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华朋 王耀环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457)
近年来我国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不断增大,研究生数量逐年上涨。据统计,1990年至2012年,我国高校研究生的数量增长了近22倍,2013年硕士研究生扩招了4.2%,博士研究生扩招2.65%;2014年博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7.1万人,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达56万人,分别较2013年扩招2.93%和3.9%。可见,研究生教育正在走上去精英化的道路,尤其是硕士研究生教育正逐渐接近大众化、多样化和普通化的教育层次。研究生教育的“大众化”使得研究生的培养质量成为当前研究生培养工作面临的突出问题。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作为研究生阶段的 “第一堂课”,是加强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也是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强有力抓手和突破口。入学教育不仅关系到研究生新生能否快速转变角色适应新的学习生活环境,还直接影响到研究生阶段个人的成长和高校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实现。因此,高校必须科学有效地开展研究生入学教育工作,深入探索和挖掘研究生入学教育的新方式、新方法,以帮助广大研究生新生迈好研究生阶段的第一步,快速适应研究生生活。
研究生入学教育必须把握好新生的特点,基于科学的理论对新生开展富有成效的入学教育,以帮助广大新生开好头、起好步,使研究生新生尽快适应和融入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科研和生活。
相对于本科生单纯的生源背景、统一的意识形态,研究生在生源水平、学历层次、社会经历、年龄结构等很多方面存在不同,这就导致了研究生群体在心理状态和思想状况上存在着复杂性和多样化[1]。
研究生基本归属于不同课题组或实验室,班级观念淡化,不像本科生那样在生活和学习上彼此联系密切。由于不同导师或课题组的实验室大多较分散,使得大家在日常生活中不能经常一起沟通和交流。这就要求研究生的培养方式要更注重个体化教育,新生必须及时从群体性学习生活方式转变为个体性学习生活方式[1]。
随着社会对高学历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相当一部分的研究生新生是由应届本科毕业生直接考入,其中很多新生来自农村或经济比较贫困的家庭,其本科期间学费主要依靠国家助学贷款,生活费主要来源于勤工助学[2]。自2014级研究生开始,研究生全面实行自费,加上研究生的奖助政策不够完善,这就会给经济困难的研究生带来更大的经济压力,使他们很容易产生心理焦虑和压抑,从而给学业和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研究生不同的学历层次、年龄结构、人生经历,使得他们入学后普遍存在着浮躁、焦虑的心理。另外,科研活动分散、班级集体活动较少等因素又使大多数研究生容易产生孤独、抑郁、烦躁的情绪[1]。如果不采取及时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就可能会产生严重后果,甚至会导致自杀或残害他人等恶性事件的发生。
研究生教育是培养高素质创新拔尖人才的重要途径,研究生作为国家科研事业的流动力量,是高校开展学术科研工作的主力军,如何使他们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显得尤为重要。高校作为培养研究生的责任单位,必须采取有效措施,积极拓展全方位、立体化的入学教育模式,完善研究生培养的起始环节,帮助新生尽快调整好状态以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从而不断完善自我,提升综合素质,实现全面发展。
虽然研究生新生经历了本科阶段的学习和成长,个人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已基本形成,但由于个体在成长环境、脾气秉性、生活习惯、经济条件等方面存在差异,加之今后研究生新生多为个性张扬的90后独生子女,这就造成高校中普遍存在新入学研究生不适应研究生生活的情况,容易给接下来的学习生活带来困难和隐忧。而开展卓有成效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不仅能为新生快速适应研究生学习生活提供具体详细的指导,而且还能帮助新生树立正确的读研观和合理的读研目标,有利于研究生科学合理规划自身发展,勇担使命、开拓创新,为“中国梦”而努力奋斗。因此,开展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十分必要,尤其是对于出生在90年代以后的独生子女研究生新生来说,做好入学教育工作对于他们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更有必要。
对于新生来说,能否快速适应学校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其研究生学业的成败。校院可通过专家报告、参观校史馆和实验室等形式,使新生了解校院历史和传统、办学特色与优势;通过召开班会、开展党日活动、举办新老研究生经验交流会等形式,使新同学尽快适应研究生阶段的学习生活节奏,明确研究生阶段的奋斗目标,以尽快融入学校的学习环境。
