新课标时,要将语文阅读授课的有效性作为重点关注对象。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授课存在的问题

1课前准备不够充分

语文阅读授课能够有效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对其日后的工作、学习和生活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但是由于部分教师对阅读授课的关注程度不高,课前准备不够充分,没有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的,没有培养学生养成课前预习的习惯,而导致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备课脱离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影响教学效果。由于阅读课程多为长篇小说选段,因此,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缺乏耐心,无法真正去意会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影响课堂教学质量。

2教学模式陈旧

随着新课标课改的推进,部分初中已经逐步推进教学观念、教学模式的改革,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教学观念、教学工具辅助课堂教学。语文阅读授课需要学生具备较强的抽象思维能力,通过阅读课文创设阅读情境,从而很好地去意会作者表达的中心思想,品味阅读带来的乐趣。由于初中生的思维发展尚不如高中生成熟,因此,在教学中需要假以其他辅助工具进行阅读,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课文,阅读课文。但是由于部分初中语文老师尚未将传统的观念改变过来,不懂得多利用高科技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导致由于教学模式陈旧引起课堂教学质量下降。

二、提升初中语文阅读授课有效性的策略

1上课前需准备的事宜

第一,明确学习目的。

刚上初中的学生首先要确立学习目标、明确学习目的。学习目的要建立得有根基,教师要掌握所教课程的中心思想,要将目的建立得合理。授课之前,教师要做足准备,反复核对自己的讲稿,分析文章的中心思想,由此建立学习目的,引领学生全面理解课文,掌握课文的中心思想,并摘抄课文中的好词好句,让学生体会到课文的艺术美和内涵美,由此提升学生的美感,并帮助学生感受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并对此进行思考,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二,培养学生预习习惯。

预习的本质就是上课之前学生就已和课文进行了沟通,了解了课文的大致内容。预习可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成绩。所以,教师要培养学生预习的习惯。

讲课前引导学生找一些和课文有联系的资料来看,初步了解作者的写作初衷,找出文章写作类别,并将文章中的不懂词语弄清楚,然后通读全文。通读之后,让学生将文章分为几个段落,用来理解文章的大致内容。比如,将文章分层,理解每层意思。学生了解文章大致意思之后,再让学生把其中感触最大的语句标出来,顺便让学生把难懂的语句也标出来,留到课堂上提出问题,和教师一起探讨解决问题。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再浏览一遍文章,从中体会文章的美,争取学习到文章中的写作手法和修辞手法。最后,让学生完整地读一遍课文,争取从中领悟到作者的思想情感,将文中表达作者思想情感的语句找出来,用以体会作者的言外之意。

2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来表现情境

初中语文阅读授课不仅是教授知识内容,还要注重学生能力和情感的培养。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经历更好地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情境。初中语文阅读授课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将文章情境表现出来,让学生不仅可以从文字上触摸文章,还可以从直观视觉和听觉上感受文章。由此学生不仅学习了知识,还提高了形象思维能力,提高了观察力,并增强了阅读兴趣。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表现文章情境,既可以提升学生阅读文章的审美能力,还能从直观上感受文章,让学生和作者进行情感交流,更深入地体会到作者的思想情感。

而且,教师还可以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方式来促进学生钻研精神的发展,有利于深化学生对文本的情境体现,并能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3教师应适当地指点学生

教师应该适当地指点学生,既能够将学生的语文阅读学习引入正轨,还能够让学生体验中国语言的美感。

比如,学习朱自清的《春》时,可以让学生分析“山朗润起来了,水涨起来了,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句子,并从中体会到春天情境的美感。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分析“太阳的脸红起来了”这个语句,并问学生:“大家觉得春天的太阳是什么样的呢?‘红这个字给大家的感受又是如何呢?其中有何内涵?”等等。由此促进学生审美情感的发展,感受到春天的景象。或者,教师可以引领学生感受语言的美,比如“成千上万的蜜蜂在嗡嗡地闹着”,这一语句中的“闹”可否换成“叫”呢?为什么呢?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不可以换的,但却说不出不换的原因。教师这时可以对其进行适当指点,指出“闹”字既表现了蜜蜂的声音,又表现了一群蜜蜂采蜜的热闹情境。并从侧面衬托出花朵数量的多和味道的香甜,让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到中国语言博大精深的奥妙。

4阅读需要注意的问题

语文阅读授课的方法还需要初中语文老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不断尽心地深入研究,进行课题实验,在不断的探索中找出最适合学生掌握的科学方法,以达到新课标教学目标的要求,更好的运用到初中语文阅读授课中来。当然,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格外注意这一问题,才能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

(1)加强学生阅读的目的性指导,在阅读中注意养成有目的性的阅读习惯,这在提高学生阅读能力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

(2)保持注意力集中,提高阅读的效率。例如,在对《白杨礼赞》一文进行阅读时,要以礼赞为整个文章的中心,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道出白杨树是不平凡的。作者说的“白杨树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这是在强化对白杨树的礼赞之情。

(3)正确处理阅读理解、记忆力和阅读速度之间的关系。课堂时间有限,要适当处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在快速阅读中,在对课文有一定理解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阅读。

综上所述,将语文阅读授课从视觉听觉上全面感知,才是对课文的真正理解。初中语文阅读授课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厘定课文的脉络,找到课文的中心思想。所以,教师授课的理论指导要抓住重点,要让语文阅读授课积极效果越发明显,由此学生才会对语文阅读有深入的了解,才能让他们真正学到知识,提高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如皋经济技术开发区袁桥初中(226575)endprint

猜你喜欢
白杨树多媒体教学初中语文
听故事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白杨树染绿了夏天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会唱歌的树
校园里的白杨树
多媒体教学在语文课堂的有效应用
多媒体教学为高中语文课堂插翅添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