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建设

2015-01-30 23:33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三全育人服务平台开放性

谢 群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三全育人”是当前高校开展育人工作需要遵循的教育理念和指导思想,提倡高校育人工作应贯穿于学校各项工作之中,形成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良好格局。就业服务工作是高校育人的重要内容和手段。教育部公布的《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指出,要强化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大学生就业创业比例。这是要求高校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释放的新信号。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本文结合天津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就业工作特色基地建设,深入探讨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建设的价值与路径选择。

一、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建设的价值探索

1.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是解决当前就业服务薄弱问题的现实需求

(1)就业服务的队伍建设亟待充实加强

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是一门科学,需要教育者具有一定的专业水准和科学化水平。具体来说,就业服务队伍需要运用专业知识和科学化测评手段帮助学生制定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和具体的就业指导服务。但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服务队伍主要由学校就业指导中心和院系毕业年级辅导员组成,存在着数量不足、结构单一、流动性大、学科背景复杂、专业性不强等问题,严重影响就业服务工作的质量和水平。而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倡导多元主体的协同作用,整合优势资源,发挥育人合力。

(2)就业服务的内容体系尚需丰富拓展

大学生就业服务工作应满足不同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与发展需要,且是一项连续性和整体性兼顾的系统工程。目前,国内高校就业服务工作多停留在为毕业生群体提供招聘信息、开展就业指导的阶段,而忽视了对其他学生群体的生涯规划指导,且就业服务缺乏整体性的过程设计和系统完善的内容安排,通常显现为一定的阶段性和季节性特点,延伸性不足。而开放性就业服务体系注重全程化指导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将视点从关注学生择业期的一个点扩展为整个人才培养阶段,从单纯的就业指导拓展为全方位的职业引导。

(3)就业服务的方式方法有待更新完善

当前就业服务工作多采用发布就业信息、开展就业指导讲座、组织就业招聘会等传统方式,手段方法较为单一,难以适应市场变化对学生素质能力的需求,学生就业意识淡薄,就业服务工作影响日渐式微。开放性就业服务体系强调校内外教育资源相结合、理论学习与专业实践相结合、教育教学与学生科研相结合、教育与学生自我教育相结合等多种方式服务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工作,以期不断缩小学历教育与市场需求之间的差距,为高质量就业创造机遇。

2.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是满足当前大学生职业发展诉求的内在要义

为整体把握了解当前大学生的职业发展诉求和现实需要,某高校的计算机学院对本院1237名在校生、部分往届毕业生开展问卷调研。经调查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几类发展诉求。

(1)明确自身职业理想和生涯规划的发展诉求

调研结果显示,绝大多数同学对当前严峻的就业形势和专业前景持有较为清醒客观的认知(72.9%),认为当前自身职业规划面临的最大困难是 “不能确定自己的职业方向”(52.4%)”,在学校提供的教育支持方面,就业实习帮助(46.2%)、相关社会实践(45.6%)、职业能力倾向测评(44.7%)成为学生最希望获取的教育信息。这表明学生有意识地想了解自身的能力水平,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但当前对学生生涯发展的引导不够。

(2)提升专业技能水平和开展专业社会实践的发展诉求

调查表明,学生认为在找工作过程中最具说服力的优势在于综合素质及专业方面的造诣(56.3%)。在“影响就业的最主要因素”调查中,学生选择最多的是专业实践(38.6%),其他依次为个人修养 (22.8%)、所学专业(15.8%)、家庭背景及社会关系(14%)、学习成绩(8.8%);而调研中近80%的学生反应“当前理论课程太多,缺少实践环节”。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距成为当前掣肘学生职业发展的主要瓶颈。

(3)给予专业就业指导和职业适应性教育的发展诉求

调查数据显示,32.2%的学生表示最想从就业讲座中获得求职技巧,其次是就业政策法律法规、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与设计、就业观念引导、模拟面试、简历制作技巧等内容,学生就业意识较为强烈。

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试图通过全员育人格局、全方位育人平台和全过程育人体系满足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专业技能水平提高和专业社会实践等方面的发展诉求,实现对学生职业发展的全程化指导与个性化服务。

