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玉军,曹伯祥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从德育为首到立德树人: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研究
尤玉军,曹伯祥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9)
马克思主义关于思想道德教育的思想、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思想政治教育经验和传统中国“德治”思想,对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党的德育思想经历了从德育为首培育“四有”新人、德育首位“以德治国”到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等不断发展的过程。
思想政治;德育;以德治国
德育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道德伦理知识的教育,将一定的道德规范或者标准内化为人们普遍接受和遵循的道德风尚和道德习惯的实践活动。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对社会成员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德育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其作用体现为道德教化的作用,道德教育的目标与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具有一致性和重合性,因而“思想政治道德教育在整个思想政治教育中处于经常性的中心地位,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1]党的德育思想内涵丰富,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具有不同的特点,系统考察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对于推进当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对于提高全社会全民族的思想道德水平,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思想政治教育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当代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是用马克思的政治理论、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2]从而培育其社会主义道德品质,并以此为基础,坚定其信仰和立场,引导其遵循政治伦理和规范,保持正确的政治态度并就政治问题做出适当的评价。加强思想道德教育是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内容,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是党所一贯坚持的思想政治教育原则。新时期以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为核心的党的历代领导集体从社会主义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和国家长治久安的战略高度出发,高度重视思想道德建设,道德教育思想不断丰富与完善。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基础上,吸收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优秀传统,发扬党在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优良传统,而不断丰富与发展。
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思想道德教育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加强新时期党的思想道德教育,要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为基石。首先,思想道德教育就其目的性而言,是为统治阶级服务的,马克思认为:思想道德是意识形态,是有阶级性,思想道德是占统治地位的思想的表现形式,从本质上讲,就是“占统治地位的物质关系”以思想形式表现了出来,因此实际上也就是统治阶级的思想表现,就是使之成为统治阶级的关系在观念上的表现,[3]因而我们党思想道德教育具有政治性,是反映社会主义道德标准和规范要求,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从内容上而言,应该反映新时期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其次,“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社会发展从本质上而言,就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要求人自身全面素质和能力的提升,而德育正是通过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人和塑造人,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因而,坚持以人为本原则,以道德实践活动提升人的道德素质,成为我党新时期加强德育的工作的重要路径。此外,思想道德教育承担培养人、塑造人的功能,体现为个体价值和社会价值的统一,“思想道德教育的个体价值主要表现为引领政治方向、促进人格完善、协调利益矛盾、激发精神动力等几个方面”,而其社会价值体现为道德教育对社会发展的效用和意义,作为社会存在的一个范畴,道德教育与经济、文化、政治等相互作用,并“由此呈现出思想道德教育的经济价值、政治价值、文化价值和生态价值等价值”。[4]新时期,我们党把思想道德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精神建设的重要内容,并从巩固执政党地位的角度强调道德教育,提出依德治国,正是基于德育的价值功能。
我国历史上有关道德与修养的一些思想观念,既是我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重要来源。传统中国注重道德因素在国家治理中的作用,例如《左传》说,“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立德是立功和立言的基础。立德离不开德育,“即思想、政治和品德教育。”[5]传统中国主张“德治”,以“德主刑辅”治国理政的基本方略,强调为政者按照“仁”、“智”、“勇”的基本理念,加强道德修养,以维护清明廉洁的政治,将伦理道德与法律刑惩亦即礼与刑融为一体的治国理念和实践范式,对我们在当下积极推进社会主义依法治国方略的落实具有的重要启示意义。[6]在道德教育方面,主张为政者要加强自身修养,做出表率,成为道德感化的模范;要以民为本,在法治的同时,更重视对基层民众道德教化,即《论语·为政》所谓“导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导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政刑是外在的,难以内化;德礼是内在的,可以自觉;要把道德高尚作为“贤人”首要标准,以“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对官员道德教育的核心,等等。吸收传统文化中德育思想,发挥道德教育的在国家治理和社会管理中,成为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重要内容之一。
继承党在革命与建设时期形成思想道德教育的经验,立足新时期改革与发展的具体情况,构成了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现实基础。以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为核心的党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于党的思想道德纲领和思想道德教育体系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尤其是毛泽东在道德教育方面不仅有着深刻的思想理论,还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在毛泽东的德育观念中,德育工作与政治工作、思想工作具有一致性,因为“思想和政治又是统帅,是灵魂”。[7]
