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朱秋芳
在“折叠”中体会数学的奥妙
☉江苏省苏州市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朱秋芳
有关折叠问题在近几年各地中考中频频出现,有图形折叠后再剪裁并判断剪裁后图形形状的、有图形折叠后求折痕或其他线段长度的、有图形折叠后求边或角的大小关系的、有图形折叠若干次后寻找折叠前后变化规律的、还有坐标系下的图形折叠题等.由直接运用折叠相关性质的说理计算题,发展到基于折叠操作的综合题,甚至是压轴题.考查的着眼点日趋灵活,能力立意的意图日渐明显.
1.折纸剪裁正方形
把矩形纸片按如图1折叠,就可裁出正方形纸片.
2.折纸剪裁菱形
将矩形纸片对折再对折,然后沿着图2中的虚线剪下,就可裁出菱形纸片.
3.折纸做等边三角形
如图3,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平,再次折叠纸片,使A点落在折痕EF上的N点处,并使折
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接下来只要再沿MN所在的直线折叠一次就可以裁出等边三角形了.
1.几何图形通过折叠后求折痕或其他线段长度
解决折叠问题,首先要对图形折叠有一个准确定位,把握折叠的实质;还要在变换几何图形的位置、形状、大小后找到图形之间的联系,知道哪些量没变、哪些量已改变.例如:折叠问题中折叠前后图形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图形折叠问题中蕴含着重要的轴对称知识,因此,解决这类问题的关键是弄清折痕(即对称轴)及其两侧的全等图形;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和相似三角形的性质进行推理、计算.
思路分析:由在Rt△ABC中,∠C=90°,∠A=30°,BC=1,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得AC的长,又由△ADB沿直线BD翻折后,将点A落在点E处,AD⊥ED,根据折叠的性质与垂直的定义,即可求得∠EDB与∠CDB的度数,继而可得△BCD是等腰直角三角形,求得CD的长,继而可求得答案.解答过程略.
反思:本题充分利用折叠的性质,结合直角三角形中的勾股定理等知识点,运用数形结合的方法,最后求出未知线段,一定要注意折叠前后图形中角及边的对应关系.
反思:此题主要考查了折叠对称的性质、勾股定理、等腰梯形的判定与性质.从本题可以看出:对称点的连线被对称轴垂直平分,连接两对称点既可以得到相等的线段,也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把折叠问题与四边形的知识结合,联系了折痕与四边形形状之间的互推;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与动手操作、空间思维能力,较好地体现了折叠问题的全面性与技巧性.
2.圆或圆的一部分通过折叠后求有关弧长或面积的问题
例3 如图5,AB是半圆O的直径,且AB=8,点C为半圆上的一点.将此半圆沿BC所在的直线折叠,若圆弧BC恰好过圆心O,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_________.(结果保留π)
反思:解题过程似乎不难,但要求学生的思路一定要非常清晰,始终紧扣题意,抓住实质,考验了学生严谨、细致的求学态度.
例4 如图6,在扇形OAB中,∠AOB=110°,半径OA=18,将扇形OAB沿过点B的直线折叠,点O恰好落在上的点D处,折痕交OA于点C,则的长为_________.
思路分析与解答:如图6,连接OD.根据折叠的性质、圆的性质推知△ODB是等边三角形,易求∠AOD=110°-∠DOB=50°;然后由弧长公式l=来求的长,所以由折叠的性质推知△ODB是等边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之处.
3.图形折叠若干次后寻找折叠前后的变化规律
实际解决问题时有些题型通常会出现折叠多次的情况,这样就需要寻找多次折叠之间的规律了.
反思:本题主要熟悉沿对称轴折叠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似的特征,又要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特殊性,得出规律.
4.平面直角坐标系下的几何图形的折叠
平面直角坐标系下图形折叠型压轴题的新颖、灵活之处在于不但要会抓住折叠后图形的性质,还要求具有较强的想象力进行合理猜想;还要善于应用有关数学知识进行运算和逻辑推理,验证猜想.
例6 如图8,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一张矩形纸片OABC,O为坐标原点,A点坐标为(10,0),C点坐标为(0,6),D是BC边上的动点(与点B、C不重合),现将△COD沿OD边翻折,得到△FOD,再在AB边上选取适当的点E,将△BDE沿DE翻折,得到△GDE,并使直线DG、DF重合.
反思:本题用到了折叠后三角形全等求线段长及点的坐标;由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建立二次函数模型求最值;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确定函数图像交点个数,证明猜想,解决此类压轴大题,也充分考验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与综合素质.
总之,图形的折叠问题是图形变化的一种,主要是考查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判断推理能力,也有利于培养同学们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我们要想在众多折叠题中显得游刃有余,那就一定要抓住“折叠”的实质,展现数学中的“奥妙”所在.相信我们一定能用双手“折叠”出美丽的世界,也能用心灵创造出美好的未来.
1.吴行民.“轴对称”牵手“折叠”[J].中学生数学(初中版),2010(9).
2.陈轶.浅议“问题教学”[J].吉林教育,2010(19).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