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定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2015-01-27 11:06梁君涛成昌军王应刚李继忠
中国水土保持 2015年10期
关键词: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

梁君涛,成昌军,王应刚,何 富,李继忠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甘肃 安定743000)

安定区大力推进水土保持引领生态文明建设

梁君涛,成昌军,王应刚,何 富,李继忠

(定西市安定区水土保持局,甘肃 安定743000)

水土保持;生态安全战略平台;生态文明建设;安定区

安定区通过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开展六大行动、构建六大体系、强化六项保障,完善了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加快了生态环境治理进程,助推了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提供了生态文明建设坚实支撑。建成幸福美丽新安定,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任重道远,要树立“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理念,致力扶贫攻坚,重点落实“八项任务”,着力形成水土保持生态安全“六大发展战略”,努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安定区位于甘肃省中部,属黄土高原陇中丘陵沟壑区,总土地面积3 638.7 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3 306.2 km2,占总面积的91%;年均降水量380 mm左右,年均蒸发量高达1 500 mm以上;森林覆盖率15.98%。境内沟壑纵横,干旱少雨,植被稀疏,水土流失严重,生态环境酷劣,自然灾害频发。2014年,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4 620元,是国家六盘山特困片区扶贫开发重点县。历史上的安定曾一度繁荣,《资治通鉴》中有“天下富庶,莫如陇右”之说。但明清以来,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生态破坏,民不聊生,因此有“陇中苦瘠甲于天下”之说。

1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具体实践

新中国成立以来,为了从根本上改善生存条件,摆脱贫困面貌,安定区历届党委、政府带领人民发扬“三苦”精神,始终把水土保持作为解决“三农”问题、发展生态经济、促进脱贫致富的一项战略性举措,经过20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尝试探索、八九十年代的综合治理和进入21世纪以来的完善提升三个阶段,探索出了一条在干旱半干旱地区由不得温饱到基本解决温饱到稳定解决温饱并向小康迈进的发展之路。特别是在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安定提出了以“水保立区”为首的“五区”发展战略,先后确立了“打造全国水保生态建设第一区县”和“黄土高原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的奋斗目标,坚持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把防治水土流失与农村扶贫开发相结合,稳步推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打造生态安全战略平台,2013年被水利部命名为“国家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县(区)”。

1.1 着力实施六大工程,完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体系

多年来,安定区坚持“发展抓项目”,实施了以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为主体的一批生态治理和扶贫开发工程,创新“五子登科”治理模式,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农耕措施同步实施,基本形成了集径流调控聚集、储存、利用工程于一体的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和水土资源开发利用体系。截至2014年底,全区水土流失治理面积2 484 km2,治理程度75.1%,其中治理程度达80%以上的流域面积1 377 km2,占应治理完整小流域总面积2 560 km2的53.8%。现有工程防洪拦蓄效益明显,年可拦泥1 200多万t,拦泥效益59%,可拦蓄径流4 700万m3,蓄水效益65%,年土壤侵蚀模数由5 640 t/km2减少到2 340 t/km2,年平均流失泥沙量由治理前的2 052万t下降到现在的852万t,蓄水减沙效益明显。

(1)重点生态工程。1983年,安定区被列为全国八片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区,30多年来,已连续实施五期工程,累计有150条小流域得到初步治理,占全区完整小流域总数的73%,水土流失治理面积达1 600 km2。同时还实施了黄河流域多沙粗沙区重点支流治理、中央预算内资金专项治理等项目,建成了一批优质工程。1999年,胡锦涛同志视察九华沟流域时高度评价治理成效“山河一新、面貌大改”。2000年,花岔、安家沟、官兴岔、石家岔、高泉沟5条小流域被财政部、水利部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小流域”,安定区被命名为“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

(2)梯田建设工程。从20世纪六十年代以来,全区男女老少参与梯田大会战,借助国家扶贫基础工程试验项目和国家坡耕地治理、土地整理、基本口粮田建设等项目开展集中连片规模治理,全区累计治理坡耕地15.73万hm2,其中兴修梯田11.93万hm2(农村人均0.32 hm2),退耕还林还草3.25万hm2,人工种草0.55万hm2。2004年全区实现了梯田化,2009年被水利部命名为“黄土高原梯田化县”,2012年被甘肃省政府授予“全省500万亩梯田建设工程省级优秀县”。坡改梯措施极大地促进了农业的产业化、机械化、水利化,可使自然降水利用率可提高20%以上,被老百姓亲切地称为“小水库、大粮仓”,走出了一条“修梯田—保水土—调结构—兴产业—增收入—促发展”的旱作农业发展之路。1998年,全区提前1年实现整体基本解决温饱,2007年以来,安定区5次荣获“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区)”。