在1939年的延安“抗大”,毛泽东同志提出,要把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保持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和形成灵活机动的战略战术,作为“抗大”教育的基本方针,[8]这充分体现毛泽东在革命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始终坚持德育的理念;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中,毛泽东强调“青年应该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第一位”[9],要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人民,将德育放在首要的、核心的地位,指出,要围绕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10]与毛泽东同时代的党的其他重要领导也提出了很多重要的德育思想,例如张闻天认为,德才兼备是合格干部的标准,而干部的“德”就是政治立场坚定,不是投机家,不是空头革命家;陈云也指出:“干部的标准,概括起来有二:政治,能力。两者不能缺一,以政治为主。”[11]此外,就道德教育的方式而言,我们党也积累的经验,例如说服教育法,凡属于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用讨论的方法、批评的方法、说服教育,理思想教育要反对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批评与自我批评的方法,强调道德教育要采取人民进行自我教育和自我改造的正确方法;道德教育工作应齐抓共管,党的各级组织、共青团组织、政府主管部门、学校的教师等都应该有德育教育的职责,要形成合力。[12]
邓小平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开拓者,也是我们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的核心。德育思想作为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开拓性和核心性也是其中应有之意。
邓小平德育思想形成于改革开放初期,解决了长期“左”的思想对人们的道德观念与道德风尚的负面影响,其基本特征“一是讲政治、抓根本,二是重建设、求实效,三是分清层次、加强配合”。[13]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邓小提出德育为先,培养“四有”新人,这是对我们党的思想道德建设领域的拨乱反正,尤其是他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的论述,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
首先,在德育教育理念上,邓小平同志提出了“德育为首”的教育思想。邓小平同志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高度,来认识思想道德的教育的意义。他认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要从培养合格社会主义建设者开始,思想道德教育人才培养的核心内容,是学校教育的首要任务。他指出,学校教育的目标是培养服务于社会主义建设的人才,培养人才是有标准的,这个标准就是毛泽东同志反复强调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14]邓小平进一步指出,道德教育和科学教育是学校教育不可或缺的两个方面,德育是灵魂,“十年最大的失误是教育”,是忽视了全社会的思想政治教育,[15]因此,在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尤其要注重思想道德教育,要在全社会,特别是学校,大力开展道德教育,牢固树立“德育为先”的教育理念。
其次,在德育教育目标上,邓小平同志确立了“四有”新人的目标。社会主义的教育活动是社会主义国家按照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来培养社会合格人才的实践。但是,落实到微观层面,到底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呢?邓小平同志进行了深入的思考。邓小平同志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紧密结合中华民族的历史传统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具体国情,提出了培养符合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需要的“四有”新人的概念,即通过各级各类教育特别是基础教育活动,使社会中的每一个成员都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四有”的目标不仅明确了新时期人才素质的整体要求,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根本目标,还进一步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以及学校教育的宗旨和和任务,从而充分肯定了德育教育在整个国家教育体系中的地位与作用。党的十二届六中全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做了进一步的明确规定,就是要将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提升到新的高度,这与“四有”社会主义公民的素质是具有内在一致性的。
第三,在道德教育内容上,邓小平强调要重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在“德育为首”的教育理念和“四有”新人的德育目标指引下,邓小平还深入思考和阐述了德育的内容和途径,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德育教育思想。邓小平指出,要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基本路线要管一百年,动摇不得。党的基本路线教育决定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基本方向,正是因为其基础性和方向性,因而理所当然地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党的教育的重要内容,成为德育教育核心内容。能否坚持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发展路线,需要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其中特别重要的就是要教育我们的后代。[16]当然,教育下一代人的具体内容,不仅应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路线,而且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和国际主义的教育也应该是完全包括进来。
第四,在德育教育方法上,邓小平主张“三个面向”和“青少年为重”的原则。按照教育“三个面向”(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原则,思想道德教育要采用联系实际进行教育,民主教育和说服教育,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区别对待教育,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的教育等方法进行道德教育。邓小平的思想道德教育思想中还有一个鲜明的特征,那就是强调青少年教育是教育的重点,因为青少年正处在长身体、求知识、逐步确立世界观的阶段,在改革开放的新的时代背景和社会环境中,要加强对青少年的道德教育,要培育他们守纪律、讲礼貌、维护公共利益的良好习惯,要提高他们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知识能力和身体素质,使他们从小养“成立志为人民作贡献,为祖国作贡献,为人类作贡献”。[17]
可见,邓小平的德育思想坚持和继承了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的德育思想,同时也结合改革开放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进行了发展。邓小平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相联系,按照德育为先的理念,将思想道德教育与物质文明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提并论,主张“两手抓”,“两手都要硬”。他对德育的地位作用、目标内容和路径方法进行了系统的科学阐述,构成新时期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德教育体系。
以江泽民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紧密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在坚持德育为先的理念,进一步提出“德育首位”的思想,构建了“以德治国”的发展战略,这是我们党新时期德育思想的理念创新,使新时期德育更具时代感、现实感。
第一,在德育教育理念上,江泽民提出“德育首位”的教育思想。1989年,在庆祝国庆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江泽民指出,学校教育不仅要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构建完备的文化知识传授体系,而且要提高学生思想道素质,要“把德育放在首位,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18]将德育教育视为素质教育的灵魂。“德育首位”相对于“德育为先”而言,对德育教育的地位更加明确,尽管这一理念的提出,最初是针对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校教育重视应试教育而轻视素质教育、重视智育而轻视德育的问题。但是,很快发展成为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主线。按照这一理念,思想政治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的重要内容,素质教育的核心是思想政治素质,因而“不断增强学生和群众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是素质教育的灵魂。”[19]
