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鹏飞
付中承,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校长,郑州轻院轻工职业学院院长。1953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硕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河南省职业教育专家,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学科带头人,河南省工艺美术职业教育集团理事长,河南省美术家协会设计艺术委员会主任。长期致力于艺术设计教育领域的教学管理、理论创新与设计实践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本刊曾于2010年第4期刊登了题为《软实力的影响力》的文章,向读者介绍了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的办学特色和成绩。如今,随着河南省职业教育改革的整体推进,该校不断创新办学机制,加强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把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时隔4年,本刊记者再次走进这所学校,又一次见证了作为我省工艺美术类职业院校“领头羊”的风采。
本刊记者:近些年,工艺美校提出了打造“精致名牌”学校的发展战略,为我省文化创意产业的繁荣培养了大批高素质人才。请您介绍一下这方面的情况。
付中承:好的。河南省工艺美术学校始建于1962年。进入新世纪以来,优先发展科技和教育成为不可动摇的国家战略,作为大众化教育的主力,职业教育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并得到蓬勃发展。时代的机遇给了我们充分的改革和提升空间,揭示了广阔的发展视野,激发了全体教职工蓬勃的创造力。近10余年里,我们依据中国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创新发展的时代要求与河南工艺美术行业发展实际,在办学形态、专业形态等方面深度展示改革的脉动和肌理,使曾经不足为人道的艺术设计职业教育得到了社会的认可,获得了尊严。学校先后被认定为河南省重点中专和国家级重点中专, 2001年,经河南省政府批准,与郑州轻工业学院联合成立了“郑州轻工业学院轻工职业学院”,承担了培养工艺美术设计类专业高职层次人才的任务,同时开办了“3+2”五年制大专班,从而实现了中专、大专、3+2大专多层次办学。
本刊记者:工艺美术类职业教育是为文化产业培养人才的,这与工业、农业和服务业职业教育有很大区别。针对专业的这种特殊性,请您介绍一下在办学过程中是如何突出行业特色的?
付中承:作为一所培养工艺美术职业人才的学校,培养的学生必须有过硬的职业技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教学内容必须彰显职教特色。为此,学校做了大量的行业分析和市场调研,结合专业特点和社会需求,在广泛征求企业家和同行专家的意见基础上,集中修订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重新编写了5大专业涉及的所有课程的教学大纲。新的教学大纲中公共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都增加了职业技能的内容,加强了实践课程。我们从教学大纲和课程设计上层层把关,大力推行教室、实训室、现场施工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通过理论学习和施工现场实践,让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职业技能。2010年,学校申请到中央财政支持项目,建设了仿真摄影实训室、印刷工艺实训室、动画实训室、建筑装饰工程技术实训室、雕塑实训室、软装实训室等6个校内专业实训室,使学生的职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提升。
本刊记者:一流的教学质量,需要一流的师资队伍。学校是如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
付中承:打造“精致名牌”学校,核心是打造过硬的师资队伍,通过优质的教学和职业实践,引导学生成才。学校始终重视教师队伍的培养,着力打造一支“学历高、技能精、素质好”的师资队伍。重视人才引进和培养。学校相继出台人才引进和培养措施,吸引优秀人才来校工作,推出竞争上岗机制。教师队伍的学历、职称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大批青年教师走上了中层领导岗位。学校在全体教师中广泛开展“为人师表、关爱学生”的师德教育活动,提升教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并采取得力措施,进一步优化队伍结构。相继修订和完善了《教职工培训管理暂行规定》《“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方案》《教科研成果奖励办法》等管理规章制度,积极鼓励青年教师继续深造,全面提高教师素质。2005年以来,我校与江南大学联合举办硕士学位研究生班,为教师提高专业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2008年以来,学校先后派出10余名教师参加国家级骨干教师培训,组织专兼职教师参加省教育厅组织的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安排教师下企业锻炼,鼓励教师参与课题研究。每学期学校都组织开展校内优质课评比、说课比赛、听课交流、课件评比、学术论文评比等活动,师资水平稳步提升。目前我校具有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30%,具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21%,双师型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33%,拥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名,河南省教育专家1名,中国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名,河南省优秀教师、省教育厅学科带头人、省教育厅学术技术带头人、省教育厅骨干教师等30名。
本刊记者:推进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是提升教学质量的内在要求。请问学校是如何从传统教学模式中成功突围的?
付中承:打造“精致名牌”学校,教学改革是关键。传统的工艺美术教育较为注重设计理论和知识的传授,设计作品更多停留在艺术感觉的审美层面,缺乏对于设计实践的深度参与,改变脱离实际、脱离市场、脱离社会的局面已成为当务之急。学校从2003年开始,把学生的毕业设计作为校企合作的一项重要内容,许多学生的毕业设计作品被企业采用,从2006年3月开始,学校通过完善实践教学管理制度逐步深入地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教学平台;通过校内实训工作室建设加快特色课程的开发;通过校外实训基地加强校企合作,使学生亲身接触到真实的操作流程和本行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和新设备。在构建校企合作、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就。
为加强学生的职业能力培养,学校组织各专业指导委员会成员广泛征求行业和企业的意见和建议,详细分析岗位任职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以工作过程为导向合理构建课程体系,优化课程设置,使公共文化课与专业课、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相互贯通,把体现专业发展前沿的新思想、新知识、新技术及时引入教学中,使学生的知识结构和能力结构尽可能与职业资格标准相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