通过开学典礼等形式对学校和学院情况做介绍,讲解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方式;通过导师见面会等形式介绍所学专业的特点和当前的社会需求、学科建设及发展现状,让研究生新生与学院领导、导师以及负责研究生教学管理工作的老师见面,使新生了解专业师资情况,明确研究目标和发展方向,激发新生的专业兴趣、学习的内驱力以及创新灵感和科研潜力[3]。
研究生新生入学后来到新环境下,不免会对校院的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不熟悉,所以应组织新生学习这些规章制度和管理办法。校院研究生管理人员如研究生秘书和研究生辅导员要对研究生培养过程、学位与学籍管理等相关政策和日常管理等进行重点说明,并就研究生期间学习、生活中应予以关注的事项进行强调说明,使新生明确研究生培养全过程,有利于学业顺利进行。
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学术诚信是一个科研工作者最基本的素养,近些年学术不端、学术失信的案例屡屡见诸报端。通过组织新生开展以“迈好学术生涯第一步”、“做科学道德的守护者”等学术诚信主题教育活动,引导同学们恪守学术诚信、完善学术人格、维护学术尊严,使新生更深刻地认识到遵守学术道德、维护学术规范的重要性,从而提高新生的学术道德自律意识、学术责任意识和学术创新意识,形成良好的学术氛围和科研风气[4]。
对新入学的研究生来说,刚来到新的环境,一切都还没有适应,此时最容易出现安全问题。通过邀请公安民警、校保卫部门老师给新生做安全教育讲座或安全培训等形式,增强广大新生的安全意识,提高同学们的人身、生活、财产等方面的防范能力。此外,可结合实验室安全规章制度和公寓管理制度对新生开展宿舍、实验室等重点场所的安全教育,切实增强新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真正做到科研路上未雨绸缪。
研究生新生入学前的学历层次、社会经验、人生经历基本不同,表现为心理状况的复杂性。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做专题讲座等方式大力普及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以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和心理沙龙等形式培养学生的积极情感,加强与新生思想、感情上的交流和沟通,有针对性地帮助新生处理好学习成才、择业交友、健康生活等方面的具体问题,引导新生快乐学习,健康成长。
研究生作为高素质人才,应该具有政治思想素质高、理想信念坚定等特点。通过讲党史、学习先进典型、组织观看历史文献纪录片等形式,教育引导新生知晓国情、洞悉世情、熟悉党情,认清自身所肩负的历史使命和社会责任,自觉学习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坚定崇高的政治信仰和远大的人生理想。
研究生经过本科四年的学习生活,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基本形成,但仍需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以使新生不走或少走弯路从而发展成一个对国家和社会有用的人。通过邀请行业内著名企业家或学术大家做讲座等形式,使新生熟悉和了解职业生涯规划和就业相关知识,加深自我认知,培养良好的学习、思考习惯,提高团队合作能力,促进健康成长,从而明确自身发展定位,科学规划人生。
构建有效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体系不仅要有符合研究生特点的新生入学教育内容,还要统筹学校各种资源做好各种辅助工作来保证新生入学教育效果。高校研究生管理教育部门首先要高度重视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明确其在研究生教育中的地位;其次要充分调动起研究生导师、辅导员、学生干部、研究生社团等的积极参与,形成合力,采取多样化的教育形式,丰富教育载体,确保入学教育生动有效,贴近新生的实际需求;最后要对每年的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工作进行追踪、评估、比较和总结,并将好的经验或做法用于下一年新生入学教育中,形成入学教育工作的长效机制。
此外,在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后,日常工作中校院领导和研究生管理人员要密切关注新生的成长、成才需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结合教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学生为本,以服务为基”的工作理念,认真分析、及时总结,开展及时有效的思想动态调研,充分发挥新生的主体能动性,尝试构建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三位一体的研究生工作模式,实现研究生素质能力的有效提升和全面发展。
[1]刘会,王东方.探讨如何做好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J].科教文汇(上旬刊),2013(4).
[2]王岩.新形势下研究生入学教育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3(9).
[3]牟承碧.研究生新生入学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思想教育研究,2009(12).
[4]杜玮,连钠,崔素萍,等.研究生入学教育的设计与探讨[J].中国电力教育,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