第二,在国家发展战略上,江泽民提出“以德治国”的发展战略。2001年,江泽民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的讲话中提出,“要坚持不懈地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以德治国”的观点,[20]以德治国是“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发展,对中国传统德治思想的传承和转化。但是传承和转化并不是传统德治思想的“卷土重来”,而是中国共产党作执政党,既要善于借鉴我们历史上的治国之道,更要汲取其他国家或地区事务管理中的成败得失,面对新的历史条件和历史机遇,就管理国家事务和教育引导人民崇尚高尚精神生活所作的思考的结晶。[21]“以德治国”,作为一个重要的战略决策,将德育提升到治国战略的层面加以强调,这对于新时期的德育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在世纪之交的历史转折点,江泽民冷静分析世界新格局和新形势,提出依法治国要与以德治国相结合的新理念,并从治国方略的角度阐述了道德教育的重要意义。江泽民指出,治理一个国家,必须既依靠法治也要依靠德治,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把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坚持以德治国,才能实现国家治理。
第三,在德育教育内容上,强调要结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特点来进行道德教育。江泽民指出,在我们进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这个时期,德育的内容非常广泛,不仅有马克思主义唯物论、无神论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还应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主旋律教育,法制与纪律教育,创业教育,心理健康和人格教育,等等。“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应该加强社会实践对青少年的德育作用,为学生创造出大量能够进行道德思考和道德体验的实践机会,同时要针对改革和建设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按照学生的成长规律有针对性地推进小学、中学、大学期间的德育,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和德育工作的实效性。[22]
第四,在方法上,江泽民提出了“四以”和“四个统一”的德育途径。所谓“四以”,就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以优秀的作品鼓舞人”;[23]“四个统一”是江泽民专门对青年大学生提出的坚持“四个统一”作为德育要求和途径,就是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社会实践、学好科学文化与加强自身的思想修养、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于祖国、实现远大抱负与艰苦创业的统一。[24]“四以”和“四个统一”的德育途径充分体现了江泽民关于“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的深入思考,也是江泽民对党的德育教育思想的重大创新。
总之,将道德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提出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构建新型的社会主义道德体系,是党的新时期德育思想的新发展。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就强调指出,构建社会主义新的历史时期的思想道德体系,必须要使之能够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和发展的实际,能够协调社会主义法制架构下的法律和规范,能够承接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形成的美德传统。[25]按照这一体系,思想道德教育着力培养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注重“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在能够将继承和发扬相结合——所谓“继承”就是要继承中华民族几千年形成的优良传统道德,所谓“发扬”则是要发扬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道德,唯有如此,才能使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既体现时代特点又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26]
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新时期新阶段的教育工作和德育工作非常重视,2006年中共中央政治局举行了第三十四次集体学习。正是在这次会议上,胡锦涛对“立德树人”进行了新的论述,他指出,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社会主义教育的根本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必须要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首要的和根本的任务;“立德树人”,简单地说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7]。在担任总书记期间,胡锦涛反复强调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并提出了一系列关于加强立德树人教育的重要论述,从立德树人的理念、内容和方法等方面坚持、发展和创新了党在新时期思想道德教育思想,形成以“以人为本,立德树人”教育思想体系。
第一,在德育教育理念方面,“以人为本”、“德育为先”和“全方位育人”。胡锦涛指出,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是必须坚持和贯彻的党的基本教育方针,“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主体,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坚持以人为本,在教育工作中的最集中体现就是育人为本、德育为先。”[28]思想道德教育必须强调“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工作机制[29],其中的“全员”,具体讲就是要有党委的统一领导,要有党政的齐抓共管,要有全体教职员工的共同参与。整合社会各方面力量和资源,不断推进党的立德树人教育,提高我国教育发展质量和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实效。
第二,在德育教育内容上,胡锦涛提出了立德树人教育的内容体系和基本结构,即一个核心、一个重点和一个目标。胡锦涛指出,高校德育教育的核心是理想信念教育,重点爱国主义教育,目标是大学生全面发展,为此,要深入开展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深入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不断推进素质教育,这是立德树人教育的基本内容。[30]同时,还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念和体系贯穿国民教育的全过程——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指导,确立坚定的意识形态和立场;要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方向,建构共同愿景和崇高理想;要以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为基石,确立爱国主义情怀;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价值引领,弘扬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一句话,要坚守教育青少年崇尚社会主义的道德观念,这是立德树人教育的时代内容。
第三,在德育教育方法上,胡锦涛提出“五个结合”的立德树人教育方法。所谓“五个结合”,就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实行教育与自我教育的结合、政治理论教育与社会实践的结合、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教育与管理的结合、继承优良传统与改进、创新的结合。而且,社会各方面需要紧密配合,营造良好社会环境,形成和改进思想道德建设的强大合力,不断推进党的立德树人教育。
