樊守功
摘 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证明,单纯重视“教”而忽视“学”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教师应站在方法论的角度恰当地讲解学习方法。
关键词:动手实验 发掘 讨论 归纳总结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216(2015)02B-0032-01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践证明,单纯重视“教”而忽视“学”的教学模式,已不适应课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可是,我们身边还是看到很多老师“教”的方面想得多,学生“学”的方面考虑少。重教法轻学法,甚至只讲教法,不讲学法,造成了单一、单向的教学模式。所以,教师应站在方法论的角度明确恰当地讲解与渗透学习方法。下面就培养初中生学习数学方法谈几点看法。
一、 要教会学生细心地发掘概念和公式
很多学生对概念和公式不够重视,对概念的理解是肤浅的,不能理解实质,或者对基本概念和公式死记硬背,在实际中不能灵活运用,这样就不能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例如,学习三角形角平分线概念时,学生易与角平分线概念混淆,把“线段”当成“直线”。有的学生不重视对数学公式的理解,一味地机械识记,这样记忆就不会长久,例如,学习多边形内角和公式(n-2)×180时,学生没真正理解n边形从一个顶点引出的(n-3)条对角线,把n边形分成了(n-2)个三角形时,很容易遗忘,又怎能在题目中熟练应用呢?所以,我建议要指导学生更细心一点、更深入一点,理解它的实质,无论它以什么面目出现,我们都能应用自如。
二、 要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相似的题目
长期以来,贪多一直是我们学好数学的致命伤,因贪多导致学习效果大打折扣。如有的学生天天做题可成绩不升反降,其原因就是他们天天都在做重复的工作,很多相似的题目反复做既浪费时间又浪费精力,久而久之不会的题目还是不会,会做的题目也因为缺乏对数学的整体把握弄得一团糟。因此,要指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题目。对所做的题目会分类,知道自己能够解决哪些题型,掌握了这些题型的窍门,才能真正做到“任它千变万化,我自岿然不动。”
三、对不懂的问题要积极提问、讨论
发现了不懂的问题积极向他人请教,这是很平常的道理。学习任何东西都不能养成“闭门造车”的习惯,否则会让知识面越来越窄,视眼不开阔,解题技巧以及创新能力受限。于是,问题越来越多,数学这门学科知识本来是个整体,如果前面的知识没有消化,遇到的问题没有解决,学到后面就会吃力,这样日积月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学生对这门学科慢慢失去兴趣,无法跟上教学步伐。因此,遇到问题应积极地向老师请教,或者与同学进行讨论解决,一个难的题目,经过向他人请教或讨论会获得灵感,从对方那里学到好的方法和技巧,也可以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激励学生具有像爱迪生发明灯泡一样的坚定信念。在“问题数学”中培养学生敢于求异、勇于探索的精神。并使学生养成主动参与学习的习惯,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
四、 要鼓励学生善于动手实验
数学是一门系统的演绎学科,在它的形成过程中又是一门实验性的归纳学科。创设情景的同时鼓励学生算一算、画一画、量一量。一个题目光想不动手往往不得其门而入,动手做做常会有启发。代数问题把字母换成数字试一试,几何问题多画几个图看看,这比冥思苦想效果显著,如学习全等三角形判定时,组织学生进行画图、裁剪、叠合,从中很容易发现问题,判定定理自然得到,这样学生富有成就感,进而产生一种求知欲,从而起到激发兴趣的作用。在学习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分小组让学生进行拼图实验,学生能拼出几个图形,而这些图形恰恰提示了证明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时辅助线的作法;在学习圆与圆位置关系前让学生制作学具,课堂上组织学生运用两圆做相对运动的实验,并让学生把运动过程中每个情况动手画出来。通过亲自实验学生能很自然地归纳总结出两个圆的位置关系及其判定,同时对相应知识的结构形成过程也有较深的理解。
五、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的习惯
要想学习数学的兴趣持久,就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既能在课堂上主动学习数学,也能在课下主动巩固知识完成作业,还能在生活中多方位观察、收集并从多角度思考,让学生在生活中体会运用数学知识。例如,学完相似三角形,如何利用三角形相似测量电线杆或建筑物的高度、池塘的宽度等。数学无时无刻不在身边。数学作为一门基础学科,学法上与其他学科有许多共同点:科学的学习态度,勤动脑,勤动手,勤动口等。生活中的学习习惯尤为重要,这是终身受益的学习习惯,是学过的知识全部遗忘之后还能剩下的东西。要时刻提醒学生去观察,收集,体会,挖掘,勿让生活大舞台上的知识白白流失。
在教学过程中,教给学生学习方法与教给学生知识是两个概念。教给学生知识的同时渗透学法,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过程使学生掌握更多知识。“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的学。只有学生学法得当,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才能多方面多角度去认识思考问题。
参考文献:
蒋欣,宫青荣,王靖凯,马金莲.当代教育改革实践探索[M].团结出版社,2009.
内蒙古教育·基教版2015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