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独特的视角

2015-11-06 07:59杨树荫
浙江经济 2015年7期
关键词:用字用词词语

杨树荫

一个独特的视角

杨树荫

一个国家的进步,从遣词用字这种最细微之处,也能清晰地观察到。

美国《华尔街日报》刊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的一项研究,通过分析27万多册中文书的用词评估中国人的价值观。

该研究主要关注1970年至2008年期间出版书籍的用词。他们得出的结论包括:1970年时,“服从”一词的使用频率是“自主”的3倍,而到2008年该比率翻转,“自主”变成多数。近40年来,中文书籍的作者日益频繁地使用诸如“选择”“竞争”“私家”“自主”和“创新”等词,这反映了社会转型时代中国人价值观的深刻转变,“显示中国经济改革对社会影响之深”。

从浩如烟海般的文献书籍中分析中国人的用词用字,从字词的变化来研究中国的变化,映证了中国人价值观的进步足迹,这样的研究不能不说是一个独特的视角。

倘若借助这个视角来观察中国社会,中国人自己更有深切的感受。随着社会的进步,中文的许多字、词有了很大的变化:有些已经定格在历史中,永远退出了公众的视野;有些则受到社会的谴责,不会有人再热衷于此类字词;还有更多的正在逐步被新的字词所替代。字词这一构成中国语文的基本元素,显示了自己激浊扬清,始终站在时代前列的活力。

为帝王专享达千年之久的一些字词,如“朕”“寡人”“陛下”“圣旨”等,终于不用了。这些曾经金光闪闪、威严无比的字词,连同封建王朝的崩溃,被孤独地留在了历史的尘埃中。“朕”字使命的结束,意味着社会的巨变。

丧失人权、有辱人格的一些字词,如“妾”“婢女”“丫环”“书童”,“瘸子”“瞎子”“哑子”“聋子”等,也不被人所用了。这些曾经栖息豪门、充斥市井的字词,渗透着卑微与耻辱,终究被时代抛弃,成为旧文化的糟粕,意味着人开始享有属于自己的尊严。

带有历史烙印、体现苦难时代的一些字词,如“地主”“富农”“反革命”“叛徒”“卖国贼”等,也已经存入历史的记忆。这些曾经触目惊心、充满仇恨的字词,终究被结束了,意味着一个强盛、和平与正义社会的到来。

中文的字库,以千以万计。由字组词,变化无穷,犹如滔滔江水,奔腾雀跃,透出灵气,席卷陈腐,万千之水,生出万千之景。如今的字词,更有一番美景,如晶莹之水,领一江之春。

“民主”“自由”“法治”,“公平”“正义”“人权”“尊严”,这些曾经让人仰视而不敢企及的词语,登上了历史舞台,进入寻常百姓的心灵,成为现代中国人的精神信仰。

“企业家”“农场主”,“志愿者”“公益使者”“旅行者”“挑战者”,这些闻所未闻的词,从密密麻麻的词缝中脱颖而出,勾画出时代的精彩,体现出生命的价值,词的背后就是一个个富含理想、敢于追求的中国人。

“互联网+”“网络”“网购”,“微信”“微博”“自媒体”,这些崭新的词语,伴随着日新月异的科学技术,已经成为中国人生活的一部分。一个词语,便是一个创新,一个全新的时代,自然需要全新的词语。

社会在变,中文的字词也跟着变。更新更美更活泼的字词,如火炬,点亮了生命的航程。

天量一般的字词,大概用得最多的是“我”字,曾经的“我”字,最个体、最微小、最不值一提,如今活跃在书刊上、网络上、影视上的“我”,却是独立的、个性的、自我奋斗的“我”。不变的“我”字,有了全新的意义。

这又是一个视角,一个名至实归的“我”字,引领着中国文字的创新、中国文化的新生。

从浩如烟海般的文献书籍中分析中国人的用词用字,从字词的变化来研究中国的变化,映证了中国人价值观的进步足迹

猜你喜欢
用字用词词语
强化诗词用词的时代性
容易混淆的词语
容易混淆的词语
《汉语大字典》“人名用字”考误举隅
苍凉又喧嚣:《我与地坛》中的用词
找词语
科技论文表格的编排要求(五):用线和用字
少数民族汉字族名用字考察
相似的内容,灵动的表达
一枚词语一门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