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国超 高 毅
(安阳地区医院介入科,河南 安阳 455000)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的研究
游国超 高 毅
(安阳地区医院介入科,河南 安阳 455000)
目的 分析研究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介入治疗方法和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的30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使用动脉直接溶栓以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 在患者手术之后的3个月~2年中的临床观察显示,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的再通概率为100%,患者多段动脉闭塞血管的再通概率为53.4%,30例患者的血管再通概率为82.3%。结论 通过血管腔内介入治疗属于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一类有效治疗方法,应该在医院科室中广泛推广使用。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介入治疗;效果研究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或者是狭窄能够导致患者的下肢动脉缺血,从而导致坏死、感染、溃疡以及疼痛,严重的患者甚至会截肢,属于临床中的急症[1]。本文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的30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使用动脉直接溶栓以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获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报道如下。
1.1 基本资料:选取2011年10月至2013年5月的30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0例患者中男19例,女11例,患者的年龄在51~79岁,平均年龄为(68±1.5)岁,30例患者全部出现显著的急性动脉缺血症状以及体征,例如患者肢体苍白、疼痛、麻木、感觉障碍以及无脉,患者的临床症状持续3 h~8 d,平均持续时间为(11±1.5)h,30例患者中有10例伴有糖尿病,患者病变累及骼外动脉的有3例,累及骼总动脉的有2例,累及下肢动脉的有15例,患者中房颤伴动脉栓塞的有7例,患者动脉硬化伴血栓形成的有20例,原因不明的患者有3例。
1.2 方法:使用Seldinrer血管穿刺技术通过患者健侧股动脉进行插管,使用导管实施低位腹主动脉造影,观察患者的患侧动脉和骼动脉的病变具体状况,使用导管对患者实施超选择性病变肢体动脉造影,掌握患者的病变部位,范围以及形态,依照患者的病变情况合理选择使用单纯性溶栓治疗或者是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进行治疗。溶栓治疗一般是指为患者插入溶栓导管,溶栓导管一般有多侧孔,尽量保证导管能够通过患者血栓闭塞的位置,放置在血栓的远端,通过导管注射入低分子肝素6100 U,之后在注射入UK50万IU,15 min内慢慢的推注,在60 min之后对患者的血管开通状况进行再次造影,倘若患者的血管没有开通,再次注射入UK50万IU,之后观察30~60 min,再次进行造影[2-3],如果观察到患者的血管已经开通则拔管,倘若患者的血管部分开通,根据具体情况决定是不是实施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一般为患者的动脉直径>3 mm实施治疗,如果患者的动脉直径<3 mm,使用导丝以及溶栓导管进行机械性扩张,在患者的血管开通之后马上向其闭塞血管注射入UK50万IU以及低分子肝素6100 IU,依照患者的血管开通状况决定是不是保留导管,一些患者需要保留导管1~3 d,保留导管的患者通过导管持续注射入抗凝溶栓进行治疗,在患者手术之后的1~3 d进行造影以及复查,决定是不是拔管,手术之后为患者持续使用抗凝药物以及扩张血管改善药物[4]。
通过单纯性溶栓治疗以及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30例急性肢体动脉闭塞患者结果显示,26例患者在治疗之后下肢疼痛消失,患者的皮肤、颜色以及温度恢复正常,剩余4例患者的下肢疼痛情况减轻,皮肤、颜色以及温度也出现不同程度的恢复。30例患者中血管再通成功有26例,4例患者的治疗效果不满意,3例患者合并糖尿病,2例患者腘动脉前端以及股动脉闭塞,股动脉通过经皮血管腔内成形术治疗成功,但是患者的ā动脉一直没有开通,剩余2例患者全部为股动脉下端长段闭塞,患者侧支循环建立不良,其中1例患者在来到医院就诊的时候就已经出现足趾坏死,剩余1例患者通过溶栓治疗以及局部清创之后,患者的足部溃疡慢慢愈合。通过手术之后对患者进行3个月~2年的临床观察,急性单段动脉闭塞血管的再通概率为100%,患者多段动脉闭塞血管的再通概率为53.4%,30例患者的血管再通概率为86.7%。
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属于医院临床中的急症,此病的治疗方式一般有外科手术取栓和血管腔内介入治疗以及血管旁路治疗、内科全身溶栓治疗,最近几年以来,由于血管腔内介入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为治疗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创造了新的途径[5]。急性下肢动脉闭塞具备典型的动脉缺血体征和症状,患者出现肢体疼痛、无脉、麻木、感觉障碍以及苍白等,应该详细进行检查,掌握患者的病变情况,如果怀疑患者为动脉闭塞,应该马上施行造影进行确诊。急性下肢动脉闭塞的患者大部分在原有的血管病变基础之上伴随慢性或者是急性血栓的形成,针对血栓性病变的治疗主要是抗凝,之后是溶栓,二者必须结合,患者血栓的形成属于高凝状态进一步发展以及持续,溶栓药物的机制主要对已经形成的血栓,却对血液的高凝状况作用不大。抗凝药物不但能够降低患者血液的高凝情况,还能够阻止血栓的发展。为了促进溶栓的效果,需要在患者介入治疗成功之后持续使用抗凝治疗方法,溶栓药物以及抗凝药物的剂量需要按照患者的凝血机制不同进行调整[6]。一般情况下,在持续进行溶栓治疗的72 h之后,患者的临床症状会得到显著改善,在进行溶栓治疗的24~48 h,患者还是没有出现溶栓溶解,那么可能血栓难以溶解,患者的血凝块已经基本溶解或者是全部溶解,患者阻塞的血管腔恢复血流状态,需要中断溶栓,患者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并发症,例如过敏反应或者是出血等,需要中断溶栓。很多临床实验显示,血管腔内介入治疗的成功率高,具有很好的远期疗效,本文选取的30例急性下肢动脉闭塞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显示,30例患者的血管再通概率为86.7%,由此可见,介入治疗的特点有安全有效、微创,不良反应少,应该在临床中给予广泛的推广使用。
[1] 徐克,邹英华,欧阳墉.管腔内支架治疗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0:290-297.
[2] 颜荣华,肖恩华.下肢动脉闭塞性疾病的血管内介入治疗进展[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1,14(21): 205-209.
[3] 王江红.肝素在血栓性病变介入溶栓治疗中的作用[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0(5):328-329.
[4] 张柏秋.经导管动脉介入溶栓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J].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杂志,2009,12(15):95-97.
[5] 张柏秋.急性下肢静脉血栓形成的双介入治疗[J].介入放射学杂志,2010,13(9): 243-244.
[6] Rocha-Singh KJ,Jaff MR,Crabtree TR,et al.Performance goals and endpoint assessments for clinical trials of femoropopliteal bare nitinol stents in patients with symptomatic peripheral arterial disease[J].Catheter Cardiovasc Inter,2009,69(6):910-919.
R543.5
B
1671-8194(2015)13-0143-02