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现代药学教育理念构建药学本科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2015-01-31 09:19高恩泽李化玲张文龙
中国医学教育技术 2015年5期
关键词:人文精神药学服务

高恩泽,李化玲,张文龙

1 徐州医学院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4;2 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沈阳 110016

基于现代药学教育理念构建药学本科生人文精神的思考

高恩泽1,李化玲2,张文龙1

1徐州医学院药学院, 江苏 徐州 221004;2沈阳药科大学药学院, 沈阳 110016

贯彻“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现代药学教育理念关键在于构建药学生的人文精神,让药学教育回归本性。文章介绍了药学人文精神及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现状,并对药学生人文精神淡化的根源进行了分析,提出了构建药学服务人才人文精神的途径。

人文精神;药学服务;药学教育

药学作为与人的健康息息相关的科学,它不仅是一门单纯的自然科学,也有着深刻而明显的人文精神印记。高等学校的药学专业教育应当强化服务社会的人才培养目标,建立并实施服务型药学人才培养标准是药学教育工作者应当认真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药学服务概念最早由美国Hepler和Strand两位教授提出,指为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最终结果而向患者提供负责任的药物治疗[1]。药学服务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仁爱救人”的人文精神在医药领域的渗透。

1 药学人文精神理论概述

中外学者对“人文精神”内涵的论述莫衷一是。在西方,人文精神一词“humanism”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是在人类与自然、宗教神权、封建君权斗争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关于“人”个性解放、生存发展的思想,包含人文主义、人本主义、人道主义3个概念[2]。在中国,“人文精神”一词是舶来品,但是中国传统文化关于“人文精神”的思想相当丰富。例如:儒家的“仁”、道家的“法天贵真”、墨家的“兼爱非攻”等思想都是根植于中华文化土壤的人文精神。

人文精神在药学领域的延伸就是药学人文精神,其本质就是“以人为本”的药学服务观念。《黄帝内经·素问》中有“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的论述,阐述了我国古代医药工作者贵“人”的职业精神。药学是与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与社会公众利益密切相关的特殊职业。作为药学服务行为的对象—患者和公众是有思想、情感、意志和理性的,在研究、开发、生产、流通和用药指导等过程中,药学工作者要以特有的情感(包括道德感、理智感、美感)来满足人们的健康愿望和社会、心理要求;通过良好的医药服务行为,更好地提高人们的生命质量,使患者的人格受到尊重,个性得以全面发展,使药学的科学价值与人的价值相统一,这正是药学人文精神的精华所在[3]。

2 我国药学服务人才培养现状

我国著名药理学家吴春福教授曾指出,传统的药学教育思想,概括地说,一是“见物不见人”,以药物为中心,而不是以“人”和患者为中心;二是单纯的知识、技术教育,是以药品(主要是化学类药品)为中心的知识、技术教育,与全面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去甚远[4]。这种片面的药学人才教育思想导致我国药学毕业生缺乏人文精神,难以满足社会对药学服务人才的要求。

药学服务概念的引入,呼唤社会药学服务体系的建立。要求药师作为交流者、合格药品的提供者、培训者和监督者、合作者以及健康促进者,向患者和其他医药专业人员提供质量合格的药品和优良的药学服务[5]。然而,在我国,传统的医院药师的工作职责是围绕药品而开展的。医院药剂科以保障临床用药作为药学人员的首要任务,有调剂、制剂、质检、采购、保管等方面的分工,这种“以药为中心”的工作模式导致药师远离临床、远离患者,难以做到以人为本,服务患者。高校药学人才培养模式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医院药学服务人才匮乏,患者不能享受到专业、优质的临床药师用药指导服务,也是导致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因素。