(3)扶贫开发工程。安定区是全国第一个区域性扶贫开发实验地的“三西”代表地区之一。1982年以来,按照“有水走水路、无水走旱路、水旱不通另找出路”的思路,坚持“输血”与“造血”并举,走以参与式扶贫、产业扶贫和智力扶贫为主的开发式扶贫之路,全区农村贫困人口由1982年的23.67万人下降到现在的8.15万人,贫困率由70%下降到22.5%。截至2014年底,全区基本农田灌溉面积1.76万hm2,兴建水窖及小型蓄排水工程20多万座,修通主干道路2 000多km。依托九华沟流域水土保持扶贫开发项目同期开展的《半干旱地区水土保持开发性高效扶贫途径研究》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创立了径流调控理论和径流开发利用体系。多年来,全区积极发展生态循环经济,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产业综合开发相结合,按照“梯田+水窖+科技=解决温饱”“结构调整+市场引导+龙头带动=脱贫致富”的发展模式,大力培育马铃薯、畜草、蔬菜和劳务输出等特色产业,提高了农民收入,壮大了县域经济。

(5)生态修复工程。自2002年安定区被列为黄河水土保持生态工程生态修复试点项目区以来,为了依法加强生态修复,实施封禁保护,先后出台了《关于对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区域实行封禁保护的公告》等法规和制度,并通过印发公告、宣传画、日历和手册,设置永久性标志牌、标语牌,制作封育界牌,安装工程围栏,采取退耕还林还草、土地退化防治、封禁治理等措施,促进植被恢复。截至2014年底,全区全面实施封山禁牧十周年,造林保存面积9.03万hm2,种草留床面积3.79万hm2,林草覆盖率达到35.3%,现有林草保存面积占宜林宜草面积15.11万hm2的84.9%,生物种类趋于多样化。

(6)科技合作项目。安定区与国际间的农业综合开发技术合作日益密切。比如,1987—1992年,实施了水土保持世行贷款项目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关川河流域综合治理工程,6年新增水土保持治理面积856 km2,累计治理水土流失1 510 km2,治理程度达76.2%;水保措施蓄水效率50%,保土效率41.8%;流域内总产值年增长率9.44%,比非项目区高0.73百分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51.48%,经济内部收益率达27.6%。2001—2004年“中国西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定西县复兴中/加技术合作示范项目”开展的“黄土高原半干旱地区径流调控技术体系研究”成果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以市场为导向,综合防治、综合开发、综合经营,建立了高效的生态农业体系。

1.2 着力开展六大行动,加快生态环境治理进程

(1)全民义务植树行动。安定区天然林资源和自然草场在新中国成立时消失殆尽。长期以来安定区开展全民义务劳动、动员群众投工投劳,在梯田、道路、造林和“四荒地”治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一大批以集体林场、“四旁树”、绿色廊道为主的防护林和“青年林”“民兵林”“员工林”孕育而生,不仅是全区干部职工群众“住在安定、热爱安定”常态化的行动体现,更是凝聚成“领导苦抓、干部苦帮、群众苦干”“三苦”精神的有力诠释。

(2)生态环境专项整治行动。2009年以来,安定区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掀起新一轮的改善生态环境、改变城乡面貌、建设美好家园的热潮,大力开展“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实践活动,以“三分建七分管”的理念创新巩固成果的长效机制。在绿地工程方面,“美丽乡村”“和谐机关”“园林小区”“绿色学校”“五宜城市”创建活动有声有色,全民“栽一棵树、献一份爱心”“情系母亲河、捐植纪念树”的热情高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三北”防护林建设等生态工程项目落地生根,以生态环境绿色化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3)节水型社会建设行动。2006年,节水型社会建设试点工作启动,对于水资源十分短缺的安定区来说意义非凡。节水型社会建设是综合性社会示范工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使用效益为核心,以促进经济、社会、资源、环境协调发展为目的,采取行政、经济、科技和工程等措施和手段,初步建立以水权管理为核心的水资源管理制度体系、与区域水资源承载能力相协调的经济结构体系、与水资源优化配置相适应的节水工程和技术体系。通过梯田、水窖、淤地坝、灌区改造等综合治理措施,提高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水环境的承载能力,加快了节水型社会建设步伐。

