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满洪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须妥善处理三对关系
沈满洪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全面”的战略思想中,第一个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的重大战略目标,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是重大战略举措。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已经进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性阶段。实现这个目标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一步。”这句话鲜明揭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对中国梦大格局的战略性影响,对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关键词,因此,必须妥善处理好三对关系:
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长期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收入分配方针。在收入水平低下的情况下,这是完全正确的。只有做大蛋糕,才有可能分到蛋糕。但是,在人均GDP达到7000美元的情况下,讲求效率继续做大蛋糕是必要的,公平分配蛋糕成为紧迫任务。虽然我国人均收入水平已经进入上中等收入国家的行列,但区域之间、城乡之间、行业之间、人群之间的收入差距依然偏大。近些年,中西部地区的增长速度已经高于东部地区,但东西部的差距还是很大;农村居民的收入增长快于城市,但“二元结构”现象依然明显;自然垄断行业的收入有所控制,但垄断导致的暴利现象并未消除;低收入人群的社会保障明显改善,但衡量收入分配两极分化的基尼系数依然居高不下。在以横轴表示人均收入、纵轴表示基尼系数的倒U形库兹涅茨曲线中,总体上我国还处于该曲线的顶部,由此导致两大后果:一是由于改革开放的成果分配的不公平使得社会心态失衡;二是由于两极分化使得边际消费倾向递减从而导致内需不足。
目标: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是东部地区的小康,而且是中西部地区的小康,是各个区域的共同小康;不仅是城市的小康,而且是农村的小康,是城乡的共同小康;不仅是自然垄断行业的小康,而且是竞争性行业的小康,是各个行业的共同小康;不仅是高收入人群的小康,而且是低收入人群的小康,是各个群体的共同小康。只有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真正走向共同小康,才有可能实现社会和谐,才能做到公平正义,才能提高边际消费倾向并拉动内需。如果以衡量收入分配公平程度的基尼系数来表示,必须从两极分化比较严重的接近0.5的基尼系数转向能够兼顾效率与公平的0.3-0.4之间的基尼系数。正是基于这一认识,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大力发展海洋经济和山区经济成为浙江实施“八八战略”的重要内容。
对策:首先,必须强调起点的公平。起点公平至关重要。一个和谐的社会必须让绝大多数人是充满希望的。“充满希望”既可以激发社会活力,又可以促进社会和谐,还可以避免极端心态。要让低收入家庭、没有“好爸爸”的孩子具有公平上学的机会、公平就业的机会、公平竞争的机会。其次,必须强调过程的公平。发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必须特别注重市场秩序的建设。公平竞争的规则和秩序是过程公平的保障。第三,必须强调结果的公平。要实施以公平和谐为导向的收入分配政策,既要加强高收入群体的个人所得税、遗产税等的征收管理,又要加强低收入群体的最低收入保障和全社会的社会保障。总之,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
现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连续35年年均经济增长速度达到10%左右,被誉为“中国现象”“中国奇迹”“中国之谜”。即使从高速增长转向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下,我们仍然可以对未来经济做出乐观预期。与发达国家相比较,我国推进技术进步的潜力十分巨大,推进人才资源开发的潜力十分巨大,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潜力十分巨大。但是,不容否定,在实际工作中,明显存在不协调的现象:抓经济是硬任务,抓思想是软任务,出现“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物质富裕了,精神贫乏了,出现“一头高,一头低”的现象;收入提高了,心理空虚了,出现“一边实,一边虚”的现象。如果这种状况得不到解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就是一句空话。
目标:按照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物质是第一的,意识是第二的;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指的是物质的第一性;人的活动具有目的性、意识性和自觉性指的是意识的能动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小康,是主观世界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全面小康社会意味着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绝不局限于物质世界。人的全面发展既包括绝大多数人的全面发展,又包括每个个体在知识、能力、素质、体质、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发展。之所以“土豪”未必受人尊重,之所以在文物上篆刻姓名的行为受到唾弃,之所以出现随着收入水平的上升幸福感反而下降的“幸福悖论”,就是因为精神世界的贫乏所致。正是基于这一现实,浙江省委于2012年就提出了“物质富裕,精神富有”的“两富”浙江建设战略,并积极付诸实施。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涌现出了一大批“最美浙江人”。
对策:首先,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倡导并践行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理念,倡导并践行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理念,倡导并践行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理念。与此同时,基于人的思想道德素质和行为的多层次性,要有效发挥合法宗教、习俗等在社会调节中的作用。使得每个居民“心有所属”。其次,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道德建设是一门实践性的学问,不能全部寄希望与课堂,而要注重青年志愿者、义工等实践环节的落实。第三,丰富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大力倡导高雅艺术进校园、进企业、进社区。
现状:各国工业化进程的普遍现象是随着经济增长,环境质量先是不断恶化的然后是逐渐好转的。我国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提出避免走西方国家走过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但实际上并没有能够避开。由于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生产者与消费者对自然资源的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环境容量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与生产者和消费者对环境容量需求的无限性之间的矛盾十分尖锐,导致我国的环境保护的基本形势依然是“局部领域有所好转,总体状况仍在恶化”,经济系统的无限膨胀使得生态系统的承载能力越来越受到挑战。呼吸一口新鲜的空气、喝上一口洁净的水、吃上一口放心的饭等基本需求成为稀有事物。在以横轴表示人均收入、纵轴表示环境退化指数的倒U形环境库兹涅茨曲线中,我国总体上还处于该曲线的顶部,环境保护形势十分严峻。
目标:经济系统是建立在生态系统之上的,经济系统两头连接生态系统:一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向生态系统获取自然资源,不管是可再生资源还是不可再生资源;另一方面,生产者和消费者都要排放废弃物,废弃物的最终归宿是生态系统。因此,必须致力于经济系统与生态系统之间的良性互动。正因为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政浙江时就反对“只要金山银山,不要绿水青山”,要求“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倡导“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从倒U形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看,急需从该曲线的顶部(环境恶化)转向该曲线的下部(环境改善),即从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不相协调的状态转向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良性互动的状态。在“两座山”理论的指导下,浙江省先后提出并实施了生态省建设、生态浙江建设、美丽浙江建设等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弘扬一任接着一人干的接力棒精神,使得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可惜的成就:森林覆盖率等生态建设指标处于全国前列,京杭运河等部分水域水质改善,环境恶化的总体趋势得到遏制。
对策:首先,真正树立科学发展观、正确政绩观和生态文明观,把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作为基本国策,把生态安全和环境安全视作国家安全,把生态需求和环境需求当做民生需求。其次,按照“两座山”理论,狠抓产业生态化、消费绿色化、资源节约化和生态经济化等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落实,切实完成从黑色发展转向绿色发展、从线性发展转向循环发展、从高碳发展转向低碳发展。再次,针对生态文明建设的制约因素,狠抓生态科技创新和生态文明制度建设。通过生态科技创新实现绿色不经济向绿色且经济的转变、循环不经济向循环且经济的转变、低碳不经济向低碳经济的转变;通过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实现黑色经济向黑色不经济的转变、线性经济向线性不经济的转变、高碳经济向高碳不经济的转变。
按照中央的部署,到建党100周年之时,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十分紧迫,任务十分繁重。必须统一思想认识,统一行动步调,妥善处理三个关系,齐心协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准确把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个关键词,妥善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物质与精神、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作者为宁波大学校长、浙江省生态文明研究中心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