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 崔 武
生活化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吉林崔武
无论是哪一门课程,不仅来源于生活,而且最终都要回归生活,语文亦不例外。并且,语文是一门关乎人文修养、生活品味的大学问,在某种程度上讲,学习语文的过程就是掌握生活经验的过程;学好语文的过程就是提高生活技能和水平的过程。基于上述分析,以生活化的教学方式讲授课程,成为初中语文课程中一次重要的尝试。教学体系变革引起了评价体系的转化,评价体系的生活化对于教学模式的生活化有重要的保障意义。
生活化教学初中语文应用分析
生活即是大语文,生活既为语文的学习提供了大量的素材,也为语文知识的运用提供了空间和舞台。让语文回归生活,是教育体系改革的重点,也是语文教学最终的使命。生活既是学习的起点,也是学习的终点。
生活化教学模式是在传统的语文课堂与生活脱节的大背景下产生的一种新型的教育模式,是初中语文教师对传统的教学方法做出必要的调整和改造后得到的产物。
与传统“只讲述语文知识、不深入分析”的教学模式相比,生活化教学试图鼓励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生活化教学模式运用的过程是对教学产生的偏差予以纠正的过程,是鼓励语文的教学过程、学习过程与生活紧密联系的过程。
针对于语文课程的特征,教育工作者需要把握不同阶段教学工作的重点。小学阶段语文的学习侧重于对字词的理解和掌握;而初中阶段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是语文思维体系的构建、语文观念的形成以及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且,随着课程体系的改革,语文教学工作更侧重于增强学生的参与度和积极性,在学习语文的同时懂得如何应用。
既有的填鸭式教学模式抹杀了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学习兴趣,语文的学习过程被大大地扭曲。传统的授课模式造成语文课堂了无生机的怪现象,学生的积极性不高、自主学习能力缺乏、学习效率低下以及学习效果差。
语文课堂引入生活化的教学模式,一方面可以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并进而促进学生转变传统的学习观念,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生活是一方大舞台,丰富多彩生活为语文课程的讲授提供了多种可借鉴的模式,情景化教学、多媒体教学、合作小组教学等等方式均可走进初中语文课堂。
(一)情景导学法
教师根据课程的特点,选择适当的教学模式,可以在最大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最终实现教学效果优化的目标。
针对《藤野先生》一文,教师可以采取情境导入的教学方法。首先,教师讲述一个自己最敬佩的学者或者老师;其次,鼓励学生介绍一位对自己影响最大的老师;最后,师生共同分析这些老师身上有哪些宝贵的品质,并以此为契机开始对本篇文章的学习,分析藤野先生的伟大人格魅力,对其简朴的生活、严谨的治学情况予以介绍,共同走进藤野先生。
(二)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技术走进课堂早已不是新鲜事,多媒体的适当应用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教师在讲述名人传记类文章时,可以通过播放相关影片的方式,帮助学生迅速了解时代背景和人物经历。
在讲述《音乐巨人贝多芬》的课程时,第一个阶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关于贝多芬的影视作品,鼓励学生在观看的过程中进行反思;第二个阶段,教师可以播放一段贝多芬的交响曲,鼓励学生欣赏,并分享自己对贝多芬音乐的理解的感受;第三个阶段,综合分析时代背景、家庭环境以及作品风格,开展对文章具体内容的学习。
(三)合作学习方法
教师可将全部学生适当分组,鼓励学生在分工与合作的基础上,锻炼自学能力和自我表达能力。初中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程度的知识储备,在此基础上,开展小组学习有了一定意义的可操作性。
在讲述《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文时,教师可以将课程内容分为两大部分,其一是重点把握闻一多先生是怎么说的;其二则侧重闻一多先生是如何做的。学习小组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并进行深入的分析和探讨。在给予学生必要的学习时间之后,鼓励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总结,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教师需要对各个小组的发言进行简短而有效的点评,之后在总结学生观点的基础上,做必要的补充和解释,完成授课任务。
生活化教育模式的引入,必然会引起既有评价体系的转变。生活有其自身独有的评价方式,而且这种体系对学生的评价更为全面和持久。但与此同时,这种评价方式产生的结果,可能与学习中既有的评价体系产生的结果不同,甚至大相径庭。转变既有的简单而肤浅的评判方式,考虑到语文的学科特点,教师需要将人文关怀以及实践意义重视起来,丰富学习成绩的评价尺度和评价手段。综合运用学习档案和纵横双向的评价方式,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语文课程是中华几千年文化积累的折射,学好语文既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也是不断探索新方法的过程。在“新课标”教育体系下,语文教师可以运用生活化的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将语文的学习与实践结合起来,从生活中学习语文、在生活中运用语文。通过多种途径增强语文课程的趣味性和优化语文的授课效果是每一位教学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1]周活.情自生活--浅谈初中语文的生活化教学[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4,(24)∶136-137.
[2]周恩芳.初中语文随笔生活化教学的内容与策略[J].丽水学院学报,2013,35(6)∶101-103.DOI∶10.3969/ j.issn.2095-3801.2013.06.020.
[3]张京通.浅谈初中语文生活化教学的几点思考[J].新课程学习·中旬,2015,(4)∶76-76.
(作者单位:吉林省集安市榆林镇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