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碳经济下的城市景观规划研究

2015-01-30 23:33王朝侠樊晓敏
中国轻工教育 2015年3期
关键词:公园景观生态

王朝侠 樊晓敏

(天津科技大学,天津 300222)

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低碳化城市”这个理念不仅被越来越多的人所关注,吸引着公众的目光,更受到国家领导同志和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然而,在景观规划设计和实施中所表现出的一些问题却不能不引起我们的警醒和注意。

一、低碳经济下城市景观设计建设的现状

在可持续发展战略理念的指引下,国内包括天津、上海、重庆、哈尔滨等许多城市纷纷在进行生态城、生态社区的建设。这些生态城区的建设,现阶段主要以“节能”“环保”为原则,主张运用太阳能、风能等天然能源,通过运用可再生材料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构建出一种自然与人和谐共存的自然循环系统,以期打造一座碳排放为零的理想城市。天津中新生态城的城市布局,坚持以绿色交通为支撑,以城市直接饮用水为标志,继而建设生态循环水系统和可再生能源为目标的生态循环系统,由此也成为目前最受大家关注的一个项目。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我国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日益加快,城市的周边出现了大量的工业区,诸如长江三角州地区和珠江三角洲地区等,已经成为了全球加工业最为密集的区域,我国也被称为“世界工厂”。但是,随之而来的问题也越来越突出,由于人口的不断增加和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导致城市区域面积也随之进一步扩大,原有的土地已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致使许多历史悠久的旧工业区面临被拆迁的境遇,且逐步被高楼大厦、大型居民区、公园等所代替。“大拆大建”的现象不仅伴随着大量资源的浪费,而且有些工业旧址的消失在一定程度上也是一种文化资源上的浪费。针对这种情况,欧美等发达国家曾制定了一些政策,即在原有工业旧址的基础上加以改造,创造出一种带有工业艺术气息的棕地(棕地是一些不动产,这些不动产因为现实的或潜在的有害和危险物的污染而影响到它们的扩展、振兴和重新利用)景观,这不仅避免了大量的资源浪费,又很好地保护了带有独特气息的历史工业区,既坚持了低碳环保,又发扬了遵循自然,合理设计的思路。可以说,棕地景观的有效开发将对城市空间的发展、城市环境的改善,甚至社会经济效益的提高产生深远的影响。

棕地起源于英国,美国是它最积极的倡导者和实行者。如今,棕地再开发已成为国际上倡导的一种城市景观建设新思路。为此,欧美许多发达国家都已经开始制定棕地改造的规划与实施细则。他们不仅从法律和政策方面给予大力支持,甚至确立了“棕地再开发”的国家战略地位。例如,美国把“棕色地块”变为“阳光地块”,相继建设了大规模的太阳能发电厂;加拿大则在垃圾山上覆盖了七层,继而使之变为了美丽的绿地公园;德国的鲁尔区是欧洲棕地治理的典范,他们采取“分而治之”的方法,根据不同污染状况来进行不同的处理规划,新加坡的实马高岛垃圾场通过规划建设后以风景优美著称。我国在棕地改造方面也有案例,例如,广东中山市的岐山公园就是棕地改造较为成功的范例。但是,从目前情况看,我国对“棕地再开发”仍然不够重视,不仅在法律方面仍是空白,而且对土壤污染也缺乏评估与修复的标准,使得大量土壤污染与治理难以得到及时的整治,对公众造成的隐形危害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与关注。

二、现有城市景观设计建设中的优势和不足

首先,随着现代科技进步和数字多媒体技术的完善,许多之前看似不可能完成的设计作品因为科技力量而得以呈现。例如,生物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可以运用于土地水体的治理,数字化建模设计以及可回收材质重组等科技的力量,并正在体现于景观建设的方方面面。但是,需要指出的是,随着越来越多雷同景观的出现,容易引发人们错误地认为城市化就是大众化。其实,科技的发展为城市景观的设计提供了多种可能,只是现在城市景观趋同照搬的太多,具有创新特色的太少,甚至有的城市不惜将历史遗留下来的东西舍弃,因而缺失了城市固有的个性和特色,导致大众化城市景观成为普遍现象。

其次,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对城市景观规划的重视,每一座城市在规划建设中都花费了可观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这无疑是城市建设最重要的保障。因为城市环境最直观的体现一座城市面貌,好的环境体现着城市的整体形象,既有利于提高城市的综合竞争力,也有利于吸引投资,吸引游客前来,从而为城市的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反之则会造成看不见的难以估量的损失。特别需要指出的是,即使由优秀团队所设计的规划,也难免有这样或那样的不足,加之或因为规划审批的耗时费力,或因拆迁重建时可能遇到的重重困难,亦或因资金调配不到位,领导换届等等问题,使得完整的规划在实际落实中存在巨大的差距,不仅耗时太长无效率,最后规划的实施往往也难以全面落实。

