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媛媛
摘 要 文章以汉泰语味觉词“苦”和“”为研究对象,从认知的角度,探讨其概念隐喻的异同,发现“苦”和“”共享了大部分的目标域,这可归因于人类认知的相似性;不同之处在于“苦”的目标域更为丰富,这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文化的产物。
关键词 苦 味觉隐喻 汉泰
中图分类号:H05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5.01.076
Abstract This article takes Chinese and Thai taste word "bitter" and "" as the research object, from a cognitive perspective, explor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oncept of metaphor, found that "bitter" and "" shared most of the target domain, which can be attributed on the similarity of human cognition; except that the more abundant "bitter" in the target domain, which is the product of a particular history and culture of the Chinese nation.
Key words bitter; taste metaphor; Chinese and Thai
0 引言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不仅是用于修辞的语言现象,也是认知现象。“我们赖以进行思考和行动的日常概念系统,在本质上也基本上是隐喻性的。”①隐喻“是从一个概念域到另一个概念域的映射。”②隐喻的本质是通过一事物来理解和经历另一事物,即通过一个具体的熟悉的源域来理解和表达抽象的陌生的目标域。
“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人体及其感官体验是人类认知世界的基础,味觉是人类基本的感官能力之一,对认知过程有着重要影响。人类通过味觉体验来认知世界和表达世界。本文从认知语言学角度,以汉泰语味觉词“苦”和“”为研究对象,对比分析其隐喻投射的具体表现及异同。
1 汉泰语味觉词“苦”的概念隐喻对比
《说文·艸部》:“苦,大苦,苓也。”《毛传》:“苦,苦菜也。”③最初,“苦”是指带有苦味的“苦菜”。随着生产发展和语言的变迁,“苦菜”这一释义已消亡,取而代之的是“像胆汁或黄连的味道,跟‘甘、‘甜相对”。④泰语的“”是指像苦楝或苦藤的味道。⑤汉泰语中,分别采用不同的事物来解释“苦”的意义,主要是由于各自的自然资源和生产实践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下面就汉泰语“苦”的隐喻投射进行对比。
1.1 “苦”和“”味觉隐喻的共性分析
人类通过身体感知世界,在身体与客观世界的互动中获取经验和体验,进而达到认识客观世界的目的。汉泰民族在生产实践活动中获得并积累了相似的身体体验,对同一事物的认知产生了思维共性。这种思维共性体现在对味觉词“苦”的感知上,便形成了相同的隐喻投射。
1.1.1 苦喻悲伤的视觉感受
(1)我始终做到这点:心情要保持愉快,不为小事情而愁眉苦脸。
(2)老人满脸苦楚地说,“要水没水,要路没路,种地无粮,有海没鱼。”
(3)
他的笑容一半笑意,一半苦涩。
(4)
事情发生在这个面容苦涩的小伙子从中学升入大学之时。
1.1.2 苦喻不愉快的嗅觉体验
(5)这款香水闻起来苦苦的。
(6)初春的蒲江幽如仙境的长滩湖,空气中弥漫着菜籽花略带苦涩的芬芳。
(7)
夹着苦味和青涩味儿的竹叶。
(8)
苦味和烟味仍然充斥在口腔和喉咙中。
在汉泰文化里,苦味都是不受青睐的味道。尝到带苦味的食物时,人们往往呈现出难受的神情。而当人们担心、忧愁和嗅到苦味时也会呈现难受的表情,味觉感受“苦”映射到视觉和嗅觉范畴,使之具备了苦味的特征,指令人不愉快的味觉和嗅觉感受。
1.1.3 苦喻内心悲伤、愁闷的感觉
(9)曹大元心中的苦楚难用言语说清。
(10)他所写的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
(11)
苦涩的感觉
(12)
感觉很奇怪,半甜半苦的,难以形容。
苦味是一种让人难受的味道。悲伤、忧愁等心理感受与“苦”味的味觉体验有着一定的相似性。因此,汉泰语的“苦”都能喻指难受、愁闷等不愉快的心理状态。这种由生理感知义引发心理感知义的过程也符合人类由具体到抽象的认知规律。
1.1.4 苦喻某段悲痛难过的日子
(13)从此开始了我一生中最艰难、最痛苦的一段日子。
(14)此案留下的绝不仅仅是一份痛苦的回忆。
(15)
既甜蜜又痛苦的回忆。
(16)
不仅仅是蛋糕店主,其他三个店员,也各自有着不同的痛苦回忆。
遭遇挫折和困境的某段时间常让人愁闷和难过。汉泰民族在悲痛的时光与“苦”的味觉体验之间产生了相似的联想,将“苦”投射到时间域,指悲痛难过的日子。
1.1.5 苦是艰难的生活状态
(17)生活尽管十分艰苦,牛碾煤、人挑水,但工人心中却充满了欢乐。
(18)生活就是这样,痛苦也好,甜蜜也罢,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酸甜苦辣你都得通通尝一遍。
(19)
生活只有苦,苦极了。
(20)
其实,生活的苦取决于心,越是叫苦连天,就越是感觉苦。
