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教师职业回归人本属性

2015-01-31 10:50徐莉亚
职教通讯 2015年17期
关键词:工具性教师职业职业

徐莉亚

论教师职业回归人本属性

徐莉亚

传统教师职业更侧重其“物”的职业属性,形成偏重工具性定位的素质期望、侧重对教师职业的外在形象期望以及多重角色而无法自拔的职责期望。职业现实与职业期待的冲突使教师产生职业倦怠、出现心理偏差、陷入多重角色冲突困境。重新审视教师职业,必须还原教师属“人”的本质,将教师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使教师职业重新回归生活本身。

教师职业;工具性定位;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回归生活

在学校实际教育工作中,对教师的职业定位往往出现否定人性和个性的做法,这将极大挫败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危害教师身心健康,阻碍师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这种违背人性地对教师职业定位,无益于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必将违背教育本质,损害教育质量。

一、传统教师“物”的职业属性

在学校教育场域中,社会对教师职业偏重工具性定位的素质期望、侧重对教师职业的外在形象期望以及教师自身疲于应对多重角色而无法自拔的职责期望等多重因素,使得教师职业被看成是纯粹外在的功利性活动,逐渐丢失了教师的职业意义,教育教学工作偏离了育人的职业本质,外在的功利私心冲毁了教师的道德操守,冲散了教师的职业羞耻感和道德自律性。

(一)偏重工具性定位的素质期望

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教师的职业定位更多是从社会功能的角度定位,对教师也以工具性的社会评价为多。[1]这种对社会的工具性价值的评判标准使得教师在教学活动中也甘愿自认为一种工具,更多的是知识搬运工的角色。在这样的教育环境下,教师在面对教育对象的时候,关注的依然是工具性的结果:只看到教学工作的种种功利性结果,其职业属性仅是传递性而非创新性。譬如,只关注学生在考试考核中取得的成绩,变成了分数和成绩的追逐者,如此,教师个人成长目标模糊、教学热情丧失也就不足为奇了;职业的工具性定位排斥了学生的兴趣、个性、特长、创造力,学生学会了多少知识,掌握了多少技能不是关注点,在这种思想关照下,教师很少去关心学生的内心情感需要,不去激发学生的理想,甚至不允许学生有个性的流露,教育偏离了育人原则,造成了学生发展受到负面影响,结果直接导致了学生发展的物化、工具化和异化,无法适应社会需求。

(二)侧重对教师职业的外在形象期望

相较于其他职业,社会对教师有更高的职业期望,赋予了理想化色彩。“道德楷模”、“人伦典范”。“师者,人之模范”;“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行可为表仪者,人师也”……类似的表述都把教师职业从现实提升到神的高度。“春蚕”、“红烛”、“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等成为了教师职业的象征。[2]基于这样的社会期望和压力,教师自己也预设了种种“超负荷”的工作标准,如利用业余时间加班加点超时工作,大公忘私甘于奉献;要拥有高深的学识,应该知道世间所有问题的答案,放弃与家人友人团聚时光疲于“充电”;违背原则地对学生好,无条件满足学生所提出的要求,等等。一些教师内心也秉持着“完美教师”的标准,希望自己能够同时拥有这些品质,害怕自己的所作所为会影响教师的职业形象;辜负民众对自己的期望,但社会对“完美教师”的标杆可谓之高,民众对教师的期许可谓之多,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也都无法达到,这就给教师莫名地增加了一层恐惧。教师经常体验到挫折、无助,自信心在不断减少;自我成就感在不断缺失,面对繁重的教学任务无法全身心应对,开始厌倦教学工作,在社交活动中难以保持平衡的心态,逐渐走向自我封闭。

(三)多重角色而无法自拔的职责期望

在新课程背景下,教师承担着提升教学效率,推动教育发展的重要任务,教师的教学行为更多的是受其承担的社会角色所制约。在社会系统中,个体角色受所在行政单位、家庭和公共群众等寄于不同期望。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随之复杂化和多样化的学校功能促使教师的角色也随之多重化,教师除了是“知识的传授者”外,还扮演着“家长代理人”、“问题解决者”、“学生楷模”、“规章制度执行者”、“心理问题调适者”、“学生的知己”等角色。教师在个人行为规范上,包括语言、语态、体态、风度、仪表、服饰及权威性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认为只有如此,教育才有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

