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发展战略思考

2015-01-30 23:33张铁庆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常态转型企业

张铁庆

(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天津 300202)

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正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从规模速度型粗放增长转向质量效率型集约增长,从要素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即以“速度换挡、结构优化、动力转换”为特征的新常态。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已处于调整中的自行车行业如何面对经济新常态,如何在经济新常态形势下做好转型升级,实现华丽转身,是整个行业不能回避的问题,必须从发展战略层面做出思考与应对。

一、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面临的形势分析

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的发展既有机遇,亦有挑战。从机遇看,虽然自行车行业已步入调整期,又面临经济新常态宏观环境的影响,但市场需求表现平稳。2014年,全国自行车产量为8305万辆,同比增长1.3%;电动自行车3551万辆,同比下降3.9%。规模以上(年销售收入2000万以上统称为“规模以上”)企业完成主营业务收入1445.5亿元,同比增长10.3%;利润80.1亿元,同比增长16.1%。出口全线飘红:自行车出口6265.3万辆,同比增长10%;电动自行车出口首次破百万,为111.2万辆,同比增长35.8%;全年共创汇66.1亿美元,同比增长16.2%%。这些数字说明,在行业规模增速放缓的情况下,质量效益有所提升,行业调整转型已初见成效,呈现良好稳定业态。可以预见,自行车行业仍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在经济新常态下继续做好调整转型,行业发展前景光明。

从挑战看,一是传统优势明显弱化。劳动力优势,传统制造业成本优势,国际贸易中的比较优势,都已发生较大变化,优势不再。二是规模增速明显放缓。未来较长时期,自行车年产销量将保持在8000-8500万辆之间,上下波动不会很大,电动自行车在2014年已经终结了此前的超常规高速增长,年产量将保持在3500万辆左右。可以看出,自行车行业扩张的时代已经成为过去。三是自行车暴利时代结束。曾几何时,自行车行业20%-30%的利润率是较为平常的现象,但今天,业内企业多不敢再有此奢望。整个行业利润空间收窄,微利时代到来已是不争事实。四是转型升级压力加大。自行车市场的变化已是显而易见:以代步功能为特征的自行车需求持续下降,以健身休闲为特征的自行车需求逐步上升,锂电池电动自行车上升趋势已经确立。因此,整个行业需转型升级,近几年,许多企业已开始行动。但面对市场快速变化,企业仍时时刻刻感受到转型升级的压力。经济新常态下,这种压力继续增大。挑战已然发生,不容回避。自行车行业唯有化希望为机遇,化挑战为动力,在经济新常态下,练好内功,方可实现持续发展。

二、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需正视的问题

自行车行业要取得持续发展,一些制约发展的共性问题必须解决。经济新常态下,这些问题的负效应将表现的更明显,因此,解决问题的迫切性更强,以下问题更应引起自行车全行业高度重视。

一是产品低质化。较长时期内,自行车行业一直处于低质化扩张状态,自行车销售价格长期徘徊在300元/辆左右,近一两年随着产品结构调整,销售价格在1000元/辆以上的自行车逐年增加,但至今比重仍未突破10%。电动自行车近10年来销售价格始终徘徊在2000元/辆以下,近一两年锂电池的应用开始增长,但至今90%以上的电动自行车仍使用铅酸电池。全国出口自行车一年已达6000万辆以上,但平均单价在100美元以下,而台湾产品平均单价在400美元以上。全行业产品低质化的状态没有根本改变,这种状况已滞后市场需求变化,制约行业发展。大多数企业对此有所认识,但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企业多选择先顾眼前,对从战略发展角度审视并应对这一问题显得力所不逮。

二是市场上的恶性竞争。由于自行车行业近些年一直处于扩张期,扩张的主要手段就是用低价格挤占市场,促销手段花样繁多,促销活动常年不断,但万变不离其宗,最终体现就是低价倾销。为了继续维持低价格,企业不得不持续扩大产量,以摊薄固定成本,同时持续向零部件供应上游企业传递压力,压低供货价格,延迟支付货款。出口退税的利润空间更是全部计入价格竞争中。但企业扩大产量,需占用更多资金。而且到2014年末,全国自行车保有量已达3.9亿辆,电动自行车保有量已达1.91亿辆,市场空间接近饱和。向上游企业传递压力亦不是无底线,产品质量降低是显而易见的。这样恶性竞争的结果,就是行业利润越来越低,产品品质长期上不去,企业只能在生存线上勉强维持。

三是研发能力普遍不足、投入少。全行业大多数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中心,科研投入严重不足,表现在产品上就是同质化、低质化,技术进步缓慢、创新成果寥寥。多数企业开发新产品就是仿造,市场上每出一款畅销产品,企业就一哄而上,竞相仿制,这样虽得一时之利,但企业的创新能力自我废弃,市场竞争环境恶化,也影响了一些企业的创新积极性,制约了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自行车行业要取得持续发展,上述问题必须解决,这一点,不难在行业取得共识,现在需要做的是业内企业要从行业发展大局出发,增强自律意识,在经济新常态下关注本企业发展,全力做好调整转型。

