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爽
摘 要 随着国家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高职教育的规模不断扩大,适用于普通高等教育的管理与教育模式对于高职教育已不再适用。那么,如何改进教育与教学模式,提高毕业生的质量,提高社会对这些学生的认可度,是高职院校的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本文对如何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从三个方面进行了叙述。
关键词 课堂教学质量 学习兴趣 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质量是学校的立校之本,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因此,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每一位教育工作者一直在思考和研究的课题。对于高职院校来说,近年来,由于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它在为社会输送大量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同时,又存在着学生整体文化基础相对较差,学习积极性、自觉性相对不高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更应该采取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尤其是课堂的教学质量,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高社会对学生的认同度。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1认清高职教育本质是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前提
目前我国正在加强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而高职教育是实现这一发展的主要途径。认清高职教育的本质,是提高高职院校课堂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高职教育主要针对地区的经济发展,培养相关行业的高级职业技术型、具有大学文化层次的人才。培养出来的学生,毕业后一般没有所谓的过渡期或适应期。因此,高等职业教育主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强调理论与实践并重,教育时刻与训练相结合,实践教学的比重很大。
2备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基础
课前的一切准备活动都叫备课,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的基本任务之一。
2.1精心设计每一节课
对于高职高专的学生来说,学生学习的基础、主动性较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如何把他们和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环境有机地结合起来,如何实现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需要教师提前进行深刻地思考。围绕这些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精心设计、达到融会贯通。
2.2通过备课加深自身对知识的理解
教师备课首先要熟悉教材,研究课程标准,确定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其次,查阅相关的资料,收集材料。再次,应用教育专家、学者的研究成果和成熟的理论来指导自己的教学实践。最后,将获得的这些信息,整理归纳,完成自己的讲稿。教师应跳出书本的局限,转换角度,更新内容,更好地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融合。教师通过这样的过程深化了自身对知识的理解,使知识活了起来。让学生感觉到所学的知识是有用的,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习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
2.3备课是对学生的研究与关注
“因材施教”这个话题对于高职教育来说尤其重要,需要教师在有限的时间完成教学进度,同时要了解班级基本情况,了解学生学习基础,了解学生对教学方法的意见,再把了解到的情况在课后进行反思和研究,发现学生需要关注和引导的地方、学生之间有哪些差异,在承认差异、尊重差异的前提下,关注学生的心理世界,创设对学生有激励性的问题或情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其学习由被动向主动转变,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上课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中心环节
学生的学习主要在课堂,教师主要是通过上课实现对学生知识的传授。因此,要抓住这个环节,我们在上课时除了采用常规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之外,针对高职学生我们还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3.1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
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我们可以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法,如:案例教学法、模拟教学法、探究法等教学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教师设计一些问题,教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根据老师的指导,查阅资料、收集信息、整理信息、上讲台讲解等形式给出问题的答案。在此过程中,教师仅是引导、指导、解疑和评价,起到组织、协调的作用。通过采用多种教学方法,以“学生主体,教师主导”,激励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2营造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角色的转变,要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知识积累的指导者、促进者。要在“学生是教学的主体”的教学理念下进行教学,培养师生之间良好的人际关系,这是成功组织课堂教学的保证。
3.3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教师在课堂教学时,在做好充分的备课的前提下,要以饱满的精神出现在学生面前,以一种高昂的授课激情、洪亮的声音、流利的表达、渊博的学识来感染学生,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生的兴趣,增强课堂的师生互动,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3.4注意教学手段的选择
在教学过程中要依据课程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手段。目前,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教学手段以其大信息量、教学直观性等优势,在课堂上被普遍使用,但是单一的多媒体教学存在了好多弊端,如:单纯追求大信息量,教师讲解很少,学生真正学到的东西不多。因此,正确的做法是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以黑板教学为辅。这样就能将两种教学手段相互补充,取长补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总之,课堂教学是教学的主要环节,对于高职院校教师更应该认真思考,结合高职教育培养的目标及学生的特点精心的备课、上课,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保证课堂教学质量。
科教导刊·电子版2014年3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