(4)特色产业增收行动。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创业史,也是一部折射经济社会变革的发展史,大规模推进水保生态建设创造了永续利用的丰厚资源,为调整产业结构、培育特色产业、保护生态环境、促进产业转型富民创造了条件,马铃薯、畜草、劳务、蔬菜四大产业迅速发展壮大。实践证明,保水土、保生态就是保发展。与1982年相比,全区农民年人均纯收入由28.3元提高到4 620.8元,增长163倍;生产总值由5 280万元提高到61.12亿元,增长116倍;财政收入由346万元提高到7.78亿元,增长225倍。

(5)精准扶贫攻坚行动。贫困是安定最基本的区情,水土流失是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2013年,甘肃省为加快脱贫致富步伐,吹响了“一个核心”和“两不愁、三保障”、全力实现“六大突破”,推动扶贫攻坚的进军号。水土保持工作按照“改造提升创精品、组装整合抓配套、调整结构兴产业、保粮增收惠民生”的思路,在“水土钱粮”四个字上做文章,切实改善基础条件,提升综合治理水平,搭建产业平台,发展流域经济,最大程度地体现水土保持和扶贫攻坚的有机统一。

(6)法律“七进”宣传行动。多年来,安定区认真开展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七进”宣传活动,机关干部带头学法、懂法、守法,把执法理念落实在梯田建设、流域治理、预防监督等环节,进一步提高了全民的法治意识。同时,充分利用各种媒体、重要论坛、大型会议、图书展览等形式,大力开展舆论宣传,营造了全社会关注参与生态建设、人人爱护环境和保护生态家园的良好氛围。

1.3 着力构建六大体系,助推人与自然和谐持续发展

安定区着力加强水土保持与构建生态安全战略平台相适应的体系建设,极大地推动了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良性循环。

由中国国际商会主办,澜沧江-湄公河合作中国秘书处、中国-东盟中心支持,昆明市人民政府、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云南省分会、云南城投集团共同承办,2018澜湄合作博览会于11月23日至27日在昆明国际会展中心举办,展览面积约5.5万平方米。

(1)重点生态修复工程体系。从21世纪初开始,安定区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人工治理与自然恢复相结合,宜封则封、宜治则治、封治结合,一方面对人口密度小、植被相对较好的农牧交错区域实行舍饲养殖、封山禁牧措施,促进生态自然修复;另一方面对生存环境十分恶劣、居住偏远分散的农户实行异地搬迁,并支持他们开展种植业、养殖业和小型加工业等项目,提供小额信贷、扶贫贴息贷款和技术服务到户,促进了农民脱贫致富和生态保护“双赢”。从2004年到2013年,全区在13个乡镇实施了26个异地搬迁项目,搬迁农户3 000多户1.55万人。

(2)可持续利用的资源保障体系。安定区以水土资源的高效利用为目标,以综合治理和发展循环经济为手段,建立了径流调控体系和径流开发利用体系,从坡面到沟道,分植被恢复、农田建设、村庄道路、工程固沟等不同区域,采取水平阶、反坡台、鱼鳞坑、丰产坑等径流聚集工程造林种草,并辅之以松土、施肥、平茬、封禁抚育等措施,提高林草覆盖率,采取兴修梯田、集雨节灌、渠道衬砌和修建水窖、涝池、谷坊、沟头防护、淤地坝等径流储存利用工程蓄水保墒,建设高标准农田,发展旱作高效农业和设施畜牧业,通过水土流失防治和水土资源利用体系建设,确保上水上拦上蓄上用、中水中拦中蓄中用、下水下拦下蓄下用,将导致水土流失的降雨径流变为调整产业结构的有效水资源,将低效劣质的侵蚀土地改造为高效优质的农、林、牧业用地,提高了水土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

(3)舒适优美的人居环境体系。多年来,安定人民坚持不懈地开展流域综合治理,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农网改造、“村村通”、危房改造和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异地搬迁、美丽乡村建设等民生工程,使全区农业生产条件、农村面貌和人居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山绿了、地平了、水清了、路通了、村美了,新农村建设日新月异。近年来,以休闲观光为目的的农家乐、生态游等新业态悄然兴起,生态循环经济和安全绿色发展的理念植入人心,全区经济呈现良好的发展态势。教育、医疗、卫生公益事业惠及百姓,人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显著提高。

