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菊英
【关键词】“满堂灌” “满堂问”教学误区 教学方法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A-0011-01
新课改要求教师将课堂还给学生,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要大力引入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所以课堂教学“满堂灌”的现象已经大为减少。但由于对新课改精神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某些教师在课堂上设计大量的思考问题,对学生大搞“问题战”。很显然,从“满堂灌”到“满堂问”,是从一个极端走向了另一个极端,学生的思维并没有随问题的增多而获得有效开发。相反,由于教师指导不到位,很多学生本来是明白的,结果却被教师给问糊涂了,教学效果自然是适得其反。
一、目的不明,问题设计存盲目性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要设计一些课堂思考题,能够帮助教师对学生进行有效引导,引发学生思考,通过对问题的探讨,明晰数理内涵,掌握教材外延,让学习行为与思维活动有机结合,提升学生对数学的感知。但某些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存在较多盲目性,没有明确的目的性。教师不明示问题指向,也不能将问题进行有效整合,学习自然呈现无序化。小学生认知能力本来就不强,一个问题被问了多遍,学生也还不知教师提问的用意。
例如,苏教版三年级上册《认识千克》的教学,由于我们生活中常常用“市斤”或“公斤”来计量重量,学生在刚接触“千克”这个概念时,很容易出现认知错位,也难以掌握千克的实际应用。一位教师在教学本课内容时,设计了一些思考问题:你见过大秤吗?你用这个秤称量过什么东西呢?一百千克到底有多重?你的体重是多少?你知道杠杆原理吗?给你一根足够长的木棒,你能撬动地球吗?
这些问题表面上看是与“千克”有一定的关联,但细细琢磨我们就会发现,这些问题的设计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小学生能见过什么样的大秤呢?更不会用大秤称量过什么东西,一百千克就是一百公斤重,这样问好没有道理;你的体重多少,这个问题还算正常,但教师问体重的目的是什么呢?也没有明示。最后两个问题更是把学生问得稀里糊涂,教学效果肯定会大打折扣。
二、以问代教,课堂互动现单一性
新课改要求师生互动要充分,课堂教学要体现合作探究式学习。但很多教师对合作学习存在认知偏差,以为生生互动是唯一的合作学习方式,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是唯一的师生互动方式。这种教条式的理解,不仅误导课堂教学方向,还严重曲解了新课改精神,从一个错误极端走向另一个错误极端。以问代教,并不能有效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动,还有可能错失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机会。
例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有一位教师上公开课,笔者有意数了一下,他一节课共提问学生81个问题:你几点睡觉?几点起床?几点吃早饭?你知道新闻联播是几点开始?你几点放学?几点吃中饭?一天中,除了上课、吃饭,还有那些事情要做呢?你能够用24时计时法表示你做事情的时刻吗?……
一节课要九九八十一问,对学生而言就是九九八十一难,如果每一问占用30秒,这节课就被问题全部占领了。课堂上除了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再也没有别的内容,这样的课堂学生哪有自主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机会呢?
三、追求完美,提问过程呈反复性
数学问题有一定难度,学生回答问题的能力有限,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和缺陷是常有的现象。可有些教师总想追求完美,对学生的回答不满意,就不厌其烦地继续追问。如果追问具有启发性,学生能够获得启迪的力量,学习会呈现正面性;但若学生根本找不到回答问题的切入点,教师也不能给出有效引导,追问自然就成为逼问,学生被逼到死角,问题得不到解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就会被抹杀。我们经常看到,一个问题,教师可能要提问十几个学生,这不仅浪费了课堂学习的时间,也严重透支了学生的热情,课堂教学走进“死胡同”。
例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时,教师拿出一张纸问学生:这张纸有什么特征呢?第一个学生答是正方形,教师摇头;第二学生说是长方形,教师还是不置可否;第三个学生说四个角都是直角,教师点点头又摇摇头;第四个学生说,这是正方形,四条边都相等。教师还在找学生回答……
这样的教学,教师面对学生的回答,不明确给予评价,只是不断地要求学生回答,学生不知教师用意,回答就像是“押宝赌注”,希望能够被自己猜对。其实,这是教师在追求完美,希望学生能够回答得天衣无缝,但这对学生来说就是求全责备,也不符合教学规律。
小学生需要鼓励,课堂气氛需要调节,教师想要什么样的课堂环境,就需要拿出针对性措施,教与学才能达成和谐。课堂提问不可或缺,我们要走出从“满堂灌”到“满堂问”的教学误区,设计目的明确、能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的问题,让学生在问题的引领下学习新知,掌握知识。
(责编 林 剑)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