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碳汇经济打造成为浙江农村金改新亮点

2015-11-06 07:59:36吴旭胡晓娟
浙江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碳汇方法学农村金融

吴旭 胡晓娟

将碳汇经济打造成为浙江农村金改新亮点

吴旭 胡晓娟

相比往年,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着重围绕农村现代化主题,更强调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任务。文中首次提出碳汇概念,强调“积极发展符合林业特点的多种融资业务,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碳汇林业建设”。在绿色低碳发展成为国际潮流的大环境中,我国将在“十三五”时期建立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发展碳汇经济特别是涉农碳汇既能推动应对气候变化、建设生态文明工作,又能为农村金融改革提供新的增长点,是浙江促进经济绿色低碳转型、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重要途径。

碳汇经济概念及发展现状

广义来说,碳汇经济是低碳经济的一种形式。根据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的定义,碳汇是指生物或土壤等从大气中吸收或固定CO2的过程、活动和机制。在碳排放权有价的前提下,碳汇经济通过市场交易优化配置碳汇资源,既产生碳汇的货币价值又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进而提升经济整体运行的质量和效益。碳汇经济常见的表现形式有林业碳汇、森林碳汇、草地碳汇、湿地碳汇和农田碳汇等。其中,林业碳汇作为目前唯一可以实现市场价值的碳汇,受到最为广泛的关注。

随着《京都议定书》的签署,林业碳汇在国际上可以通过京都机制国际市场,国家(或区域)碳市场和自愿性碳市场等三种途径进行交易,用于完成各国的碳减排任务,从而促进林业碳汇经济在全球范围内取得较为显著的进展。目前,美国加州碳市场、新西兰国家碳市场和澳大利亚碳市场都已将林业碳汇纳入碳市场,并制定了项目的开发和交易规则,截至2013年底全球碳汇交易额突破10亿美元大关。截至目前,国家发展改革委已正式发布《碳汇造林项目方法学》、《竹子造林碳汇项目方法学》,可覆盖我国林业行业绝大部分林业碳汇项目,使其有据可依,并成功开发“中国广西珠江流域治理再造林”和“中国广西西北部地区退化土地再造林”两个林业碳汇项目。同时,我国“两省五市”碳交易试点的补充机制均不同程度地允许控排企业使用林业碳汇来抵消部分碳排放,内蒙古、广西、湖南、云南、浙江等非试点省份也均已开展林业碳汇试点项目。

然而,除林业碳汇以外,其他各类碳汇经济仍主要停留在基础理论研究阶段,仅森林碳汇和草地碳汇在方法学上分别得到国家公布的《森林经营碳汇项目方法学》和《可持续草地管理温室气体减排计量与监测方法学》的支持,这与实现市场化价值、进入国际碳汇交易体系还有很大差距。

碳汇经济基础及存在问题

碳汇资源条件丰富。浙江省素有“七山一水二分田”之称,不仅拥有较为丰富的林业资源,同时还具备发展湿地碳汇、农业碳汇和渔业碳汇的基础条件。近年来,浙江省森林资源连年增长,2013年森林面积增加到605.28万公顷,毛竹总株数达22.35亿株,是全国最大竹产区,固碳潜力优势明显。同时,浙江省现有8公顷以上湿地面积246.78万公顷,以水田湿地占绝对优势,建成国家级和省级湿地公园各8个,湿地及与湿地有关的自然保护区10个。

碳汇试点工作先行。浙江省申请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省级碳汇基金,并在温州设立了全国第一个地级市的绿色碳汇专项基金。同时,还建立了浙江碳汇基金鄞州专项和北仑专项,拥有中国绿色碳汇基金碳汇造林项目点2个。2010年,成立了全国唯一的林业碳汇交易试点平台,并于2011年正式启动了全国林业碳汇交易试点。此外,还确定多个林业碳汇实验区,浙江农林大学还获得林业碳汇计量与监测资格。

碳汇金融尝试突破。2014年10月,在由中国绿色碳汇基金、浙江省林业厅、临安市政府主办的临安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体系发布会上,建行浙江省分行以每吨30元的价格购进42户农户的4285吨碳汇,总交易额128550元。这是国内首例农户森林经营碳汇的成功交易,建行也成为国内首家支持农户森林经营碳汇交易的金融机构。

然而,由于政策规划尚未健全、市场机制仍然缺失等原因,碳汇经济尚未能够助力浙江经济社会发展,当前主要存在以下问题:一是碳汇经济政策力度不足。目前,由于国家碳市场仍处于筹备阶段,浙江尚未出台碳交易的试点工作方案和推进措施,林业碳汇如何参与碳交易市场体系尚未明确。同时,浙江尚未将森林碳汇、湿地碳汇、农业碳汇等作为生态补偿的途径和政绩考核的手段,也未对生产上述碳汇的相关项目给予投融资等财税优惠政策,支持力度仍待加强。