(4)保障有力的科教支撑体系。2012年,安定区大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被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成为安定区水土保持国策宣传、成果展示、中小学生科普实践和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地。多年来,安定区始终把“流域治理+基地建设+科普教育”融为一体,在建设生态示范工程的同时,积极开展水土保持法律、科技、信息“三讲三送”和“七进”等活动,全民参与建设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显著提高。依托项目加强对农民技术人员的教育培训,使其成为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一支生力军。水土保持项目建设与科研院校课题研究同步开展,创新技术路线,实现了重大突破,取得了丰硕成果,截至2014年底,有16项水土保持科研项目荣获科技进步奖。

(5)文明健康的生态文化体系。安定区坚持不懈地兴修梯田,开展小流域治理,铸造了伟大的定西“三苦”精神,并上升为“甘肃精神”,孕育了丰富的生态文化。先后在全国各地成功举办了以世行援助在定西、十年治理十年巨变、旱塬铸丰碑、坚持水保立区为主题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巡回展览。建成了集水土保持成果、旱作高效农业、娱乐休闲与观光旅游、科普教育和试验示范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展览馆。编辑出版了《旱塬展宏图》《希望之路》专著和安定区水利水保志、大事记、年鉴、画册,制作了专题片,创作了戏剧、诗歌作品等。长期的生态文化积淀,对提高全民生态文化素养、倡导生态文明理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具有极其重要的史料、学术和文化价值。

(6)健全有效的行业能力体系。一是规划工作。先后编制了《安定区梯田化区建设规划》《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规划》《黄土高原地区水土保持淤地坝建设规划》《安定区“十二五”水土保持发展规划》等。二是监测工作。项目建设同期开展监测科研工作,在重点治理区布设有代表性的水沙监测站和气象、植被等监测点,进行了动态监测和效益效果评价。称钩河流域坝系工程被列为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与公告项目,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三是技术工作。梯田优化设计、水坠坝施工、雨水集蓄利用等技术已日益成熟,特别是对位配置、径流调控技术体系不断完善和提高。四是科技支撑。逐步建立了院、校、地联合,产、学、研结合的科技试验示范推广机制。五是社会服务。积极构建以国家水土保持科技推广机构为主体,以社会力量为补充的多元化社会服务体系,水土保持工程勘测设计、咨询、监理、监测和农业合作社等机构应运而生,人才、技术、信息和劳力、资金等资源得到优化配置。

1.4 着力强化六项保障,提供生态文明建设坚实支撑

(1)强化组织保障。长期以来,历届区委、区政府始终不渝地坚持“顺应天时、遵循自然规律,顺应市场、遵循经济规律,顺应时代、遵循科学规律”原则,带领广大干部群众,充分发扬“领导苦抓、社会苦帮、群众苦干”的“三苦”精神和“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的拼搏精神,始终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工作列入农村经济工作的重要内容纳入年度政府和部门目标责任书进行考核,明确目标,落实责任,一届接着一届干,届届都有新贡献。

(2)强化人才保障。多年来,安定区在梯田建设、流域治理、工程管理、预防监督、规划设计等方面培养和锻炼了一批优秀的水土保持技术人才。据统计,1982年以来,安定区及水土保持部门获得各级各类表彰奖励和荣誉称号120多项,其中15次荣获省部级奖励,26次荣获地厅级奖励;6人被授予“全国水土保持先进个人”,4人先后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并被评为省优秀专家、省“555”创新人才,获甘肃青年科技奖,10人成为县级跨世纪学术带头人。

(3)强化资金保障。按照“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理念,以国家投资为主体,采取“财政挤一点、部门投一点、社会捐一点、个人筹一点”的办法,多渠道、多形式、多元化整合各类资金,统筹兼顾,科学规划,使资金、技术、土地和劳动力资源实现效益最大化。采取“一事一议”的方式,积极推行群众投工投劳承诺制,弥补了地方配套和群众自筹资金的不足。通过积极争取社会援建帮扶、职工捐款献爱心、单位部门开展义务劳动,形成了全党动员、全民动手、全社会参与抓落实的生态建设新格局。

