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2015-01-30 19:00:09江西夏木初
作文教学研究 2015年5期
关键词:语文课素质教育学科

江西 夏木初

关于在语文学科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的几点思考

江西夏木初

我们反思以往语文教学中种种片面、偏狭的教育观念,重新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新视野:一、正视语文学科为综合课程;二、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三、确立“潜能型”“发展型”课程思路;四、树立大课堂大语文教育观念;五、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语文教学实施素质教育思考

仔细琢磨“素质教育”这个概念,我越发觉得:语文学科包罗着其他专业学科难以包罗的丰富的素质教育内容,形象地说:语文学科宛如人类本身一样异彩纷呈,宛如百科全书一样富饶深邃。基于对语文学科的这一认识,鞭策着我们反思以往语文教学中种种片面、偏狭的教育观念,重新构建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的语文学科素质教育的新视野:

一、正视语文学科为综合课程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学科教育应始终考虑三个方面:教育、教养和发展。本质上说,就是要全面培养人的素质。作为综合性极强的语文课,完全有必要从人的整体发展——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的高度来考虑自身的目的和任务。就基本特点来说,语文是基础课、是交际工具。因此它的基本任务是培养听、说、读、写能力,核心是使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好祖国语言文字。同时语文课又有强烈的思想性和明显的边缘文化性,它具有思想教育、文化教育、文学教育和审美教育等多重任务。实践证明:语文学科具有多功能性,它的教育任务也是多方面性的,它对学生思想道德、情感意志、审美情趣、思维方法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培养以至身体、心理健康的发展等都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以往把语文看成单纯基础工具课的认识是片面的,这种认识必然导致语文教育整体功能的缺失。

二、采用“以人为本”的教学思想

“课本是展开教学的基础”固然不错,但从语文教育宏观考虑,物与人比,人是活跃的因素,也是最根本的因素,因此以往那种以教本为根本出发点的语文教育观念是完全错误的。语文课应该“以人为本”,这主要包含有三层意义:

(1)教材应为学生服务,而不是反过来学生为教材服务。各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校类型、地区的特点和学生年龄、心理及素质发展的差异等选择各类相适应的教材,体现不同地区、不同层次的特色,以满足各类学生的需要。

(2)语文教育应努力实现对学生进行个性品格、思想心理、文化素养等综合教育之目的,突出“人文性”。

(3)学习上的自主权应适度还给学生,强调让学生自己学、主动学,教师的作用只在引导,不能以教师的讲解取代学生的自主学习。

三、确立“潜能型”“发展型”课程思路

不要消极地迁就学生现有水平的程度——即所谓“着眼现实”,盲目“从实际出发”,而要着眼学生可能具备的“潜能”,着眼于学生的“发展区域”。起点要适当高一点,内容要有一定难度,使学生感到有峰可攀,有关可攻,从而激发起上进心,向高质量高目标迈进。

此所谓“取法乎上,得乎中”之道理。同时要讲求时间效益,比如语文基础过关问题,三年能解决不能拉长到六年,初中三年语文基础过关,高中语文要建立新体系,而不是初中语文的略有加深和整套循环节重复。

四、树立大课堂大语文教育观念

语文学习如果只限于几十分钟的课堂和一本教科书,天地就太狭窄了,这极不利于学生知识的丰富和智能的发展(不少学生语文水平低,这是一个重要原因)。语文教师要为学生开辟语文学习的大课堂——即课外阅读、广阔额社会、大自然。“大语文教育”由“大教育思想”衍化而来,它主要包括三方面意义:(1)课堂教学是为了系统传授知识和训练技能;(2)课外阅读和课外活动(含社会实践活动)是为了扩展知识领域,发展智能空间和兴趣,发挥特长;(3)创设多样化语文环境(含自然、社会、人为特定环境)是为了强化教育效果。三方面构建犹如“三位一体”,又犹如凌空展双翅,第(1)是身躯,第(2)(3)是展开双翼。

五、提高教学的针对性与实用性

传统语文课偏重于名家名篇的分析与鉴赏,这实际上是一种“经院型”教学,忽视了社会应用。在高考制度的影响下,兴起了一切教学都纳入应考轨道的“应考型”教学,考什么学什么,考什么教什么,不考的哪怕将来很有用也不去学、也不去教,这离社会实用原则更远。怎样加强语文课的社会实用性?笔者认为可作如下努力:

(1)教材内容上,必须加大实用文的比重,特别是说明文和应用文。应用文在普通中小学语文课的社会实用视作“配料”“点缀”,没有地位,这类弊端必须纠正。

(2)训练方式上,突出注意两点:一是要把社会生活中的交际交流(即信息传播),以活动方式引进课堂,多做些“演习式”训练(如目前的活动社会课),教师可设置问题情境或某些假设任务,让学生展开诸如致辞、演说、辩论、文艺表演、写报告、发布新闻、打电报、给报社致信反映问题等系列练习;二是组织学生直接参加一定社会实践活动,如调查、专访、咨询、协助社会做文字宣传工作等,让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学语文,用语文,这样学到的语文知识和本领不仅能激发同学们无限兴致,更大意义在于它利于推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互动,让学生的语文学科水平良性循环的向前发展。

在表达方式上,注意让学生关注语言文字所蕴含的情感因素。一是要让学生感受不同的表达方式、不同的语气所给予的不同感觉;二是让学生感受祖国语言文字的丰富性和意境美。

(作者单位:江西省湖口县第三小学)

猜你喜欢
语文课素质教育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可怕的语文课
语文课里挣分忙
语文课应该培养什么?
文苑(2019年22期)2019-12-07 05:29:26
“超学科”来啦
怎样才能上好一节语文课
新课程(2016年3期)2016-12-01 05:58:05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