生活的艰难和困境时常让人呈现忧愁和烦闷的神情,这与尝到 “苦”味的体验是相似的。因此,汉泰语的“苦”映射到生活域时指悲伤的生活状态。
1.1.6 苦是令人不快或悲痛的经历
(21)落后挨打,我们有过痛苦的经历。
(22)他那憔悴的容颜,似镌刻着他一生痛苦的经历。
(23)
过去痛苦的经历让自己现在成为了坚强的人。
(24)
痛苦的经历可以对未来有益。
“苦”对味蕾的刺激产生了不舒服的味觉感受。遭遇困难、挫折等经历也是令人不愉快的,汉泰民族通过联想在相似的经历之间建立了联系,因此“苦”投射到经历域,指令人不快或悲痛的经历。
1.1.7 苦是让人悲伤的爱情
(25)一个演员,尤其是名演员的爱情总是苦涩的。
(26)爱情能给人带来明朗的欢乐,也给人造成深沉的痛苦。
(27)
如果双方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或许会让爱变苦变馊,甚至变得有毒。
(28)
哥哥和琪的爱情如同这杯咖啡,越是纯净就越是苦,以至于最后,即使很香也让人难以下咽。
“苦”味会给人带来消极的味觉体验,爱情里的悲伤也是一种消极的体验。在用“苦”表示悲伤的爱情这一体验时,汉泰民族表现出了高度的相似性。
1.2 “苦”味觉隐喻的个性分析
1.2.1 苦是家境贫穷
(29)冯子材是钦州人,出身于贫苦人家。
(30)西北苦寒的农村,养育了一代革命英雄。
中华民族是个命运多舛的民族,自然灾害和社会制度等因素使得老百姓经历了长时间的艰苦生活。语言是现实生活的反映,汉语用“苦”来形容家境贫困,是中国特定历史文化发展的产物。
1.2.2 苦是凄惨忧伤的人
(31)那也是一位苦命的女人。
(32)人物尚未出场便唱起如泣如诉的歌,剧中那位苦人儿才露面便已泣不成声。
汉语味觉词“苦”投射到人物域也是中华民族特定历史文化产生的个性映射。贫穷、命运坎坷等使得人们时常面带愁容,这与“苦”带来的心理感受相似。
1.2.3 苦是寒冷或严寒
(33)“朔气传金柝 ,寒光照铁衣”形容北方天气苦寒,战地生活艰苦。
(34)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
人们常常借助联想将相似的经历或感受联系在一起,从而认识不同的事物。极端的、寒冷的天气让人倍感不适,在生产实践活动中,汉民族将严寒的天气和“苦”味的感受联系在一起,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个性映射。
1.2.4 苦是病痛
(35)动手术的确为儿童带来身体上的苦楚。
(36)即使在得知了自己的病情后,在身受痛苦折磨时,她也是咬牙硬挺着,没掉一滴眼泪。
“苦”用于描述病痛或者疾病,指疾病给身体和精神带来的折磨。病痛折磨时,身体的疼痛不适与“苦”味来带的心理感受一致,因而汉民族又用“苦”喻指病痛。
1.2.5 苦是认真、辛勤、竭力
(37)要下真功夫、苦功夫进一步办好国家经济技术开发区。
(38)他一次次拿着汇款单在厂里苦苦寻找,结果一无所获。
虽然“苦”味让人产生不愉快的感受,但“苦”在汉语中并非都是消极的意义。在生产中,人们通过辛勤劳作和付出取得成功,收获希望,并将这一感受与“苦”味的感受建立了相似性联想,使“苦”具备了“认真、辛勤、竭力”的含义,如 “刻苦”、“埋头苦干”、“苦口婆心”、“冥思苦想”等。
2 综合分析与讨论
从前文的对比分析可以看出,汉泰语中的“苦”和“”作为基本的味觉词,都可以投射到感觉范畴域和非感觉范畴域。
从整体上看,汉泰味觉词“苦”和“”的隐喻投射共享了大部分的目标域,隐喻意义都表达了“令人不(下转第170页)(上接第151页)愉快”之意,这与“苦”的消极味觉体验有关。“苦”味的食物对味蕾的刺激给人带来不适感,是一种令人不愉快的味道,当这一味觉体验投射到其它范畴域时自然就传达了消极的情感色彩。
3 结语
通过分析发现,汉泰味觉词“苦”共享了大部分隐喻投射,表明了汉泰民族对味觉词“苦”感知的一致性。基于相同的生理基础,人类具备相似的感知能力,因而面对相同的客观世界时能产生相似的概念结构。但是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汉语味觉词“苦”拓展出了更丰富的隐喻意义。研究还发现,汉泰味觉词“苦”和“”的隐喻投射都是基于人类对“苦”的味觉感受和日常生活经验。这表明,人类在最初认识客观世界时,总是通过具体的、熟悉的事物来认识抽象的、陌生的事物。
基金项目:广西民族大学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gxun-chx2012058)
注释
① Lakoff,G.& Johnson,M.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4.
② Lakoff,G. &Johnson,M. Metaphor We live by. Chicago: 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203.
③ 汉语大字典编辑委员会.汉语大字典.湖北:湖北辞书出版社,1993:1327.
④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第五版).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787.
⑤
参考文献
[1] 胡壮麟.认知隐喻学[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2] 束定芳.隐喻学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3] 广州外国语学院.泰汉词典[Z].北京:商务印书馆,2010.
[4] 北京大学CCL现代汉语语料库:http://ccl.pk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