3 药学生人文精神淡化的根源

3.1 科技至上思想导致人文精神淡薄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极大地促进了医药研究的现代化进程,为人类加速研究战胜疾病的新药提供了先进的工具,但也导致了药学工作者过分推崇科学技术,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培养。我国传统的高等药学教育是以药物为中心,四年制本科药学专业的课程中以化学为主,传授学生掌握以科学的精神理解药物的合成、制剂、质控方法、作用机理,等。药学工作者也热衷于实验室研究,即使在临床研究中也往往是把人作为生物学的人去研究药物对人的作用,注重人的生理属性,而忽视了人的社会属性;注重药物作用于人的生物理化数据,忽视人的整体性、社会性特点。对科学技术的过度推崇,使药学科研人员关注更多的是运用实验手段进行药物的研发,而缺乏理性、全面地辩证思维和综合思考,难以用现代药学教育“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对患者的心理、精神、行为方式等方面予以关注。

3.2 社会功利化对人文精神造成强烈冲击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追求最大的经济利益成为医药服务的潜在动力,物质化倾向在医疗行为的许多方面和环节中表现出来。传统的“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被弱化和淡化,很少考虑患者由于用药带来的药疗事件、经济负担[6]。

医药院校学生专业选择、专业学习、就业选择的功利主义倾向也非常突出。一些学生一进学校就想着“跳槽”,在医学院校,临床医学成为药学本科生转专业的热门选择。另外,学生把主要精力投入“专业学习”或英语、计算机等实用知识和技能的学习,而疏于基础性、人文修养性学科的学习。部分药学生就业选择的功利主义倾向严重,紧盯高薪职业,热衷于从事医药销售,在工作中过多地考虑眼前的、现实的利益,采取不正当竞争的手段以经济利益做诱饵驱动药品在医院、药店的销售,忽视药品的毒副作用和患者的经济承受能力,缺乏对职业的长远规划,缺乏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

4 药学服务人才人文精神构建的途径

4.1 药学教育者应树立“人本”观念

在药学高等教育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应当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交流活动,药学教育的首要目的是培养作为社会属性的“人”而存在的药学服务人才,教师引领学生在人类崇高文明的熏陶下,以人文精神为根本、以科学精神为手段,不断研究战胜疾病、救死扶危的新药,不断探索改善患者生命质量的药物治疗方法。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说:“科学来自于人和人的激情和利益。科学自身应该是一部伦理学法规,科学能寻求价值,并能在人性自身中揭示这些价值”。科学最初产生时的本质是一种“帮助人类的手段”[7]。因此,教师在药学科学教育过程中要树立“人本”观念,以学生为中心,切忌重授课轻交往,重灌输轻对话,用实际行动引导学生在药学学习过程中确立“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的理念。

4.2 强化人文社科教育

在制定药学本科教育教学计划时,在以药学课程群为主体,以化学、医学、生命科学为支撑,以外语、数理统计、计算机为工具的基础上,还应该强化人文社科课程的教育力度。通过开设选修课或邀请社会知名学者对学生普及传统文化、文学艺术、宗教伦理、思想政治等丰富的艺术、人文社科教育,通过开展学生社团活动,帮助学生在实践中领会人文精神的内涵,真正掌握药学生人文精神的真谛,而不是浮光掠影式的人文教育空壳。真正使学生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高素质药学专门人才,在面对各式各样不同文化背景或不同教育层次的患者时才能真正了解患者感受,提供高质量的药学服务。

4.3 采用多种教学形式

在当前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高校本科生授课多采用大班授课的形式。这种授课形式有明显的不足:师生之间互动反馈少,学生层次不一,难以实现因材施教。为了提高课堂效率,大班授课形式是以书本知识为中心的“教师—知识—学生”线性交流模式,这种重灌输轻对话的师生交流模式导致教师和学生之间缺乏人与人的主体间交流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事实证明,单一的理论教学形式并不能很好地开展人文精神教育。药学生人文精神的培养,一个重要途径是第二课堂,也就是需要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学校教育过程中发挥共青团和学生社团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丰富多彩的学生文体活动,寓教于乐,采用多种教育教学形式全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才能使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药学服务人才工作收到实效。

