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单位: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与重症科
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分析
金艳瑜 丛 薇 王沙沙 刘婷婷 李玉娇 卢 菲
作者单位:256600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童呼吸与重症科
【摘要】目的 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9月,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观察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后的疗效及止血时间。结果 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结论 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相当,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关键词】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上消化道出血
Application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Foreseeing Nursing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JIN Yanyu CONG Wei WANG Shasha LIU Tingting LI Yujiao LU Fei Children's Respiratory and ICU,The Hospital affiliated with Binzhou Medical College,Binzhou 256600,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Applications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Foreseeing Nursing in Emergency Treatment of 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for clinical reference. Methods From March 2012 to September 2014,We selected 100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patients in the study. The patient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each group 50 cases, Foreseeing Nursing in control group,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experimental group,Two groups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patients were compared in nursing effect and the bleeding time. Results The results of 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with hemorrhage of upper digestive tract bleeding time there 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and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does not exist significant differences,P>0.05. Conclusion In the case of patients with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Effect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and Foreseeing Nursing care of patients with the same,Nurses can according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choose the most suitable care programmes. 【Key words】Evidence-based Nursing,Foreseeing Nursing,Upper Gastrointestinal Bleeding
上消化道出血属于临床上的常见病之一,该病的典型临床症状为呕血、黑便,同时常伴有血容量下降等现象出现,严重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安全[1]。我院为了分析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分别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预见性护理,现报告如下。
1.1 基本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收治时间为2012年3月~2014年9月,将患者随机分成两组,每组50例。
对照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8:22,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3 ~ 72岁,患者年龄均值为(48.77±5.46)岁。
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男女比例为27:23,患者的年龄分布为24 ~ 73岁,患者年龄均值为(48.86±5.51)岁。
对比分析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资料,P >0.05,可进行对比。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取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根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该疾病的特点等,对患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实施有计划性、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程度避免意外的发生。该种护理方法主要包括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饮食护理、预后护理以及出院指导等,最大程度地缓解患者的内心压力,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促进患者的预后及早日康复。实验组采取循证护理,具体如下:(1)提出问题:如何有效护理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2)寻找证据:以“上消化道出血”、“护理”等作为关键词,在各资料库内进行搜索,查阅相关的参考文献,分析和评价文献的实用性,为各种问题提供证据。(3)循证实施:①心理护理:由于该类患者均会存在一定程度的心理负面情绪,例如焦虑、烦躁、不安等,护理人员应主动与其交谈,必要时可以播放一些轻松娱乐的节目,转移患者的注意力,若患者的心理负面情绪较为严重,可以按照医嘱给予镇静剂进行控制。②病情监测:护理人员应对患者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的监测,若患者存在微循环障碍,应立即对其建立静脉通路并补充血容量,若存在大出血时,应及时给患者输注红细胞,保证血压稳定。③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告知患者药物的使用量以及注意事项等,并嘱咐患者在静脉滴注垂体后叶素等药物时应缓慢,不宜过快。
1.3 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标准
1.3.1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护理后的疗效及止血时间。
1.3.2 疗效判定标准 根据临床的治疗效果来看,若患者在1天后不存在出血现象为显效;若患者在2天后不存在出血现象为有效;若患者在2天后仍存在出血现象为无效。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用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结果使用(x-±s)表示,P < 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35.27±6.48)小时,实验组患者的止血时间为(33.16±5.26)小时,两者的比较结果存在显著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中,33例患者为显效,13例患者为有效,4例患者为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2.00%,实验组患者中,31例患者为显效,16例患者为有效,3例患者为无效,其总有效率为94.00%,两者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
随着人们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的改变,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病率亦呈现逐渐增长的趋势,该病具有起病急、病情危急等临床特点。有研究显示,对该类患者行及时、有效的护理措施,能够有效减少出血量,避免再次出血的发生,且能够促进患者预后及早日康复[2]。
本研究分别对患者实施循证护理和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根据疾病的特点、患者的实际情况以及自身对疾病的把握程度,对该病可能发生的问题实施预测性、计划性的护理措施,旨在防范[3];而循证护理主要是护理人员查找相关文献并对文献中的护理措施进行分析,得出可靠、安全、有效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提高护理质量,增加疗效,促进患者早日康复[4]。结果显示,实验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止血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的止血时间,统计学有显著意义,但两组上消化道出血患者总有效率的比较结果不存在显著差异,统计学无意义。
总结得出,对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而言,对其实施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的效果相当,护理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护理方案。
参考文献
[1] 彭习兰.循证护理与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J].护士进修杂志,2012,27(3):271-273.
[2] 许雪梅.循证护理及预见性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急救中的应用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5,9(7):212-213.
[3] 周欣.85例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护理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0):59-60.
[4] 孙辉.预见性护理和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基层医药,2013,20(7):1107-1108.
doi:10.3969/j.issn.1674-9316.2015.26.175
【文章编号】1674-9316(2015)26-0237-02
【文献标识码】B
【中图分类号】R4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