二、“三全育人”理念与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耦合机制研究

1.“三全育人”的内涵要素契合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的现实需求

“三全育人”是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和全方位育人的有机统一,包括育人主体要素、育人时间要素和育人空间要素三个部分。就育人主体而言,全员育人扩大了育人的主体范围以及职责内涵,强调全体教职员工都应树立育人意识,承担育人职责,积极发挥育人作用;就育人时间要素而言,全过程育人延伸了传统观念中的育人期限,倡导育人应根据大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教学规律贯穿于大学生成长的全部过程;就育人空间要素而言,全方位育人注重从不同维度、不同空间以及不同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引导,从而促进学生的自由全面发展。而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的搭建,亟需多元服务主体的协同参与、服务过程的系统连续以及服务内容的多维渗透。所以“三全育人”理念的独特内涵为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的开展实施提供了理论支撑与合理性依据。

2.“三全育人”的理念目标与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的建设目标相一致

“三全育人”的教育模式在遵循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和成长成才规律的基础上,通过最大限度地整合育人资源、延伸育人期限和拓展育人内容,最终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倡导多元主体合力对学生开展全方位、全过程的教育与引导,强调就业服务是一个全面化、系统化的工程。平台搭建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帮助学生实现就业意向前置、做好职业生涯规划以及提升个人能力素养,最终实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统一。因此,人才培养成为两者共同的价值诉求和目标选择。

三、“三全育人”理念下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建设路径探析

基于“三全育人”理念,搭建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需要形成多元主体协同参与的全员育人格局,多维度品牌活动为载体的全方位育人平台,立足年级、学生特点的梯度化全过程育人体系。天津某高校计算机学院以就业工作特色基地建设为契机,初步搭建起全程化指导与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开放性服务平台。

1.多元主体协同参与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高校传统的就业服务工作模式多从学生工作的角度出发,而忽略了其他要素主体的教育引导服务功能。当前涉及大学生就业的服务主体包括政府、社会、高校、企业、学生家庭、学生自身等诸多利益相关者,这些都是完善高校就业服务网络体系中的结点。从高校可控因素看,高校作为人才培养方,是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孵化基地;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是直接吸纳人才数量和检验人才培养质量的市场杠杆;而学生作为就业服务工作的主动者与受动者,是最直接的利益相关者。基于上述三个维度,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建设应积极引导企业、专业课教师、学生工作者、学生自身等多元主体介入其中,形成全员育人格局。

2.多维度精品项目打造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搭建全方位育人格局

基于多元主体的角色身份和特色优势,天津某高校计算机学院就业工作特色基地建设过程中,从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专业兴趣引领和技能提升以及朋辈教育引领示范等多个维度分模块、有重点地打造精品活动,搭建全方位育人平台。

(1)企业作为人才需求方引导大学生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

为帮助学生寻找职业生涯最佳发展贡献区,实现内、外职业生涯的统一,高校应主动出击,根据自身人才培养的需求和目标实行“引进来”的战略,将行业内知名企业引入学校。计算机学院就业工作特色基地建设过程中积极打造“企业大讲堂”和“校企共建学习型社团”品牌活动。

“企业大讲堂”系列专业讲座在充分调研企业和不同学生群体利益诉求的基础上,邀请行业内具有一定影响力和社会认可度的企业来校开展专业兴趣引导、职业生涯规划、行业动态及主流技术、职场应试等方面的专业讲座,实现传统教学主课堂与企业讲堂第二课堂的有机契合与互补。2014年度已与多家企业合作完成讲座15场,引导学生不断明晰职业生涯发展轨迹及企业需求。在“校企共建学习型社团”活动中,学院邀请密切合作企业专业技术人员作为大学生学术型社团课外指导教师,通过QQ、微信、座谈等形式定期开展深度技术交流与辅导,积极探索校企共建新模式。