4.4 实行本科生导师制度

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体制是以年级或若干班级为基本单位的辅导员负责制。辅导员对于学生进行的管理是标准化的宏观管理,难以针对学生个性特点实行差别化个体辅导。大学阶段是大学生形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的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可聘请德高望重的教师作为学生的人生导师,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上的困惑,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理想和信念,为培养其高尚的人文精神打下坚实的基础。导师制有利于形成亲密的师生关系,导师通过自身的言传身教、学识和感染力影响学生,传递出特殊的学术风格和更宽广的人文精神达到教学与育人的相互统一。

4.5 建立多元化评价指标

由于人文精神有着丰富的内涵,因此药学服务人才的评价也不应该只用学业成绩一把尺子,而应该是德育、体育、能力等多把尺子。一个合格的药学服务人才应该是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学业成绩、劳动技能素质和个性特长等方面都全面发展的。因此,我们的教育必须是“全人教育”,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新理念,坚持学生评价标准的多元化,避免学业成绩“一刀切”的评价方式。多元化评价的目的是以评价促学生发展,对药学本科生的思想品德、身体素质、心理素质、艺术素质、学业成绩、劳动技能素质和个性特长等素质进行阶段化评定,让学生及时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不足,确定自身阶段性发展目标,在评价中不断塑造完善的药学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

随着医学的发展,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药学模式也随之发生了相应转变,从传统的“化学—药物”模式正在向“生物—医学—药学—社会”模式转变。特别是近几年临床药学的快速发展,使原来以药品为中心的药学工作模式转变为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药学教育模式要与当前社会发展相适应,只凭借建立在生物学、化学、物理学、工程技术学等自然科学课程教育的药学人才培养必然不能满足社会对药学服务人才的要求。药学生人文教育不是以培养哲学家、艺术家、文学家、音乐家、伦理学家等为目的,而是教学生能够以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来指导自己解决药学服务中遇到的问题,树立尊重人、关心人的服务意识,培养文学、艺术、音乐素养,陶冶自己的情操。塑造药学生的人文精神,提高药学生自身综合素质,为社会输送大批具有“以人为本,药学服务”理念的新型药学人才也有助于缓解当前紧张的医患关系,促进社会的和谐有序发展。

[1]Hepler C D,Strand L M.Opportunities and responsibilities in pha- rmaceutical care[J].Am J Hosp Pharm,1990,47(5):535

[2]李山林.人文精神的内涵与人文教育的实质[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9(1):124-128

[3]张婉莹.高等药学教育与人文精神[J].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6(2):186-187

[4]吴春福.关于药学服务人才培养问题的思考[J].药学教育,2004,20(2):1-2

[5]方宇,黄泰康,杨世民,等.国外社会药房药学服务研究进展[J].中国药学杂志,2007,42(5):394-398

[6]李金友,普春华.加强药品管理 促进合理用药[J].中外健康文摘,2011,8(38):257

[7]马斯洛.人性能达的境界[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87:26

Thinking on building humanistic spirit of pharmacy undergraduates based on the modern concept of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GaoEnze1,LiHualing2,ZhangWenlong1

1SchoolofPharmacy,XuzhouMedicalCollege,Xuzhou221004;2SchoolofPharmacy,ShenyangPharmaceuticalUniversity,Shenyang110016,China

To implement the "people-oriented and pharmacy service" concept of modern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the key is to build humanistic spirit of pharmacy undergraduates and make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return to its essence.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humanistic spirit of pharmacy and current situation of pharmacy service personnel training. Then it analyzes causes of faded humanistic spirit among pharmacy undergraduates. Last, we put forward ways to build humanistic spirit of pharmacy service personnel.

humanistic spirit; pharmacy service; pharmaceutical education

2015-03-23

高恩泽(1988-),山东临沂人,硕士,助教,主要研究方向:学生事务管理、体内药物分析。

G642.0

A

1004-5287(2015)05-0580-03

:10.13566/j.cnki.cmet.cn61-1317/g4.201505031

猜你喜欢
人文精神药学服务
广西医科大学药学一流学科建设成效
《药学进展》编辑委员会
《药学进展》杂志征稿启事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服务在身边 健康每一天
光绪《黔江县志》的药学价值
招行30年:从“满意服务”到“感动服务”
试论医学人文精神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