三、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发展对策建议

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提升到战略层次的对策就是四个字:创新驱动。本质上要解决好两件事,一是产量的高速增长结束,二是产品的质量增长提速。具体讲,要抓好五方面举措。

1.技术进步

自行车行业的扩张期已经结束,经济新常态下,企业一定要避免产能冲动,收缩战线,不再简单的扩张,要向精和专的方向发展,这就要大力推进技术进步。当前,德国“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战略,标志着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兴起。自行车行业要满足消费者不断增长的个性化、多样化需求,就要紧跟全球制造业最新发展趋势,通过技术进步推进自行车制造转型升级。

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要求业内企业,提高创新能力,突破6项关键技术:一是高强度轻型材料的推广应用;二是自行车传动部件的精加工技术;三是电动自行车电控系统的综合性改进;四是铅酸电池和锂离子电池的综合性能提升;五是力矩传感技术的应用与推广;六是数字技术,物联网技术和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和推广。这是完全正确的,具有极强的针对性,全行业都要为之努力。同时要牢牢把握市场导向,在适应、引导市场需求中推进技术进步。

2.结构转型

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需要加快企业结构和产品结构调整,由规模速度粗放型向质量效益集约型转变,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管理、人力资本质量型转变,由低端比较优势向复合比较优势转变,由传统的大规模批量生产向大规模、个性化生产转变,由传统的生产型企业向生产服务并重转变。就产品结构调整而言,一定要紧盯市场需求的变化,开发生产中高端产品,提高休闲、健身自行车和锂电池电动自行车的比重,强化差异性、个性化设计理念,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尝试使用强度高、轻型化的材料,提升产品品质,如天津渤海轻工投资集团,内部既有老品牌“飞鸽”自行车,又有以钛合金应用为主的轻钛自行车企业。应推进企业间的联合,共同研发新产品,力求在自行车新材料应用上取得突破。

3.营销创新

企业的生命是市场。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企业一定要更加注重营销创新。一是要注重电子商务。互联网、物联网的飞速发展对自行车行业从生产到销售的全过程构成越来越大的影响。微营销、移动电子商务、电商平台等一系列创新营销手段已在行业崭露头角,这种线上和线下的营销模式与消费者互动体验增多,传播效率不容小觑。企业一定要深入分析和研究互联网平台营销模式,着力解决与传统营销融合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向互联网要市场。二是推进专卖店建设。中高端产品、个性化产品要有适合的卖场。“自行车一条街”的销售模式显然落伍了。要建设专卖店,与品牌宣传、售后服务、电商线下体验结合起来,在销售环节率先实现转型升级。三是继续推行骑行文化。中国自行车协会推出的“低碳行动、骑行中国”活动,在增强人们低碳环保意识,引导绿色出行,启蒙青少年骑行爱好方面收到很好的效果。业内企业亦纷纷推广骑行文化,这对行业发展大有裨益,应坚持下去。

4.品牌培育

品牌对一个企业至关重要,品牌需要培育,需要持续不断的培育,老品牌更不能吃老本,要有品牌培育战略。经济新常态下,自行车行业在调整转型中一定要强化品牌培育。要舍得投入,围绕品牌培育在技术进步、品质提升、产品宣传、售后服务、文化积淀等方面做足功课,如“飞鸽”自行车,是新中国第一个自行车民族品牌,最近推出“复古”自行车系列,取得很好的市场效果,是对品牌培育的一个极大推动。全国自行车一年出口6000万辆以上,但多是定牌加工,自主品牌份额很小,这应引起全行业的重视,力自省自励,卧薪尝胆,努力改变。

5.人才保障

行业的发展没有人才保障就没有根基。全行业应从战略高度重视人才建设,在人才培养、人才引进、人才留住等方面形成有效机制。在重视科研人才、营销人才、管理人才的同时,要更加注重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中国自行车行业协会迄今已经组织了两届“全国自行车、电动自行车装配技能竞赛”,非常成功,业内外影响很大。大赛已成为行业高级技术人才快速成长的通道,有利促进了行业高级技术人才的培养,提升了产业竞争力。各企业亦应把技能人才的培养作为打基础、谋长远的举措持续地抓下去。一支高素质的技能人才队伍将有力推动全行业在经济新常态下转型升级和良性发展。

自行车行业是大有可为的行业,历史辉煌,前景美好,经济新常态带来了行业压力,也产生了动力。只要全行业志存高远、奋发向上,行业一定会取得更大的发展。

[1]何海燕,杨万荣,纪新华,等.战略管理[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9.

[2]艾伦·伊斯纳,大卫·凯琴.战略—基于全球化和企业道德的思考[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3]任浩.战略管理—现代的观点[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

[4]和金生.企业战略管理[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1999.

[5]宋荆,顾平,徐艳艳.企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估的应用研究[J].江苏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21(2).

[6]国家统计局.中国统计年鉴2014[M].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14.

[7]章建新.集群使天津市自行车产业有效变大[J].上海企业,2005(9).

猜你喜欢
常态转型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聚焦转型发展 实现“四个转变”
转型
“新常态”需要新举措
我眼中的医改新常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