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宗仁
摘要:科学探究是科学研究过程的本质特征,具有重要的教育价值。在小学科学课堂中,教师是儿童学习科学的支持者和引导者。引导儿童主动探究,亲历科学探究的过程,这将有利于保护儿童的好奇心和激发儿童学习科学的主动性。引导学生利用广泛存在于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网络和各种媒体中的多种资源进行科学学习,加强科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渗透与整合。体会从猜想到实验,最后得出科学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
关键词:猜想与假设;归纳总结;观察发现;析整理;评估交流
今天,在回家途中,我突然发现了一个蚂蚁窝,有一大群蚂蚁在洞口爬来爬去,正向它们的家中匆匆奔去。我轻轻地蹲下来,静静地观察着,并思考着:蚂蚁怎样回家的呢?于是我准备做个试验,研究一下蚂蚁是怎么回家的。
一、观察发现
现象1:蚂蚁呈一路纵队前行,有条不紊。
现象2:队伍中的蚂蚁触角不断前后左右摆动。
现象3:行进过程中的蚂蚁腹部末端总断断续续地接触地面。
疑问:蚂蚁为什么要排队?触角和腹部又是怎么回事?
二、实验准备
带着种种疑问,我便到图书馆和上网查阅了资料,功夫不负有心人,总算对蚂蚁有了初步的了解。
蚂蚁的结构:1、蚂蚁的外部形态 蚂蚁的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6足,体壁薄且有弹性,有膜翅,硬而易碎。2、蚂蚁的繁殖习性 蚂蚁的繁殖的过程一般分为交配、产卵、分窝三个部分。(蚂蚁搬家不是因为要下雨,而是因为蚂蚁巢穴已经容纳不下发展壮大的蚂蚁家族了)
居住环境:蚂蚁是居住环境群居生活,每一窝都是几十万只,它们是在陆地上活动的生物,活动方式主要是在地上爬行,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蚂蚁搬家的现象就是这种爬行。它们沿着一定路线往返,绝对不会迷失方向,那是因为它们外出寻食,都有一定的路线,当找到食物后,能准确无误地回到家园。
那么到底蚂蚁究竟是怎样识路的呢?难道蚂蚁的触角会说话?原来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这样后面的蚂蚁用触角去辨别前面的小伙伴留下的“信号”,就不会迷路了。究竟是不是这样呢?下面决定设计了一个三种可能的小实验。
三、实验过程
实验1
1、猜想与假设:是不是在队伍最前面的蚂蚁有特别的识路本领呢?后面的蚂蚁只要跟着它走就可以了?
2、实验步骤:把领头一只蚂蚁远远“调离”这个纵队,观察整支队伍及这只领头蚂蚁的行踪。
3、现象及结果:这群蚂蚁仍有条不紊地前行,而那只领头蚂蚁反而像“没头的苍蝇”,到处瞎闯,不认识回家的路了。假设不成立。
4、实验结论:蚂蚁排队以领头的蚂蚁无关。
实验2
1、猜想与假设:是不是蚁群凭借眼睛观察周围的景物来辨别方向的?
2、实验步骤:当蚂蚁正在回巢的途中,用一个纸箱(前后开口,四周封闭)做一个简单的围屏把它们圈住,使它们不能看见天空和周围的景物。
3、现象及结果:在这种条件下蚂蚁仍可以按原路返回。假设不成立。
4、实验结论:蚂蚁不像人类一样靠眼睛来辨别方向回家的。
实验3
1、假设:既然不是靠个别领头的蚂蚁,也不是靠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那蚂蚁靠的是用触角来“闻”追踪素的气味吗?
2、实验措施:在蚂蚁回家的路线上,用手指重复擦几次,再用树叶做成的“擦子”使劲擦拭地面,用这个气味覆盖掉原来的味道,截断它们的路线标志。
3、现象及结果:好戏开始上演:接踵而至的蚂蚁们尽管离“家”已经很近了,但它们还是乱作一团,到处绕圈子,很久之后,它们才能重新排成一支新的队伍,跌跌撞撞地回到蚁穴。假设成立!
4、实验结论:蚂蚁是靠触角来“闻”追踪素,从而识路回家的。 四、实验分析与整理
蚂蚁的腹部能分泌出一种物质,称为追踪素,通常蚂蚁出洞的时候,都是很有秩序地排成一个纵队前进,前边蚂蚁分泌出这种带有象征气味的追踪素,边走边散发在路上,留下痕迹,后边走的蚂蚁能用触角探测到这种气味,就能紧紧地跟上,即使有个别的蚂蚁暂时掉队,也能沿原路前进不会迷路。这种追踪素的气味就成了它们前进的目标。回来的时候,它们仍按此路标返回洞内。
当没有了触角或隔离太远时,蚂蚁就没有办法通过触角闻到追踪素,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四、实验评估与交流
通过这次实验,我发现蚂蚁啃骨头和食物一起翻倒又立即爬起,反复好几次,但它们坚持不懈,不怕困难,历尽千辛万苦,直到搬完为止。由此让我联想到,假如我能把蚂蚁搬食的精神用在我的工作和生活中,那么再大的困难都压不倒我,而且我相信做什么事都会取得成功!正所谓:人定胜天,心在哪里,人在哪里,国人必自信,就是这一道理。
参考文献
[1] 2014小学科学课程标准20140219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