最后,随着生活质量和环境意识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自己所居住的环境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与渴望。从北京APEC蓝到记者柴静的《穹顶之下》,再到今年三月召开的“两会”,无不体现着对于环境的重视,人们意识的觉醒必然要求政府部门体现在行动上,这是大趋势,也是打造城市环境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因此,城市景观建设更应重视低碳,环保,严格规划审批,注意剔除规划中的某些不合理的设计,尽可能避免大兴土木、大拆大建、资源浪费等现象的发生,而在这些方面,我们其实完全可以借鉴吸收国外经验,比如棕地景观改造的思维模式和做法。

三、城市景观设计的思路探讨

在城市景观设计中我们要“遵循自然,合理设计”的原则,尊重自然生态的特性、遵循自然规律,只有让各种自然资源和能源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发挥,才有可能构建碳排放量为零的理想城市,实践中还要坚持“以人为本,适度设计”的原则,就是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前提下,做到节约资源、环保、适度和不浪费。为此,笔者围绕低碳经济下的“遵循自然,合理设计;以人为本,适度设计”的城市景观设计原则提出如下几点思路。

第一,应在原有基础上进行最佳优化设计。有些地区应把土地规划出来作为试点项目,将原有的建筑推翻在景观规划中,这种做法并不科学合理。其实,在原有的城市基础上进行规划设计,既能够避免浪费和二次污染,也更加符合低碳环保的理念。不少地方的实践证明,最为合理的设计应该是在遵循自然的基础上,对原有的城市景观进行改造。

第二,应在城市景观规划中,把棕地景观列入整体规划范围之内,保留有价值的、有代表性的建筑,减少能源浪费。例如,广东省中山市的岐江公园,曾是广东中山市的粤中造船厂旧址,该厂建于20世纪50年代初,该公园由旧船厂改建而成,不仅保留了之前船厂的植被、水塔、钢结构等特色建筑,还把它们改造成为建筑小品,不但低碳环保,减少了资源浪费,而且使新落成的公园带有了当代工业的文化气息。琥珀水塔曾是一座五六十年代的水塔,再普通不过,但当被设计者罩进一个具有现代科技意义的玻璃盒后,却有了别样的价值,尤其是加入了灯光的元素,使其带有导航作用。

第三,应在规划中对污染不严重但治理比较困难的土地进行改造再利用。在岐江公园的建设中,就对原来的铁路道轨进行了再利用,将铁轨两侧可回收利用的材料制造成新的人文景观,在历史的基础上创新,从而延续了城市文化。再比如,德国的杜伊斯堡景观公园,并没有拆除巨型炼钢结构,而是把它保留下来,作为介绍熔炼和鼓风炉技术的历史博物馆,既节约了成本,又保留了工业遗产,成为独特的人文景观。

第四,应在规划中对造成障碍和污染的环境进行治理、改良和再创造活动。棕地虽经过开发,但大多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污染,而现代生态科学技术的成果在这里可以得到充分地运用。

对污染土壤可运用植物和微生物修复的办法来进行,植物修复是通过种植植物把受污染土地里的有害物质进行移除、分解和围堵,是一种较为方便和便宜的做法。微生物修复是通过微生物来清除土壤里的污染物等有害物质。根据不同的重金属污染环境特点选择适合的植物与微生物,从而因地制宜地做好污染修复工作。

对水体可进行污水整治修复和雨水的收集利用。水体不仅能够美化环境,还能调节局部气候,因此,对水体的修复至关重要。在这方面,运用生态浮岛和人工湿地的方法显得更加自然和环保。生态浮岛是指将水生、湿生、陆生的植物通过无土栽培技术移植到水体里,在净化水体的同时又能起到美化环境的作用。人工湿地与生态浮岛相结合,能更加全面地净化水体,对气候的调节效果也更加显著。唐山南湖湿地公园过去本是矿业废弃地,通过把人工湿地与生态浮岛相结合,不仅净化了水体,而且为人们打造了一个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四川的活水公园是世界上第一个城市综合性环境教育公园,它向人们演示了水与自然界由“浊”变“清”、由“死”变“活”的生命过程。此外,雨水收集和再利用也十分关键,由于淡水资源越来越少,城市用水问题显得越来越突出。而德国则是雨水收集最先进的国家之一,他们将节约意识贯穿于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雨水收集已基本满足景观用水和城市绿化的需要,有的地方甚至实现了对洁净水源的零消耗。相比之下,我国目前对雨水的利用率还很低,开发的潜力还很大。

