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瑶琴
现代学习动力源理论认为,人的学习需要动力源,学习者的动力来源于自身的回报。学优生和学困生的学习动力源显然是有很大区别的,学优生知道自己将来在社会上存在的价值,知道将来会得到良好的回报,而学困生往往因为学习成绩差而缺乏价值感。有效的分层教学可以让不同层次的学生了解自身价值,能让他们知道只要取得一点成绩,达到一定的目标,就会得到不同程度的回报,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一、进行分层教学的理论依据
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经提出卓有成效的五项教学原则,其一就是“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都得到一般发展”的原则。他认为“通过教学促进一般发展”的学生不应是某一个或几个,而是“包括后进生在内的全体学生”,只有在使所有学生都得到发展的基础上,才能促成“高难度”的教学发展。赞可夫这里所说的“一般发展”是针对学生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总体发展”而言。“分层次递进教学”正是要改变和缩小一个班级内学生间的差异,为使包括“后进生”在内的所有学生都能得到正常发展,而采取对不同层次学生进行分别教学的方式。
二、科学发展观在教育上的本质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是以人为本。根据以人为本思想的要求,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必然会重视研究人、尊重人的主体性,培养人的价值取向,必然会遵循教育规律与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较好的发展。宋代大教育家朱熹提出:“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成小,大以成大,无弃人也。”如今的中职英语课堂上学优生和学困生分化极为明显,如果教师能因材施教,将会切实提高教学质量。分层教学正是体现了因材施教、有教无类这一理念。我们针对中职学生文化水平差异较大的特点,进行分层指导和整体推进相结合,同时为学生设立一定的奋斗目标,即学生取得进步后,可自然升入高一层次,符合教学的目标原则和激励原则。
如今大多数中学生生活和学习的条件相对优越,承受挫折的能力却较弱,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传统“一刀切”的授课形式往往忽视了这种差异,久而久之,一部分学生会因长期完不成日常的学习任务而厌学,出现学生不满意、教师出力不讨好的结局。在分层教学中,要根据不同层次学生的能力差异和不同层次学生不同的时期,设置不同的目标要求,让每个学生,特别是学困生在每一个阶段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突出了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三、进行分层教学的实施办法
1.根据学生基础合理分层
首先,我们给入学新生做全体总动员,向学生说明分层递进教学的目的和意义。其次,打破专业界限,统一组织全体新生参加学校的英语综合能力摸底考试,然后根据考试成绩填写问卷调查表。再次,由教师根据他们的基础能力、兴趣志愿等情况进行分析后定级分为A、B、C三个层级班。把那些英语基础知识牢固、具备一定的听说读写能力和技巧、学习热情高的学生编入A班;把那些学习态度端正,但英语基础一般,学习方法欠缺的学生编入B班;把那些英语基础知识薄弱,学习兴趣不高,要靠教师反复或单独辅导方能完成学习任务的学生暂时编入C班。同时,必须向学生讲清楚这种分班绝对不是歧视,也不是固定不变的,一旦学习成绩进步就可以调进上一级的班次。
2.科学选定分层级教材
分层级教学在选定教材上一定要体现从易到难的科学合理性。对于英语基础知识十分薄弱的C班学生来说,可选用PETS一级教材,或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基础模块预备级》。因为起点低的PETS一级教材会让学生更容易提高兴趣,经过努力能拿到PETS一级证书,为他们增加就业机会。作为普及型的B班,要选用难度适中的中专英语教材,例如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1、2》(基础模块)。该教材相对《英语4》教材来说,词汇量小,语法结构和语言点较为简单,适合工作岗位对英语要求不高的学生,教学中要以“必需、够用”为度,加强实际应用。A班作为冲刺型班级,可以选用国家规划新教材《英语4》(拓展模块)。该教材词汇量大,内容比较充实,难度比较贴近高职考试要求,可以为学生今后进一步深造或将来从事与英语相关的工作打好基础。
3.分层教学授课的具体实践
在分层教学的具体操作上,在教师的授课量和上课学生人数不改变的前提下,学校把三个自然班作为一个教学组,也不需要增加教师或提供专门的授课场所,而是安排英语教师上不同层级的课,学生根据自己的级别进入不同的教室上课学习。当然,采用分层教学后,以往统一的教学模式被打破,教师在不同的班次要使用不同教材,同时也需要有不同的教学计划和考试难度,相对来说增加了英语教师的工作量,但由于这种模式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会因为良好的教学效果带来的成就感而乐此不疲。
针对C班学生基础薄弱、信心不足的状况,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从与他们接受水平相当的基础知识讲起,突出知识的趣味性和教与学的互动性,及时发现学生的兴趣点,学生哪怕有一点点的进步都要不失时机地给予表扬,帮助他们逐渐消除对英语的恐惧感,培养他们学好英语的信心。B班的教学方法则要灵活多样,合理研发教材,教学活动以精讲和泛讲相结合,教师要积极创造有利于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对于进步大的学生可以调进A班学习以示激励。对于A班学生,教师除了要注重系统的语音和语法知识的讲解,还要鼓励他们进行大量难度适宜的课外原著阅读,扩大词汇量,开阔视野,同时加强对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教师可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将各种视听资源有机地结合,为“吃不饱”的学生自主学习和自我提升搭建平台,促进师生共同参与,实现资源共享,全面提升学生的英语综合素质。
四、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效果
实践中我们把英语课分成ABC三个层次,但分层不定层,实行“走班制”。一方面,使得学生便于到自己所属层次的班级上英语课;另一方面,对学习成绩提高较快的学生可以调进高一层的班次学习。实行分层教学一个学期后,学校进行一次调查,对进步或者退步的学生重新调整层次。进行分层教学后,教学内容和目的与学生的实际需求更加趋向一致,学生的学习兴趣空前高涨,增强了学习的信心和主动性,有效地提高了整体的学习效率和学习成绩。
通过对分层教学的实践和观察,我们发现,选择难度较大的A类试卷的学生比例逐学期增加,A类试卷的及格率也在逐渐提高;报考全国英语等级考试(PETS)的人数逐年增加,通过率也不断提高,不少学生进入高等专科学校进一步深造;很多原来英语程度较差的C班学生,成绩进步明显。“走班制”使他们重拾学习英语的自信心,甩掉了“学困生”的帽子。B班有更多学生强化了基础、提高了能力,进入A班。A班的同学不甘保持现状,以更高的标准投入学习。
由此可见,以动态的观点在中职学校实施英语分层教学是可能也是可行的,它承认了学生的能力差异,尊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实现了因材施教的教学理念,分层而不定层的方式给学生以足够的选择自由和发展空间,践行了人性化的教育理念。它着重克服传统教学中因内容、要求、方法一致而带来的种种弊端,从而让各个层次学生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较快发展。(责编 张红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