二、教师职业现实与职业期待的冲突现状

自从南朝《后汉书·孔僖传》中“尊师重道”一词诞生以来,对传统教师职业的审视,不免发现一开始教师职业就在历经沧桑、饱尝荣辱中背上了历史的沉重包袱。无论是社会舆论还是学校教育的熏陶,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教师本人都开始相信,老师应该站在真理上说话,如此,传统教育观念下所形成的教育职业观必然带来教师职业现实与职业期待的冲突。

(一)理想与现实形象的落差产生职业倦怠

对教师的诸多正面评价一方面是对在教师的社会地位和作用的充分认可和肯定,给教师赋予了崇高的社会形象的同时,也为教师设立了迎合社会标准的标杆,这表明教师的思想意思、行为表现应该代表社会道德规范准绳,应该具有极高的社会声望。然而,当把目光转向现实,就会发现社会中不同职业之间收入往往具有较大悬殊、教师在学校工作时间过长、教师被责打、拖欠工资等现象时有发生,这与教师受到的赞誉形成了强烈反差。理想和现实差距使许多教师在他们的职业生涯中产生诸多的不确定性和怀疑,教师的成就需求、自尊需求很可能受到伤害,不少教师产生了职业倦怠感。

(二)教师不堪重负出现心理偏差

在社会竞争激烈的今天,为了博得学生的喜欢、家长的满意、社会的认可,教师就会学着怎样去讨好学校领导、学生家长、社会民众。政府以及相关部门对学校的评比检查何其多,教师为了应付各类名目繁多的评比竞赛检查,用请客送礼、拉关系等方法去做通社会关系,为的就是能够得到关照。教师往往疲于应对,也深知自己言行与学校及社会正面的教育格格不入,背离教育的初衷,内心渐渐塑造了一种畸形的人格。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表面上看似表现得镇定、机智、顽强,但现实生活中,由于社会经济地位有限,生活压力大,加之劳动成效得不到及时反馈,因而存在着严重自卑感,出现抑郁低沉、沉默寡言、情绪低迷等心理问题。很多教师职业压力大,心理调节能力较弱,心态不稳定,在教育教学中有意无意地对学生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消极影响。

(三)陷入多重角色冲突困境而疲于应对

教师是教育系统的重要组成因素,职业形象和职业职责受诸多外在和内在条件影响,尤其受上级管理者的理念引导。随着社会向民主和平等方向发展,社会价值更加关注工作中人本和人文的因素。[3]传统教师自我牺牲型的比喻过于强调教师职业的社会角色,希望教师使用外部社会规范要求自己,这种外在强加于教师的角色意识往往抑制了教师的人格和主体的自觉性的发展,老师扮演的是缺乏生命活力的个体。教师作为“传道、授业、解惑者”,角色称谓繁多,教与学活动的组织管理者、问题解决的协调者、学生身心发展的促进者,课程资源研发者,等等,使得教师痛苦地徘徊于各类角色之间,压抑着自己的个性,无法形成固定的行为模式,使教师为实现多重角色显得有心但无力。[4]教师多年积累的成功教学经验,在面对学生个体差异越来越大,教学任务越来越繁重,家长的需求、社会的期望越来越高的今天,面对不断丰富更新的教学内容和大胆创新、见多识广的学生时,由于教师的责任感和多重角色下,不少教师深感欠缺,这大大影响其教学效果。这种压抑个性、默默无闻地承受自我异化,只能越来越使教师职业令人敬而远之。

三、教师职业人本属性的回归思考

随着时代进步和发展,对于教师职业需要重新审视,还原属“人”本质,将教师的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相统一,使教师职业重新回归生活本身。