第五,研究表明,80%的温室气体来源于我们所生活的城市中,而土地空间的利用和规划影响着交通的方式、频率和能源消耗。1996年,一份呈给美国可再生能源办公室的报告预测,土地利用的尺度、形状和分布状况可以影响到约150%的交通相关的能源需求;密度、功能混合利用、平面布局和方位则可以影响30%的空间能源需求。因此,空间的合理分布和多样化利用,将对低碳城市生活建设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在生态城的规划中,通过对土地的合理规划,不仅可以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和降低交通能源的需求,而且从生活方式上也更加低碳环保,更加符合生态理念。

第六,发掘城市景观的多功能价值,防止单一的观赏作用。在道路景观的设计中,不能仅停留于设计的视觉效果,而是要在视觉功能的基础上扩大其对周围环境的影响,进而促进城市环境微生态系统的循环。在景观植被的选择中,不仅要因地制宜,而且要考虑植被的碳汇作用。例如,屋顶花园景观的出现不仅具备观赏休闲的效果,而且具有隔热调温,保护屋顶建筑,提高建筑使用年限的作用,如果能够大面积地推广使用也会对周围环境产生调节和影响。上海世博会中屋顶的绿化最为广泛,许多场馆都采用了这种立体绿化的方式。再比如,卢森堡馆表现的森林城堡,屋顶上的植物全部种植在不锈钢围成的树坛之中,外墙层层叠叠的植物与屋顶相互呼应,让人们仿佛置身于美丽的森林城堡之中;新加坡馆则展示了一座精致美好的热带花园;印度馆的半球面屋顶将绿色的草皮覆盖在半圆形的穹顶之上,散发着生命之树的光芒。此外,还有美国、芬兰、中国等国家不同特色的屋顶绿化、坡面绿化、墙面绿化等,为今后的城市生态城的整体绿化提供了重要的借鉴。

第七,材料是景观的载体,在景观规划中,应大量运用生态环保材料,它们通过采用清洁技术生产方式,减少了对能源和天然资源的使用,因此,应大力倡导使用无污染、无公害、无放射性原料生产的景观材料。在上海世博会上,芬兰馆的外墙,形状酷似鱼鳞,它是由新型纸塑复合材料制成;而瑞士馆用大豆纤维制成的不仅能发电还能降解的屏幕,由废物回收利用制成的公园桌凳等都为生态城的景观建设指明了方向。

要加大对低碳建材的使用推广和研究,用大量的新型材料来代替传统材料,实现材料的循环利用,进而享受现代科技成果。要将目光放在废弃物品的回收利用上,发挥我们的创造力和艺术思维,使旧材料甚至是废弃物以新的形态出现,使之重新焕发出光彩。

在景观设计中,应努力改变过去的传统设计方法。使景观设计围绕低碳二字来进行,把低碳思想落实到每一个具体的项目和实践中,让相对独立的部分一起和谐地发挥各自功能,从而建立一个协调发展的城市。

四、结束语

规划是龙头,实施是保障,规划直接决定着城市未来的方向和发展。当然,低碳高效的理想城市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成的,我们要在不断进行自主研发的同时,学习借鉴许多国内外成功的经验以及先进的材料和技术,再通过创造性地结合运用来实现。实践也表明,要因地制宜地打造低碳环保的城市景观,早日达到碳排放量为零的理想城市尚需要我们付出艰辛的努力。

[1]吴玉洁.复合系统视角下的乡村景观类型研究[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

[2]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 [J].华中建筑,2007(11).

[3]戴军.2010年上海世博园区绿地景观[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0.

[4]上海园林集团.后滩公园“梯地禾田”景观的农耕乡土气息[J].园林,2009(10).

[5]俞孔坚,庞伟.理解设计:中山岐江公园工业旧址再利用[J].建筑学报,2002(8).

[6]刘抚英,邹涛,栗德祥.后工业景观公园的典范—德国鲁尔区北杜伊斯堡景观公园考察研究[J].华中建筑,2007(11).

[7]黄时达,王庆安,钱骏,等.从成都市活水公园看人工湿地系统处理工艺[J].四川环境,2000(2).

[8]沈清基.城市生态与城市环境[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03.

[9]尼尔·科克伍德,申为军.后工业景观——当代有关产业遗址、场地改造和景观再生的问题与策略[J].城市环境设计,2007(5).

[10](美)伊恩·伦诺克斯·麦克哈格.设计结合自然[M].黄经纬,译.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6.

猜你喜欢
公园景观生态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景观别墅
“生态养生”娱晚年
火山塑造景观
沙子的景观
包罗万象的室内景观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在公园里玩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