(4)强化政策保障。在梯田建设、“四荒”资源开发、淤地坝管护、植被保护、生态补偿等水土保持工作中,安定区坚持“大干大支持、小干小支持”和“谁治理、谁受益”的原则,出台了财政补助、小额信贷相关优惠政策,无论是行业部门、社会组织、集体或个人,在国家投资补助的基础上,“各出其力、各投其资、各记其功、各收其效”,加快了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治理进程。

(5)强化机制保障。在长期的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实践中,安定区逐步确立了组织协调、群众参与、建设管理、大户扶持、生态补偿、产业开发联动、科研生产结合的工作机制,提出了“三集中、四统一”,即集中时间、集中劳力、集中地块,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组织、统一施工的工作措施,确保了工程质量和效益的充分发挥。2006年,区政府制定了《定西市安定区水利水保工程管理办法(试行)》《安定区水利水保工程建设管理实施细则》,从建设程序、招标投标、工程监理、安全生产、资金运作、奖罚规定等方面明确了各方主体责任,规范了建设管理程序。

(6)强化法治保障。结合实际制定了《安定区实施水土保持法细则》及方案审批、设施验收、监督检查等15项规范性文件和制度,完成了“两区”划分,建立了区、乡、村三级预防监督执法网络。2003年开始实行封山禁牧,2005年实现了全面封禁管护。依法查处违法行为,有效遏制了陡坡地复垦、开荒、铲草皮、放牧等人为造成水土流失的行为。督促辖区内砖瓦(建材)厂积极编制水土保持方案和落实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认真落实“三同时”制度,严格控制人为水土流失事件的发生。2011年,安定区水土保持监督管理能力建设县(区)通过水利部验收,依法治理能力得到显著提高。

2 几点体会

安定区在长期的水保生态建设和产业综合开发实践实现了“五个转变”,即由以小流域为单元向大示范区建设转变,由单一型治理向防治结合转变,由坡面治理向沟坡兼治转变,由综合治理向治理与开发并重转变,由分散型治理向全社会参与转变。得出了六条深刻的体会:一是坚持“水保立区”的发展战略不动摇,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始终纳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二是坚持“三苦”精神不动摇,这是全区广大干部群众年复一年,战山斗水,在严酷生存环境中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三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技术路线不动摇,“山、水、田、林、路、村”统一规划、集中连片、规模治理、整体推进,形成了“荒山封禁造林、坡地退耕种草,梯田覆膜种薯、沟道筑坝拦蓄,村村路电畅通、户户窖池配套,家家建棚养畜、人人创业致富”的治理和开发模式,实现了生态与经济的良性互动。四是坚持“三个顺应、三个遵循”的基本原则不动摇,预防为主、保护优先、防治结合,绝不能以牺牲生态为代价发展生产。五是坚持践行民生水保理念不动摇,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六是坚持强化全民水保、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理念不动摇,积极构建全社会关心、支持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格局。

3 总体构想

在协同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和绿色化的进程中,安定区水土保持工作要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树立“大水保、大生态、大战略”的理念,按照“致力扶贫行动,构建生态安全平台,建成幸福美丽安定”的总体目标,重点以东河、西河、称钩河、西巩河、关川河五大水系为骨架,以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为主体,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实施重大生态工程为载体,重点抓好坡耕地整治、流域治理、淤地坝建设三大工程,提升科研监测、安全运用、监督执法、生态补偿、行业管理五项能力,切实在巩固治理成果上求突破、在建设优质工程上求突破、在发展流域经济上求突破,着力形成以生态修复、综合治理、项目带动、预防保护、分区防治、科技支撑为主的水土保持生态安全“六大发展战略”[1],努力打造黄土高原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

[1] 刘震.努力推动水土保持事业发展 促进生态文明建设[J].中国水土保持,2013(4):4-9.

(责任编辑 王 琦)

S157.2

C

1000-0941(2015)10-0072-05

梁君涛(1963—),男,甘肃定西市人,局长,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与管理工作;通信作者李继忠(1973—),男,甘肃定西市人,高级工程师,农学学士,主要从事水土保持工作。

2015-07-05

猜你喜欢
安定区水土保持生态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通报》征稿简则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定西市安定区凤翔幼儿园
定西市安定区耕地主要养分含量分析
定西市安定区马铃薯新品种引进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