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2015-01-27 08:07:34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5年23期
关键词: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郭永榜

【摘要】目的 探讨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以提高对其的认识及诊断水平。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的影像学及临床资料。结果 本研究13例生长发育迟缓患者中MRI均未见垂体柄显示,垂体窝内垂体后叶高信号均消失,腺垂体体积缩小,神经垂体异位于视交叉漏斗隐窝。结论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在MRI具有特征性表现,是无创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最佳方法。

【关键词】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作者单位:473000南阳市中心医院磁共振室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是垂体柄缺如合并垂体后叶异位,导致患者生长激素或促性腺激素缺乏,出现生长和性发育迟滞[1]。目前对于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报道不多,临床对本病认识不足,导致容易漏诊、误诊。本文探讨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01~2013年确诊的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的临床资料,以上患者男9例,女4例,年龄6~28岁,平均年龄(13.5±2.5)岁,以上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自幼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

1.2方法

采用GE Signa 3.0T MR扫描仪,头线圈,常规扫描鞍区矢状及冠状面,肘静脉注射Gd-DTPA后行T1WI增强扫描,扫描序列及参数SE T1WI(TR 400~600 ms,TE 10~16 ms)、TSE T2WI(TR 3 000~6 000 ms,TE 90~120 ms),层厚2 mm,无间距。

1.3观察内容及垂体高度测量方法

观察垂体一般形态,垂体前叶、垂体柄、垂体后叶信号,观察垂体前叶大小,测量垂体高度,观察垂体后叶的位置及异常情况。垂体高度的测量方法及参考范围依据相关文献报道[2]。

2 结果

本研究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中,有2例属于早产,5例患者有明确的产伤史,6例患者无明显产伤史,本研究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自幼生长迟缓,身材矮小,智力正常,第二性征发育不全、迟缓者有11例, MRI表现为垂体前叶凹陷变形,紧贴于鞍底,厚度明显缩小,垂体前叶信号显示均匀,垂体柄未见显示,正常垂体后叶部位未见正常神经垂体高信号显示,于下丘脑视交叉漏斗隐窝处见大小不等结节信号影,4例患者呈T1WI 等信号,9例患者呈T1WI 高信号,本研究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结节大小1.1~1.9 mm不等,增强扫描均明显对比强化,本研究13例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有3例合并小脑发育不良,其余10例患者未合并其它颅内异常。

3 讨论

垂体位于蝶鞍垂体窝内,是机体重要的内分泌腺,由垂体前叶、垂体后叶和垂体柄组成,正常人体垂体的高度、大小可以随年龄、性别和妊娠、哺乳期等不同情况而存在差异变化[3]。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垂体前后叶及垂体柄结构,垂体柄位于两者中间,正常人垂体后叶在T1WI表现为点状或条形高信号,垂体前叶在T1WI和T2WI上表现为均匀的等信号结构,垂体柄在T1WI和T2WI图像上表现为均匀的等信号,增强扫描后强化显著,在蝶鞍正中矢状位上可清楚显示。

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之所以出现垂体柄中断,可能与患者垂体局部发育不良、合并颅脑畸形、脑外畸形等有关,当患者垂体柄中断后,下丘脑分泌的激素不能正常到达垂体,导致患者出现激素缺乏,影响患者正常身体发育,但是患者的智力一般是正常的[4]。经过分析认为,垂体柄阻断综合征患者常见的临床表现如生长发育迟缓、身材矮小,出现的原因是由于下丘脑调节肽不能到达垂体前叶,导致垂体前叶不能正常分泌生长激素,因而患者生长发育出现问题。第二性征发育不明显与促性腺激素缺乏有关。但是本类患者一般不会出现尿崩症的症状,这是因为垂体柄不是输送抗利尿激素的唯一途径,具体有其他途径输送抗利尿激素[5]。MRI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能够从冠状面和矢状面观察垂体前叶、垂体后叶和垂体柄的位置及形态, 根据相关文献报道[6],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为垂体柄缺如,垂体前叶发育不良,垂体窝内后方垂体后叶T1WI高信号消失,异位至第三脑室漏斗隐窝底部的正中隆起,增强扫描强化明显,其中,垂体后叶异位是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特异性标志。本研究13例患者均符合上述诊断标准,扫描未见垂体柄显示,垂体窝内垂体后叶高信号均消失,腺垂体体积缩小,神经垂体异位于视交叉漏斗隐窝。

总之,MRI检查可以清晰显示垂体前后叶及垂体柄结构,能发现异位的垂体后叶以及垂体柄的缺如,对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诊断具有明显特异性。

参考文献

[1]刘影,李传福,张杨,等.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诊断[J].中华放射学杂志,2006,40(3):324-325.

[2]王满,魏少波,丁富臣,等.正常垂体高度的解剖与MRI测量对比研究[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1,17(9):676-677.

[3]图文刚,余永强,宋斌,等.低场MRI诊断垂体柄阻断综合征[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09,25(6):993-995.

[4]刘梦雨,冯逢,有慧,等.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1,5(16):383-385.

[5]程华,曾津津,李航,等.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MRI表现与临床意义相关性研究[J].临床放射学杂志,2008,27(6):821-824.

[6]李小荣,欧陕兴,金文胜,等.垂体柄阻断综合征的影像学诊断[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8,24(11):1457-1458.

Diagnosis Value of MRI for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GUO YongbangThe MRI Room,Nanyang Central Hospital in Henan,Nanyang 4730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MRI image feature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in order to improvethe knowledge and diagnostic ievel of this disease. Methods The imaging and ciinicai data of 13 patients with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Results Pituitary stalks were not shown in MRI among all 13 growth retardation patients, the high signal intensity of posterior lobe in ephippium disappeared,whiie adenohypophysis volume became small, and neurohypophysis located in funnel fossae of neural cross. Conclusion There is specific performance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in MRI,MRI is the most valuable noninvasive method for diagnosis of 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Key words】Pituitary stalk interruption syndrome; MRI; Diagnosis value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3.119

【中图分类号】R74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3-0162-02

猜你喜欢
磁共振成像诊断价值
多序列联合应用MRI检查在早期强直性脊柱炎骶髂关节病变的诊断价值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成像技术评估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研究
弥漫性轴索损伤CT、MR动态观察
华夏医学(2016年4期)2016-12-12 00:49:41
磁共振扩散张量成像在轻型颅脑损伤患者中的诊断价值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磁共振成像分析
腹部超声对肝胆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
脑CT对脑器质性精神病的诊断价值分析
直接数字化X射线摄影系统(DR)在肋骨骨折中的临床诊断应用价值
医学信息(2016年30期)2016-11-28 22:35:50
磁敏感加权成像(SWI)在脑内海绵状血管瘤诊断中的应用
氙同位素应用及生产综述
科技视界(2016年18期)2016-11-03 20:3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