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道至简”
近一年来,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力度、深度、广度前所未有。2014年浙江省级实际执行的行政许可事项从1266项减少到322项,非行政许可审批事项全面取消,40多个部门全部实行一站式网上审批,将“减法”的效用充分发挥,有效提高了行政的效率。大道至简是对此次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最好诠释。
“简”直接体现在数量的减少。行政审批项目在过去的几十年间曾以“滚雪球”的效应触及范围越来越广、数量越来越多,同时借助于审批,权力机构不断扩张、寻租行为遍地丛生,以致其成为腐败的摇篮。随着深化改革的全面推进,审批项目的大幅缩减也就成为廉政建设的必然选择。浙江行政审批事项不断瘦身,目前省级审批事项削减比例高达75%,非行政审批事项削减实现100%。2015年,行政审批体制改革还将继续瘦身,行政审批事项、市县非行政审批以及审批实施机关等将缩减、整合。
行政审批体制改革不仅要在数量上做好“减法”,更重要的是在程序上简化、申报上的简便快捷。2014年,浙江政务服务网正式开通运营。这个集行政审批、政务公开和便民服务于一体的“政务超市”以让办事对象“多点一下,少跑一次”为目标,让审批变成像“淘宝购物”一样的便捷。目前,审批对象仅仅需要去一站式服务窗口提交审批所需的原件就可以完成,过去反复奔波申报的场景一去不返。借助于互联网、云计算等技术进步,浙江审批正向“脱纸化”迈进,足不出户完成审批申报或许已近在眼前。
行政审批体制改革的“简”还体现在“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市场机制能有效调节的经济活动,一律取消审批;直接面向基层、量大面广、由地方管理更方便有效的经济社会事项,一律下放地方和基层管理。浙江为加快舟山群岛新区发展和机制创新,下放省级审批事项116项;为嘉兴市实施市县审批层级一体化改革试点,下放省级审批权限20项。同时,嘉兴市594项市级行政审批事项中除需要保留实施的44项,其余全部下放到县(市、区)。目前,全省所有市、县、乡、村均建立行政服务中心和村(社区)级便民服务中心,以前要赶到市中心才能办理的业务,现在在家门口就能处理。
但简单往往远比复杂难得多,不管是在科技领域,还是在行政领域。行政审批体制改革是政府对自身的革命,触及各部门的利益,这首先就需要化繁为简的勇气和智慧。将市场的还给市场是改革的动力所在,李克强总理要求“所有行政审批事项都要简化程序,明确时限,用政府权力的减法,换取市场活力的乘法。”相比发达国家,这一简政放权的过程还有很远。以美国为例,美国完全取消了航空领域的管制、部分取消了汽车运输、天然气领域的管制,大量取消了铁路和电信的管制,以及放开有线电视、经纪业等领域。这里所涉及的一些领域在国内都还需要严格审批,亟待大幅放宽准入门槛。
简化了的程序需要技术保障和人才保障。目前政务服务网已经进入运行阶段,可是实际操作起来仍有诸多不便,包括一些县市的网页还仅仅停留在展示的阶段,更新不及时、链接打不开、需要申报的东西与实际仍有较大出入等问题明显。特别是基层的网络即便花了款项构建,也由于没有足够的技术人员维护,较难投入真正使用。另外,在审批事项下放的同时,基层服务人员审批的专业能力缺乏,或者基层人才储备不够,导致下放权力基层“接不住”而问题频频。
目前,浙江正在全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并且将其作为建立部门责任清单的重要内容。这标志着行政审批体制向事后检查监督型模式转变。对于改革中的审批体制而言,需要监管的体系化建设,如全面的监管网络、经常性抽查监督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等,但最重要的是如何将审批的内容、程序、责任纳入法制化轨道,通过司法程序监督执行,是锁定改革成果的关键。
对于改革中的审批体制而言,需要监管的体系化建设,如全面的监管网络、经常性抽查监督制度、责任追溯制度等,但最重要的是加快法治建设,从而锁定改革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