(2)高校教师作为人才培养方引领大学生培养专业兴趣,实现技能提升

大学生的专业知识储备和技能水平是“软实力”的重要体现,直接关系到就业状况的好坏和就业质量的高低。因此,专业课教师和学生工作者应充分结合自身能力条件引导学生培养专业兴趣、提升专业技能,深入实习实践、提高专业水准。

就业工作特色基地建设过程中,学院充分发挥专业课教师的专业引领作用,积极推进 “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和“课程置换”品牌项目。“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着眼于提升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就业竞争力,构筑专业课教师与学生、教学科研团队与学生兴趣小组的对接平台,目前学院已有近百名学生进入教师科研课题组。“课程置换”项目旨在实现学历教育与市场需求的有效契合,目前学院与两家IT企业开展课程置换和项目实训,以社会需求反馈教育教学,不断探索校企合作的新路径。

高校学生工作者作为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引路人,应积极鼓励学生参与专业社会实习实践,计算机学院自2011年起持续开展“锐眼看世界”暑期专业社会实践。“锐眼看世界”遵循不同年级学生的专业学习规律,有重点、分层次地指导学生开展暑期专业社会实践。大一暑假,引导学生通过查阅文献、调研等方式了解专业技术前沿和发展趋势,强化专业意识;大二暑假,引导学生通过企业参访与调研等方式体验工作状态,培养专业兴趣;大三暑假,鼓励学生深入企事业单位参与项目实践,提升专业技能。专业社会实践活动自启动以来,参与人数逐年增加、实践活动内容日益丰富、学生认可度不断提升,超过学院总人数72%的同学参与其中。

(3)学生作为就业服务的主动者与受动者积极发挥朋辈引领示范作用

学生是现代大学治理的重要主体,在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搭建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与彰显。计算机学院在就业基地建设中开办“考研记”和“就业记”专栏,积极发挥朋辈教育作用和典型示范作用。

“考研记”和“就业记”充分挖掘应届毕业生中的优秀典型,分享考研心得和经验感受、撰写求职经历和技能技巧,同时依托微博、微信公众账号等多个平台进行宣传报道。通过优秀典型示范和朋辈教育,引导学生审视自身的优势与不足,引发学生对自身职业生涯的定位与思考,从而有效地激发在校生的专业兴趣和主体意识,营造浓厚的学习情境和就业氛围。

3.梯度化教育引导助推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构建全过程育人体系

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并不是采取一刀切的做法,而是充分考虑到不同学生群体的利益诉求和发展需要,遵循学生成长成才的发展规律和思想状态水平,有针对性地、有梯度地设计就业服务内容和体系。为此,计算机学院就业特色基地建设搭建起以大一学年专业兴趣培养、大二学年职业生涯规划、大三学年专业技能提升和就业技能训练、大四学年就业指导和职业适应性教育等不同层级、不同内容的全过程育人体系。就业服务内容深度耦合学生主体的实际需要,符合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指导的客观规律,实现了就业服务工作的系统性、连续性和整体性。

高校就业服务开放性平台建设将多元主体纳入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和就业服务工作中,发挥协同作用,形成育人合力;打破了传统就业服务工作模式,职业生涯规划和指导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搭建了由单一提供招聘信息到引导学生树立专业意识、做好职业生涯探索和规划、实现专业兴趣引领和技能提升、开展朋辈教育引领示范的全方位育人平台。开放性就业服务平台是新形势下贯彻“三全育人”工作理念,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和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

[1]教育部.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的通知[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3265/201412/xxgk_180810.html.

[2]范小凤.论新时期高校“三全育人”德育模式及其运作机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1.

[3]刘亚辉.以学生为本的全过程就业工作理念探索与实践[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5(2).

猜你喜欢
三全育人服务平台开放性
打造一体化汽车服务平台
例析三类开放性问题的解法
江苏省一体化在线交通运输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初中英语开放性探究式阅读教学策略
论基于云的电子政务服务平台构建
基于云计算的民航公共信息服务平台
高职推进“三全育人”工作制约因素浅论
基于“三全育人”的高校工科专业优良学风途径研究
“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教师课外育人长效机制探析
寻求开放性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