图/金川

二是碳汇交易市场机制缺失。由于碳汇交易市场刚刚起步,信息机制不完备,碳汇价格形成机制和市场竞争机制尚未建立,使得碳汇交易的成本偏离市场价值规律。以林业碳汇为例,当前浙江省林业碳汇指标没有跟企业碳减排挂钩,也没有自愿或强制的碳排放权交易市场让企业去实现碳汇价值,缺乏购买碳汇指标的积极性,导致林业碳汇市场价格低于生产成本,陷入难以维系的恶性循环。

三是碳汇项目方法支撑缺乏。尽管全球学术界针对各类碳汇的计量开展了多年理论研究,但由于碳汇本身的时间跨度大,计量过程的不确定性较高,目前仅有林业碳汇、森林碳汇和草地碳汇有统一的计量方法学。对于浙江而言,湿地碳汇、农业碳汇和渔业碳汇也是十分重要的碳汇类别,但目前尚无可以用于碳汇计量的统一方法学,难以为开展此类碳汇项目提供科学方法的支撑。

将碳汇经济打造成农村金改新亮点

在目前农村金融需求大、融资难,城乡差距大、普惠难的大形势下,浙江要通过加强政策和规划引导,在巩固温州、丽水等现有农村金融改革试点成果的基础上,创新农村金融体制,依托农村金融改革的契机大力发展涉农碳汇经济,加快形成碳汇经济和其他农村经济手段共同服务浙江农村金融改革的合力,打造浙江农村金融改革的新亮点。

加大碳汇项目开发力度。按照国家关于碳汇项目的要求,积极引进社会资本,培育合作组织、家庭林场等新型林业的混合型经营实施主体,促进林业碳汇项目的开发。例如,广西碳汇试点项目的实施主体就包括了两大林场、两个林业开发公司以及18个农户小组和12个农户,成功促进农民增收并创造大量临时性的就业机会。同时,要加快现有森林经营项目的转化,探索一般森林经营项目与合格林业碳汇项目有效结合的“碳转换”机制,推动浙江已有营造林项目有效转换为涉农碳汇项目,有效实现其碳汇生态价值。

创新碳汇金融产品形式。总结临安碳汇交易的经验做法,在全省加强推广。在现有温室气体自愿减排交易方法学基础上,探索开发以林业碳汇,特别是具有浙江特色的竹林碳汇为主的碳排放权抵押信贷产品,提高农村信贷对碳汇金融产品开发的支持比例。鼓励各类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根据碳汇特点,探索开展与碳排放挂钩的碳信用及衍生品创新,破解农村金融产品服务单一问题。

加强碳汇经济政策支持。由于涉农碳汇项目的投资、生产周期长,直接投资收益不确定或者由于其公益性无直接经济收益,融资能力较弱。在社会对涉农碳汇项目投资积极性不高时,要加大政府的财政支持,通过政府引导民间金融资本进入涉农碳汇项目开发,并吸引国内外具有强制减排义务的企业在浙江建立碳储基地。比如,从2014年起,广东省财政每年新增安排森林碳汇抚育专项资金3亿元,连续3年,合计安排9亿元专门用于碳汇林抚育。此外,政府还可采取生态补偿资金共享、以奖代补的形式对涉农碳汇项目进行补贴,加大对涉农碳汇项目开发企业的财税优惠力度,鼓励开展涉农碳汇项目的融资担保业务。

强化碳汇投融资基础能力。开展涉农碳汇项目投融资抵押担保贷款试点工作,建立地方财政对低碳企业投担保的风险补偿机制。探索建立涉农碳汇项目信用评级制度,通过将碳信用评级纳入农村企业信用分析等方式引导农村对信用评估产品的需求。鼓励设立涉农碳汇金融发展产学研合作服务机构,组织相关单位加强湿地碳汇、农业碳汇和渔业碳汇等浙江特色碳汇的监测评估工作,尽早形成碳汇计量方法学并报备国家发改委,争取上升成为国家标准,为浙江碳汇金融奠定科学依据。

浙江省经济信息中心

猜你喜欢
碳汇方法学农村金融
全球首个氢燃料电池汽车碳减排方法学获批
上海节能(2023年5期)2023-05-29 09:13:40
大型学术著作《药理研究方法学》出版发行
四川桑园历史碳汇的评估工作完成
四川蚕业(2021年4期)2021-12-01 19:31:28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山西省碳汇造林及碳汇交易发展研究
山西林业(2021年2期)2021-07-21 07:29:28
《农村金融研究》征稿启事
农村金融要多些“乡土味”
今日农业(2019年10期)2019-01-04 04:28:15
青阳林场不同林分类型碳汇计量及碳汇价值评价
对内蒙古发展森林碳汇的思考
时代金融(2016年29期)2016-12-05 18:32:35
农村金融扶贫 脱贫要“精准”
红土地(2016年10期)2016-01-28 08:1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