(一)还原教师属“人”本质

回归教育本质,首先必须从教育自身入手。教师首先是人,活生生的人,不是神,理应有各种正当的生活、社会需要,要获得正当的物质报酬,享受休闲娱乐的生活,在学校教育教学情境中教师需要在社会规范允许的前提下表现出更多内心本真的的职业行为,而在日常生活中则可以多元地表现出个性化的行为。教师职业备受社会重视无可厚非,这就是现实的教师职业地位,与此同时,也要考虑教师的现实需求和个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它包含了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幸福生活的追求,这样教师才能从这一职业中获得快乐。[5]教师应该强化教育者基本的道德追求,加强建构教育良知,不断思考将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么培养人这样的问题。通过教师将自己放在一个更加宽广的历史视角中,摆脱工具性的职业束缚,教育教学行为才能超脱功利目的,在教育生涯中为所当为,有所为当然也可有所不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中还原教师的属“人”本质才能有利于教师的全面发展。

(二)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相统一

社会从一开始就对教师形成了较高的职业标准,期望教师成为理想人格的典范、道德准则的楷模、科学知识的权威、主流社会价值的维护者和巩固者。长期以来,个体专业知识经验、技术条件和社会预期成为专业教师职业的全部条件,使教师的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难以统一,教师的个性特征被职业角色的光泽所吞没。然而,只有真正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合而为一,具体表现为权利与义务、享受与奉献、消费与创造等内容的统一,才能真正激发教师的内在潜能,散发教育最真实的魅力。只有当教师真正发自内心地做到表里一致、言行一致的时候,才能对学生身上“润物细无声”的潜移默化作用,使学生受到最自然的教育,感染、熏陶并引起他们的共鸣和仿效,教师也能在个人与职业之间建立起活泼、丰富的联系,能将社会价值、个人价值相统一。

(三)回归生活本真

教育如果不是为了谋生去表演,它就是教师的生活本身。教育要回归本真,教师首先要做到回归生活。面对多重角色,教师应学会客观评价和准确定位自己,在职业角色与个性角色之间调试自如,保持合理的张力。[6]近些年来,诸如“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辛勤的园丁”、“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红烛”,等,等这些隐喻也日益暴露出了一些缺点,社会也在反思:对教师是否太过于强调社会对教师的崇高期望,忽视了教师固有的尊严和价值;太过于强调教师的牺牲精神,而忽视了教师作为人的应有本性。社会对教师重新审视带来了对教师评价越来越生活化,对教师的要求越来越客观。教师也学着放下各种条条框框,尽量做到接受并认可教师多重职业角色的现实,学会整理过滤教师多重角色,合理调试自己的职业行为。一位优秀的教师是能回归生活本身,追求最本色的生活常态,并将真情实感流露到教学活动中,把对生活的感悟、积淀的浓厚生活底蕴内化、升华到教育教学过程中去,最终使自身的个性角色、职业角色与社会角色实现完美的统一。

[1]张伶.审视教师职业[J].阴山学刊(社会科学版),2004(4):116-120.

[2]楼世洲,张丽珍.教师专业境界:精神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和谐——过程哲学视野下的教师专业发展[J].教师教育研究,2009(6):20-23.

[3]贺武华.教师:多重角色的冲突与协同[J].教书育人,2002(12):36-38.

[4]朱江涛,邵光华.教师多重角色实现困境分析[J].教学与管理,2010(33):8-10.

[5]张凤琴.教师职业价值观——教师职业发展的内在动因[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4 (3):64-66.

[6]王洪玲,李海燕.对教师自身解决其角色冲突问题的几点思考[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4):60-62.

[责任编辑 李 漪]

徐莉亚,女,金华广播电视大学讲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学。

G715

A

1674-7747(2015)17-0067-03

猜你喜欢
工具性教师职业职业
高技能人才背景下技工院校教师职业能力大赛成果转化研究
教师职业认同研究综述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共生——核心素养下的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培养
新课程对教师的新要求——兼谈语文工具性的另一面
中职数学“工具性”教学模式探究
职业写作
向量的巧用
我爱的职业
教师职业认同文献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