胡锦涛的德育思想始终贯彻了科学发展观的理念,社会主义理想道德教育成为构筑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社会能否和谐,国家能否长治久安,全体社会成员的思想道德素质是决定性的因素。一个社会既缺乏共同的理想信念,又不具备良好的道德规范,实现社会和谐就成了一句空话。[31]按照“以人为本,立德树人”的德育思想,党在这一时期大力推进公民道德建设,加强公共文化建设,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提高社会的整体道德素质。因而,“在新世纪新阶段,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是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保障”。[32]
通过系统梳理和全面分析新时期党的德育思想可以看出,中国共产党历来注重德育工作,把思想道德教育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将道德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新时期党的历代领导集体德育思想充分体现了德育作为教育根本问题和永恒主题的重要意义,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些思想对于新时期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当下,我国的改革与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加强对全社会的道德教育和理想、信念,树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愿景和理想尤为重要,我们总结党在新时期道德建设的经验,围绕“中国梦”这一主题,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教育活动,要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角度来加强德育工作,诚如习近平同志在山东考察时所指出的,“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可以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可以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可以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可以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最终也就可以形成整个社会向上的力量、向善的力量。由此可见,德既是立人之本,亦是兴国之基。
[1]陆剑杰.思想政治教育多学科透视[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2:217-222.
[2]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4.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l)[Z].北京:人民出版杜,1995: 98.
[4]苏振芳.思想道德教育比较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28-33.
[5]国家教育委员会.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Z].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6.
[6]张静如,孙秀民.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经验研究(4)[M].北京:北京出版社,2007:165.
[7][10]毛泽东.毛泽东文集(7)[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351,226
[8]毛泽东.毛泽东文集(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188.
[9]毛泽东.毛主席论教育革命[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4.
[11]陈云.陈云文选(1926-1949)[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4:146.
[12]毛泽东.毛泽东著作选读(下)[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780.
[13]汪寿祥.试论邓小平的思想道德建设观[J].求实,1996,(10):14-17.
[14][17]邓小平.邓小平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P103),(P261).
[15][16]邓小平.邓小平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P306)(P381).
[18]江泽民.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四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人民日报,1989-09-03.
[19]江泽民.在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N].中国教育报,1999-6-15.
[20]江泽民.江泽民文选(3)[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200.
[21]夏锦文.传承与创新: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现代价值[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166.(124).
[22][24]江泽民.江泽民文选(2)[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588),(P124).
[23]江泽民.江泽民文选(1)[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P563).
[25]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5:30.
[26]王敏主.江泽民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与实践研究(下)[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5:488.
[27]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617.
[28]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879.
[29][31]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Z].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6.
[30]胡锦涛.加强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N].人民日报,2005-01-19.
[32]王炳林,丁云.治国之道图说中国共产党以德治国的理论与实践[M].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6:54.
[责任编辑:刘晴]
On the Party'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in the New Period
YOU Yujun,CAO Boxiang
(Yangzhou University,Yangzhou 225009,Jaingsu Province,China)
The Party's moral education thought experienced the developing process from the cultivation of new generation with“Four Haves”(have revolutionary ideals,sound morals,good education and a strong sense of discipline),to rule of virtue,and to strengthening morality education with people-centered.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moral education;rule of virtue
D648
A
1673-2375(2015)04-0104-06
2015-05-08
尤玉军(1969—),男,江苏扬州人,博士,副研究员,扬州大学校长办公室副主任,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曹伯祥(1966—),男,江苏东台人,硕士,副研究员,扬州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副院长,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管理研究。
本文为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项目“高校基金会治理结构和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1YJC8880147)、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基金会筹资机制研究”(项目编号:14JYB011)的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